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介入疗法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熊峰 唐思治 罗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4期41-43,共3页
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疗法对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疗法,... 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疗法对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介入疗法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疗法 脑血管疾病 满意度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单纯取栓和桥接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唐思治 彭子娟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073-207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单纯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5月80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桥接治疗组和单纯机械取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治疗后...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单纯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5月80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桥接治疗组和单纯机械取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aICH发生率、s ICH发生率,死亡率。结果:组内比较,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24h及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aICH、s ICH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的死亡率、生存者mRS评分(0~1)及mRS评分(0~2)区间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桥接组与单纯组入院至影像检查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组较桥接组在入院至治疗及发病至再通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桥接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治疗中,桥接治疗与单纯机械取栓均具有较好的血管再通疗效,桥接治疗对比单纯机械取栓在预后、死亡率、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上无明显差异,单纯机械取栓相比较具有较短的血管内治疗启动时间,能在更短的时间窗内完成血管内治疗,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随即临床试验比较二者的收益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闭塞 单纯机械取栓术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赵真 包正军 +3 位作者 罗霄鹏 彭子娟 曹晓玲 唐兰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90-896,共7页
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缺血性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作用的肯定主要源于临床应用,迄今尚无一项能够准确评价其有效性的实验室指标。有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尤其是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 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缺血性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作用的肯定主要源于临床应用,迄今尚无一项能够准确评价其有效性的实验室指标。有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尤其是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均为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CD63表达变化,探讨以血小板活化程度反映氯吡格雷(75 mg)、奥扎格雷钠(80 mg)与阿司匹林(0.15 g)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75 mg)联合奥扎格雷钠(80 mg,联合治疗组)及阿司匹林单药(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升高(P=0.001,0.032);治疗后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NIHSS评分逐步下降(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阿司匹林组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NIHSS评分逐步下降(均P=0.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分组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403,P=0.250;F=2.830,P=0.063),但NIHSS评分在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分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4.518,P=0.013)。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但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之疗效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并无差异。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测定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可以用于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但CD63表达的临床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氯匹定(氯吡格雷) 甲基丙烯酸盐(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脑缺血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降纤酶在改善脑梗死急性期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思治 包正军 罗霄鹏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分析降纤酶在改善脑梗死急性期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降纤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 目的:分析降纤酶在改善脑梗死急性期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降纤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APTT、PT水平得到改善,观察组APTT(28.4±3.1)s、PT指标(12.6±1.1)s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24.6±2.7)s、PT指标(10.8±0.9)s,P<0.05。观察组凝血和纤溶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bg(2.13±1.04)g/L、PAI-I(0.54±0.26)k U/L、Α2-PI(120.33±26.57)%显著低于对照组Fbg(3.39±0.55)g/L、PAI-I(0.84±0.37)k U/L、Α2-PI(136.42±29.75)%,P<0.05,观察组患者Qmean、Vmax、Vmin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v、DR、高切变率、血浆粘度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采用降纤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脑血流量,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降纤酶 急性期
下载PDF
联合检测CRP,IL-6,Procalcitonin水平在成人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钦林 罗霄鹏 +3 位作者 包正军 彭子娟 周道 杨期明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5期573-578,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水平在成人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病毒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结核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化脓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水平在成人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病毒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结核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化脓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中CRP,IL-6,Procalcitonin的表达水平;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CRP,IL-6,Procalcitonin水平对成人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健康人群血清中CRP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比成人脑膜炎患者低,且在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中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血清中Procalcitonin的表达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中最高(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次之(P<0.05),健康人群再次之(P<0.05),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中最低(P<0.05)。CRP高表达与成人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826,P<0.001);Procalcitonin高表达与成人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水平呈正相关(r=0.866,P<0.001)。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与体检健康者CRP,IL-6,Procalcitonin水平的灵敏度分别为83%、87%、87%,特异度为83%、87%、87%;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与体检健康者CRP,IL-6,Procalcitonin水平的灵敏度分别为93%、87%、87%,特异度为67%、73%、87%;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与体检健康者CRP,IL-6,Procalcitonin水平的灵敏度分别为87%、87%、87%,特异度为87%、73%、87%;CRP,IL-6和Procalcitonin水平对成人脑膜炎的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87.50%。结论 CRP,IL-6,Procalcitonin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成人脑膜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降钙素原 成人脑膜炎 诊断
原文传递
永存寰前节间动脉合并双侧椎动脉复杂变异畸形1例
6
作者 周前鹏 罗妮 +4 位作者 拜承萍 田晔 郑西宁 石云科 王育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0-1051,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发作性头晕伴言语不清1 d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及MRI提示老年脑,脑白质疏松,均未见急性缺血灶。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患者临床症状... 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发作性头晕伴言语不清1 d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及MRI提示老年脑,脑白质疏松,均未见急性缺血灶。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行全脑血管DSA检查,主动脉弓造影提示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前节间动脉 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 椎动脉
下载PDF
Percheron动脉梗死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子娟 包正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79-783,共5页
回顾分析3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智力障碍、精神改变,无运动障碍,其中2例伴眼球运动障碍。MRI显示双侧丘脑和中脑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扩散加权... 回顾分析3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智力障碍、精神改变,无运动障碍,其中2例伴眼球运动障碍。MRI显示双侧丘脑和中脑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1例FLAIR成像呈现中脑"V字征";1例MRA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主要由后交通动脉延伸,P1段发育不良,即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按照脑血管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改善。提示典型临床表现、丘脑旁正中区对称性DWI高信号和FLAIR成像中脑"V字征"有助于早期诊断Percheron动脉梗死,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可能是Percheron动脉梗死的潜在先天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后动脉 小动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刘琳 包正军 +1 位作者 周道 蒋璐 《右江医学》 2021年第9期668-672,共5页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神经内科入住的100例有抑郁症状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神经内科入住的100例有抑郁症状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51)和阿托伐他汀组(n=49),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的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TC、TG、LDL-C、CRP、IL-6、TNF-ɑ水平和HAMD评分较入院时均降低,HDL-C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TC、TG、LDL-C、CRP、IL-6、TNF-ɑ水平和HAMD评分低于阿托伐他汀组,HDL-C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在降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抑郁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其祥 陈德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0期9-11,共3页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电图痫样放电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评分、癫痫疾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IE-31)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χ^2=5.060,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电图痫样放电率为10.87%,低于对照组的28.26%(χ^2=4.420,P<0.05);治疗后,2组MOCA、QOLIE-31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1.74%(χ^2=4.389,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控制癫痫发作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临床效果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