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363
1
作者 葛继荣 郑洪新 +12 位作者 万小明 王拥军 卢敏 杨鸫祥 罗毅文 赵咏芳 鞠大宏 刘柏龄 孙树椿 王和鸣 施杞 石印玉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医师提供参考。共识提出: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和血瘀气滞证,明确相应治法和中药方剂;原则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指标和检测项目,关注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评价与监测;并强调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与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论治 预防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被引量:211
2
作者 俞超芹 +32 位作者 段华 许泓 杜惠兰 连方 李力 张明敏 薛晓鸥 张信美 陈耀龙 罗颂萍 谈勇 马堃 王佩娟 吴瑞瑾 李佶 徐琳 冯晓玲 谭布珍 张晋峰 邓高丕 赵瑞华 李文 王文君 舒宽勇 金志春 曹保利 王希浩 吴献群 沈浣 王凌 刘丹卓 王莉 翟东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9-1176,共8页
1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1]。国际上有关内异症的诊治指南有150余种之多。2015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发布了中国《子宫内... 1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1]。国际上有关内异症的诊治指南有150余种之多。2015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发布了中国《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2],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多以该指南为临床诊疗的依据。然而该指南没有对中医药治疗形成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治指南 中西医结合 子宫内膜组织 激素依赖性 中华医学会 中医药治疗 临床诊疗
原文传递
艾灸温通温补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规律研究 被引量:187
3
作者 常小荣 刘密 +8 位作者 严洁 易受乡 岳增辉 张国山 刘迈兰 孙国杰 王玲玲 胡玲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875-879,共5页
本研究以灸法973项目的课题"艾灸的温通温补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为依托,围绕"艾灸的温热刺激能产生温通温补效应"这一假说,以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为疾病载体,遵循其"脾胃虚寒、中阳不运"的病机特点,拟定其... 本研究以灸法973项目的课题"艾灸的温通温补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为依托,围绕"艾灸的温热刺激能产生温通温补效应"这一假说,以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为疾病载体,遵循其"脾胃虚寒、中阳不运"的病机特点,拟定其"健脾益胃、温通补虚"的治疗原则,探讨艾灸温通与温补效应的作用机制,两种效应之间的关系以及效应规律的特点。研究结论:证实艾灸温通温补效应的作用机制为艾灸激活穴位(局部始动),推动气血运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通路),调节脏腑功能(效应器官响应)。阐明艾灸温通、温补效应之间的关系为"以温促通、以温达补,以通促补、以补促通,通中有补、补中有通、通补互用"。初步揭示其效应规律的特点是通补性、特殊性、条件性、程度性、差异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温通效应 温补效应 机制 规律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被引量:182
4
作者 贺艳萍 肖小芹 +3 位作者 邓桂明 欧阳林旗 陈镇 张志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中药穴位贴敷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本文基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经络学说,从药物对机体的局部刺激、经络传导、透皮吸收3方面阐述中药穴位敷贴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代谢组学、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热点,提出中医药系统... 中药穴位贴敷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本文基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经络学说,从药物对机体的局部刺激、经络传导、透皮吸收3方面阐述中药穴位敷贴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代谢组学、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热点,提出中医药系统生物学这一新的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敷贴疗法 作用机理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 综述
下载PDF
高血压病常见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观察 被引量:148
5
作者 蔡光先 朱克俭 +1 位作者 韩育明 孙惠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92-493,共2页
采用多层次选择调研现场以及统一诊断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临床调研高血压病1038例。结果表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以及肝风上扰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是高血压病与体质及并发症密切... 采用多层次选择调研现场以及统一诊断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临床调研高血压病1038例。结果表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以及肝风上扰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是高血压病与体质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的常见或相兼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常见证候
下载PDF
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7
6
作者 吴焕淦 严洁 +5 位作者 余曙光 徐斌 常小荣 马晓芃 穆敬平 刘慧荣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从灸材、灸量、艾灸的光热效应、艾灸的调节机制等方面综述灸法研究的现状,提出制约灸法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对灸法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灸法 灸用材料 灸量 量效关系 针灸疗法 红外辐射光谱 作用机制 述评
下载PDF
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64
7
作者 张建斌 王玲玲 +2 位作者 胡玲 常小荣 吴焕淦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从艾灸治病的特点、适应证和效应特点等方面阐释了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基础,艾灸以温热刺激为起始动因,以疏通经络为作用机制,以温促通是艾灸产生诸多治疗效应的主要机制。总结出艾灸温通作用存在强弱和缓急的差异,并对临床应用作了初步... 从艾灸治病的特点、适应证和效应特点等方面阐释了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基础,艾灸以温热刺激为起始动因,以疏通经络为作用机制,以温促通是艾灸产生诸多治疗效应的主要机制。总结出艾灸温通作用存在强弱和缓急的差异,并对临床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作用机制 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艾灸温通温补概念的内涵分析 被引量:139
8
作者 张建斌 王玲玲 +4 位作者 吴焕淦 胡玲 常小荣 宋小鸽 马晓芃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0-1003,共4页
分析艾灸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规律,可以发现艾灸作用于人体腧穴,温热刺激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特性;艾灸温热刺激所引起的多种临床效应,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①温通:产生调和气血、宣通经络效应的以温促通作用;②温补:产生扶阳补气、阳生... 分析艾灸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规律,可以发现艾灸作用于人体腧穴,温热刺激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特性;艾灸温热刺激所引起的多种临床效应,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①温通:产生调和气血、宣通经络效应的以温促通作用;②温补:产生扶阳补气、阳生阴长效应的以温达补作用,两者作用密切相关,互有影响。艾灸温通、温补的作用原理,有别于方药的本草学原理,具有独特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温热刺激 艾灸效应 温通 温补
原文传递
藤茶中双氢黄酮醇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其药理活性 被引量:123
9
作者 周天达 周雪仙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58-461,共4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藤茶(Ampelopsisgrossedentata))中一种双氢黄酮醇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方法:用溶剂和柱层析对藤茶的一种双氢黄酮醇进行分离;用理化常数测试和光谱法(UV,IR,EI-MS,1HN... 目的:分离和鉴定藤茶(Ampelopsisgrossedentata))中一种双氢黄酮醇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方法:用溶剂和柱层析对藤茶的一种双氢黄酮醇进行分离;用理化常数测试和光谱法(UV,IR,EI-MS,1HNMR,1HNMR+D2O,13CNMR)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用兔胸主动脉条实验,观察其对去甲肾上腺素(NA)和高K+所致主动脉条收缩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到一种双氢黄酮醇成分,鉴定为3,3′,4′,5,5′,7-六羟基-2,3-双氢黄酮醇,即双氢杨梅树皮素(dihydromyricetin)。双氢杨梅树皮素能使NA的量效反应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使高K+所致的收缩幅度下降。小鼠ig最大耐受量为5g/kg,小鼠腹腔注射LD50及其可信限为1.41±0.13g/kg(P=0.95)。结论:双氢杨梅树皮素在本种植物中为首次报道。它能明显拮抗NA和高K+所致的兔胸主动脉条收缩反应,毒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双氢黄酮醇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中药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2
10
作者 聂娟 谢丽华 +4 位作者 马港圆 林兴丽 钟良 赵毅锦 唐标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7期228-231,共4页
黄芪,又名黄耆、绵黄耆、箭芪。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1],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止渴、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所致之气虚乏力、... 黄芪,又名黄耆、绵黄耆、箭芪。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1],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止渴、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所致之气虚乏力、咳喘气短、表虚自汗,中气下陷所致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脾虚水湿失运导致的尿少水肿,气血不足所致的痈疮内陷、脓成不溃及久溃不敛,内热消渴,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测定黄连中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含量 被引量:125
11
作者 匡艳辉 朱晶晶 +1 位作者 王智民 张启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在建立黄连中的5个主要生物碱同步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的方法学考察模式,验证该方法在黄连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黄连药材为研究对象,以药材中5个典型生物碱为指标,建立小檗碱与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 目的在建立黄连中的5个主要生物碱同步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的方法学考察模式,验证该方法在黄连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黄连药材为研究对象,以药材中5个典型生物碱为指标,建立小檗碱与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的含量计算(计算法),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药材中该5种生物碱的含量(实测法),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28批黄连药材和饮片中5个生物碱的含量可以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测定,其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RSD<5%)。结论以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同步测定的一测多评法控制黄连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是可行的、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校正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连 生物碱
原文传递
茯苓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3
12
作者 张年 李兆星 +4 位作者 李娟 刘靖 戴甲木 李豫伟 李顺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33,共14页
"四君八珍"之一的中药茯苓在我国食用已有2000余年,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通过检索PubMed和Scifinder等数据库显示,茯苓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是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衰老... "四君八珍"之一的中药茯苓在我国食用已有2000余年,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通过检索PubMed和Scifinder等数据库显示,茯苓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是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提高记忆力、调节泌尿系统、降血糖、降血脂、镇静、催眠、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近50年来茯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19
13
作者 杨凯麟 曾柳庭 +4 位作者 葛安琪 葛金文 龙治勇 鲍婷婷 蒋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08-2216,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理学分子机制。方法:在中医药数据库收集筛选桃仁-红花药对化学成分信息的基础上,分别应用Scifinder和Pharm Mapper搜集和预测化学成分的已知靶点与潜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理学分子机制。方法:在中医药数据库收集筛选桃仁-红花药对化学成分信息的基础上,分别应用Scifinder和Pharm Mapper搜集和预测化学成分的已知靶点与潜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根据桃仁-红花药对的已知靶点搜集、潜在靶点预测以及富集分析的结果运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预测靶点网络模型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桃仁-红花药对的17个化学成分返回了74个已知靶点,其已知靶点与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凝血、抗炎、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四个模块有关。并通过Pharm Mapper接获得317个预测靶点和通过通路注释分析获得128个信号通路,包括与疾病相关的通路39条、与代谢相关的通路25条、与免疫相关的通路11条等。结论:已知靶点所分成的四个模块与血瘀证的四个特性相对应,潜在靶点及其信号通路的富集所获得的128个信号通路涉及血瘀证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体现了桃仁-红花药对干预血瘀证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红花 血瘀证 活血化瘀 中医药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牛膝中皂苷和甾酮类物质基础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6
14
作者 罗懿钒 欧阳文 +6 位作者 唐代凤 程思佳 唐纯玉 张云坤 王雄龙 周华荣 李顺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2期2122-2136,共15页
中药牛膝分为怀牛膝、川牛膝和土牛膝,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复杂且存在差异。皂苷和甾酮类化合物是牛膝的主要成分,其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对牛膝的皂苷类及甾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归属,并对相关药理活性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牛... 中药牛膝分为怀牛膝、川牛膝和土牛膝,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复杂且存在差异。皂苷和甾酮类化合物是牛膝的主要成分,其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对牛膝的皂苷类及甾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归属,并对相关药理活性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牛膝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皂苷类 甾酮类 药理作用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人参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15
作者 罗林明 石雅宁 +3 位作者 姜懿纳 詹济华 覃丽 陈乃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2-596,共15页
人参是中国延用了两千多年珍贵的传统中药材之一,由于其具有诸多药理作用而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等多种疾病。目前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因而人参抗肿瘤作用也越加受到关注。针对人参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其分子作用... 人参是中国延用了两千多年珍贵的传统中药材之一,由于其具有诸多药理作用而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等多种疾病。目前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因而人参抗肿瘤作用也越加受到关注。针对人参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构效关系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人参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及其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人参多糖和人参炔醇,这些活性成分发挥药理作用的机制目前已较为明确,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分化、增强对肿瘤细胞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与转移等,而其分子机制涉及许多相关基因、蛋白、蛋白酶、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等的调控与表达。此外,人参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导致抗肿瘤活性有所差异。人参中含有丰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有望为临床治疗各种肿瘤提供安全有效的天然药物及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抗肿瘤 分子机制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玄参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分析预测 被引量:115
16
作者 李翎熙 陈迪路 周小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17-2426,共10页
玄参是一味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类、倍半萜类、三萜类、简单苯丙素类、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及多糖类。具有舒张血管、抗心肌纤维化、抗氧化、保肝、降血糖、抗炎、抗癌、抗菌、杀灭疟原虫的作用。在综述... 玄参是一味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类、倍半萜类、三萜类、简单苯丙素类、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及多糖类。具有舒张血管、抗心肌纤维化、抗氧化、保肝、降血糖、抗炎、抗癌、抗菌、杀灭疟原虫的作用。在综述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基础上,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入血成分、传统功效-物质基础和临床使用的角度对玄参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分析预测,建议将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和多糖类成分作为玄参总成分类Q-marker筛选的备选物质,将哈巴苷、哈巴俄苷、桃叶珊瑚苷、安格洛苷C、毛蕊花糖苷作为玄参单一成分类Q-marker筛选的备选物质。本文通过确定玄参Q-marker筛选的备选物质,以期为解决玄参质量问题、建立更加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制定高水平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IL-1,IL-6,TNF-α及NO的影响 被引量:110
17
作者 邝高艳 严可 +1 位作者 柴爽 卢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90例膝... 目的:观察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90例膝关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对照组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均行关节穿刺取关节液,检测关节液中IL^(-1),IL-6,TNF-α及NO的含量,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srsities(WOMAC)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L^(-1),IL-6,TNF-α及NO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味独活寄生合剂可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加味独活寄生合剂能减少关节液中IL^(-1),IL-6,TNF-α及NO的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这可能是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加味独活寄生合剂 膝关节功能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中药百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9
18
作者 罗林明 裴刚 +4 位作者 覃丽 周小江 詹济华 廖念 陈乃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4-837,共14页
百合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通过检索、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药用百合植物的鳞茎中主要含有甾体皂苷、甾醇、酚酸甘油酯、黄酮、苯丙素、生物碱和多糖类等化学成分;百合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止咳祛痰、镇静... 百合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通过检索、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药用百合植物的鳞茎中主要含有甾体皂苷、甾醇、酚酸甘油酯、黄酮、苯丙素、生物碱和多糖类等化学成分;百合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止咳祛痰、镇静催眠、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应激损伤、抗抑郁、降血糖及抑菌等。通过对3种药用百合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文献总结,以期为百合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鳞茎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二) 被引量:111
19
作者 孙贵香 郭艳幸 +2 位作者 何清湖 郭珈宜 张冀东 《中医正骨》 2012年第10期73-77,共5页
筋骨互用平衡论是平乐正骨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平乐正骨理论认为筋与骨在生理上相互依存,保持着动态平衡;在病理上互相影响,筋骨失衡是伤科疾病之重要病机。筋骨互用平衡论的核心是重视人体筋与骨的关系,强调筋与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筋骨互用平衡论是平乐正骨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平乐正骨理论认为筋与骨在生理上相互依存,保持着动态平衡;在病理上互相影响,筋骨失衡是伤科疾病之重要病机。筋骨互用平衡论的核心是重视人体筋与骨的关系,强调筋与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本文从筋与骨的动态平衡关系、筋骨失衡是伤科疾病之重要病机、筋骨互用平衡论在伤科辨证论治中的指导作用、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乐正骨 筋骨互用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7
20
作者 陈芊妤 廖若夷 +1 位作者 张月娟 罗尧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7-681,共5页
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针刺疗法、穴位按摩、穴位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蜡疗等多种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指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尤其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 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针刺疗法、穴位按摩、穴位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蜡疗等多种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指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尤其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由于该方法治疗步骤简单、专业知识需求相对较少、安全、病人出院后使用频率高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 中风 偏瘫 康复护理 针刺疗法、穴位按摩、穴位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蜡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