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诗以诗:中学古典诗词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正兵 陈立宏 林金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10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古典诗词 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下载PDF
中学英语启发式写作教学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管卫华 肖大庆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6期39-43,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 写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表现形式。然而,写作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写作教学在外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以致产生学生听到写作心里烦、教师见... 一、问题的提出 写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表现形式。然而,写作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写作教学在外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以致产生学生听到写作心里烦、教师见到习作就头痛的现象。学生不喜欢上写作课,将写作看成负担,写出的文章人称错位、时序倒置、情节枯燥无味;而教师备课量大,难于批改学生习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写作教学 教学实验 启发式 学生习作 教师备课 综合表现 语言能力
下载PDF
继续教育,超越自我的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四平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7-37,共1页
继续教育,超越自我的选择湖南省华容五中吴四平身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青年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参与继续教育,是教师超越自我的必然选择。回想自己10年的执着追求:从一名普通教员到学校骨... 继续教育,超越自我的选择湖南省华容五中吴四平身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青年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参与继续教育,是教师超越自我的必然选择。回想自己10年的执着追求:从一名普通教员到学校骨干教师,最终成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自我 续教育 岗位培训 中学生物教学 教学的科学化 教学技能培训 文化业务水平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效益 综合素质
原文传递
空朗疏荡 含思凄婉——对温庭筠《梦江南》的解读
4
作者 李正兵 陈立宏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3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梦江南》 温庭筠 解读 望江楼
下载PDF
常见易混淆词语辨析
5
作者 李正兵 陈雪莲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6年第9期36-,共1页
关键词 词语辨析
下载PDF
常见易混淆词语辨析
6
作者 李正兵 陈雪莲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6年第10期47-,共1页
关键词 词语辨析
下载PDF
常见易混淆词语辨析
7
作者 李正兵 陈雪莲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6年第11期89-,共1页
关键词 词语辨析
下载PDF
讲好引言要突出“三性”
8
作者 熊新国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24,共1页
思想政治课每一课的开头引言不能忽视。讲好引言,要突出“三性”。一、承接性。引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阐发。讲述引言,要从学生所获得的旧有知识出发,以其为基础,引导学生往“宽”处想,往“深”处钻,然后过渡到新知识;引言是新知识的引入... 思想政治课每一课的开头引言不能忽视。讲好引言,要突出“三性”。一、承接性。引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阐发。讲述引言,要从学生所获得的旧有知识出发,以其为基础,引导学生往“宽”处想,往“深”处钻,然后过渡到新知识;引言是新知识的引入,是一课知识体系的概括和提要。讲述引言,既要提出是哪些新的知识,又要揭示新知识体系为什么会有引言所提出的知识重点。二、知识性。引言篇幅简短,文字浅显,知识点最密集。有常识、基本观点、重要问题;有知识的疑点、时事的热点、学生认识和实践的交汇点等等。讲述引言,摆正这些知识点,要让其站好队,归好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三性 承接性 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手段
原文传递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兴德 《学生·家长·社会》 2021年第7期270-270,共1页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发展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并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以实现双向互动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式理论有...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发展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并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以实现双向互动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式理论有效地更新和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素质教育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示理论 高中英语阅读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