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梦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1期1746-1747,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Holter记...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Holter记录仪检测两组每5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互差>50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结果:研究组SDANN、SDNN、PNN50%、rMS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SDANN、SDNN、PNN50%、rM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SDANN、SDNN、PNN50%、rMSSD均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HolterHRV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预测患者病情变化和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指标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心律失常监测中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海波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9期2117-211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监测中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75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心律失常不同类型...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监测中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75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心律失常不同类型检出情况以及患者对不同检测方式的评价情况。结果:24h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两组检测方式在房室传导阻滞检出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对24h动态心电图准确性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两种检测方式实用性、安全性、可重复性评价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监测中检出率明显要高,能够更加准确地呈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患者对其准确性评价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24H动态心电图 心功能
下载PDF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60例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殷馥薇 杨华 +1 位作者 郭莹 彭建强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高校篮球运动员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及心率变异性,提高其对心电生理异常的理解,避免心脏原因导致运动意外的发生。方法 :挑选60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长期系统在队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对比30名在校的普通非运... 目的 :通过分析高校篮球运动员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及心率变异性,提高其对心电生理异常的理解,避免心脏原因导致运动意外的发生。方法 :挑选60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长期系统在队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对比30名在校的普通非运动员大学生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动态心电图结果及心率变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大学生运动员动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50.0%,其中大多为运动训练诱导的生理性改变。(2)篮球运动员24小时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时域指标SDANN、RMSSD高于对照组。结论 :(1)对大学生运动员动态心电图异常应具体分析。(2)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其心率变异性和自主神经调节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运动员 心率变异
原文传递
普萘洛尔对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勇奇 曾迎红 +1 位作者 胡梦叶 汤建萍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0-805,共6页
目的 研究普萘洛尔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7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的手术切除血管瘤组织用于体外培养HemEC,同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对照。采用0、25、50、75、10... 目的 研究普萘洛尔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7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的手术切除血管瘤组织用于体外培养HemEC,同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对照。采用0、25、50、75、100、125、150 μmol/L普萘洛尔分别处理两种细胞24、48、72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采用含或不含100 μmol/L普萘洛尔的培养基分别培养HemEC(分别为普萘洛尔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18 h,提取两组细胞总RNA,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两组HemEC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通过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 25 μmol/L普萘洛尔作用24、48 h可引起HemEC轻微增殖(P 〈 0.05),而 ≥ 100 μmol/L普萘洛尔作用 ≥ 24 h可引起HemEC存活率下降,作用 ≥ 48 h可引起HUVEC存活率下降。100-150 μmol/L普萘洛尔作用24-72 h,HemEC细胞存活率比HUVEC低(P 〈 0.05)。100-150 μmol/L普萘洛尔作用下,HemEC凋亡率随普萘洛尔作用时间及浓度逐渐升高(均P 〈 0.05)。普萘洛尔干预HemEC后,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186个表达差异倍数 ≥ 1.5的基因,其中表达明显上调的基因128个,明显下调的58个。实时定量PCR显示,普萘洛尔干预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mRNA表达水平为空白对照组的(9.88 ± 2.19)倍,脂肪酸结合蛋白3 mRNA为(21.90 ± 8.1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028、4.427,P 〈 0.05)。结论 高浓度普萘洛尔对HemEC及HUVEC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对HemEC的抑制作用更强。普萘洛尔抑制HemEC的增长可能与抑制HemEC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普萘洛尔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谱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的心电图及酶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静芳 赵学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538-53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方法]对急性CO中毒病人68例的心电图、心肌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46例(67.6%),其中ST-T改变32例(52.9%),窦性心动过速12例(8.8%),窦性心动过缓4例(2.9%),Q-T...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方法]对急性CO中毒病人68例的心电图、心肌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46例(67.6%),其中ST-T改变32例(52.9%),窦性心动过速12例(8.8%),窦性心动过缓4例(2.9%),Q-T间期延长1例(1.5%),室性早搏1例(1.5%).ST-T改变类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8例(11.8%),心肌酶谱增高32例(47.1%).[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而且对心脏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心肌酶谱检查对急性CO中毒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病理学
下载PDF
室性早搏起源与Lorenz散点图B线斜率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翔 彭乐芳 《工企医刊》 2013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的B线斜率与长程动态心电图数据中单源频发性室性早搏起源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单源频发性室性早搏病例的24h动态心电图数据做成Lorenz散点图,计算B线斜率,对比不同起源室性早搏组的B线斜率差异。结果 90例单源频... 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的B线斜率与长程动态心电图数据中单源频发性室性早搏起源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单源频发性室性早搏病例的24h动态心电图数据做成Lorenz散点图,计算B线斜率,对比不同起源室性早搏组的B线斜率差异。结果 90例单源频发性室性早搏不同起源组间Lorenz散点图B线斜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Lorenz散点图可用于初步诊断心律失常类型,其B线斜率特征与室性早搏起源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ENZ散点图 室性早搏 B线斜率
下载PDF
亲环素A和CD147在皮肤衰老过程中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吉 谢红付 +4 位作者 易梅 彭乐芳 雷丹 陈翔 简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3-211,共9页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组正常人避光部位及曝光部位表皮组织中亲环素A(CyPA)和CD147的表达,初步探讨CyPA和CD147在皮肤衰老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少年组(<15岁)、中年组(30-40岁)和老年组(>65岁)避光部位和曝光部位正常皮肤各20例,...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组正常人避光部位及曝光部位表皮组织中亲环素A(CyPA)和CD147的表达,初步探讨CyPA和CD147在皮肤衰老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少年组(<15岁)、中年组(30-40岁)和老年组(>65岁)避光部位和曝光部位正常皮肤各2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2种方法检测表皮中CyPA和CD147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各年龄组CyPA和CD147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yPA和CD147 2种蛋白在曝光和避光部位都为老年组最高,中年组次之,少年组最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组中CyPA和CD147表达呈正相关(避光部位r=0.899,曝光部位r=0.945)。组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yPA和CD147 mRNA在曝光和避光部位都为老年组最高,中年组次之,少年组最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组中CyPA和CD147表达呈正相关(避光部位r=0.792,曝光部位r=0.782)。结论:CyPA和CD147相互作用可能在皮肤衰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素A CD147 皮肤衰老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对频发室性早搏昼夜规律501例检测分析
8
作者 方岳林 赵学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519-520,共2页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频发室性早搏 规律
原文传递
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彭乐芳 郑翔 《工企医刊》 2013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通过与冠脉造影(CAG)结果对比,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以CAG为诊断CAD(冠脉狭窄≥50%)的"金标准",对同期先后行TET和DCG检查的200例疑似CAD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TET和DCG的... 目的通过与冠脉造影(CAG)结果对比,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以CAG为诊断CAD(冠脉狭窄≥50%)的"金标准",对同期先后行TET和DCG检查的200例疑似CAD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TET和DCG的结果分别与CAG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ET检出CAD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61.2%,DCG检出CAD的敏感性为58.8%,特异性为36.7%,两种检查方法诊断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T和DCG检查均可有效诊断CAD,且TET更有优势,临床诊断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试验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停搏的心电生理研究
10
作者 戴倩宜 胡梦叶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2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停搏的心电生理意义。方法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60例心脏停搏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为A组,无器质性心脏病为B组,两组均行心电图监测,观察...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停搏的心电生理意义。方法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60例心脏停搏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为A组,无器质性心脏病为B组,两组均行心电图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生理参数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A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其阻断迷走神经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变异性处于中度降低状态,B组患者检查阻断迷走神经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处于正常状态。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能够明确其心电生理参数,对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器质性心脏病 停搏 心电生理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林华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0期32-33,共2页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湖南省凤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来院做心电图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先后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心电检查,并对结果加以记录。...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湖南省凤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来院做心电图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先后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心电检查,并对结果加以记录。结果实验组对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速、缺血性ST-T异常等6项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诊断的阳性率(63.6%)明显高于对照组(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患者心电异常的检出率高,诊断的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抗焦虑抑郁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柴晓利 颜敏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1期847-849,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对伴有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80例并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安慰剂)和试验组(常规降压+抗焦虑抑郁剂),并随访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对伴有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80例并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安慰剂)和试验组(常规降压+抗焦虑抑郁剂),并随访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及HRV变化情况.结果 抗焦虑抑郁治疗后动态血压各参数明显降低(P〈0.05),尤其是夜间血压参数(P〈0.01),同时HRV各参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 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不仅有利于降低平均血压,也可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及H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抑郁 动态血压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
13
作者 聂海华 李茂查 李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湖南省会同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的2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31~65(48.6±7.5)岁。分析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湖南省会同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的2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31~65(48.6±7.5)岁。分析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比较AMI典型心电图图形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指标异常出现的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McNemar-Bowker 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就诊即刻、30 min、1 h、2 h、3 h、4 h心律失常发生率依次为7.0%(14/200)、11.0%(22/200)、36.5%(73/200)、64.0%(128/200)、85.5%(171/200)、93.0%(186/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传导阻滞发生率依次为2.5%(5/200)、4.5%(9/200)、11.5%(23/200)、41.5%(83/200)、61.0%(121/200)、75.5%(151/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T段下移发生率依次为37.0%(74/200)、90.0%(180/200)、81.5%(163/200)、77.5%(155/200)、40.0%(80/200)、5.5%(11/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波低平发生率依次为40.5%(81/200)、48.5%(97/200)、60.0%(120/200)、83.5%(167/200)、42.0%(84/200)、15.0%(30/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I典型心电图图形出现时间(3.86±0.34)h滞后于心肌坏死标志物指标异常出现时间(2.75±0.2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患者出现新发、频发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段下移和T波低平改变均可能是超急性期AMI患者特有的心电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心率变异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1812-1813,共2页
【目的】研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戊酸雌二醇治疗前后心率变异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4h动态心电图检测56例更年期患者戊酸雌二醇治疗前后及32例健康男性的心率变异并对比分析。【结果】更年期组治疗前平均心率、SDANN、RMSSD与对... 【目的】研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戊酸雌二醇治疗前后心率变异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4h动态心电图检测56例更年期患者戊酸雌二醇治疗前后及32例健康男性的心率变异并对比分析。【结果】更年期组治疗前平均心率、SDANN、RMSS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sDN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更年期组服药后,心率较治疗前减慢,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SDANN、RMSS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更年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明显。治愈后其心率变异各项参数接近正常,心率变异检查可作为反映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愈的一项重指标,是一种无创性、简易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心率 雌二醇
下载PDF
心电分析统心率QT间期延长在诊断心律失常风险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分析统心率QT间期延长在诊断心律失常风险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入院冠脉综合征伴有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女性患者根据年龄分为≤60岁和〉60岁两组。QT间期使用Bazetts公式来计算... 目的探讨心电分析统心率QT间期延长在诊断心律失常风险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入院冠脉综合征伴有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女性患者根据年龄分为≤60岁和〉60岁两组。QT间期使用Bazetts公式来计算,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心电图5182例,心电图中,有865例(16.7%)QT间期延长,总QT间期延长率不报告447(51.7%)例,报告418(48.3%)例。460-479 ms QT间期延长的诊断为不报告392例,报告153例;480-499 ms QT间期延长的诊断为不报告53例,报告139例;≥500 ms QT间期延长的诊断为不报告2例,报告126例。结论当成人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分析程序进行评估,对QT间期延长诊断必须证实计算机报告显示的实际QT间期离散值,确定参数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分析统 QT间期延长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后的心电图改变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志新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我院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30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疗后110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28例ST段下移,24例窦性心动过速,16例T波改变...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我院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30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疗后110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28例ST段下移,24例窦性心动过速,16例T波改变,12例低电压,6例房性期前收缩,4例室性期前收缩,4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例窦性心动过缓。结论化疗对心脏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心电图可以为临床医生拟定治疗方案时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心电图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1例
17
作者 胡雀辉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1期46-47,共2页
患者男性,48岁。因突发鼾声加剧、呼之不应,呼吸困难伴抽搐1min左右于当日凌晨人我院。入院后1h上述情况再次发作,持续时间约30s。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及冠心病史,家属无猝死史。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心房颤动 呼吸困难 持续时间 入院后 高血压 患者
下载PDF
食管心房调搏对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
18
作者 全铁 梁传亮 +2 位作者 吕青山 范良军 刘倩 《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评价食管心房调搏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145例心动过缓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与常规/动态心电图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并进行随访。结果(1)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66.9%)高于常规/动态心电图(51.7%)... 目的评价食管心房调搏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145例心动过缓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与常规/动态心电图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并进行随访。结果(1)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66.9%)高于常规/动态心电图(5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阿托品试验前后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77.9%,6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经6~24月随访食管心房调搏检出的22例早期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9例发展为典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样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心房调搏 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缓
下载PDF
心电图T/R Ⅰ Ⅱ V5 V6<1/10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李兴乡 《中外医疗》 2011年第8期168-168,170,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T/R ⅠⅡ V5 V6<1/10的临床意义。方法在7600名正常健康体检中,检出仅有T/R ⅠⅡ V5 V6<1/10者与心电图正常组对照,随访5年。结果 T/R ⅠⅡ V5 V6<1/10发生率为0.82%,伴高血压者占41.94%,高于心电图正常组的3.27... 目的探讨心电图T/R ⅠⅡ V5 V6<1/10的临床意义。方法在7600名正常健康体检中,检出仅有T/R ⅠⅡ V5 V6<1/10者与心电图正常组对照,随访5年。结果 T/R ⅠⅡ V5 V6<1/10发生率为0.82%,伴高血压者占41.94%,高于心电图正常组的3.27%和总人数高血压发生率的18.0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5年后,随访发现,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率明显增高,分别为75.93%、55.56%、7.41%、12.96%分别高于正常组的5%、1.96%、0、0也高于我国人群的27.2%、6.46%、0.064%、0.0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R ⅠⅡ V5 V6于高血压、冠心病呈密切相关性,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腹部手术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
20
作者 沈琼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手术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