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采后油茶果出油率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春水 王金元 熊芳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利用生产型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对比分析方法, 对采后油茶果进行了研究, 制定了油茶果采后处理新工艺。结果表明: 采后油茶果在堆沤过程中, 油脂含量下降; 按新工艺生产比按原工艺生产的出油率提高了12 % 以上, 处理成本仅增加3-0 元... 利用生产型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对比分析方法, 对采后油茶果进行了研究, 制定了油茶果采后处理新工艺。结果表明: 采后油茶果在堆沤过程中, 油脂含量下降; 按新工艺生产比按原工艺生产的出油率提高了12 % 以上, 处理成本仅增加3-0 元·t - 1 , 且操作简单, 容易在生产中推广。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 工艺 出油率
下载PDF
镉在黄瓜植株体内分布规律及其对黄瓜生长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伟正 王克勤 +1 位作者 胡蝶 王彩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92-95,共4页
利用盆栽水培试验研究了黄瓜对营养液和叶面喷施Cd的吸收、运转和分布,Cd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转的影响以及Cd对黄瓜生长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瓜植株的致死浓度低于1.0mg.L-1,Cd的浓度在0.1 ̄0.5mg.L-1范围内时,黄瓜生... 利用盆栽水培试验研究了黄瓜对营养液和叶面喷施Cd的吸收、运转和分布,Cd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转的影响以及Cd对黄瓜生长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瓜植株的致死浓度低于1.0mg.L-1,Cd的浓度在0.1 ̄0.5mg.L-1范围内时,黄瓜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并出现中毒症状。(2)根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根系中,营养液Cd的浓度为0.5mg.L-1时,根系Cd含量分别是茎、嫩叶、果实的25、32、205倍(。3)在相同的Cd处理水平条件下,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是黄瓜Cd含量的20倍以上(。4)叶面喷施的Cd可部分被叶片吸收并转运到茎尖和果实,滞留在叶片上的Cd可部分被水和醋酸洗脱。(5)Cd促进Ca和Fe的吸收并向嫩叶和果实运转;Cd增强根对Zn滞留,减少Zn向果实的运转量;加Cd处理的黄瓜植株根、茎和果实的Mn含量明显增加,但叶片Mn的含量有所下降。(6)Cd的浓度为0.2 ̄0.5mg.L-1时,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高,根系活力比对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污染 Cd分布 黄瓜 矿质营养 硝酸还原酶 根系活力
下载PDF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杨震 庞伯良 谭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19-21,共3页
对空间诱变育种的优势、特点和机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空间诱变后作物生理生化和农艺性状的变化,分析了当前空间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空间诱变 作物 诱变育种 诱变机理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湘早籼20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校奇 庞伯良 +2 位作者 万贤国 柳庆云 易卫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6-238,共3页
湘早籼20号是采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1个迟熟偏早的高产优质抗病早籼新品种。本文就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生产示范表现等进行了叙述。并对湖南省水稻诱变育种的新进展、育种目标及选育方法... 湘早籼20号是采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1个迟熟偏早的高产优质抗病早籼新品种。本文就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生产示范表现等进行了叙述。并对湖南省水稻诱变育种的新进展、育种目标及选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诱变 品种选育 湘早灿20号
下载PDF
湖南水稻品种(组合)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的探讨
5
作者 易卫平 彭选明 +3 位作者 邓钢桥 庞伯良 金龙新 李宏告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10,共3页
水稻是湖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以双季稻为主、一季稻为辅,杂交稻为主,常规稻为辅的种植格局.
关键词 湖南 水稻 品种 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6
作者 谭林 杨震 庞伯良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7S期136-136,共1页
从航天诱变的特点、主要因素和航天育种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关键词 作物 航天诱变 航天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