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常法在ICU护理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燕 陈勇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管理ICU护理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提高ICU护理管理水平及效率中的作用。方法针对护理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护理资料既保...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管理ICU护理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提高ICU护理管理水平及效率中的作用。方法针对护理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护理资料既保证了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使资料标识清楚、定位放置、定人管理、方便取阅,还促使科室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结论运用五常法进行护理资料管理,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 护理资料 ICU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燕 陈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5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临床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1—6月ICU收治的221例机械通气≥48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临床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1—6月ICU收治的221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将2016年7—12月收住ICU的214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设为集束化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加强呼吸道管理、床头适当抬高、加强口腔护理、严格遵守各项院感要求、加强营养支持等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由44.3‰降低到25.7‰,较常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是预防和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ICU
下载PDF
股静脉置管输液在ICU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萍 胡亮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9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总结160例ICU急危重症病人应用股静脉置管输液的护理,包括置管前准备,置管时护理,置管后防止感染,保持输液通畅,预防并发症等,认为有效的置管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是置管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股静脉 急危重症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在体外膜肺氧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郑燕 陈勇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6月在本科实施ECMO的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ECMO过程中按照规范化操作流程实施护理操作与配合;将2015年6月~12月的3例按照常规护理操作和配合实施ECM...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6月在本科实施ECMO的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ECMO过程中按照规范化操作流程实施护理操作与配合;将2015年6月~12月的3例按照常规护理操作和配合实施ECMO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实施ECMO的人员到位、开始抢救、物品准备、管道预充、整个置管至转机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后,患者实施ECMO从发出指令至开始转机的过程在人员到位、开始抢救、物品准备、管道预充、整个置管至转机的时间方面有所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能够使护理流程规范化、程序化,同时也能帮助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预见性地实施护理操作、配合及救治,帮助团队提高抢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规范化 操作流程
下载PDF
控制ICU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勇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5期160-161,共2页
总结了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切口及烧伤创面的感染,老年患者、严重基础疾病及侵入性操作。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管理、加强中心静脉置... 总结了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切口及烧伤创面的感染,老年患者、严重基础疾病及侵入性操作。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管理、加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泌尿系统的消毒管理、控制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环节等。认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等是减少ICU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院内感染 护理
下载PDF
PiCCO用于严重心力衰竭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勇 姚岚 张成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10期52-53,共2页
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对48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PiCCO监测的护理措施等临床资料,48例患者通过早期采用PiCCO监测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除4例因多... 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对48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PiCCO监测的护理措施等临床资料,48例患者通过早期采用PiCCO监测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除4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44例均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认为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指导循环支持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心力衰竭 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医生满意度调查对提高护士ECMO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余辉 郑燕 张婷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生满意度评价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ECMO护理业务水平的影响。方法发放医生对ECMO护理配合的满意度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每位护士业务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3个月后再次调查医生满意度。结果首次发放20份调查表,... 目的探讨医生满意度评价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ECMO护理业务水平的影响。方法发放医生对ECMO护理配合的满意度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每位护士业务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3个月后再次调查医生满意度。结果首次发放20份调查表,回收19份(95%),总满意率63.6%;3个月后再次发放20份,收回20份(100%),总满意率92.9%。医生对护士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到位、管道预冲熟练度、配合置管默契度、病情观察能力、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时正确给药、职责明确等的满意率均有提高,两次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ECMO护理专项培训,医生对ECMO操作过程中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在短期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O 护理专项培训 满意度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育兵 徐敏 张成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5-886,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脑血管意外病人的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早期给予鼻饲能全素。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观察2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FBG)、血清前白蛋白(PG),淋巴细胞总数,消化道出血...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脑血管意外病人的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早期给予鼻饲能全素。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观察2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FBG)、血清前白蛋白(PG),淋巴细胞总数,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经济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营养状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脑血管意外 营养支持
下载PDF
PiCCO监测在感染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立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PiCCO监测在感染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感染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仪记录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 目的探讨PiCCO监测在感染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感染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仪记录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依据PiCCO血流动力学数据分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及疗效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和疗效评估。观察并记录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0 min、2 h、4 h及12 h的ITBVI、CI、SVRI、EVLWI,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乳酸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排尿量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0 min、2 h、4 h及12 h的ITBVI、CI及EVLWI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2 h的SVR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ScvO2、乳酸水平、排尿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的ScvO2、乳酸水平、排尿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应用于感染休克早期液体复苏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机体组织灌注,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 PICCO监测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护理细节管理在ICU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细节决定成功》[1]一书是"细节管理专家"吕函先生所著的一本畅销书,细节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细节管理指一定的环境中,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辨认、分析、补充、延伸、控制和超越的过程[2]。
关键词 ICU 护理细节 护理管理
下载PDF
ICU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新 黄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99-500,共2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对近3年107例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43株(46.7%),革兰阳性球菌32株(29.4%),真菌17株(15.6%),菌...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对近3年107例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43株(46.7%),革兰阳性球菌32株(29.4%),真菌17株(15.6%),菌种多样性明显,革兰阴性致病菌耐药情况和霉菌感染率明显增多。结论ICU感染的病原体与耐药性变化比较严重,应加强医学监测,定期报告,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自制日常工作自查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勇 郑燕 王幸子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日常工作自查表在提高ICU护理管理水平及效率、有效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运用以ICU各班工作职责为基础的护士护理自查表,监测工作质量的改进情况。结果使用自制日常工作自查表进行检查后发现,护士工作质量... 目的探讨自制日常工作自查表在提高ICU护理管理水平及效率、有效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运用以ICU各班工作职责为基础的护士护理自查表,监测工作质量的改进情况。结果使用自制日常工作自查表进行检查后发现,护士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不良事件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工作自查表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能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日常工作自查表 护理质量 ICU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