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和椎间盘矢状面形态学改变对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守玉 李海东 +2 位作者 闵继康 罗盛昌 戴季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椎体楔形变和椎间盘退变(塌陷)等形态学改变对成人退变性胸腰椎/腰椎后凸畸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2例脊柱退变性胸腰椎/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48~75(60.3±12.4)岁。在... 目的:探讨椎体楔形变和椎间盘退变(塌陷)等形态学改变对成人退变性胸腰椎/腰椎后凸畸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2例脊柱退变性胸腰椎/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48~75(60.3±12.4)岁。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冠状面侧凸Cobb角和矢状面胸腰椎/腰椎后凸角(kyphosis angle,KA),评估顶椎(apex vertebral,AV)及顶椎上下各2个椎体(AV-1,AV-2,AV+1,AV+2)与椎间盘(AV-1D,AV-2D,AV+1D,AV+2D)的高度及楔变参数,包括椎体前缘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AVH),椎体后缘高度(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PVH),椎体楔变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椎体楔变率(ratio of vertebral wedging,RVW);椎间盘前缘高度(anterior disc height,ADH),椎间盘后缘高度(posterior disc height,PDH),椎间盘楔变角(disc wedge angle,DWA),椎间盘楔变率(ratio of disc wedging,RDW),椎间盘贡献率(DWA/KA)。结果:所纳入患者KA为(44.2±19.1)°,后凸节段内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低于椎体后缘高度(P<0.05),提示椎体发生不同程度楔形变;而后凸节段内椎间盘前后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凸节段内椎体楔变率/贡献率分别为AV-2(14.98±10.95)%/(14.21±8.08)%,AV-1(21.08±12.39)%/(18.09±7.38)%,AV(26.94±11.94)%/(25.52±8.64)%,AV+1(24.19±8.42)%/(20.82±8.69)%,AV+2(20.56±7.80)%/(15.60±9.71)%,椎体总贡献率为(94.23±22.25)%;后凸节段内椎间盘楔变率/贡献率分别为AV-2D(2.88±2.57)%/(5.27±4.11)%,AV-1D(1.98±1.41)%/(2.29±2.16)%,AV+1D(-5.54±3.75)%/(-0.57±0.46)%,AV+2D(-8.27±4.62)%/(-1.22±1.11)%,椎间盘总贡献率(5.77±4.79)%,且顶椎贡献率明显大于邻近椎体贡献率(P<0.05)。结论:椎体楔形变及椎间盘塌陷共同构成了成人退变性胸腰椎/腰椎后凸畸形状态。就对后凸贡献率而言,椎体形态改变对后凸的贡献要远超椎间盘的贡献,且顶椎的楔形变对胸腰椎/腰椎后凸的贡献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后凸畸形 胸腰椎 腰椎 椎体楔形变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何守玉 闵继康 +2 位作者 李海东 张强华 戴季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4例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Kümmell病组),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71.1±8.5)岁,以37例年龄(69... 目的:探讨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4例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Kümmell病组),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71.1±8.5)岁,以37例年龄(69.3±6.7)岁匹配的无症状人群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节段性后凸角(segmental kyphosis,SK)或胸腰椎后凸(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以及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的匹配关系(PI-LL)。同时测量Kümmell病患者患椎椎体楔变角(wedge angle,WA),并分析WA、SK等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结果:Kümmell病组TK、SK、PT、SVA、TPA、PI-LL均高于对照组(P<0.05),Kümmell病组LL、S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ümmell病组患椎WA为(30.8±5.9)°,并与SK、TK有相关性(r=0.366,0.597,P<0.05),SK与LL、SS有相关性(r=0.539,-0.591,P<0.05),LL与PI、SS、SVA、TPA、PI-LL有相关性(r=0.559,0.741,-0.273,-0.356,-0.882,P<0.05)。结论:Kümmell病伴脊柱后凸不仅存在节段性后凸畸形,而且整体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亦发生改变,包括腰椎前凸丢失、骨盆后旋、躯干前倾等。Kümmell病的手术治疗不仅要重视塌陷椎体高度的恢复,对于合并脊柱后凸患者还要着眼于脊柱-骨盆矢状面的整体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脊柱后凸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联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海东 何守玉 +1 位作者 方申云 闵继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0-897,共8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O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5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O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5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年龄62.17±9.72岁;OLIF联合侧方钢板(lateral plate,LP)固定组24例(LP组),OLIF联合后方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内固定组29例(PS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人群特征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分别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影像学指标如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FH)、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来综合评价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评估方法对椎间融合率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13.2±6.5个月(12~16个月)。LP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性低于PS组(75.41±11.53min vs 127.05±5.62min,P<0.05;39.55±5.32mL vs 89.81±9.62mL,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ODI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LP组VAS评分及ODI均优于PS组[3.05±0.67 vs 4.55±0.39,P<0.01;(17.36±2.76)%vs(22.80±6.02)%,P<0.01],但这种差异在术后1年时消失。LP组术前DH、FH及CSA分别为8.96±1.23mm,16.18±3.49mm和88.95±14.79mm^(2),术后1年分别为12.53±3.47mm、20.14±3.12mm、124.83±7.56mm^(2),较前均明显改善;PS组术前DH、FH及CSA分别为8.66±2.21mm、16.35±5.19mm、89.23±12.18mm^(2),术后1年分别为12.32±4.67mm、20.86±3.44mm、125.75±7.76mm^(2),较前均明显改善,但各参数在同期随访时无组间差异。LP组22例实现椎间融合,融合率为91.67%,略低于PS组(93.10%),但无统计学差异。LP组融合器沉降2例,腰骶丛损伤2例;PS组融合器沉降2例,腰骶丛损伤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 侧方钢板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变异型寰椎椎弓根的影像解剖及后路置钉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强华 李海东 闵继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2-917,共6页
目的:探讨变异型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策略及其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上颈椎不稳且存在寰椎椎弓根变异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18~75岁。术前测量寰椎后弓表面、椎动脉沟底及椎弓根近侧块根部三个切面的内、... 目的:探讨变异型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策略及其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上颈椎不稳且存在寰椎椎弓根变异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18~75岁。术前测量寰椎后弓表面、椎动脉沟底及椎弓根近侧块根部三个切面的内、外侧区域高度,将变异型寰椎椎弓根分为3型。I型(寰椎后弓表面高度〈3.5ram,椎动脉沟底高度〉3.5ram)采取后弓下置钉,Ⅱ型(后弓表面高度及椎动脉沟底高度均〈3.5mm)采取椎弓根侧块交界点处置钉,Ⅲ型(后弓表面高度〉3.5mm,椎动脉沟底高度〈3.5ram)采取in-out-in的技术置钉。术后评价置钉准确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6个变异型寰椎椎弓根中I型34个,Ⅱ型18个,Ⅲ型4个。寰椎近侧块面的椎弓根高度均〉5.0ram,内、外侧区域无显著性差异;椎动脉沟底的高度外侧区域显著高于内侧区域(t=13.07,P〈0.01),其中60%外侧区域高度〉3.5mm;后弓表面高度绝大多数〈3.0mm,且内、外侧区域无显著性差异。根据相应置钉策略,术中成功置钉54枚,成功率96.4%。术后CT显示理想和可接受置钉52枚占96.3%,不可接受置钉2枚占3.7%;术中与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以及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寰椎后弓骨折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枕大神经刺激症状。结论:变异型寰椎椎弓根应根据不同分型采用相应的置钉策略,椎弓根外侧区域置钉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 螺钉 影像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