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辅助联合治疗在低位直肠癌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
作者 谭祥云 王劲 刘细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联合治疗(术前放化疗)、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在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将49例T3、T4期的低位直肠癌给予放疗总剂量44~50Gy,每次2Gy,每周5次,共5周 ... 目的探讨新辅助联合治疗(术前放化疗)、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在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将49例T3、T4期的低位直肠癌给予放疗总剂量44~50Gy,每次2Gy,每周5次,共5周 同时常规给予5-FU+MMC持续静脉滴注,放疗结束后休息6周进行手术。手术均按TME操作规范进行。结果全部病例均按计划完成新辅助联合治疗,放化疗的副反应发生率为26.5%(3/49),3例肿瘤完全消失,未行手术。46例施行了根治性切除术,40例为保肛手术,6例为腹会阴切除术,故全组保肛率为87.8%(43/49)。已切除的标本病理结果显示8例肿瘤消失(T0),总肿瘤消失为11例。辅助治疗后TNM分期:T0N0M011例,T2N0M022例,T3N0M04例,T2N1M07例,T3N1M04例,T4N1M11例,共40例(81.6%)达到降期。全组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4(6~38)个月。1例(2.0%)局部复发,1例(2.0%)肝转移,无死亡,3例未行手术的患者随访8~26个月至今,仍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新辅助联合治疗与TME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达到肿瘤降期的目的,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复发的风险,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辅助治疗 全直肠系膜切除
下载PDF
粘连性肠梗阻212例手术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文胜 吴桂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肠梗阻 外科学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老年人肠梗阻128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伦祥 王泽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1 98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间收治年龄在 65岁以上的肠梗阻病人 1 2 8例。结果 :肠道肿瘤 74例 ,占 57.1 8% ;腹部疝 30例 ,占2 3 .44 % ;黏连性肠梗阻和...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1 98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间收治年龄在 65岁以上的肠梗阻病人 1 2 8例。结果 :肠道肿瘤 74例 ,占 57.1 8% ;腹部疝 30例 ,占2 3 .44 % ;黏连性肠梗阻和结核性肠梗阻各 8例 ,均占 6 .2 5 % ;其它原因的肠梗阻 8例 ,占 6 .2 5 %。治愈 1 1 6例 ,死亡 1 2例。结论 :老年人肠梗阻的首位原因为恶性肿瘤 ;其次是腹部疝 ;黏连及结核并列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肠梗阻 病因
下载PDF
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龚晓松 王劲 张胜祖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9期718-720,共3页
探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ELWR)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对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ELWR患者2.7例(腹腔镜组),开腹GIST楔形切除术31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 探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ELWR)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对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ELWR患者2.7例(腹腔镜组),开腹GIST楔形切除术31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生存质量及预后差异。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开腹组(3.70%比25.81%,P〈0.05)。术后第E2个月、24个月两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第12、24个月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3年生存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07%比67.74%,P〉0.05〉。腹腔镜组3年中位生存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0月比32.0月,x2=0.417,P=O.518).ELWR治疗胃GIST创伤小、并发症率低,手术效果及预后与开腹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下载PDF
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高扎术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劲 邓顺钢 +2 位作者 叶亮 谭祥云 张胜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方法,探讨进一步减少创伤,防止复发,扩大适应范围,美容效果更好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 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收入本院的3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取既往两孔法腹股沟...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方法,探讨进一步减少创伤,防止复发,扩大适应范围,美容效果更好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 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收入本院的3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取既往两孔法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为未改良组,另一组采取镜头拨挂线单孔及皮下间隔进针法完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为改良组.两组患儿均随访半年至5年,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多项临床指标. 结果 改良组和未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脐旁戳孔例数,巨大疝转开腹手术例数,术后复发例数等方面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镜头拨挂线单孔及皮下间隔进针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较两孔法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更小,适应范围更广,复发率更低,美容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结扎术 儿童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6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谭立新 王劲 +1 位作者 杨宏亮 张金艳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年第3期32-33,共2页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传统的外痔剥离内痔用消痔灵液注射(对照组)和PPH术(治疗组)各65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显示,PPH术具有手术与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愈合快等特点,两者术后并发症无...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传统的外痔剥离内痔用消痔灵液注射(对照组)和PPH术(治疗组)各65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显示,PPH术具有手术与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愈合快等特点,两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PPH术治疗重度痔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可替代传统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重度痔 疗效观察 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对照观察 PPH术 手术方法 术后并发症 消痔灵液 外痔剥离 住院时间 治疗组 对照组 可替代 传统
原文传递
完全胃肠外营养及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汤跃连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5期773-774,共2页
目的:比较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EN)与完全胃肠外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d的血淀粉酶(AMS)、血清C反应蛋白(CRP... 目的:比较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EN)与完全胃肠外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d的血淀粉酶(AMS)、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等指标,及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费用、SPACHE-Ⅱ等指标。结果:EN组CRP降低及血清白蛋白升高程度显著大于TPN组,感染及死亡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小于TPN组,治疗后APACHE-Ⅱ明显降低。结论:EN为SAP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应用能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完全胃肠外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AMS CRP 白蛋白
下载PDF
蜈蚣提取液治疗肝癌Bel-7404细胞后的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细平 钟德玝 +1 位作者 周伦祥 王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8-941,946,共5页
目的筛选蜈蚣提取液(ECP)治疗肝癌Bel-7404细胞后的相关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其药物治疗机制。方法一步抽提法制备肝癌Bel-7404细胞株治疗组ECP浓度(10 mg/mL)和对照组(RPIM1640完全培基培养)的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两组总蛋白的双向... 目的筛选蜈蚣提取液(ECP)治疗肝癌Bel-7404细胞后的相关差异表达蛋白,探讨其药物治疗机制。方法一步抽提法制备肝癌Bel-7404细胞株治疗组ECP浓度(10 mg/mL)和对照组(RPIM1640完全培基培养)的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两组总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对其图谱比较,MAL-DI-TOF-MS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并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数据库搜索鉴定主要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共发现76个差异表达蛋白点(P<0.05)。治疗组中41个表达下调,35个表达上调。选择最明显的14个蛋白质斑点作质谱分析,其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A(PPIA)、核纤层蛋白-B1(Lamin-β1)、黄素还原酶(FRase)、转铁结合蛋白2(Tbp2)、唾液酸合成酶(SAS)、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1(P21)和半乳凝素(Gal-7)在治疗组中表达上调,角蛋白(CK-19)、肌动蛋白(Actin)、转内质网ATP(三磷酸腺苷酶)酶(TER ATPase)、ω-1谷胱甘肽转移酶(GSTO1-1)、抑制蛋白(PFN1)及碱性磷酸酶(ALP)在治疗组中表达下调。结论 ECP能诱导肝癌Bel-7404细胞内某些蛋白异常表达,能多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或直接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提取液 肝细胞肝癌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蜈蚣提取液体外抗肝癌Bel-7404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细平 陈宏伟 +2 位作者 钟德玝 周伦祥 王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研究蜈蚣提取液(ECP)对肝癌Bel-7404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EC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Bel-7404,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 目的研究蜈蚣提取液(ECP)对肝癌Bel-7404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EC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Bel-7404,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ECP在不同浓度下,Bel-7404细胞内G0/G1期所占的比例、细胞增殖指数(PI)和细胞凋亡率是不同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浓度组下,24h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48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ECP浓度加大,XIAP在Bel-7404细胞中表达逐步减少,Bax表达逐步增多。结论ECP作用Bel-7404细胞的G1/G0期,抑制其增殖。通过上调Bax和抑制XIAP的表达,诱导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药理学 组织提取物/药理学 肝肿瘤/代谢
原文传递
腹腔镜在直肠癌保留盆腔植物神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胜祖 王劲 +1 位作者 叶亮 黎柏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对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时期的两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其中非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组43例,保留组17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保留组随访156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对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时期的两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其中非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组43例,保留组17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保留组随访156例,平均时间3.5(1~5)年;未保留组随访28例,平均时间6(5~7)年。手术后1、3、5年生存率,保留组与未保留组分别为82.9%vs.77.5%,50.0%vs.53.3%,31.3%vs.3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5年总局部复发率保留组为12.8%(20/156),未保留组为14.3%(4/2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恢复自行排尿时间未保留组为(5.5±1.7)d,长于保留组的(3.1±1.6)d(P<0.05)。术后半年调查性功能,保留组与未保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为49.3%(7/150)vs.20.6%(7/34)(P<0.01);肿瘤位于中上段(P<0.05)和Dukes A(P=0.04)、B期(P<0.01)时保留组的性功能保留率更高。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植物神经功能,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盆腔植物神经 性功能障碍 排尿障碍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糖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细平 王严庆 汤为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 探讨 37例大肠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P 糖蛋白 (P gp)检出率、表达P gp癌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两者的相关性 ,以及影响P gp表达的因素。方法 免疫组化S P法及流式细胞计数 (FCM )检测 p gp。结果  37例大肠癌FCM检... 目的 探讨 37例大肠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P 糖蛋白 (P gp)检出率、表达P gp癌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两者的相关性 ,以及影响P gp表达的因素。方法 免疫组化S P法及流式细胞计数 (FCM )检测 p gp。结果  37例大肠癌FCM检测结果 :大肠癌细胞P gp总检出率 97.3% ,P gp平均表达率 (7.6 6 3± 1.886 ) %。外周血淋巴细胞P gp总检出率81.1% ,平均表达率 (1.912± 0 .2 4 7) %。免疫组化S P法肿瘤组织P gp总检出率 6 4 .8%。S P法与FCM的阳性符合率 6 6 .6 %。 结论 (1)大肠癌PBL的P gp检出率及肿瘤内的P gp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 ,而与肿瘤的所在部位及性别无关。 (2 )FCM检测P gp比免疫组化S P法准确 ,它能定性定量反映肿瘤内P gp表达情况。 (3)肿瘤组织与外周血淋巴P g表达趋势基本一致 ,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 P-糖蛋白 免疫组化S-P法 流式细胞计数(FCM)
下载PDF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切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晓松 王劲 刘细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443-445,45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全胃Roux-Y切除术)、近侧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腹腔镜治疗的137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其中全胃Roux-Y切除术71例(A组)近侧胃切除术6...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全胃Roux-Y切除术)、近侧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腹腔镜治疗的137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其中全胃Roux-Y切除术71例(A组)近侧胃切除术66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5),但A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B组(P〈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肠梗阻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63.38%vs43.94%,χ2=5.205,P=0.023);A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B组(32个月vs29个月,χ2=5.802,P=0.016)。结论:腹腔镜全胃Roux-Y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疗效更佳,患者生存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 全胃Roux-Y切除术 近侧胃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其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劲 刘细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优缺点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本院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43例(开腹组)以及同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42例(腹腔镜组)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优缺点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本院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43例(开腹组)以及同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42例(腹腔镜组)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直肠癌前切除术(171±116)mL(n=28)vs(305±176)mL(n=32),P=0.000;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92±163)mL(n=11)vs(376±165)mL(n=11),P=0.0131。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r(2.4±1.8)dvs(4.6±1.5)d,P=0.000],术后镇痛时间短于开腹手术组[(18.4±10)hvs(36.6±15.4)h,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6.7%(7/42)vs39.5%(17/43),P=0.001]。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差异无显著性[(10.8±4.5vs11.2±6.0,P=0.5251,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6~36个月,腹腔镜组随访40例(95.2%),局部复发率7.5%(3/40);开腹组随访39例(90.7%),局部复发率7.7%(3/39)。【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根治术的安全性、近期疗效相同。腹腔镜根治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下载PDF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点2种压迫止血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红春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法,以最大限度提高老年患者血管的使用率。方法对需要静脉输液的50例老年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单日采用输液贴下棉签两点一线压迫止血法,双日采用输液贴上手指按压法止血,比较2种方法拔... 目的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法,以最大限度提高老年患者血管的使用率。方法对需要静脉输液的50例老年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单日采用输液贴下棉签两点一线压迫止血法,双日采用输液贴上手指按压法止血,比较2种方法拔针后穿刺局部出血、瘀斑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单日组发生出血、淤斑率明显低于双日组(p<0.01),且满意率明显高于双日组。结论输液贴下棉签两点一线压迫法优于输液贴上手指按压止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压迫止血法 静脉输液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亮 张举强 曾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4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4例中转开腹(11.8%),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2.4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4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4例中转开腹(11.8%),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2.43±6.94)h,肺部感染3例;所有病人均进行随访3~68个月,平均(24.6±17.29)月,无切口肿瘤种植,肠梗阻,切口疝发生,3例肝转移,1例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黄疸,2例腹腔广泛转移,短期(65个月)累计生存率为73.33%。【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切除术/方法 外科手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应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首记 王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98例应用生物蛋白胶,不放引流物,另一组组88例放置胶管或胶片引流。两组进行引流量、拆线时间等...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98例应用生物蛋白胶,不放引流物,另一组组88例放置胶管或胶片引流。两组进行引流量、拆线时间等多项指标对比。结果:第Ⅰ组多指标优于或等于第Ⅱ组。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后渗血渗液明显减少,可不放引流物,引流物引起的并发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蛋白胶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应用
下载PDF
湿性愈合疗法在腹部二期愈合手术切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卫萍 刘勤俭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比较湿性与干性愈合疗法对腹部二期愈合手术切口的疗效。方法腹部手术后切口二期愈合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处理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9%,总有效率为9... 目的比较湿性与干性愈合疗法对腹部二期愈合手术切口的疗效。方法腹部手术后切口二期愈合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处理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9%,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愈率为51.7%,总有效率为69.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换药(6.8±2.0)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6±6.8)次(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6.2±4.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5±7.2)d(P<0.05)。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时间短,换药次数少,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优于传统的干性愈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湿性疗法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谭立新 王劲 +1 位作者 朱赤 肖衡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将60例行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进行保肛治疗;观察组30例,在保肛治疗的基础上,行横结肠造瘘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将60例行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进行保肛治疗;观察组30例,在保肛治疗的基础上,行横结肠造瘘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同时,对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年龄,体重,手术前的辅助化疗,糖尿病,肠梗阻,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肿瘤与肛门的距离。经过治疗,没有发生死亡病例。【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年龄,体重,糖尿病,术前辅助化疗,肠梗阻,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以及肿瘤与肛门的距离是影响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临床在进行直肠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103)Pd粒子联合加热41℃对人肝癌细胞7402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亮 陈萍 +2 位作者 刘衍民 杨英 梁伟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 研究10 3 Pd粒子与加热 41℃对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0 2 )的细胞毒作用 ,了解10 3 Pd粒子对热疗后残存的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 -740 2为研究对象 ,采用对照分组、水浴加温法、体外细胞毒试验 (MTT... 目的 研究10 3 Pd粒子与加热 41℃对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0 2 )的细胞毒作用 ,了解10 3 Pd粒子对热疗后残存的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 -740 2为研究对象 ,采用对照分组、水浴加温法、体外细胞毒试验 (MTT)、凋亡实验 (Hoechst3 3 2 5 8荧光染色法 )的方法以及方差分析 ,观察10 3 Pd粒子放疗联合加热 41℃对Bel -740 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10 3Pd粒子对 41℃加热后的人肝癌细胞 -740 2有明显的细胞抑制作用 ,强于单纯10 3 Pd粒子放疗。结论 人肝癌细胞 -740 2对10 3 Pd粒子放疗敏感 ,10 3 Pd粒子联合加热 41℃有增效作用。提示 :10 3 Pd粒子对热疗后残存的肝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细胞毒作用 联合 放疗 热疗 实验研究 温法 结论 研究对象 粒子
原文传递
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68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溢文 张志勇 +2 位作者 李志东 徐家朴 张建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911-912,共2页
远端胃切除术称为胃大部切除术,据重建胃肠道方法不同,常用Billroth Ⅱ式和Billroth Ⅰ式胃大部切除术[1-2],采用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者极少。对26例有手术指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施行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对42例胃癌及十二指肠... 远端胃切除术称为胃大部切除术,据重建胃肠道方法不同,常用Billroth Ⅱ式和Billroth Ⅰ式胃大部切除术[1-2],采用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者极少。对26例有手术指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施行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对42例胃癌及十二指肠癌患者施行Balfour式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Balfour式 胃肠道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