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3例临床治疗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欧阳维意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3例,按临床意愿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性西医治疗,医治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3例,按临床意愿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性西医治疗,医治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医治组患者临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各指标均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炎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7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厄贝沙坦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阳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655-656,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上胺碘酮加厄贝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14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并平均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B两组患者都常规实施单纯胺碘酮治疗,而B组患者另予以适当剂... 目的分析临床上胺碘酮加厄贝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14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并平均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B两组患者都常规实施单纯胺碘酮治疗,而B组患者另予以适当剂量的厄贝沙坦,随诊观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每季度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大小。结果 A、B两组患者第一、二季度治疗后比较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大小无显著差异,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第三及第四季度,B组较A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大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面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时给予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胺碘酮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管理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菊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728-729,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82例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实施气道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实施气道管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肺部感染... 目的分析研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82例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实施气道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实施气道管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气道管理护理的B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术患者实施系统的、科学的气道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气道管理护理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儿的应用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洪菊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718-719,共2页
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肺炎患儿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136例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入选患儿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儿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给予B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 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肺炎患儿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136例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入选患儿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儿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给予B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各项临床数据对比情况。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B组患儿的体温、血常规、呼吸音及胸片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B组患儿也同样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临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儿实施护理时,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肺炎患儿 护理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