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林 赵浩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49-54,共6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DN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也是我国中老年人ESRD的主要病因。提高DN的认识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N的流行病学、临床与病理诊断...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DN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也是我国中老年人ESRD的主要病因。提高DN的认识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N的流行病学、临床与病理诊断、易感基因、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同时对DN治疗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提出新的认识,以引起同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韩雅纯 孙林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5年第5期29-34,共6页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引起我国乃至全球终末期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其治疗问题也成为临床肾脏病学界的一个重要焦点。近年来,DN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合理地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引起我国乃至全球终末期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其治疗问题也成为临床肾脏病学界的一个重要焦点。近年来,DN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合理地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治疗措施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DN治疗的认识。对防治DN并发症,延缓DN进展,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结合文献资料及我们以往的工作对DN治疗循证医学新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循证医学 治疗
原文传递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运成 彭灿辉 +2 位作者 屈申 刘伏友 彭佑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揭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 353例健康人群及186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各种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肌酐清除率(Ccr)、肌酐(Cr)、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 目的:揭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 353例健康人群及186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各种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肌酐清除率(Ccr)、肌酐(Cr)、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比重(SG)、尿渗透压等项目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同时将所有肾小管功能检测项目与肾小管间质受损评分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算RBP含量与肾间质受损及受损程度的相关性和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肾小管间质受损与尿RBP,β2-MG,NAG呈正相关(分别r=0.863,P<0.001;r=0.777,P<0.001;r=0.374,P=0.002);与渗透压,SG呈负相关(分别r=-0.519,P<0.001;r=-0.624,P<0.001);尿RBP含量对肾间质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91.03%和72.06%。结论:尿RBP是反映近端肾小管功能的特异性标志物,可能对诊断、鉴别诊断各种肾脏疾病小管间质病理受损及受损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肾小管间质 受损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血红蛋白波动 被引量:10
4
作者 傅敏 彭佑铭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众多研究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普遍存在血红蛋白波动,且血红蛋白波动可明显增加MHD患者住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猝死等并发症。血红蛋白波动由年龄、性别、EPO及铁剂等药物、住院、感染及透析等多因素所致。本文综述了血红蛋... 众多研究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普遍存在血红蛋白波动,且血红蛋白波动可明显增加MHD患者住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猝死等并发症。血红蛋白波动由年龄、性别、EPO及铁剂等药物、住院、感染及透析等多因素所致。本文综述了血红蛋白波动的定义、影响因素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红蛋白波动 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小管细胞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肖力 许晓璇 +1 位作者 刘伏友 孙林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36-739,共4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病变为主的疾病,内皮细胞损伤和足细胞丢失在DKD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肾小球病变,小管病变对肾功能恶化有更密切相关关系。肾小管间质改变并非...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病变为主的疾病,内皮细胞损伤和足细胞丢失在DKD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肾小球病变,小管病变对肾功能恶化有更密切相关关系。肾小管间质改变并非继发于肾小球病变,而是DKD早期病变和原始特征之一。目前人们对DKD小管损伤的认识尚不足,我们结合工作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DKD小管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内皮细胞损伤 发病机制 肾小管间质改变 肾小球病变 细胞病变 肾小球系膜 肾功能恶化
原文传递
加强对正常蛋白尿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认识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林 陈超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145-151,共7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早期及时诊断对防治DKD进展非常重要。以往DKD临床诊断多注重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以此作为诊断与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实际上许多糖尿病(DM)有时表现为无临床诊断价值的蛋白...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早期及时诊断对防治DKD进展非常重要。以往DKD临床诊断多注重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以此作为诊断与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实际上许多糖尿病(DM)有时表现为无临床诊断价值的蛋白尿,而以肾功能减退为突出肾脏受累表现,即正常蛋白尿糖尿病肾脏疾病(NADKD),或称无蛋白尿糖尿病肾病(nonalbuminuric diabetic nephropathy),及糖尿病无蛋白尿肾功能不全(nonalbuminuric renal impairment in diabetes)。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流行病学、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NADKD进行了描述,以翼引起同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正常蛋白尿 肾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卓慧 彭佑铭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7年第1期6-9,共4页
目前用于诊断急性肾损伤的方法都是反应肾功能而非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并不足以及时、准确的诊断AKI以及预测预后.因此发现新型可靠、可早期识别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其中NGAL、KIM-1、IL-18、L-FABP、钙网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 目前用于诊断急性肾损伤的方法都是反应肾功能而非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并不足以及时、准确的诊断AKI以及预测预后.因此发现新型可靠、可早期识别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其中NGAL、KIM-1、IL-18、L-FABP、钙网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早期诊断AKI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标志
原文传递
肾衰康清除中分子物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俊霞 蒋云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259-3261,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药物后胃肠道对中分子物质(MMS)的清除作用。方法将慢性肾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包醛氧淀粉组(A组)、中药肾衰康组(B组)和两者合用组(C组)3组。比较不同组治疗前后MMS浓度变化。结果A组治疗前后血浆MMS含量没有明显降低(P&...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药物后胃肠道对中分子物质(MMS)的清除作用。方法将慢性肾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包醛氧淀粉组(A组)、中药肾衰康组(B组)和两者合用组(C组)3组。比较不同组治疗前后MMS浓度变化。结果A组治疗前后血浆MMS含量没有明显降低(P>0.05)。B组、C组治疗前后血浆MMS含量显著降低(P<0.01),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肾衰康有促进肠道清除MM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分子物质 胃肠道黏膜
下载PDF
治疗糖尿病肾病新型药物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阳石坤 肖力 +1 位作者 刘伏友 孙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糖尿病肾病(DN)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仍缺乏十分有效的特异性疗法。深入研究DN的病理机制及研发有效的DN损伤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与热点。随着对DN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致病因子及信号通路得以发现... 糖尿病肾病(DN)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仍缺乏十分有效的特异性疗法。深入研究DN的病理机制及研发有效的DN损伤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与热点。随着对DN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致病因子及信号通路得以发现,并研发出针对DN疾病过程中多种致病因子的拮抗剂及调节剂,这些新开发的药物在动物实验及部分小样本的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DN最新药物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药物 进展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2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亮 张磊 刘虹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8期512-513,共2页
病例1:男性,14岁。患者因腹痛2天在当地医院就诊,体检示左上腹压痛,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示蛋白尿3+、低蛋白血症,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d,口服甲泼尼龙48mg/d治疗5d后患者腹痛加重,并出现左侧腰... 病例1:男性,14岁。患者因腹痛2天在当地医院就诊,体检示左上腹压痛,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示蛋白尿3+、低蛋白血症,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d,口服甲泼尼龙48mg/d治疗5d后患者腹痛加重,并出现左侧腰痛;肾脏B超示左肾静脉血栓,遂来我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低分子肝素 肾病综合征合 静脉血栓栓塞症 治疗 前列地尔 左肾静脉血栓 实验室检查 低蛋白血症
下载PDF
肌酐水解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波 蒋芬 +4 位作者 朱艳 杨成 向铁勇 段绍斌 蒋云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构建肌酐水解酶的重组质粒转染至大肠杆菌中,研究其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方法根据Genbank上肌酐水解酶基因序列(D45424.1),进行生物合成,得到肌酐水解酶基因片段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与质粒GV296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GV296-C,转... 目的构建肌酐水解酶的重组质粒转染至大肠杆菌中,研究其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方法根据Genbank上肌酐水解酶基因序列(D45424.1),进行生物合成,得到肌酐水解酶基因片段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与质粒GV296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GV296-C,转染至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成基因工程菌GV296-C/BL21(DE3)。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分析后,测定培养液肌酐浓度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GV296-C,电泳显示目的片段约为0.783Kb,测序结果与D45424.1基因序列一致。重组质粒GV296-C转染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SDS-PAGE分析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9KD。结论成功构建工程菌GV296-C/BL21(DE3),诱导后高效表达肌酐水解酶,具有水解肌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酐水解酶 基因工程菌 肌酐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1-甲脲乙醇酸酐诱导HK-2细胞表达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波 王志娣 +3 位作者 蒋云生 段绍斌 费良玉 颜天铭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研究降脂药普罗布考对小分子尿毒素1-甲脲乙醇酸酐诱导纤维化相关因子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HK-2细胞分3组培养,正常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1-甲脲乙醇酸酐组:培养基中加入0.5mmo1/L1-甲脲乙醇酸酐;1-甲脲乙醇酸酐+普... 目的研究降脂药普罗布考对小分子尿毒素1-甲脲乙醇酸酐诱导纤维化相关因子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HK-2细胞分3组培养,正常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1-甲脲乙醇酸酐组:培养基中加入0.5mmo1/L1-甲脲乙醇酸酐;1-甲脲乙醇酸酐+普罗布考组:培养基中加入0.5mmo1/L1-甲脲乙醇酸酐和20μmol/L普罗布考。各组细胞培养48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检测TGF-β1、CTGF和FN,并用流式细胞仪对以上因子作定量检测,以观察其在HK-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1-甲脲乙醇酸酐刺激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HK-2细胞质中着色,显示TGF-β1、CTGF和FN均有表达。正常对照组HK-2细胞质中无着色。测定结果显示1-甲脲乙醇酸酐组TGF-β1、CTGF和F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加入普罗布考后,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1-甲脲乙醇酸酐能促进纤维化相关因子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普罗布考能抑制1-甲脲乙醇酸酐诱导纤维化相关因子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1-甲脲乙醇酸酐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纤维化
下载PDF
人体慢性铅性肾病X射线微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锡萍 王铁霞 +2 位作者 蒋云生 谭爱玲 李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26-27,共2页
目的 :该文测试慢性铅性肾病患者近曲小管上皮的细胞内所含微量元素 ,旨在对人体慢性铅性肾病进一步探讨。方法 :应用X射线微量分析仪 ,作电子探针X射线微量分析。结果 :不同病例铅峰的高低与铅接触的时间长短、量的多少有关。结论 :X... 目的 :该文测试慢性铅性肾病患者近曲小管上皮的细胞内所含微量元素 ,旨在对人体慢性铅性肾病进一步探讨。方法 :应用X射线微量分析仪 ,作电子探针X射线微量分析。结果 :不同病例铅峰的高低与铅接触的时间长短、量的多少有关。结论 :X射线微区分析 ,不仅可以证实慢性铅性肾病的诊断 ,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而且还可间接地推测出铅吸收入血后在机体的残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微量元素类 电子探针 微量分析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胍基丙酸加重残余肾功能损害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波 颜天铭 +3 位作者 李春竹 王志娣 蒋云生 段绍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20,共6页
目的研究胍基丙酸对肾衰大鼠肾脏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及肾脏实质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胍基丙酸所致纤维化和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肾大部切除制备肾衰模型为研究对象,分组:假手术组(A),肾衰模型进一步分为:模型... 目的研究胍基丙酸对肾衰大鼠肾脏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及肾脏实质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胍基丙酸所致纤维化和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肾大部切除制备肾衰模型为研究对象,分组:假手术组(A),肾衰模型进一步分为:模型组(B);胍基丙酸组(C);胍基丙酸+施慧达组(D组)。检测各组24 h尿蛋白,免疫组化观察Ⅰ型胶原蛋白、Smad2蛋白及Smad7蛋白表达的差异,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血清尿素氮、肌酐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阳性面积Ⅰ型胶原、Smad2/3、Smad7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TUNEL染色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加入胍基丙酸后血清尿素氮、肌酐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体积较模型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较模型组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Ⅰ型胶原蛋白、Smad2/3、Smad7蛋白均较模型组表达增强(P<0.01),TUNEL染色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而加入左旋氨氯地平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明显下降(P<0.01),肾脏病理损伤减轻,Ⅰ型胶原、Smad2/3、Smad7表达减弱(P<0.01),TUNEL染色显示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胍基丙酸可能增加肾衰模型的尿蛋白、纤维化和凋亡水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于胍基丙酸所致肾衰模型的纤维化与凋亡可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肾纤维化 凋亡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胍基丙酸
下载PDF
中分子物质在胃肠道的清除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俊霞 蒋云生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药物后胃肠道对中分子物质(MMS)的清除作用。方法:将慢性肾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包醛氧淀粉治疗组(A组)、中药肾衰康组(B组)和两者合用组(C组)三组。比较分析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粪便及血液中MMS浓度变化。结果:A组治疗...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药物后胃肠道对中分子物质(MMS)的清除作用。方法:将慢性肾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包醛氧淀粉治疗组(A组)、中药肾衰康组(B组)和两者合用组(C组)三组。比较分析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粪便及血液中MMS浓度变化。结果:A组治疗前后粪便MMS无差异(P>0.05)。血浆MMS含量没有明显降低(P>0.05)。B组、C组治疗前后粪便MMS浓度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血浆MMS含量显著降低(P<0.01),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肾衰康有促进肠道清除MMS的作用,吸附剂包醛氧淀粉则对MMS无清除作用,肾衰康合用包醛氧淀粉不能增加MMS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分子物质 胃肠道粘膜
原文传递
干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探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玉园 刘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464-466,共3页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肾脏疾病进展的必经通路,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共同病理状态。目前ESRD的治疗主要依靠透析和肾移植,但透析治疗并发症多,肾移植供体缺乏及移植后的终生免疫抑制剂治疗都限制了ESRD的治疗。因此探讨...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肾脏疾病进展的必经通路,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共同病理状态。目前ESRD的治疗主要依靠透析和肾移植,但透析治疗并发症多,肾移植供体缺乏及移植后的终生免疫抑制剂治疗都限制了ESRD的治疗。因此探讨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干细胞 治疗并发症 ESRD 终末期肾病 免疫抑制剂 疾病进展 病理状态
下载PDF
2015年欧洲肾脏最佳临床实践:糖尿病合并CKD3b-5期患者诊疗指南的解读与认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畅 孙林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2-476,共5页
2015年,欧洲肾脏最佳临床实践(ERBP, European Renal Best Practice)颁布了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3b期或以上(DM—CKD3b-5)患者的诊疗指南,有一定的新颖性与实用价值。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和探讨。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诊疗指南 临床实践 糖尿病 解读 患者 欧洲 EUROPEAN
原文传递
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
18
作者 田俊玮 刘映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73-1075,共3页
脂联素(adiponectin),也称Acrp30,它是apM1基因产物,是一种脂肪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脂联素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及抗动脉硬化等作用。已知脂联素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低水平脂联素人群是高水平脂联素人群糖尿病... 脂联素(adiponectin),也称Acrp30,它是apM1基因产物,是一种脂肪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脂联素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及抗动脉硬化等作用。已知脂联素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低水平脂联素人群是高水平脂联素人群糖尿病发病率的9.3倍。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浆脂联素浓度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脂联素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Acrp30 胰岛素敏感性 细胞特异性 抗动脉硬化 基因产物
下载PDF
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23
19
作者 刘虹 刘伏友 +3 位作者 彭佑铭 朱健玲 李军 陈星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观察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作用,以及其对透析中血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至2002年3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2~65岁(43.46... 目的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观察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作用,以及其对透析中血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至2002年3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2~65岁(43.46±21.58),透析前血BUN(20.86±4.53)mmol/L,血肌酐(1050.56±253.27)μmol/L,6人4周透析按普通钠、可调钠、普通钠、可调钠各一周方式进行,另外6人按可调钠、普通钠、可调钠、普通钠方式进行,每人每周透析两次,可调钠透析方式按东丽透析机面板上的6个钠档次进行,每50分钟下调一档,根据我中心检测,透析液钠浓度从开始的151mmol/L,至透析结束前半小时降为136mmol/L,普通钠透析组钠浓度为139mmol/L,在透析过程中观察透析低血压的症状及其频数,测定透析前透析后血钠的浓度。结果 透析低血压主要表现为血压明显下降、大汗淋漓、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减慢、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可调钠透析组,其透析低血压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低血压的症状和体症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透析前血压与透析中最低血压差可调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透析前、透析后血钠浓度可调钠组、普通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可调钠透析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而并不增加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钠 血液透析 透析低血压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2020版) 被引量:44
20
作者 梅长林 陈晓农 +11 位作者 郝传明 胡昭 蒋红利 李贵森 刘必成 刘虹 刘章锁 邢昌赢 姚丽 余晨 袁伟杰 左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4期3489-3493,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CKD患病率8%~16%[1,2,3,4]。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患病率为10.8%,患者总数约为1.19亿[2];至2017年患者人数上升至1.32亿[5],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CKD患病率8%~16%[1,2,3,4]。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患病率为10.8%,患者总数约为1.19亿[2];至2017年患者人数上升至1.32亿[5],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高钾血症是CKD患者常见的代谢并发症之一,也是CKD晚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高钾血症的发生隐匿,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临床上对CKD患者引起的高钾血症普遍认识不足。为了促进临床医师对CKD患者高钾血症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由该领域相关专家组成工作组制定本《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以下简称"本建议"),对CKD患者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提出建议,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钾血症 临床医师 重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风险评估 特异性治疗 CK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