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夯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大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51-59,共9页
生态文明是以维护和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循环互动、永续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少数民族地区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念依凭和前提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 生态文明是以维护和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循环互动、永续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少数民族地区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念依凭和前提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取向相一致,是其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后的逻辑必然。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应厘定普及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法治教育的目标旨向,通过"注重家庭的启蒙作用、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的引导作用"等策略的实施,进一步筑牢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思想基础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学理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维度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大健 史佩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66-78,共1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其透彻地阐明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相联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和谐生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其透彻地阐明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相联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和谐生态观从中得以充分彰显;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以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的循环发展、不断繁荣为根本宗旨,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其生态发展观从中得以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新的实践、新的创造,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其呈现出思想观念尚滞后、生活方式尚陈旧、工业污染尚犹存、生态环境尚脆弱的现实境遇。基于此,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重点从自然观、价值观、生产观和生活观等方面来把握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学理思考
下载PDF
虚拟生存方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军 左国存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6-40,共5页
虚拟生存方式是当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它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满足了学生求知需求,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人际关系异化、道德观念弱化、意识形态软化等不利影响。促进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共... 虚拟生存方式是当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它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满足了学生求知需求,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人际关系异化、道德观念弱化、意识形态软化等不利影响。促进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共生共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从教育体系、网络空间环境和意识形态建设等方面创新路径,为大学生在虚实两重实践中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存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理论与实践
4
作者 杜艳艳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9,共7页
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凝练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民族法治价值理念,深化了民族区域自... 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凝练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民族法治价值理念,深化了民族区域自治前提下,以法治为基本遵循的民族社会治理理论,丰富了以公平为基础的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理论,在法的价值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及权利保障理论等方面实现了新的发展;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法治文化进一步夯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丰润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涵,创造了少数民族地区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具体形式,拓展了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铸牢了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理论创新 实践发展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5
作者 李姗 李大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55-63,共9页
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希望国强民富的态度、情感和信念,它主要包含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三大类别;民族主义具有双面性,既有积极理性的一面,又有消极非理性的一面,它会对大学生产生正向性与负向性的影响;高校应... 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希望国强民富的态度、情感和信念,它主要包含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三大类别;民族主义具有双面性,既有积极理性的一面,又有消极非理性的一面,它会对大学生产生正向性与负向性的影响;高校应对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从观念重塑、理论浸润、文化濡染、网络管控和实践涵育等几个方面积极寻求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民族主义思潮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