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高职院校思政“金课”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易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68,共4页
建设思政“金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建好高职院校思政“金课”,要切实遵循政策逻辑、课程逻辑、认知逻辑,从更新教育理念、强化组织保障、塑造优质团队、创新教学模式... 建设思政“金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建好高职院校思政“金课”,要切实遵循政策逻辑、课程逻辑、认知逻辑,从更新教育理念、强化组织保障、塑造优质团队、创新教学模式、多维考核评价等路径持续发力、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金课” 立德树人
下载PDF
“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欧甜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5期65-66,共2页
高校想要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并融入更多新时代思想,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彻底地淘汰"水课"、构建"金课",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金课” 高校思政课 教学方法 改革策略
下载PDF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策略探析
3
作者 王修寰 《新丝路》 2024年第20期0047-0049,共3页
全面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一项重大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文章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革除弊政、科学民主立法... 全面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一项重大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文章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革除弊政、科学民主立法、严肃执法、公正司法、培育法治文化、增强法律意识等方面论述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法治意识 法治文化
下载PDF
职业院校立德树人领域教学成果的时代特征与政策建议——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立德树人”主题获奖成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宝民 褚凤 段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1-18,共8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2022年职业教育立德树人领域国家级教学成果凸显聚焦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聚焦关键课程和课程思政、聚焦育人体系和模式、聚焦文化传承的时代特征。在充分体现立...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2022年职业教育立德树人领域国家级教学成果凸显聚焦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聚焦关键课程和课程思政、聚焦育人体系和模式、聚焦文化传承的时代特征。在充分体现立德树人工作所取得进展和成绩的同时,呈现出成果归属地、完成人、主题内容分布不均衡等现象。实践中,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成果奖的培育,应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的核心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获奖成果优质均衡、深化发展基础,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易锦 曾文峰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法治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引领,推动法治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普遍经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法治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引领,推动法治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普遍经验。面对权力本位思想、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挑战,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既要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又要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法治体系各领域,融入法治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建设 价值倡导 法治体系 法治政府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章程制定研究——以大学法人制度改革为背景 被引量:1
6
作者 彭丽娟 褚凤 《职教发展研究》 2020年第4期23-29,共7页
大学章程对于大学法人的宪章性、标志性地位和作用在理论认识上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章程无论制定上还是运行上,大多都是国家政策和行政命令推进的结果,与大学组织的学术自治本性和治理逻辑不适应。依法治校应该从制定科学合... 大学章程对于大学法人的宪章性、标志性地位和作用在理论认识上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章程无论制定上还是运行上,大多都是国家政策和行政命令推进的结果,与大学组织的学术自治本性和治理逻辑不适应。依法治校应该从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章程开始。重申建设自治、法治、共治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抓住大学章程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湖南省54所高职院校大学章程文本为分析对象,检视高职院校依章程治理存在办学治理权缺乏活力、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高职院校法治水平不高等现状,提出明晰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激发办学活力、明确学校法人类型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大学章程合法性地位以提升学校法治能力等建议,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章程 大学法人 法人治理结构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桂叶 刘悦丹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4-27,共4页
劳动教育具有育人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主要存在劳动教育价值被低估、劳动教育条件无保障、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加强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专人专岗,注重相关科研和劳动... 劳动教育具有育人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主要存在劳动教育价值被低估、劳动教育条件无保障、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加强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专人专岗,注重相关科研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完善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下载PDF
红色文化视域下“三三制”移动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
8
作者 周凤妮 甘丹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三三制”移动思政课教学模式是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上的一大创举。文章通过“三结合”的移动思政课教学设计,“三联动”的移动思政课实施,“三合一”的移动思政课教学评价,有效实现了思政课理论联系实践,小课堂连接... “三三制”移动思政课教学模式是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上的一大创举。文章通过“三结合”的移动思政课教学设计,“三联动”的移动思政课实施,“三合一”的移动思政课教学评价,有效实现了思政课理论联系实践,小课堂连接大课堂,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氛围下,通过启发式的教育完成对学生价值观的灌输,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学,对学生开展生动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在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中,认识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三三制 移动思政课 高职院校
下载PDF
红色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移动课堂”教学路径研究
9
作者 周凤妮 《文教资料》 2022年第13期133-135,共3页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且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属性,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本文从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入手,针对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且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属性,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本文从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入手,针对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现状,提出通过开展思政课“移动课堂”教学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途径,为高校思政课用好红色资源指明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高校思政 移动课堂
下载PDF
从疫情抗击战看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10
作者 张桂叶 周凤妮 周璠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5-89,共5页
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抗击战中,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指导我们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法宝。“实事求是”是指导疫情抗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群众路线”是指导疫情抗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独立自主”是指导疫情抗击战... 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抗击战中,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指导我们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法宝。“实事求是”是指导疫情抗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群众路线”是指导疫情抗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独立自主”是指导疫情抗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保障。事实证明,我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措施是正确的,成就是巨大的,也为国际社会争取了宝贵的窗口期。中国帮助多国抗击疫情,也彰显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和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抗击战 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生成逻辑
11
作者 易锦 《大视野》 2022年第3期3-10,28,共9页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坚定具有内在的逻辑。从理论支撑来看,它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价值性、实践性等理论品格的认...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坚定具有内在的逻辑。从理论支撑来看,它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价值性、实践性等理论品格的认知和体悟;从客观依据来看,它离不开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在认识和探索三大历史规律中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和奋斗目标;从现实基础来看,它生成于对人民利益切实维护,在实践中明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大问题;从文化根基来看,它涵养于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体现在不忘本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弘扬革命文化、面向未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理想信念 生成逻辑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12
作者 颜凯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13期210-211,共2页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一场教育革命。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思考和启示,健康生活、以人民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层...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一场教育革命。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思考和启示,健康生活、以人民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层治理模式、健康生活等理念深入人心。在后疫情时代开展"课程思政"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分析疫情以来开展"课程思政"中碰到的问题开始,结合后疫情时代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析了在后疫情时代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课程思政 教学展望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探索--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为例
13
作者 褚凤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2年第1期10-11,共2页
政治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是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偏差,如何纠偏扶正,帮助大学生增强政治意识... 政治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是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偏差,如何纠偏扶正,帮助大学生增强政治意识、夯实政治认知、践行政治担当?探索有效路径十分必要。政治认同内涵丰富,本文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为例,探索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大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知 政治情感 主题教育 政治动机 路径探索 有效路径
下载PDF
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路桥学子建设交通强国的启示研究
14
作者 欧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12期27-29,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凝练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包含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追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硬核底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鲜明特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凝练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包含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追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硬核底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鲜明特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本色。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路桥学子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科学内涵 时代价值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