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分析下瘀血汤活性成分及其抗肝癌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哲 欧阳昭广 +6 位作者 龙红萍 唐玲 朱文豪 孟繁颖 周思倩 怀家轩 田雪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下瘀血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鉴定下瘀血汤的活性成分,借助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收集活性成分对应靶点。通过Gen... 目的探究下瘀血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鉴定下瘀血汤的活性成分,借助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收集活性成分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3.8.2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验证下瘀血汤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下瘀血汤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增殖的影响,并通过RT-qPCR验证其对关键靶点的作用。结果鉴定下瘀血汤活性成分49个,其中山柰酚、儿茶素、苦杏仁苷、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葡萄糖苷等是其抗肝癌潜在活性成分。预测得到其抗肝癌潜在靶点112个,关键靶点涉及CASP3、ESR1、PPARG、MYC等。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下瘀血汤抗肝癌作用机制主要与PI3KAkt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激素水平调节、cGMP-PKG信号通路调控的抗血管生成、紧密连接调控的肠屏障、肿瘤细胞的缺氧、应激、激酶结合等途径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下瘀血汤中大黄酚葡萄糖苷和儿茶素二聚体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能力。细胞实验证实,下瘀血汤含药血清浓度为20%时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可降低核心靶点CASP3、ESR1、PPARG、MYC表达。结论下瘀血汤中多种成分具有抗肝癌活性,通过CASP3、ESR1、PPARG、MYC等多靶点及多途径发挥抗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瘀血汤 活性成分 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薯蓣丸调控HIF-1α与p53表达改善线粒体损伤治疗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哲 欧阳昭广 +7 位作者 胡玉星 冯婷 陈铮甲 宁迪敏 张博宇 雷宜晨 刘华 田雪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010-1016,共7页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肿瘤微环境中HIF-1α与p53的表达以及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及其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雄性BALB/c裸鼠(n=24,5周龄),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模型组(0.9%生理盐水0.2 mL/d)、薯蓣丸组(薯蓣...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肿瘤微环境中HIF-1α与p53的表达以及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及其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雄性BALB/c裸鼠(n=24,5周龄),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模型组(0.9%生理盐水0.2 mL/d)、薯蓣丸组(薯蓣丸0.4 g/d),薯蓣丸+顺铂组(薯蓣丸0.4 g/d+每周腹腔注射顺铂5 mg/kg)、顺铂组(每周腹腔注射顺铂5 mg/kg)。每只裸鼠灌胃剂量为0.2 mL/d,每2天测量1次肿瘤体积与小鼠体质量,连续干预14 d后脱颈处死,剥离皮下移植瘤;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线粒体结构和数量;Western blot与RT-qPCR法分别检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中HIF-1α、p53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薯蓣丸组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HIF-1α的mRNA与蛋白表达(P<0.05),上调抑癌基因p53的mRNA与蛋白表达(P<0.05),同时改善线粒体结构损伤;与薯蓣丸组或顺铂组相比,薯蓣丸联合顺铂组对HIF-1α、p53基因表达及改善线粒体结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薯蓣丸可通过促使HIF-1α的失活与p53的活化,改善线粒体结构损伤,从而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与顺铂联用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微环境 薯蓣丸 线粒体损伤 HIF-α p53
下载PDF
173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异病同证”核心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毛渴欣 王岳 +8 位作者 欧龙云 王浩瞩 孟月琳 胡玉星 王勇力 邓哲 王若宇 冯婷 田雪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62-166,共5页
目的分析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证素基本特征及核心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原则,选取大样本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自拟《消化道恶性肿瘤... 目的分析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证素基本特征及核心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原则,选取大样本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自拟《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医证候学临床调查表》进行调查,提取病性、病位等证素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核心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共纳入73项有效四诊信息条目,常见病位证素包括脾、胃、肝,常见病性证素包括气虚、气滞、气郁、血瘀、水湿。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证候可依次归纳为脾气亏虚证(31.24%)、瘀血内阻证(28.37%)、胃气亏虚证(17.43%)、脾虚湿盛证(11.97%)、气机阻滞证(10.99%)。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机繁复庞杂,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核心证候可归纳为“中虚血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辨证论治 异病同证 证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