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33
1
作者 魏来 李洁琼 +7 位作者 洪谭浩 谭思由 黄倩 罗雯 苏颖颖 唐轶珣 孔高茵 陈文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剂量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80例,年龄18~6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C组、R1组、R2组和R3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 目的比较三种剂量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80例,年龄18~6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C组、R1组、R2组和R3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后,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为0分后予以5 mg·kg^(-1)·h^(-1)静脉泵注维持;R1组、R2组和R3组均静脉泵注瑞马唑仑6 mg·kg^(-1)·h^(-1)进行麻醉诱导,MOAA/S为0分后,R1组、R2组和R3组分别调整剂量为0.5、1.0和1.5 mg·kg^(-1)·h^(-1)术中维持。记录镇静起效时间、术中补救镇痛例数以及苏醒时间。记录入室平静时(T_(0))、麻醉诱导后MOAA/S为0分时(T_(1))、术中SBP最低时(T_(2))、麻醉苏醒(T 3)后HR、SBP和DBP。记录术中知晓、体动、多巴胺使用例数、呼吸抑制、肌震颤、头痛、注射痛、瘙痒、恶心、呕吐、咳嗽、出汗、寒战和苏醒后眩晕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R1组、R2组和R3组镇静起效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R2组、R3组术中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R1组(P<0.05),R2组和R3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R1组(P<0.05)。T_(1)时R1组、R3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T_(1)、T_(2)时R1组、R2组和R3组SBP和DBP均明显高于C组(P<0.05)。R1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R2组、R3组(P<0.05),R1组、R2组和R3组术中多巴胺使用率和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以瑞马唑仑6 mg·kg^(-1)·h^(-1)静脉诱导、1.0 mg·kg^(-1)·h^(-1)麻醉维持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时相对于应用丙泊酚对循环系统影响更小,注射痛发生率更低,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此类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丙泊酚 宫腔镜 无痛诊疗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神门穴、内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魏来 罗雯 +6 位作者 黄俊 谭思由 苏颖颖 唐轶珣 邹毅 孔高茵 陈文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神门穴、内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影响。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神门穴、内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影响。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T组,50例)和对照组(C组,52例)。T组分别于术前30 min、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18:00行TEAS双侧内关穴、神门穴,共4次,每次30 min;C组连接穴位电刺激仪,但不通电。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出血量和手术时长等一般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当天、术后24 h、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术前1 d、术后72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术前1 d及术后24、48、72 h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评分;手环监测术前1晚、术后当晚、术后第1晚、术后第2晚患者睡眠结构;记录两组患者PO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当天、术后24 h、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前1 d(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低于手术当天(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后24 h(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 PSQI评分低于术前1 d(P<0.05),术后72 h T组PSQI评分低于C组(P<0.05)。C组术后当晚、术后第1晚、术后第2晚深睡眠时长少于术前1晚(P<0.05),睡眠时间长于术前1晚(P<0.05);T组术后当晚、术后第1晚、术后第2晚睡眠时间长于术前1晚(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 MMSE评分低于术前1 d(P<0.05)。两组患者术后48、72 h CAM评分低于术前1 d和术后24 h(P<0.05)。T组POD发生率低于C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TEAS双侧内关穴、神门穴可能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降低PO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术 睡眠 术后谵妄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痛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贤军 姜金玉 +3 位作者 黄晓玲 唐轶珣 刘际童 张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氢吗啡酮对术前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 年龄60~90岁, 美国麻醉医师...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氢吗啡酮对术前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 年龄60~90岁,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C组, 38例)和右美托咪定组(E组, 38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 C组患者术后镇痛的配方如下, 盐酸氢吗啡酮0.15 mg/kg+昂丹司琼16 mg, 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E组患者术后镇痛泵配方如下,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0.15 mg/kg+右美托咪定1.5 μg/kg+昂丹司琼16 mg, 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术后5 d内, 每天根据3 min谵妄诊断量表(3D-CAM)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于术后12 h(T1)、术后24 h(T2), 术后36 h(T3)和术后48 h(T4)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静息痛和活动痛, 并评估患者镇痛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于术前(T0), 术后第24小时(T2)、术后第48小时(T4)抽取中心静脉血3 ml, 检测血清中的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者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E组的PO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34.21%比13.15%, χ^(2)=4.66, P<0.05)。与C组比较, E组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18.43%比15.79%, χ^(2)=0.09, P>0.05;嗜睡:7.89%比5.26%, χ^(2)=0.21,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术后T3和T4时间点E组的静息痛VAS评分[T3, (1.63±0.75)分比(2.04±0.43)分, t=3.12, P<0.05;T4, (1.49±0.59)分比(1.92±0.66)分, t=3.27, P<0.01]及活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T3, (2.94±0.78)分比(2.62±0.67)分, t=2.62, P<0.05, T4, (2.11±0.52)分比(2.41±0.61)分, t=2.82, P<0.05], 差异有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髋关节置换术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MiR-21-5p通过下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1表达减轻大鼠三叉神经痛
4
作者 周雪雯 郭刚文 +1 位作者 余珊子 胡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上Kv通道的表达及神经元兴奋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旨在探索TN模型中TG上Kv1.1和miR-21-5p的关系,评估miR-21-5p是否对Kv1.1有调控作用,为TN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假手术组(sham组,n=12),大鼠仅在术侧切口缝合,不结扎神经;2)Sham+agomir NC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gomir NC;3)Sham+miR-21-5p agomir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gomir;4)TN组(n=12),采用铬肠线慢性缩窄性眶下远端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distal infraorbital nerve,dIoN-CCI)法构建TN大鼠模型;5)TN+antagomir NC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ntagomir NC;6)TN+miR-21-5p antagomir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ntagomir。检测术后各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后大鼠术侧TG中Kv1.1和miR-21-5p的表达情况。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定Kv1.1和miR-21-5p是否存在靶标关系,即miR-21-5p是否可以直接影响KCNA1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对脑立体定位注射的效果进行评价,随后分别将miR-21-5p的类似物(agomir)和agomir NC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射至sham组大鼠TG内,使miR-21-5p过表达;向TN组大鼠TG内分别注射miR-21-5p的抑制剂(antagomir)和antagomir NC,抑制miR-21-5p表达。观察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变化,检测干预后大鼠TG内miR-21-5p和Kv1.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痛阈值相比,TN组大鼠在术后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 miR-21-5p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节
下载PDF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谭思由 陈文雁 +3 位作者 苏颖颖 孔高茵 刘永平 魏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6-1110,共5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一种由肝脏血供停止后所致的原发性损伤和循环恢复后导致的继发性损伤累积的过程。HIRI可造成肝脏切除或者肝移植患者肝脏功能的受损,导致手术失败甚至患者死亡,是受到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H...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一种由肝脏血供停止后所致的原发性损伤和循环恢复后导致的继发性损伤累积的过程。HIRI可造成肝脏切除或者肝移植患者肝脏功能的受损,导致手术失败甚至患者死亡,是受到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HIRI后肝脏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治疗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其病理生理机制的干预和临床实践亦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本文对HIRI的防治策略和临床应用现状及其相关基础研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防治策略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鞘内单次与连续输注吗啡镇痛对晚期癌痛患者吗啡用量及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戴勍男 唐轶珣 +5 位作者 胡霞 曹琳 唐灿 黄晓玲 刘际童 张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鞘内单次与连续输注吗啡镇痛对晚期癌痛患者吗啡用量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晚期癌痛患者,患者均行鞘内输注系统镇痛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鞘内单次输注吗啡组(A组,n... 目的探讨经鞘内单次与连续输注吗啡镇痛对晚期癌痛患者吗啡用量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晚期癌痛患者,患者均行鞘内输注系统镇痛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鞘内单次输注吗啡组(A组,n=42)和经鞘腔内连续输注吗啡组(B组,n=48)。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期,治疗后第1、30天鞘内吗啡剂量,鞘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30天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期[(120.43±30.79)d比(121.95±38.90)d]及治疗后第1天鞘内吗啡剂量[(0.82±0.15)mg/d比(0.80±0.18)mg/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3、0.568,P>0.05),A组治疗第30天鞘内吗啡剂量小于B组[(1.09±0.14)mg/d比(1.21±0.24)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4,P<0.05);两组治疗后第14、30天疼痛VAS评分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A组,(3.36±0.91)分比(7.93±1.10)分,t=19.751、(3.19±0.66)分比(7.93±1.10)分,t=23.809;B组,(3.22±1.05)分比(7.67±1.15)分,t=21.473、(3.22±0.83)分比(7.67±1.15)分,t=21.200,血清IL-1β:A组,(15.36±4.07)pg/ml比(19.87±5.43)pg/ml,t=5.259、(14.86±4.47)pg/ml比(19.87±5.43)pg/ml,t=4.212;B组,(15.12±3.56)pg/ml比(20.01±5.46)pg/ml,t=6.087、(15.00±3.12)pg/ml比(20.01±5.46)pg/ml,t=5.100,血清IL-6:A组,(102.61±31.21)pg/ml比(162.36±47.44)pg/ml,t=6.956、(97.74±18.22)pg/ml比(162.36±47.44)pg/ml,t=9.267;B组,(101.55±27.46)pg/ml比(167.92±38.16)pg/ml,t=8.852、(97.69±21.79)pg/ml比(167.92±38.16)pg/ml,t=10.759,血清TNF-α:A组,(118.68±28.88)pg/ml比(232.73±49.92)pg/ml,t=12.995、(115.24±25.84)pg/ml比(232.73±49.92)pg/ml,t=14.345;B组,(122.33±26.96)pg/ml比(236.27±38.91)pg/ml,t=15.451、(115.15±21.13)pg/ml比(236.27±38.91)pg/ml,t=18.516];两组组间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输注系统 吗啡 晚期癌痛 镇痛效果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浩 孔高茵 +3 位作者 阳颖 王逸伦 凌英姿 潘冰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 探究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择期手术患者120例均分为对照组(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静脉注射组(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经鼻低剂量组(全麻诱导前15... 目的 探究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择期手术患者120例均分为对照组(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静脉注射组(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经鼻低剂量组(全麻诱导前15 min经鼻给与布托啡诺1 mg),经鼻高剂量组(全麻诱导前15 min经鼻给与布托啡诺2 mg)。观察各组患者呛咳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监测各组患者生命体征、临床指标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静脉注射组、经鼻低剂量组、经鼻高剂量组呛咳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全麻苏醒及术后不良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剂量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对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有预防作用,不影响患者全麻苏醒,且术后无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呛咳 经鼻给药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家族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卢想 谭思由 +2 位作者 张鑫 魏来 陈文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842-2847,共6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胆术后、休克和创伤发生后肝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减轻HIRI不仅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然而,HIRI涉及到的机制极其复杂,目前缺乏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依赖于对...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胆术后、休克和创伤发生后肝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减轻HIRI不仅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然而,HIRI涉及到的机制极其复杂,目前缺乏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依赖于对HIRI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索。近年来,Toll样受体(TLRs)被证实参与了HIRI的重要分子,通过调控TLRs可能发挥防治HIRI的有益作用。本文旨在阐述TLRs参与HIRI的机制进展,总结基于TLRs改善HIRI的新兴治疗策略,为临床防治HIRI、药物开发和管理策略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子机制 TOLL样受体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戴庭辉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循证医学图书馆、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12月15日有关全身麻醉...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循证医学图书馆、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12月15日有关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影响因素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评价,对选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纳入文献共计5827例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4772例,病例组10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影响因素包括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药物、年龄、术后疼痛、低氧、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等8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包括年龄、麻醉时间、麻醉药物七氟醚、术后疼痛。结论:年龄、麻醉药物七氟醚、麻醉时间、术后疼痛是患儿全身麻醉术后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SHOCK》2023年第10期新观点
10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5期308-310,共3页
发生脓毒性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是首选的血管活性药物,而大剂量使用可能出现低反应性,因此特利加压素常成为联合使用的升压药。Mao等系统回顾了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优势。两种药物的早期组合使用可增加肾灌注,... 发生脓毒性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是首选的血管活性药物,而大剂量使用可能出现低反应性,因此特利加压素常成为联合使用的升压药。Mao等系统回顾了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优势。两种药物的早期组合使用可增加肾灌注,改善微循环,并可提高心输出量。然而,微循环缺血等潜在不良事件的风险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升压药 特利加压素 系统回顾 改善微循环 心输出量
原文传递
《SHOCK》2023年第3期新观点
11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本期《SHOCK》杂志刊出了23篇文章,其中临床研究11篇和基础研究12篇。研究内容聚焦脓毒症、创伤性脑损伤等领域,分别探索发病机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治疗方式和诊断等方面。目前,关于创伤反应中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长度(peripheral blo... 本期《SHOCK》杂志刊出了23篇文章,其中临床研究11篇和基础研究12篇。研究内容聚焦脓毒症、创伤性脑损伤等领域,分别探索发病机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治疗方式和诊断等方面。目前,关于创伤反应中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长度(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telomere length,PBMC-TL)改变的研究甚少。Goswami等旨在研究PBMC-TL与创伤后凝血状态的改变及患者预后的关系[1]。研究结果显示,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患者的总PBMC-TL和染色体的PBMC-TL更长。老年患者人群的PBML-TL较短与凝血酶生成启动时间较短及预后不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反应 创伤性脑损伤 年轻患者 外周血单核细胞 凝血状态 启动时间 端粒长度 脓毒症
原文传递
《SHOCK》2023年第4期新观点
12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本期《SHOCK》杂志刊出19篇文章,包括综述1篇、临床研究9篇/基础研究9篇。研究涵盖休克、输血性相关肺损伤、脓毒症、创伤性脑损伤等领域,从疾病模型的改良、生物标志物、新的监测手段、致病机制等角度展开探索,拓展读者的知识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疾病模型 生物标志物 脓毒症 肺损伤 致病机制 监测手段
原文传递
《SHOCK》2023年第8期新观点
13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由于脓毒症的不可预测和快速变化以及入院时的非特异性表现,脓毒症的早期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临床的教育活动和临床决策支持工具的引入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集束化治疗。Lafon等探索改善脓毒症患者早期管理、器官功能障碍和预后的新... 由于脓毒症的不可预测和快速变化以及入院时的非特异性表现,脓毒症的早期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临床的教育活动和临床决策支持工具的引入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集束化治疗。Lafon等探索改善脓毒症患者早期管理、器官功能障碍和预后的新路径[1]。研究者团队在急诊科设立单独的脓毒症病房,并系统教育医疗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障碍 急诊科 集束化治疗 医疗团队 脓毒症 临床实践 不可预测 临床决策支持
原文传递
《SHOCK》2023年第6期新观点
14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本期《SHOCK》杂志刊登了17篇文章,包括综述1篇、临床研究7篇和基础研究9篇。研究聚焦创伤、心跳骤停、脓毒症等领域,探索疾病模型制备,寻找生物标志物,研究疾病诊疗机制,为读者带来了新思路。脓毒症常波及心血管系统,导致心肌损伤、心... 本期《SHOCK》杂志刊登了17篇文章,包括综述1篇、临床研究7篇和基础研究9篇。研究聚焦创伤、心跳骤停、脓毒症等领域,探索疾病模型制备,寻找生物标志物,研究疾病诊疗机制,为读者带来了新思路。脓毒症常波及心血管系统,导致心肌损伤、心律失常、难治性休克和/或脓毒症心肌病。脓毒症心肌病常表现为一个或两个心室的可逆收缩期和/或舒张期功能障碍,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右室功能障碍逐渐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骤停 模型制备 心血管系统 脓毒症 心律失常 生物标志物 心肌损伤 难治性休克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对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心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平 刘景诗 +4 位作者 廖孝芸 孔高茵 邹毅 吕针黎 王路瑶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56-559,565,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心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拟行全麻后俯卧位腰椎手术的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A组)和对照组(21例,B组)。A组诱导时静脉给予0.5 mg/kg艾司氯胺酮...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心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拟行全麻后俯卧位腰椎手术的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A组)和对照组(21例,B组)。A组诱导时静脉给予0.5 mg/kg艾司氯胺酮,俯卧位后静脉持续输注0.15 mg/(kg·h)艾司氯胺酮2 h。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术中均给予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间断给予舒芬太尼。记录诱导前(T_(0))、气管插管时(T_(1))、插管后5 min(T_(2))、俯卧位后5 min(T_(3))、俯卧位后10 min(T_(4))、俯卧位后30 min(T_(5))、俯卧位后45 min(T_(6))、俯卧位后60 min(T_(7))、俯卧位后90 min(T_(8))、俯卧位后120 min(T_(9))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指数(CI)、心率(HR);麻醉开始到俯卧位后2 h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15 min、术后6、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A组T_(3)-T_(9)时的CI与T2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T_(3)-T_(7)时的CI与T_(2)时比较明显降低(均P<0.05),B组T_(8)-T_(9)时的CI与T_(2)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T_(0)-T_(2)时的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T_(3)-T_(9)时的CI明显高于B组(均P<0.05);A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术中不同时间点的HR、MAP、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15 min、6 h和24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能增加腰椎手术患者俯卧位后CI,减少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外科手术 俯卧位 艾司氯胺酮 心指数
原文传递
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指导补液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循环的影响
16
作者 廖孝芸 徐之懿 +5 位作者 赵媛 单文燕 邹毅 唐轶珣 胡霞 孟千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补液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全身麻醉加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补液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全身麻醉加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麻醉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下腔静脉超声检查并计算出IVC-CI值。对于IVC-CI≥40%的患者,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8 ml/kg晶体液,对照组则不予处理。记录两组麻醉诱导至切皮前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总输液量。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前(T_(0))、诱导后5 min(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气管插管后5 min(T_(3))、气管插管后10 min(T_(4))、切皮前1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心脏指数(CI)、心脏每搏量变异度(SVV)。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27.8%vs 60.0%)、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25.0%vs 48.6%)低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期总输液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_(1)、T_(3)、T_(4)及T_(5)时的SVV、CI、MBP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14.66,3.96,均P<0.05);观察组T_(1)、T_(3)、T_(4)及T_(5)时的SVV、CI、MBP与T_(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13.20,4.35,均P<0.05)。两组患者同时点SVV、CI、MBP、H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术前IVC-CI≥40%的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8 ml/kg晶体液,能显著减少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腔静脉 塌陷指数 麻醉 全身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杏 刘慧 潘冰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5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至2020年10月30日,收集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用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比较的文献,经文献筛选、资...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至2020年10月30日,收集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用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比较的文献,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总共纳入14篇研究,共1161名患者。结果显示:老年患者使用氢吗啡酮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3,95%CI=-1.76~-0.50,P=0.0005),非老年患者使用氢吗啡酮或者舒芬太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D=0.19,95%CI=-0.10~0.48,P=0.20)。与舒芬太尼相比,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使用氢吗啡酮的术后镇静程度、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6,95%CI=-0.47~0.15,P=0.31,OR=0.83,95%CI=0.53~1.30,P=0.42;OR=0.95,95%CI=0.45~2.04,P=0.9),但能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0.28,95%CI=0.11~0.72,P=0.008)。结论相比舒芬太尼,老年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使用氢吗啡酮在镇痛方面有一定优势,且能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舒芬太尼 静脉 镇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SHOCK》2022年第9期新观点
18
作者 唐轶珣(综译) 陈芳(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5期307-307,311,共2页
本期《SHOCK》杂志刊登了9篇文章,研究聚焦急危重症领域前沿,主要涵盖脓毒性休克、创伤和心肺复苏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机制。睡眠是机体修复的生理过程,对健康和体内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在医院内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的睡眠经常中... 本期《SHOCK》杂志刊登了9篇文章,研究聚焦急危重症领域前沿,主要涵盖脓毒性休克、创伤和心肺复苏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机制。睡眠是机体修复的生理过程,对健康和体内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在医院内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的睡眠经常中断。不良的睡眠质量可能会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更容易引发脓毒症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急危重症 体内平衡 心肺复苏 睡眠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 领域前沿
原文传递
《SHOCK》2022年第8期新观点
19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4期242-243,共2页
本期《SHOCK》杂志刊出11篇文章,其中临床研究4篇、基础研究7篇。这些创新性研究聚焦于创伤、脓毒症、心脏停搏等疾病的前沿,深入探讨相关疾病的机制和诊断,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一、临床文章吸烟可能提高某些心血管疾病患... 本期《SHOCK》杂志刊出11篇文章,其中临床研究4篇、基础研究7篇。这些创新性研究聚焦于创伤、脓毒症、心脏停搏等疾病的前沿,深入探讨相关疾病的机制和诊断,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一、临床文章吸烟可能提高某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临床医师 创新性研究 心血管疾病患者 脓毒症 相关疾病 生存能力 新思路
原文传递
《SHOCK》2022年第11期新观点
20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6期367-369,共3页
本期《SHOCK》杂志刊出13篇文章,其中综述1篇、临床研究5篇和基础研究7篇。研究报道聚焦临床热点,涵盖新冠肺炎、休克和脓毒症等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寻找临床治疗方式,也注重从疾病的机制上做进一步探索。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本期《SHOCK》杂志刊出13篇文章,其中综述1篇、临床研究5篇和基础研究7篇。研究报道聚焦临床热点,涵盖新冠肺炎、休克和脓毒症等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寻找临床治疗方式,也注重从疾病的机制上做进一步探索。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死亡率高,机械循环支持(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MCS)系统的作用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脓毒症 机械循环支持 临床热点 死亡率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