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徐晨光
无
陈远章
唐琦玉
-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不详
-
出处
《湖湘论坛》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
文摘
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它们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理论特质是发展意蕴,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
关键词
马列主义
科学发展观
一脉相承
-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强省建设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正刚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新湘评论》
2009年第2期20-21,共2页
-
文摘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样也是湖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推动湖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湖南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程度高、文化事业和产业走在前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强省,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开创发展新局面。
-
关键词
文化强省建设
科学发展观
湖南文化
繁荣
经济社会发展
统领
社会文明程度
文化发展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科学发展观: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指南
- 3
-
-
作者
徐晨光
陈远章
唐琦玉
林国标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34-35,共2页
-
-
关键词
党的先进性建设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指南
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
-
分类号
D261-A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袁隆平:当今时代的精神华章
- 4
-
-
作者
雷国珍
袁望冬
毛明芳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第8期42-45,共4页
-
文摘
几十年来,袁隆平以杂交水稻研究的突出成就,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在带给我们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袁隆平精神反映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求.体现了我国当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凝结了袁隆平对人生实践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
关键词
精神财富
袁隆平
粮食安全问题
科技工作者
杂交水稻
物质财富
创新型
自给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 5
-
-
作者
刘建武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2-42,44,共2页
-
文摘
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纯。党风对政风、民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是由党风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决定的。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作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政风与民风的状况。党风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政风的走向,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作风和道德风范,直接影响着各级政府机关和广大公务员的工作作风与精神面貌,关系国家各项事业的进退成败。
-
关键词
政风
党风
民风
党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
反腐倡廉
引领作用
道德风范
-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领导干部要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 6
-
-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党政干部文摘》
2008年第12期5-6,共2页
-
文摘
提升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与行,首先要解决知的问题。对于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要熟知、更要真知,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
-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领导干部
执行者
忠实
思想水平
-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F124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领导干部要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 7
-
-
作者
陈志强
谭跃湘
柳行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4-6,共3页
-
文摘
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关键是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求,站在完成党的执政兴国使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高度,
-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领导干部
邓小平理论
湖南省
执行者
学习实践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 8
-
-
作者
陈志强
谭跃湘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新湘评论》
2008年第12期59-61,共3页
-
文摘
我国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也收获了硕果累累的精神财富,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实践源泉和检验尺度,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结论、人民的结论、历史的结论。
-
关键词
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
才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精神财富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定位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李建华
冯昊青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基地
-
出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4-97,共4页
-
文摘
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定位是:它是对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弘扬,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的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指南。
-
关键词
胡锦涛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
定位
-
Keywords
Hu J intao
"Eight Honors & Eight Shames"
socialist view of honor and shame
orientation
-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被引量:7
- 10
-
-
作者
唐日新
伍新林
李海兵
-
机构
湖南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共2页
-
-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化建设
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和谐社会构建的行动逻辑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秦国文
杨盛海
陆福兴
-
机构
湖南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共2页
-
-
关键词
和谐社会构建
行动逻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届六中全会
共建共享
《决议》
社会责任
我为人人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初论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朱有志
刘云波
-
机构
湖南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论与实践
六届六中全会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党的先进性的理论源流
- 13
-
-
作者
卿定文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研究基地
-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对党的先进性进行理论探索,认为党的先进性体现在运动中的带头作用与理论先导两个方面。列宁提出党的先进性在于其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行动作风是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毛泽东认为党的先进性应该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理论建设与组织建设等方面。邓小平则提出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等方面。江泽民从党的先进性命题的提出、标准、根本体现、评价方式与保持先进性途径等方面对党的先进性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党的先进性
理论
源流
-
Keywords
advancement of the party
theory
origin and development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夯实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 14
-
-
-
机构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新长征》
2006年第8期33-33,共1页
-
文摘
构建和谐社会:一要正确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正确的思想认识是确保行动正确的前提。二要强化辩证统一的和谐意识,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三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基础。要把“虚”的抓“实”、“软”的抓“硬”、“轻”的加“重”、“长远”的从“现在”做起。四要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运行基础。
-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运行基础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