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创新政策演进特征及对乡村发展的启示——基于2004—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彬 唐承丽 +1 位作者 周国华 易纯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国乡村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与综合体现,而乡村创新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文章以2004—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乡村创新的政策为对象,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文本分析软件和双重三维分析框... 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国乡村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与综合体现,而乡村创新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文章以2004—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乡村创新的政策为对象,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文本分析软件和双重三维分析框架等方法总结梳理乡村创新政策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创新”已与“农业”“农村”“乡村”“科技”等关联词汇形成语义网络,且中心性强;(2)基于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的三维度分析显示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与服务创新一直是创新政策的重点内容;(3)基于创新主体、创新链、创新政策工具的三维度分析显示乡村创新主体日渐多元,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趋势明显,供给型、导向型、环境型3类政策工具导向效应显著;(4)乡村创新政策演进具有逐步推动、深化拓展以及优化完善的阶段性特征。最后,面向农业强国、乡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提出完善乡村创新政策体系、加强以质量为导向的乡村技术创新、推进以可持续为目标的乡村社会创新、城乡协同构建乡村创新系统等是未来乡村创新发展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创新政策 文本分析 演进特征 乡村发展 创新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 城乡协同
原文传递
益阳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
2
作者 张娴 莫文波 +3 位作者 杨楠 赵晓勤 陈敏 李茂煌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以益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等方法探究其近25年来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内在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益阳市土地利用类型始终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且以耕地和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要变化特征;在类型尺度下... 以益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等方法探究其近25年来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内在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益阳市土地利用类型始终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且以耕地和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要变化特征;在类型尺度下,益阳市近25年来耕地、林地的优势度下降,且趋于破碎,建设用地优势度上升,且趋于聚集,水域优势度上升但整体趋于破碎;在景观尺度下,益阳市整体景观格局由聚集走向破碎,即优势景观连通性降低,景观异质性程度、破碎化程度变大,景观斑块的聚集程度降低,导致景观类型呈均匀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指数 驱动因素 益阳市
下载PDF
住房情况与不同类型犯罪受害经历对居住安全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古杰 王丽芳 宋广文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14-2422,共9页
以“家”为中心的安全感研究是人文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重要议题,学界提出了脆弱性模型、受害模型和破窗理论等多种理论模型分析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但已有研究鲜有综合分析住房情况和不同类型犯罪受害经历对居民安全感的影响。为此,... 以“家”为中心的安全感研究是人文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重要议题,学界提出了脆弱性模型、受害模型和破窗理论等多种理论模型分析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但已有研究鲜有综合分析住房情况和不同类型犯罪受害经历对居民安全感的影响。为此,论文选取了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568份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居民居住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体属性、社区社会环境、住房情况和犯罪受害经历对居住安全感具有显著性影响。在个体属性的指标中,性别对居住安全感具有显著性影响,女性居民的居住安全感水平显著低于男性;年龄对居住安全感具有正向影响,居住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显著提升。在社区社会环境和住房情况的指标中,物理环境失序和社会环境失序对居住安全感水平具有消极影响;正式社会控制和拥有房屋产权对居住安全感具有积极影响,而非正式社会控制和集体效能的影响不显著。直接犯罪受害经历和间接受害经历均对居住安全感产生消极的影响,相对而言,直接受害经历对居住安全感的影响程度高于间接受害经历。研究结果可为管理部门提升居民居住安全感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安全感 住房情况 犯罪恐惧感 犯罪受害经历 广州
原文传递
广州市不同类型犯罪受害经历与犯罪恐惧感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古杰 宋广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698,共9页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568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犯罪恐惧感高于无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在选取的12项犯罪经历相关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568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犯罪恐惧感高于无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在选取的12项犯罪经历相关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按照比值比从大到小分别为自身经历的扒窃和入室盗窃、亲朋好友在公交地铁和其它公共场所犯罪受害、社区内发生的扒窃见闻,其余7项指标不显著;个体属性方面,仅教育水平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和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不同社区类型对被访者犯罪恐惧感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感 受害模型 不同类型犯罪 社区类型
下载PDF
双重目标导向下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
5
作者 易海 刘彬 罗瑶 《城市学刊》 2020年第5期70-76,共7页
现代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停车设施需求明显但结构性失调、停车设施混乱影响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管理落后等。目前,国内外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成功的实践经验主要有:面向街道空间品质的停车设施改造、完备的法律政... 现代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停车设施需求明显但结构性失调、停车设施混乱影响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管理落后等。目前,国内外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成功的实践经验主要有:面向街道空间品质的停车设施改造、完备的法律政策、停车产业化、智慧化管理与运营等。停车设施适应性建设与智慧化管理是当前的重要趋势,未来城市应当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停车设施建设服从街道空间品质,优化其运营机制,推广停车场智慧管理方式,完善城市停车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目标 中心城区 停车设施 适应性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红松的固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纬度差异
6
作者 刘敏 毛子军 +4 位作者 厉悦 余红兵 彭粮 陶子宁 何心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3-942,共10页
作为阔叶红松林的建群种,红松的固碳动态直接会影响到阔叶红松林的固碳能力.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红松的固碳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响应是否存在纬度差异,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气候变暖显著的40多年中我国境内原始阔叶红松林分布区内白... 作为阔叶红松林的建群种,红松的固碳动态直接会影响到阔叶红松林的固碳能力.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红松的固碳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响应是否存在纬度差异,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气候变暖显著的40多年中我国境内原始阔叶红松林分布区内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40.92°N)、长白山自然保护区(42.40°N)、凉水自然保护区(47.18°N)和胜山自然保护区(49.45°N)4个纬度样地的红松固碳量及其变化动态,以及影响不同纬度红松固碳量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显示,当年6月和4月的气象因子对南部3个地区红松的年固碳量影响较大,3个地区红松固碳量都与当年6月份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6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和总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除外,其年固碳量与当年6月的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最北端的红松年固碳量对气温因子非常敏感,与所有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在气候变暖显著的40多年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红松的年均固碳量最高,每株红松年均固碳量为11.78±2.31 kg,胜山自然保护区每株红松年均固碳量第二,凉水自然保护区排第三,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每株红松年均固碳量最低,为5.34±1.13 kg.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最南端的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每株红松年均固碳量显著下降,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胜山自然保护区的红松的年固碳量显著上升,凉水自然保护区红松的年固碳量变化不显著.可见,在气候变暖情景下,红松的年固碳量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反映存在纬度异质性,对红松年固碳量造成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也存在纬度异质性.(图5表3参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动态 纬度异质性 红松 树木年轮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过程把控的城乡规划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雷文韬 《安徽建筑》 202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城乡规划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我国城乡建设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规划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主干课程。为更好地解决规划设计类课程在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等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通过引入过程把控理... 城乡规划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我国城乡建设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规划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主干课程。为更好地解决规划设计类课程在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等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通过引入过程把控理念,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全域观、社会责任感和主动学习意识,实现顺应学科发展的教学目标。主要探讨基于过程把控的城乡规划设计教学方法,以此更好地将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进行对接,确保学生在未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把控 城乡规划设计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