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肝胆结石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翁曦 汪新天 谌稀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783-1785,共3页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HIS)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HIs患者的I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HIS)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HIs患者的I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感染共22例(13.8%),其中伤口感染10例(45.5%),肺部感染5例(22.7%),尿路感染4例(18.2%),腹腔感染3例(1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不同年龄、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白蛋白(ALb)水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手术距急性胆管炎控制的时间间隔(ISAC)、肝切除范围、合并胆肠吻合术、术后结石残留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胆道手术史、合并胆汁性肝硬化、ISAC〈4周、合并胆肠吻合、手术时间是肝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切除治疗HIs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既往胆道手术史、合并胆汁性肝硬化、ISAC〈4周、合并胆肠吻合、手术时间是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胆结石/外科学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万欢 李婷秀 张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品管圈活动构建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依据开展活动之前和之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品管圈活动构建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依据开展活动之前和之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22)与观察组(n=104),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前谈话满意率、知晓率、谈话效率及术前谈话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采用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后,患者对术前谈话的满意率从62.3%提高至95.5%,对术前谈话内容的知晓率从71.3%提升到93.3%,手术医师术前每例谈话时间从平均23.9 min改善至16.6 min,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从7.2分下降至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构建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可有效提高术前谈话效率,提高患者对术前谈话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 品管圈活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个体化手术方案治疗胰体尾囊性病变25例体会
3
作者 刘水根 陈湘平 +2 位作者 张裕华 朱朝庚 蒋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0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胰体尾囊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胰体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全部手术,术中快速病检报告假性囊肿14例,囊腺瘤7例,囊腺癌4例。胰体尾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囊肿胃... 目的:探讨胰体尾囊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胰体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全部手术,术中快速病检报告假性囊肿14例,囊腺瘤7例,囊腺癌4例。胰体尾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囊肿胃吻合术3例,保留脾脏胰尾切除1例,腹腔镜经胃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1例;胰体尾囊腺瘤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5例(1例未保留脾动静脉),胰体尾加脾脏切除2例;囊腺癌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2例(1例未保留脾动静脉),胰体尾加脾脏切除2例。1例胰腺囊腺瘤破裂大出血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后40d,上腹形成直径约9.0cm囊肿,在B超引导下,经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1周后治愈;1例胰瘘患者引流12d停止。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无肠瘘、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无脾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胰体尾囊性病变结合病史,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快速病检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比较合理;影像学检查了解胰体尾囊性病变与胃脾的关系及脾的血供,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合理设计;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方案 胰体尾 囊性病变 治疗体会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雪鹏 刘苏来 蒋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26,共8页
肝内胆管癌(ICC)是位于2级胆管以上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术后易复发、化疗效果不明确,远期生存率不高。ICC目前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标志物,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或者晚期。随着对ICC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关键调节子如抑癌基因p53... 肝内胆管癌(ICC)是位于2级胆管以上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术后易复发、化疗效果不明确,远期生存率不高。ICC目前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标志物,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或者晚期。随着对ICC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关键调节子如抑癌基因p53、p16,原癌基因Ras以及miRNA和组蛋白的修饰等,这些调节因子可能成为治疗靶点。笔者就DNA-RNA-蛋白质中心法则为线索对ICC分子水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胆管 肝内 分子靶向治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申盛乾 段小辉 +5 位作者 刘苏来 赵媛 魏来 李雪鹏 张智桦 蒋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老年患者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择期行开腹肝切除老年患者(≥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分别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组)和SVV指导的GDFT(GDFT组)。比...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老年患者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择期行开腹肝切除老年患者(≥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分别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组)和SVV指导的GDFT(GDFT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进腹时(T1)、第二次肝血流阻断时(T2)、开始关腹(T3)、手术完成时(T4)5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血气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肝血流阻断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各自T0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明显下降,心率(HR)在T1时间点明显下降(均P<0.05),CLCVP组心脏指数(CI)在T2、T3、T4时间点明显升高(均P<0.05),而GDFT组CI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间MAP、HR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GDFT组CVP在T3时间点明显高于CLCVP组、CI在T2、T3、T4时间点均明显高于CLCVP组(均P<0.05)。与各自的T0时间点血气指标比较,两组血pH值在T2、T3、T4时间点均明显降低,CLCVP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_(CV)O_2)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GDFT组S_(CV)O_2在T2、T3、T4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血乳酸(Lac)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间血pH值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GDFT组S_(CV)O_2在T2、T3、T4时间点均明显高于CLCVP组、Lac在T3、T4时间点明显低于CLCVP组(均P<0.05)。两组晶体液、胶体液、总液体量、尿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GDFT组出血量少于CLCVP组、肝血流阻断时间短于CLCVP组(均P<0.05)。结论:SVV指导的GDFT能稳定老年肝切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气指标,减少术中出血及肝血流阻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血气分析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microRNAlet-7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勇治 舒健 +2 位作者 王俊 吕品 张红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microRNAlet-7a(let-7a)水平的变化及其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用qRT-PCR检测60例HCC患者及4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let-7a的表达,分析血清let-7a水平与HCC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microRNAlet-7a(let-7a)水平的变化及其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用qRT-PCR检测60例HCC患者及4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let-7a的表达,分析血清let-7a水平与HCC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HCC患者血清let-7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人群(0.538 vs.1.571,P<0.05);HCC患者血清let-7a水平达与癌栓形成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HBV感染、肝硬化、肿瘤直径、肿瘤个数、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AFP水平均无关(均P>0.05);以0.529为let-7a诊断HCC的最佳临界值,其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71%,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5%CI=0.624~0.839);联合检测血清let-7a与AFP,诊断HCC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97%,AUC为0.92(95%CI=0.866~0.987)。结论:HCC患者血清let-7a水平降低,let-7a可能成为诊断HCC的新的分子标志物,联合AFP检测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诊断 微RNAS 生物标记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