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温热效应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
作者 刘密 彭艳 +4 位作者 常小荣 严洁 易受乡 林亚平 岳增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6-78,共3页
艾灸是针灸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颇为流行,《孟子·离娄上》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艾灸具有针、药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早在《灵枢-官能》篇就有“针所... 艾灸是针灸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颇为流行,《孟子·离娄上》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艾灸具有针、药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早在《灵枢-官能》篇就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温热效应 生物物理学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运动及中缝大核P物质、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54
2
作者 颜纯钏 彭艳 +4 位作者 林亚平 易受乡 陈平 侯艳玲 史冬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51,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蠕动波及胃窦和中缝大核区P物质(SP)、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调节胃运动与中缝大核的关系。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胃亢组、胃抑组、胃亢+针刺组...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蠕动波及胃窦和中缝大核区P物质(SP)、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调节胃运动与中缝大核的关系。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胃亢组、胃抑组、胃亢+针刺组及胃抑+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胃复安及阿托品复制大鼠胃运动亢进及胃运动抑制模型。造模后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5min。观察针刺前后胃运动波频率及胃运动波幅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胃窦组织中SP及MTL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缝大核区SP及MTL的表达。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胃复安后,与注射前相比,胃运动波幅增高(P<0.05),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组相比,胃窦组织中的SP、MTL含量上升(P<0.01),中缝大核中SP表达下降,MTL表达上升(P<0.01)。针刺"足三里"可使其胃运动波幅下降(P<0.05),胃窦组织中的SP、MTL含量下降(P<0.01),中缝大核中SP表达上升,MTL表达下降(P<0.05,P<0.01)。大鼠尾静脉注射阿托品后胃运动波幅下降,频率减慢,胃窦组织中的SP、MTL含量降低,中缝大核SP表达增高,MTL表达下降(P<0.05,P<0.01);针刺"足三里"可使其胃运动波幅增高,频率加快,胃窦组织中的SP、MTL含量上升,中缝大核中SP表达下降,MTL表达上升(P<0.05,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针刺对胃运动的调节可能通过影响中缝大核区SP及MTL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干预 胃运动 胃运动亢进 胃运动抑制P物质 胃动素 中缝大核
原文传递
电针、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LC 3、Beclin 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5
3
作者 谭成富 王超 +8 位作者 杜琳 刘薇薇 宋瑾 冯果 严洁 阳晶晶 唐雅妮 陈美琳 李姣兰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针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LC 3、Beclin 1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预处理在MIRI过程中对自噬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预适应(IP)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 目的:观察针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LC 3、Beclin 1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预处理在MIRI过程中对自噬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预适应(IP)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电针组及艾灸组造模前分别电针或艾灸"内关"穴,每次20min,每日1次,连续7d。HE染色法及透射电镜检测左心室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LC 3、Beclin 1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肌损伤较严重,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边界模糊,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横纹坏死、溶解,线粒体结构紊乱、模糊,空泡化严重,并出现大量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IP组、电针组及艾灸组心肌损伤较模型组轻微,肌纤维大多正常,肌丝间局灶性水肿,线粒体丰富伴空泡增多,偶见自噬体。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指数、LC 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LC 3Ⅱ/LC 3Ⅰ均明显升高(P<0.01),LC 3Ⅰ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IP组、电针组及艾灸组凋亡指数、LC 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LC 3Ⅱ/LC 3Ⅰ均明显降低(P<0.01),LC 3Ⅰ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电针组凋亡指数、LC 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LC 3Ⅱ/LC 3Ⅰ明显低于IP组及艾灸组(P<0.05),而LC 3Ⅰ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IP组及艾灸组(P<0.01)。结论:IP、电针或艾灸"内关"穴预处理对MIRI大鼠均具有保护作用,可对MIRI大鼠心肌的自噬产生调节作用,尤以电针最佳,而这种适度调节MIRI过程中的自噬水平可能与下调LC 3Ⅱ、Beclin 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预处理 艾灸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适应 心肌自噬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付勇 章海凤 +3 位作者 熊俊 张伟 周小平 徐涵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传统灸法、常规西药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8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大肠俞-腰俞-对侧大肠俞区域内热敏灸治疗;B组:上述区域选穴传统灸法治疗。C组:常规西药配合针刺治...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传统灸法、常规西药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8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大肠俞-腰俞-对侧大肠俞区域内热敏灸治疗;B组:上述区域选穴传统灸法治疗。C组:常规西药配合针刺治疗。3组均治疗2周,共计18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及结束后6个月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M-JOA)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热敏灸组在改善患者腰痛及功能障碍方面优于传统灸法对照组、常规西药配合针刺组(P<0.05)。经6个月的随访,热敏灸的疗效优势依然保持(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灸法及常规西药配合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机对照试验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近期VAS评分头痛强度及MSQ评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3
5
作者 章海凤 常小荣 +1 位作者 刘密 刘未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近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头痛强度及近期偏头痛生活品质问卷(Migrain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SQ)量表计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近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头痛强度及近期偏头痛生活品质问卷(Migrain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SQ)量表计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角孙、外关、阳陵泉、丘墟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每次治疗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强度、VAS评分、MSQ量表计分等指标变化,判断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VAS计分、头痛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有明显近期疗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疗效优于针刺非经非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针刺 特定穴 VAS评分 MSQ评分
下载PDF
灸法研究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7
6
作者 吴焕淦 马晓芃 +9 位作者 刘慧荣 余曙光 吴璐一 孙艳红 田甜 施茵 张建斌 赵百孝 胡玲 常小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355-360,共6页
在中医针灸学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灸法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灸法作用机理研究已成为针灸医学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该文在总结前期灸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灸法下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认为亟需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在中医针灸学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灸法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灸法作用机理研究已成为针灸医学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该文在总结前期灸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灸法下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认为亟需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阐明灸法的内源性调节机制,揭示艾灸得气、灸温、灸材等因素的作用特点、规律和机制,明确艾灸热、光、烟与灸效的关系,并确证艾灸与针刺作用的异同,以推动灸法研究新一轮的发展和创新;并展望灸法在"治未病"及防治疾病中的作用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疗效 机理 关键因素 思考与展望
下载PDF
电针与手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效应差异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岳增辉 李良 +3 位作者 常小荣 姜京明 陈乐乐 朱小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2-586,共5页
目的:比较电针与手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3例)和手针组(31例)。两组均采用Bobath易化技术康复和药物治疗,均穴取偏瘫侧曲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等,留针30min,手针组... 目的:比较电针与手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3例)和手针组(31例)。两组均采用Bobath易化技术康复和药物治疗,均穴取偏瘫侧曲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等,留针30min,手针组在留针期间行手法运针1min,电针组在手针针刺基础上行电针疗法。运用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SIAS)评定脑卒中后整体功能状况,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IAS评分均显著提高(均P<0.01),且电针组优于手针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Glu的含量及Glu/GABA值均降低(均P<0.01),血清GABA的含量均升高(均P<0.01),且电针组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手针组(P<0.01,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0.9%(30/33),手针组为83.9%(26/31),电针组疗效优于手针组(P<0.05)。结论:在手针基础上加用电针可提高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的Glu、GAB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瘫痪 针刺疗法 电针
原文传递
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8
作者 付勇 章海凤 +2 位作者 熊俊 李林 康明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饱和灸量组(30例)和传统灸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热敏灸治疗,选择热敏灸感最强的腧穴实施艾条温和悬灸,饱和灸量...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饱和灸量组(30例)和传统灸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热敏灸治疗,选择热敏灸感最强的腧穴实施艾条温和悬灸,饱和灸量组艾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传统灸量组每次15min,两组均每日2次,共治疗5天,第6天起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饱和灸量组愈显率为75.0%(21/28),传统灸量组愈显率为44.4%(12/27),饱和灸量组疗效优于传统灸量组(P<0.05);两组患者腹泻、腹胀、腹痛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饱和灸量组腹泻、腹胀症状评分较传统灸量组降低更明显(0.87±0.13vs 1.27±0.21,P<0.01;1.12±0.41vs 1.32±0.26,P<0.05)。结论:消敏饱和灸量艾灸治疗IBS疗效优于传统灸量艾灸治疗,消敏定量是个体化的动态灸量,因人而异,是热敏灸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灸量 热敏灸
原文传递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比较 被引量:45
9
作者 王德军 常小荣 +5 位作者 严洁 王小娟 王婷 刘珏 刁利红 谢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3-708,共6页
目的:比较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非特定穴以及非经非穴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不同评价时点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经穴效应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组(A组)36例、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组(B组)39例和非经非穴组(... 目的:比较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非特定穴以及非经非穴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不同评价时点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经穴效应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组(A组)36例、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组(B组)39例和非经非穴组(C组)41例。A组针刺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针刺条口、阴市、伏兔、犊鼻,并均沿穴位所在经络近心端约2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C组针刺4个非经非穴点:①肘内侧,肘尖与腋窝连线中点;②肱骨内上髁与尺骨腕部之间中点;③臂内前缘三角肌和二头肌交接处;④足三里水平旁开1~2cm,胫骨外侧缘处,并沿非经非穴点所在肢体纵轴线体表投影在非经非穴点近心端约2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各组针刺点及其旁开的辅助针刺点均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均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各组功能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28/33)、67.7%(21/31)、76.9%(20/26)、56.3%(9/16),B组分别为45.9%(17/37)、38.7%(12/31)、42.9%(12/28)、38.5%(5/13),C组分别为15.8%(6/38)、18.4%(7/38)、46.1%(12/26)、16.7%(4/24),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3个症状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均P<0.05);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个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C组(均P<0.05);B组在餐后饱胀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亦优于C组(P<0.05)。各组FDI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时点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A组在以上各时点FDI评分、SF-36评分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B组在治疗后2项评分也较C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FD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疗法 胃经 穴位 特定 穴位特异性
原文传递
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于隽 熊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1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RCT有15篇,共1 228例,多数纳入试验质量不高。Meta分析显示:(1)热敏灸与传统灸比较,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的加权均数差(WMD)为-1.76,95%CI[-2.33,-1.18](P<0.001);膝骨性关节炎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GPCRND-KOA)评分的WMD为-2.36,95%CI[-3.42,-1.30](P<0.001);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的WMD为13.61,95%CI[7.60,-19.61](P<0.001)。(2)热敏灸与针刺比较,Lysholm评分的WMD为6.19,95%CI[0.01,11.37](P<0.05)。(3)热敏灸与温针灸比较,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MD为-10.14,95%CI[-17.47,-2.81](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肯定,优于传统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膝骨性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胆运动及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38
11
作者 常小荣 严洁 +3 位作者 刘玉群 张泓 易受乡 林亚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662-1668,共7页
目的:研究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及经穴对相应脏腑的特异性作用.方法:静脉滴注阿托品造成家兔(n=50)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抑制状态,观察电针家兔足三里穴及阳陵泉穴对胃电及Oddi括约肌肌电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和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 目的:研究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及经穴对相应脏腑的特异性作用.方法:静脉滴注阿托品造成家兔(n=50)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抑制状态,观察电针家兔足三里穴及阳陵泉穴对胃电及Oddi括约肌肌电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和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静滴阿托品后家兔胃电和Oddi括约肌肌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P=0.001和快波平均振幅(P=0.028,P=0.001)明显降低;慢波平均频率变化不明显.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电(P=0.020,P=0.0001及Oddi 括约肌肌电(P=0.021,P=0.001)平均振幅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表明经脉-脏腑之间既有直接相关又有间接相关.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可升高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组织及血浆中MTL(P=0.000)、CCK((P=0.001)含量.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窦平滑肌和血浆MTL (P=0.020,P=0.001)及血浆CCK(P=0.001)含量升高最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ddi括约肌MTL及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CCK以电针阳陵泉穴明显.提示MTL和CCK是参与针刺调整消化道运动的重要脑肠肽物质.结论: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可促进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其机制之一可能为针刺影响外周MTL、CCK的释放,进而调整消化道运动.这种经穴对相应脏腑的调整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阳陵泉 ODDI括约肌 胃动素 胆囊收缩素
下载PDF
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HSP7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常小荣 彭娜 +2 位作者 易受乡 彭艳 严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和梁门穴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足阳明经穴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艾灸足三里等穴组(C)和对照组(D)4组,...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和梁门穴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足阳明经穴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艾灸足三里等穴组(C)和对照组(D)4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法(WRS)制备应激性溃疡模型.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处理后大鼠胃黏膜HSP70,HSP70mRNA的表达和内皮素(ET)、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SU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B组与A、C组(P=0.000,P=0.001),D组与A、C组(P=0.001)有显著性差异,艾灸足三里等穴可使SU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下降.胃黏膜PGE2含量A组与B、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P=0.028),C组与B、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20,P=0.048),经艾灸预处理的大鼠胃黏膜PGE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ET含量B组与A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40),经艾灸预处理的大鼠ET含量下降显著,B组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20).造模后胃黏膜的HSP70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B组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9,P=0.008);经艾灸预处理后HSP70蛋白和mRNA显著增强,C组与B、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蛋白:P=0.003,P=0.035;mRNA:P=0.000,P=0.001).结论:艾灸足三里、梁门穴能通过增强HSP70的蛋白和基因表达,达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足三里 梁门 应激性溃疡 热休克蛋白70 表达
下载PDF
针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论与临证思路探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刘兵 王华 +3 位作者 周仲瑜 常小荣 章薇 刘保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1-575,共5页
针灸自古即有防治疫病的丰富经验,对于现代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进行针灸治疗,也有过明确、可靠的疗效报道。本文通过论述针灸视角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提出针灸介入防治理论上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给出关于新冠肺炎分期论治、辨经选... 针灸自古即有防治疫病的丰富经验,对于现代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进行针灸治疗,也有过明确、可靠的疗效报道。本文通过论述针灸视角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提出针灸介入防治理论上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给出关于新冠肺炎分期论治、辨经选穴、择法施术的独特"针灸方案"。文中还提出针灸体表相关腧穴可直接效应"膜原"以治疗疫病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针灸
原文传递
艾灸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杜燕 易受乡 +5 位作者 林亚平 洪金标 彭宏 黄芸 常小荣 吴焕淦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炎症反应的抑制机制。方法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艾灸非穴位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H... 目的探讨艾灸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炎症反应的抑制机制。方法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艾灸非穴位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细胞中HSP70的表达,放免法测定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1),胃黏膜组织炎性浸润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胃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胃黏膜组织形态较为完好,HSP70大量表达(P<0.01)。结论艾灸足三里、中脘穴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机体产生大量HSP70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艾条灸 HSP70 炎性细胞因子 胃黏膜损伤 大鼠
下载PDF
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9
15
作者 游莹乔 戴思佳 张泓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7例。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醒脑开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运...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7例。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醒脑开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包括上肢和下肢。比较患者大脑中动脉上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m、Vs显著升高,RI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m、Vs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ET-1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醒脑开窍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醒脑开窍法 康复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针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不同时间热休克蛋白27、70、9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谭成富 严洁 +6 位作者 王超 常小荣 谢文娟 阳晶晶 刘密 林海波 贺香嫦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探讨针灸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HSP)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兔延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每组18只,各组按预处理后不同时相再分为0、24、48h3个亚组,每组6只。电... 目的:探讨针灸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HSP)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兔延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每组18只,各组按预处理后不同时相再分为0、24、48h3个亚组,每组6只。电针组及艾灸组造模前电针或艾灸"内关",每次20min,每日1次,共治疗5d。各组于预处理5d后0、24、48h行冠脉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左心室肌病理变化,电镜观察左心室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兔心肌组织HSP 27、HSP 70、HSP 90的表达。结果:各组预处理家兔的HE染色及超微结构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损伤较严重,肌纤维紊乱,部分溶解,小血管扩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艾灸组心肌损伤较轻,肌纤维大多正常,肌丝间局灶性水肿减少,线粒体丰富。在不同时相,模型组心肌HSP 27、HSP 70、HSP 90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h时,各组兔心肌HSP 2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48h时,电针及艾灸组比模型组的心肌HSP 27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P<0.01)。在0、24h时,艾灸组的HSP 70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而且在24h时,艾灸组HSP 70的表达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在48h时,艾灸组及电针组HSP 7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0、24、48h各组的HSP 90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艾灸"内关"对兔MIRI均有预保护作用,可减轻兔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其作用与心肌组织HSP 27及HSP 70表达的增强有关,且这种预保护效应存在时间差异,体现在24、48h时更为明显,提示电针与艾灸均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 热休克蛋白27 热休克蛋白70 热休克蛋白90
原文传递
艾灸或针刺膈俞穴对环磷酰胺致白细胞减少大鼠诱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35
17
作者 崔瑾 严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5473-5476,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艾灸或针刺膈俞穴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抑制大鼠巨噬细胞诱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2在贵阳中医学院完成。①实验材料:选取普通级Wistar大鼠60只,白细胞值(3.0... 目的:对比观察艾灸或针刺膈俞穴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抑制大鼠巨噬细胞诱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2在贵阳中医学院完成。①实验材料:选取普通级Wistar大鼠60只,白细胞值(3.0~15.0)×109L-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艾灸组、非穴位组,10只/组。②实验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白细胞减少症低免疫力动物模型,以环磷酰胺40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5d,白细胞数值较长时间维持在1.50~2.95×109L-1水平为造模成功。西药组大鼠按每100g体质量给予2.1g/L利血生水溶液1mL灌胃,自造模结束后第1天起,1次/d,连续11d。针刺组将大鼠选取“膈俞”穴(在第7胸椎棘突下两旁肋间),用直径0.22mm、长13mm的毫针刺入约3mm,然后接电子针疗仪,电流强度以使局部肌肉抽动为度,留针连续刺激15min,自造模结束后第1天起,1次/d,连续11d。艾灸组于“膈俞”穴上涂医用凡士林少许,制小艾炷(稍大于绿豆,重量约15mg),直接放在“膈俞”穴上,用线香点燃,待艾炷燃至大鼠挣扎时用镊子夹去,每穴3壮,自造模结束后第1天起,1次/d,连续11次。非穴位组同法固定大鼠,针刺尾部任一非穴位点,自造模结束后第1天起,1次/d,连续11次。模型组造膜后仅抓取固定,但不治疗。空白组不经过任何处理。③实验评估:治疗第1,3,5,7,9,11天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治疗第11天检测各组脾质量及脾脏指数,I放射免疫试剂盒125测定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结果:①治疗后各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值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5天西药组、针刺组、艾灸组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回升(P<0.001);其中艾灸组作用最为显著,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第9天艾灸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与空白组基本接近(P>0.05),第11天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俞穴 环磷酰胺 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38
18
作者 李林虹 周国平 +1 位作者 刘小卫 张衡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期96-98,共3页
针刺是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方法,但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目前治疗中风偏瘫的趋势是针刺和现代康复手段结合、且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现将近年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 中风偏瘫 针刺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促生长素mRNA、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林亚平 万全荃 +2 位作者 彭艳 贺凤娥 沈菁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0-295,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等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和促生长素(ghrelin)mRNA、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等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和促生长素(ghrelin)mRNA、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配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DGP大鼠模型。电针穴位组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电针非穴组取"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位对照点;胃复安对照组予胃复安药液(1 mL/100g)灌胃。用血糖仪测血糖,尿糖试纸测尿糖。治疗结束后以酚红为标记物,观察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法检测大鼠胃窦部ghrelin mRNA、GHSR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ghrelin mRNA、GHSR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ghrelin mRNA、GHSR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与电针非穴位组比较,电针穴位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可促进DGP大鼠胃肠运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ghrelin mRNA、GHSR mRNA在胃窦部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糖尿病胃轻瘫 胃排空率 小肠推进率 促生长素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胃窦
原文传递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及干细胞因子-kit信号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程程 林亚平 +5 位作者 彭艳 岳增辉 陈海交 杨建文 刘薇薇 刘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2-488,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及其胃窦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c-kit受体蛋白表达及干细胞因子(SC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及其胃窦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c-kit受体蛋白表达及干细胞因子(SC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结合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制备DGP模型。电针穴位组电针"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电针非穴组电针"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位对照点,胃复安对照组予1.7%胃复安药液(1mL/100g)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5d。监测血糖,酚红灌胃法测量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透射电镜法检测胃窦ICC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RT-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胃窦c-kit蛋白及SC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1),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ICC呈细胞凋亡样改变,SCF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P<0.05),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P<0.01),ICC数目增加,受损超微结构得到修复,SCF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电针非穴组比较,电针穴位组ICC受损超微结构有所恢复,SCF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各造模组间比较,c-ki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等穴可调控DGP大鼠血糖,促进胃肠排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CF mRNA,修复受损ICC超微结构,恢复其起搏功能,进而改善胃肠运动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糖尿病胃轻瘫 胃肠动力 SCF—kit CAJAL间质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