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无意识在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曾耀农 《教育与教学研究》 1999年第3期14-15,共2页
文艺创作不仅受意识和理性支配,无意识在其中也起一定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触发灵感、挖掘记忆、帮助想象、修正构思。但是,我们也不可把无意识的作用过份地夸大。
关键词 无意识 文艺创作 地位 作用
下载PDF
心理美育的实施与美育心理的建构
2
作者 曾耀农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8-82,共5页
心理美育与美育心理 ,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本文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心理美育的特点和实施原则 ;美育心理的培养及其功能 ,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一番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建构 心理美育 美育心理 心理学 美育形式 应用性价值
下载PDF
论文艺教育的管理
3
作者 曾耀农 谢国庆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61-68,共8页
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它需要管理。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文艺教育又是教育中的一个子系统,当然也离不开管理。对它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艺术、艺术教育及其发展,对青少年的智能发展和审美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人们的... 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它需要管理。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文艺教育又是教育中的一个子系统,当然也离不开管理。对它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艺术、艺术教育及其发展,对青少年的智能发展和审美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亦会起巨大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智能发展 论文 审美教育 重大 社会 管理 巨大 青少年 影响
下载PDF
试论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形成
4
作者 曾耀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4-48,共5页
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审美心理的涵义;审美心理的产生、形成及其规律;审美心理的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以及共同性,强调了审美心理建构的功能与价值。
关键词 审关心理 构成规律 共同美
下载PDF
简论写作进行思维运动
5
作者 刘卫平 《写作(中)》 1997年第5期11-13,共3页
一般来讲,写作思维活动过程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写作前的构思阶段,可称为写作前思维。第二阶段是写作进行状态的操笔行为阶段,可称为写作进行思维。这两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基础或酝酿,后者是前者的继续或表现。... 一般来讲,写作思维活动过程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写作前的构思阶段,可称为写作前思维。第二阶段是写作进行状态的操笔行为阶段,可称为写作进行思维。这两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基础或酝酿,后者是前者的继续或表现。但二者毕竟不能等同。第二阶段的写作进行思维并不是简单地重复第一阶段,而是在更高基础上对前者的扬弃,并具有自身运动过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思维 思维对象 二阶段 文字符号 思维运动 思维内容 思维活动过程 符号要素 网络要素 构思阶段
下载PDF
浅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金融业管理中的导入 被引量:1
6
作者 龚大宇 朱秋莲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52-57,共6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金融行业的管理工作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在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我们迫切需要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导入金融业, 把握员工需求的特征,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关键词 马斯洛 要求层次理论 金融业 中国 管理
下载PDF
基于生态学的现代大学学科发展特质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向东春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75,共5页
学科是承载和实现大学职能的基础,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应注重优质学科的稀缺性开发与发展,构建符合自身规律的学科生态发展系统。基于生态学的视角,现代大学学科发展应具备独立联合、稀缺性、竞争与互涉的生态特质。但学科文化壁垒、学... 学科是承载和实现大学职能的基础,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应注重优质学科的稀缺性开发与发展,构建符合自身规律的学科生态发展系统。基于生态学的视角,现代大学学科发展应具备独立联合、稀缺性、竞争与互涉的生态特质。但学科文化壁垒、学科人学术探究目的异化和学科资源均衡分配等因素影响了学科这些生态特质的发展。基此,现代大学学科发展应建立开放的大学科文化,构建柔性化的学科人评价制度,优化学科资源分配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科结构 学科文化 生态学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启平 晏小敏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4,共3页
在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下,应改变一般普通本科院校中"高收费+低资助"的成本补偿结构,重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收费和资助结构,使更多的人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本补偿 社会公平
下载PDF
笑话艺术与微型小说
9
作者 张鹄 《写作(中)》 1996年第12期19-20,共2页
从现代文体学看,笑话与微型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不过,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纵向考察,微型小说起源于笑话(限于篇幅,此处不予论证);从横向考察,二者无论审美机制还是美感特征方面,都有相似相通之处。对这些进行细致研究,... 从现代文体学看,笑话与微型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不过,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纵向考察,微型小说起源于笑话(限于篇幅,此处不予论证);从横向考察,二者无论审美机制还是美感特征方面,都有相似相通之处。对这些进行细致研究,无疑将有助于微型小说艺术质量的提高。在审美机制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小说 审美机制 笑话 美感特征 瞬间艺术 现代文体 小说艺术 作品 契诃夫 结尾
下载PDF
儒家和佛教德育目标的比较
10
作者 张建新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3,共4页
儒佛的德育目标具有超越性、可能性、实践性的特点。从比较的角度阐释儒家和佛教的德育目标,对于认识中国传统的德育和汲取现代精神文明的思想资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 儒家 佛教 德育目标 超越性 可能性 实践性
原文传递
学生的心智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标尺--兼评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向”与“陷阱”之辩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青来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32,共4页
有学者曾于2007年撰文提出一种基于价值关怀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向,另有学者于2008年针对该文指出,这种路向在评价课堂教学时有可能成为一种价值评判的虚化陷阱而要予以警惕,其同时提出,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评价应尽可能贴近教学实践者即教师... 有学者曾于2007年撰文提出一种基于价值关怀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向,另有学者于2008年针对该文指出,这种路向在评价课堂教学时有可能成为一种价值评判的虚化陷阱而要予以警惕,其同时提出,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评价应尽可能贴近教学实践者即教师的立场。本文认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化指向,课堂教学改革在理念上的价值诉求与其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价值评判虚化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课堂教学的价值属性应体现在其是否促成了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心智发展,这也是评判课堂教学实践成效的合理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评价 学生心智发展
原文传递
“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险峰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士人品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志于道”的求索精神;“以天下自任”的济世情怀;“修己以敬”的品格砥励意识。“士人”品格曾是近现代高校教师的重要的或基本的品格,这些品格在新的形势下对高校教师的精神重构仍富有意义。
关键词 士人品格 中国 高校 教师群体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文本理解的张力: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智慧的解释学视角
13
作者 周险峰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07年第2期12-16,共5页
教学文本是一种内含价值的符号系统,教学活动主体基于自身的经验接受文本意义或生成意义。这决定了教学中的文本理解始终处于两难,这种两难就是解释学发展史上所谓的理解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理解的趋同性与创造性以及意义的确定性与多... 教学文本是一种内含价值的符号系统,教学活动主体基于自身的经验接受文本意义或生成意义。这决定了教学中的文本理解始终处于两难,这种两难就是解释学发展史上所谓的理解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理解的趋同性与创造性以及意义的确定性与多元性的“解释学冲突”。在化解这种冲突,解答新课程教学出现所谓的预设与生成的困惑等方面,儒家教育的文本理解智慧能给人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的张力 预设 生成
原文传递
面向生活 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 被引量:50
14
作者 刘铁芳 《教育科学研究》 2004年第8期48-51,共4页
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并不是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个体生活,从而消解德育“育德”的可能性,而是试图表达这样一种德育理念:在生活世界中,并且通过生活形式展开,来引导个体生活,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从而使得德育的过程成为作为生... 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并不是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个体生活,从而消解德育“育德”的可能性,而是试图表达这样一种德育理念:在生活世界中,并且通过生活形式展开,来引导个体生活,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从而使得德育的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生活德育
原文传递
教育者的形象与师道尊严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铁芳 《教育科学研究》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作为受过教育的人之教师形象,往往表现为知识的占有者与代言人、道德的化身、社会要求的代表三重角色,由此而导致师生人格的不平等。师道尊严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权力控制。教师权力表达在话语中。权力之中孕育着尊严之下的腐败。传统的... 作为受过教育的人之教师形象,往往表现为知识的占有者与代言人、道德的化身、社会要求的代表三重角色,由此而导致师生人格的不平等。师道尊严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权力控制。教师权力表达在话语中。权力之中孕育着尊严之下的腐败。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根基是君之道,是强大的封建伦常文化,是强大的成人世界。这种尊严实际上构成了对儿童生命尊严的压抑。社会的变革要求师道尊严的变更,我们应努力摒却外加的先在性尊严,积极追求建立在自身真实人格、智慧、理想、精神、态度之上的内在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道尊严” 权力控制 前喻文化 教师形象 师生关系 话语模式 教师道德
原文传递
专业实践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被引量:22
16
作者 常思亮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77,共3页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经验性实践还是专业性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哪些品性,专业实践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怎样进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其相关研究。鉴于此,本刊刊发一组笔谈,以期引...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经验性实践还是专业性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哪些品性,专业实践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怎样进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其相关研究。鉴于此,本刊刊发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学界的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改革 专业实践能力 实践性环节教学 教育专业课程 教育实践能力 教育实践课程 教育理论课程 教师专业化
原文传递
探究教学的精神内涵 被引量:10
17
作者 辛继湘 《教育科学研究》 2004年第10期37-39,共3页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内涵着代表其特质的教学精神。这种教学精神是:关怀生命、唤发自主、善待差异、宽容失误。如果只是注重探究教学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而忽视它所蕴涵的教学精神,那么探究教学就会失去它本真的意义。只有掌握相应...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内涵着代表其特质的教学精神。这种教学精神是:关怀生命、唤发自主、善待差异、宽容失误。如果只是注重探究教学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而忽视它所蕴涵的教学精神,那么探究教学就会失去它本真的意义。只有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又具备相应的教学精神,探究教学才会神形兼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精神
原文传递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激励策略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虎强 杨思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年第12期20-24,共5页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成就价值、同事关系、领导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对工作强度、薪酬福利的满意度则较低。为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成就价值、同事关系、领导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对工作强度、薪酬福利的满意度则较低。为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降低其工作强度;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重视精神激励,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关注年轻教师,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满意度 激励
下载PDF
“不同而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诉求 被引量:12
19
作者 蒋红斌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1期42-45,共4页
文化创生是德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品性。面对文化多元的现实图景,注重以理解与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与整合西方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强调普世伦理、加强正确的主流价值引导为基本理念,以课程实施取向、实施策略及课堂教学... 文化创生是德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品性。面对文化多元的现实图景,注重以理解与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与整合西方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强调普世伦理、加强正确的主流价值引导为基本理念,以课程实施取向、实施策略及课堂教学的转向为实践支撑,实现"不同而和"的文化创生,是新德育课程实施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德育课程实施 文化创生 文化多元
原文传递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青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0-73,共4页
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及教材、教学方面问题突出。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应有的价值,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教育信息化机制:在信息实践活动场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并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能培养信息社会公民的中... 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及教材、教学方面问题突出。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应有的价值,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教育信息化机制:在信息实践活动场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并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能培养信息社会公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完善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层次;建设可随时重组的学科教学素材库,有效支持教师"堂堂用"中的教学创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视构建数字化学习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培养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教师,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信息素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