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城市用地空间扩张特征与机理 被引量:7
1
作者 乔标 何小勤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9,共7页
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显著特征。北京市是世界上的特大城市之一,近年来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并且出现了以城市用地快速扩张,耕地、草地急剧消退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现象... 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显著特征。北京市是世界上的特大城市之一,近年来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并且出现了以城市用地快速扩张,耕地、草地急剧消退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现象。为了揭示北京市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化的空间推进规律及其驱动机理,本文采用RS和GIS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北京市城市用地空间扩张的动态变化特征、交通区位特征、重心迁移特征和异速增长特征,并对城市空间扩张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土地利用变化 机理分析 北京
下载PDF
晋隋间巴蜀僚人的华夏化——基于政区与户口视角的讨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兢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1-199,共9页
僚人入蜀对巴蜀地区的华夏统治秩序造成极大冲击,经过南北朝诸政权的不懈经营,开始了僚人的华夏化进程。由晋至隋,巴蜀北部涪江以东的巴西至汉中一带的北僚群体基本实现了向华夏的转型;巴蜀南部沱、岷二江中下游流域获得深入开发,郡县... 僚人入蜀对巴蜀地区的华夏统治秩序造成极大冲击,经过南北朝诸政权的不懈经营,开始了僚人的华夏化进程。由晋至隋,巴蜀北部涪江以东的巴西至汉中一带的北僚群体基本实现了向华夏的转型;巴蜀南部沱、岷二江中下游流域获得深入开发,郡县化水平大幅提高,僚人的编户化卓有成效;巴蜀岷江以西、长江以南的边缘山区经略较为有限,僚人多未纳入统治,唐代以后遍设羁縻州加强管理。中古时期巴蜀僚人的华夏化,继汉晋开发蜀地之后,再度拓展了王朝的统治空间,增加了华夏的政治成员,强化了蜀地的华夏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僚人 华夏化 晋隋间 政区与户口视角
下载PDF
崇明东滩不同部位潮周期沉积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小勤 戴雪荣 顾成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在2个全潮周期内,对崇明东滩不同部位进行沉降板实验。通过观测分析,在岸滩平行方向上,一个全潮周期内崇明东滩南部与北部潮周期沉量要高于中部;在岸滩垂直方向上,11月份由高潮滩向中低潮滩沉降量减少,而4月份与之相反,且局部地区冲淤... 在2个全潮周期内,对崇明东滩不同部位进行沉降板实验。通过观测分析,在岸滩平行方向上,一个全潮周期内崇明东滩南部与北部潮周期沉量要高于中部;在岸滩垂直方向上,11月份由高潮滩向中低潮滩沉降量减少,而4月份与之相反,且局部地区冲淤变化十分显著。按照单个周期最小沉积速率推算,滩面平均每年至少淤高27 cm,超出他人研究、其它测量的8到10倍,说明单个潮周期沉积稳定性差,易被潮水等改造。从实验观测分析看,单个潮周期沉积主要与潮滩地貌特征、滩面水动力条件、潮水含沙量等密切相关,同时还与长江上游来水来沙、潮滩底栖生物、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潮周期沉积 沉降板实验 长江口
下载PDF
孙吴西晋南岭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以政区边界调整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兢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7,共10页
秦汉时代南岭地区的政区边界以“犬牙相入”状态为主。进入六朝以后,孙吴政权对南岭政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整,新置的始兴、临贺、始安三郡皆北隶荆州,分别从南岭东、中、西三面嵌入岭南的核心区域,荆州与交广之间出现了“单向嵌入”式... 秦汉时代南岭地区的政区边界以“犬牙相入”状态为主。进入六朝以后,孙吴政权对南岭政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整,新置的始兴、临贺、始安三郡皆北隶荆州,分别从南岭东、中、西三面嵌入岭南的核心区域,荆州与交广之间出现了“单向嵌入”式的边界形态。西晋平吴后,南岭三郡南隶广州,形成了广州反向嵌入岭北的新态势,至西晋末年三郡再度北隶湘州。以荆湘制交广的思路基本被东晋南朝所继承。孙吴西晋时代南岭政区的数度调整,均与各时期特定的政治地理格局相联系,反映了王朝南方边地治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吴 西晋 南岭 政区边界 政治地理
原文传递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金华地区旅游业发展差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昊 何小勤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8期61-63,共3页
文章在分析金华地区各县(市、区)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旅游资源及旅游设施服务的基础上,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对金华地区旅游业发展差异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金华地区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措施:加强... 文章在分析金华地区各县(市、区)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旅游资源及旅游设施服务的基础上,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对金华地区旅游业发展差异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金华地区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措施:加强政府的统一管理、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会展业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国外市场。为此,将会迎来金华市旅游业的全面兴盛,推动金华市经济新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地区 旅游产业 核心——边缘理论 发展措施
下载PDF
中国近代法学前驱——沈家本
6
作者 董惠民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法学思想 法制改革 沈家本 司法工作
下载PDF
世博会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
7
作者 何小勤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12期29-30,共2页
本文分析了黄山市旅游业在长三角城市的优势,探讨了世博会将对黄山市的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世博会 黄山市 旅游业
下载PDF
六朝民族史研究的范式演进——兼论“族类观念”的研究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兢兢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73,共7页
20世纪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主题是分类、源流、关系、融合,形成“民族—文化实体”的理论范式。20世纪末以来,以现代民族对接古代人群的做法受到质疑,六朝民族史领域对政治属性的重视超过了文化特征,产生“政治—地域实体”的研究趋向。无... 20世纪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主题是分类、源流、关系、融合,形成“民族—文化实体”的理论范式。20世纪末以来,以现代民族对接古代人群的做法受到质疑,六朝民族史领域对政治属性的重视超过了文化特征,产生“政治—地域实体”的研究趋向。无论“民族—文化实体”还是“政治—地域实体”,这两种范式的理论根基均是来自西方舶来品,与中国古史记载的“族类”不尽吻合。“政治—地域实体论”有助于克服“分类—溯源”体系带来的矛盾,厘清六朝南方族群共同的本质,然而笼罩在共性话语中的个性却被忽视了。族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关系与演变,是复杂的观念史问题,反映了华夏统治的区域差异及由此造成的族群分类,这一思考或可成为中古民族史研究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民族史 民族—文化实体 政治—地域实体 族类观念
原文传递
国外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管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章程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电子政务建设 地方 国家 创新力 成功经验 顾问 借鉴意义 电子政府 确立 一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