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和汤配合蒸熨法治疗未溃期脱疽42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志翔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阳和汤内服配合中医蒸熨法外治治疗未溃期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阴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阳和汤及中药蒸熨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 目的:观察阳和汤内服配合中医蒸熨法外治治疗未溃期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阴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阳和汤及中药蒸熨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对照组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配合蒸熨法治疗未溃期脱疽阴寒型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疽 中医药疗法 蒸熨法 阳和汤
原文传递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合益肾活血汤治疗四肢骨折早期肿胀35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凯生 谭屏 +1 位作者 周亚炜 颜志博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益肾活血汤对四肢骨折早期肿胀的防治作用及其对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2组患者均在局麻下给予骨折... 目的: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益肾活血汤对四肢骨折早期肿胀的防治作用及其对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2组患者均在局麻下给予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并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对照组在进行复位后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折局部皮肤涂抹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合益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肢体肿胀程度、疼痛评分、DD、vWF、TM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8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肢周径、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治疗后TM、DD及v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联合益肾活血汤口服可显著降低TM、DD及vWF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液淤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肿胀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益肾活血汤
原文传递
加减三痹汤结合竹圈盐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建勇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12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加减三痹汤结合竹圈盐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运用加减三痹汤结合竹圈盐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 目的:观察加减三痹汤结合竹圈盐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运用加减三痹汤结合竹圈盐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对照组为76.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减三痹汤结合竹圈盐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三痹汤 竹圈盐灸
原文传递
四虫消风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18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志翔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四虫消风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9例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185例与对照组164例,治疗组采用四虫消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疗程均为4~5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 目的:观察四虫消风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9例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185例与对照组164例,治疗组采用四虫消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疗程均为4~5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虫消风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中医药疗法 四虫消风汤
原文传递
痔上黏膜环切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
5
作者 任志翔 吴宏伟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P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环状混合痔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行PPH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行PPH术治疗。对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水肿、排尿困难、住院...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P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环状混合痔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行PPH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行PPH术治疗。对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水肿、排尿困难、住院时间等方面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水肿及治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术配合消痔灵注射是治疗混合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PPH 消痔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