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参与趋势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挑战 被引量:91
1
作者 江必新 李春燕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6,共7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行政民主化浪潮的逐步推进,公众参与成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本文简单分析了公众参与具有的诸多优点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重点论述了公众参与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提出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行政民主化浪潮的逐步推进,公众参与成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本文简单分析了公众参与具有的诸多优点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重点论述了公众参与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提出的挑战及相应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行政法 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物权法中的若干行政法问题 被引量:59
2
作者 江必新 梁凤云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146,共9页
物权法中涉及到许多行政法问题:对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涉及到公权力的干预基础的讨论;行政私法的内容与“公法遁入私法”现象相关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于财产的支配与间接国家行政相连;公民在物上的权利实际上为典型的主观公权利;特别... 物权法中涉及到许多行政法问题:对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涉及到公权力的干预基础的讨论;行政私法的内容与“公法遁入私法”现象相关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于财产的支配与间接国家行政相连;公民在物上的权利实际上为典型的主观公权利;特别牺牲和唇齿条款是征收征用补偿的前提条件;不动产登记行为显示的是公权力的介入;物权法对于行政公产的规定成为关键的阙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法 公共利益 干预基础 行政私法 公法遁入私法 间接国家行政 特别牺牲 唇齿条款 征收征用补偿 不动产登记 行政公产
原文传递
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之异化及其反思——以湖南省某市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为样本的考察 被引量:47
3
作者 廖永安 刘方勇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2,共8页
虽然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强调以展现司法的"大众化"功能为重要目标,但是该制度的具体设计明显脱离了我国现实的社会情境和司法环境,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人民陪审员选任精英化、职权行使虚名化、管理机制法官化等现象... 虽然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强调以展现司法的"大众化"功能为重要目标,但是该制度的具体设计明显脱离了我国现实的社会情境和司法环境,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人民陪审员选任精英化、职权行使虚名化、管理机制法官化等现象。要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之目标,就必须正视二元社会结构、民众参与能力等现实条件,并合理配置人民陪审员的职权、提高民众的认同感以及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制度 司法民主 大众化 精英化
原文传递
统一行政行为概念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 被引量:36
4
作者 江必新 李春燕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行为概念 行政法学 路径 行政行为 认识分歧 行政诉讼制度 主体要素 构成要素 行为效果 权力要素
原文传递
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诉讼 被引量:30
5
作者 江必新 梁凤云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36,共15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公民知情权的行政救济途径。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涉及行政诉讼的类型以及法院的受案范围。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举证责任和诉讼程序都因不同的行政诉讼类型而有显著区别。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公民知情权的行政救济途径。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涉及行政诉讼的类型以及法院的受案范围。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举证责任和诉讼程序都因不同的行政诉讼类型而有显著区别。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最关键的问题是法院对于国家机密的审查,政府信息是否国家秘密必须经过有权机关的确认,不能仅仅以属于国家秘密的空洞理由而不予公开。对于因政府信息公开遭受损失的当事人,应当给予国家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诉讼 国家秘密
原文传递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实证研究--以中部某县级市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方勇 廖永安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70,177,共18页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司法民主的理想选择。然而,实证研究表明,陪审制度实践效果与其理想目标相去甚远,衍生出民众参与度不高、适用意愿不强、陪审员难以实质性参与及被法官化等问题。要使制度理想为民众所接受并使制度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司法民主的理想选择。然而,实证研究表明,陪审制度实践效果与其理想目标相去甚远,衍生出民众参与度不高、适用意愿不强、陪审员难以实质性参与及被法官化等问题。要使制度理想为民众所接受并使制度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须解决一元制度设计与二元社会结构潜在对立、陪审员角色定位与民众认识错位、陪审民主功能与司法功能缺乏整合、陪审员职权配置与案件类型不相匹配等问题,以适当分权、适度开放的二元或多元设计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消解潜在的对立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民主 人民陪审 陪审制度
原文传递
构建和谐社会与司法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20
7
作者 江必新 《人民论坛》 2005年第1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司法政策 社会 和谐 国家司法机关 阐述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价值与功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康为民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共4页
近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和形成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也在不断探索中建立和完善。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
关键词 案例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指导性案例 自我完善 定位
原文传递
司法公正与审判效率之辩证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庆富 谷国文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司法公正 审判效率 辩证关系 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 审判公正 公正优先原则 兼顾原则
原文传递
数据产权市场主体的认知调查与矫正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文禹衡 贺亚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2,共12页
呈现我国数字市场主体的数据产权观念是推进数据确权立法进程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文章选择连续8年入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的21家企业主要业务与品牌的隐私政策等文本为样本,在46个样本文件中摘录324个与数据相关的样本资料,运用扎根理... 呈现我国数字市场主体的数据产权观念是推进数据确权立法进程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文章选择连续8年入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的21家企业主要业务与品牌的隐私政策等文本为样本,在46个样本文件中摘录324个与数据相关的样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在137个编号的基础上获得98个初始概念、44个范畴,主轴编码后获得19个副范畴、14个主范畴。研究发现:我国数字市场主体的数据产权观念,整体上形成13项具体的权利和1项概括性权利、14种客体类型,主要形成企业和用户两类权利主体。其中,企业和用户均享有使用权、共享权、删除权、处理权,企业单独享有数据所有权等5项权利,用户单独享有更正权等5项权利,对企业和用户最重要的分别是数据使用权和数据删除权。当前企业几乎只在个人数据上给用户配置权利,但企业可以就个人数据和非个人数据享有权利。应该严格区分个人数据与非个人数据,并跳出“非此即彼”排他式确权逻辑,进而矫正数据市场主体的数据产权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产权 权利观念 个人数据 非个人数据 数字市场
下载PDF
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主要问题及完善路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文禹衡 于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4期12-21,28,共11页
文章运用词频统计分析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文本的主题分布规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核心词与法条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个人信息... 文章运用词频统计分析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文本的主题分布规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核心词与法条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框架,个人信息热点问题的立法回应还较为模糊,与其他法律欠缺法秩序的一致性。未来,需要对《个人信息保护法》作出精细化调整,并加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法律法规,为执法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词频统计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完善证人作证制度的方法构想──关于制定《证人条例》的建议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新民 曾芳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50,共8页
完善证人作证制度是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需要。要从方法上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应包括:证人的范围和职责,证人的义务和权利,证人参与诉讼的程序,对证人的保护和补偿等内容。我国应当制定单行的法律... 完善证人作证制度是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需要。要从方法上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应包括:证人的范围和职责,证人的义务和权利,证人参与诉讼的程序,对证人的保护和补偿等内容。我国应当制定单行的法律─《证人条例》来完善证人作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 立法 证人宣誓 证人条例
原文传递
人体体表面积测量公式计算法与手掌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经伟 邹玉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通过对 2 0例健康人的身高、体重、手掌面积、手背面积的测量 ,就目前公认的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求得的人体体表面积 1%与手掌面积进行比较 ,发现手掌面积明显小于人体体表面积的 1%。作者建议在法医检案中应用公式计算损伤面积比例。
关键词 人体体表面积 公式计算法 损伤程度 法医鉴定
下载PDF
计算机无线网络组网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卫京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无线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对无线网络组网技术的优点、安全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无线网络组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作为有线网络的必要补充的可行性。
关键词 组网技术 无线网络 计算机网络 无线通信 数据传输
下载PDF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与我国青少年犯罪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勇 田健夫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56-61,共6页
"不同交往理论"是美国著名犯罪学家萨瑟兰解释犯罪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它在美国犯罪学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这一理论的9个命题出发,可以分析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及其困境,由此可以得到对我国青少年犯罪控制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不同交往理论 青少年犯罪 犯罪控制
下载PDF
论有组织犯罪研究——十年回顾、评价与前瞻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勇 王燕飞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5年第3期83-94,共12页
关键词 犯罪研究 回顾 前瞻 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 有组织犯罪 2004年 1994年 犯罪现象 力量 国学 成果 国有 期间
原文传递
从“综治”到“法治”:犯罪控制的科学之路——写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颁布20周年之际 被引量:12
17
作者 康均心 周亮 《法治研究》 2011年第8期66-76,共11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防控模式,从"综治"走向"法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立法相对滞后,地方条例缺乏创新,各级综治办法律地位不明确,犯罪预防立法薄...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防控模式,从"综治"走向"法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立法相对滞后,地方条例缺乏创新,各级综治办法律地位不明确,犯罪预防立法薄弱,法律监督不到位。对此,必须大力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立法,重点明确相关立法的调整对象以及各级综治机构的法律地位,赋予综治委行政处罚权,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运行机制,强化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监督,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犯罪防控 立法完善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地方环境立法转型——以湖南省地方环境立法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肖爱 唐江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步入了"低碳时代",地方环境立法更是落实两型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途径。当前我国地方环境立法存在立法主体单一、缺乏地方性、立法价值诉求上未能避免部门利益化倾向、实施机制上倚重行政手段、地方立法体系上缺乏对生态环境... 步入了"低碳时代",地方环境立法更是落实两型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途径。当前我国地方环境立法存在立法主体单一、缺乏地方性、立法价值诉求上未能避免部门利益化倾向、实施机制上倚重行政手段、地方立法体系上缺乏对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关照等方面的不足,这是一种行政依赖型环境立法或经济发展主导型环境立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其尽快实现向民生型环境立法转型,以保障"人人"身体健康,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统筹城乡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原则,在各类相关主体间贯彻商谈和协作原则以保障地方环境立法的科学性。地方环境立法实现其向民生型转型必须秉持民生幸福为最高立法理念,立法中贯彻对社会弱势者的关怀伦理;优化地方环境立法权,充分保障非职权立法主体参与地方环境立法的各项权益;地方环境立法"宜细不宜粗",以突显地方性、保障可操作性。此外,地方环境立法应建构跨部门、跨行政区的地方环境法治协作机制,同时,需要加强地方环境立法的体系性,以免造成地方环境保护某些方面的无法可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时代 两型社会建设 地方环境立法 转型 民生型立法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诉讼简易裁判程序的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坤世 刘志伟 《时代法学》 2004年第4期53-58,共6页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分繁简、一律适用普通程序的做法 ,不利于行政审判功能的充分发挥。为了提高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效率 ,以使行政争议的解决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应当考虑在行政诉讼中建构简易裁判程序 ,实行繁简...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分繁简、一律适用普通程序的做法 ,不利于行政审判功能的充分发挥。为了提高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效率 ,以使行政争议的解决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应当考虑在行政诉讼中建构简易裁判程序 ,实行繁简分流 ,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行政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迅速审结。在行政诉讼简易裁判程序的设计上 ,应根据各类案件的不同特征 ,在程序的启动以及运作的各个环节上进行繁简有别的设置 ,以实现简易程序的公正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简易程序 构建
下载PDF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纠纷司法裁判差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志伟 陈小珍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4S期36-41,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活跃,人民法院受理的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案件增多,但裁判结果差异较大。笔者通过对该类型纠纷不同法院裁判结果的实证分析,认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纠纷的解决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充分考虑民众正义理念,...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活跃,人民法院受理的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案件增多,但裁判结果差异较大。笔者通过对该类型纠纷不同法院裁判结果的实证分析,认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纠纷的解决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充分考虑民众正义理念,在法律规范不明的情形下,坚持诚实信用原则,维护交易习惯,有效平衡承租人、出租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实现法律理性与传统裁判思维的良好结合。同时,立法上也必须从多方面完善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减少社会现实冲突,以及减少裁判中的法律适用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 司法裁判 实证分析 纠纷 优先购买权制度 诚实信用原则 裁判结果 人民法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