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水稻田间杂蔸率估算种子纯度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卫斌 张宇飞 +1 位作者 王先华 戴绍钧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水稻种子的纯度 ,必须通过抽穗后的表现进行鉴定。由于水稻种植中的基本苗数与蔸数是不一致的 ,因此以蔸为单位的田间纯度与以种粒为单位的种子纯度也是不一致的 ,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剥蔸计数估计种子纯度。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因样本少而... 水稻种子的纯度 ,必须通过抽穗后的表现进行鉴定。由于水稻种植中的基本苗数与蔸数是不一致的 ,因此以蔸为单位的田间纯度与以种粒为单位的种子纯度也是不一致的 ,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剥蔸计数估计种子纯度。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因样本少而不准确。对于由两本蔸和单本蔸组成的群体 ,推导了由杂蔸率 g、全杂蔸率 g1 、半杂蔸率 g2 计算杂株率 p的公式为 :p =0 5[g1 + 0 5g2 + 1 - ( g1 + 0 5g2 + 1 ) 2 - 4( g1 + 0 5g2 ) ],并给出了判断是否存在三本及三本以上蔸的方法 ,证明了即使存在三本及三本以上蔸 ,该公式仍然能估计杂株率的上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蔸率 种子纯度 估算方法 纯度鉴定
下载PDF
早熟梨新品种区域性比较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秀根 阎志红 +2 位作者 杨健 陈美玲 尹业雄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5-268,共4页
七月酥、早美酥是分别用幸水×早酥和新世纪×早酥杂交培育而成。区域性试验研究表 明二者具有早果、丰产、优质的特性,在外观、色泽、品质等方面优于我国目前广泛栽培的早酥梨, 是有推广前途的极早熟或早熟梨新品种。
关键词 早熟梨 七月酥 早美酥 区域比较 新品种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60
3
作者 胡诚 陈云峰 +3 位作者 乔艳 刘东海 张顺陶 李双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低产黄泥田是一种发育程度低的水稻土,土壤贫瘠,作物产量低。本文研究探讨了小麦、水稻、油菜秸秆还田及配施秸秆腐熟剂后秸秆还田对低产黄泥田的土壤改良效果。【方法】在荆门市双季稻区设置了单施化肥(对照),化肥配施小麦、... 【目的】低产黄泥田是一种发育程度低的水稻土,土壤贫瘠,作物产量低。本文研究探讨了小麦、水稻、油菜秸秆还田及配施秸秆腐熟剂后秸秆还田对低产黄泥田的土壤改良效果。【方法】在荆门市双季稻区设置了单施化肥(对照),化肥配施小麦、水稻、油菜秸秆,化肥配施小麦、水稻、油菜秸秆同时添加秸秆腐熟剂等七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取样分析了这些处理对双季稻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1)在早、晚稻上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增加了稻谷的产量,比单施化肥最多增产1423.2 kg/hm2,增幅为23.5%;添加秸秆腐熟剂也能够增加稻谷的产量,比单独秸秆还田最多增产653.8 kg/hm2,增幅为9.6%。与对照比较,油菜秸秆+腐熟剂处理晚稻显著增产。2)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秸杆+腐熟剂处理高于对应的秸秆还田处理,而土壤容重则下降。3)与对照比较,秸秆处理>5 mm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增加3.78%8.62%,>0.25 mm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也都增加,<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下降。秸秆还田有利于>0.25 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总量的增加,减少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4)与对照比较,秸秆处理的土壤水溶性物质、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可提取腐殖物质总量、胡敏素含量增加。添加腐熟剂后,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低于相对应的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稳结合态腐殖质、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结合态腐殖质总含量都有所增加。结合态腐殖质中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最高,所有的处理都在60%以上。【结论】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不仅能够增加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还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容重。秸秆还田主要提高了>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黄泥田 秸秆还田 秸秆腐熟剂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地面覆盖反光膜对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吴黎明 蒋迎春 +6 位作者 王志静 周民生 许淼 仝铸 涂俊凡 甘国平 张楚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1,共3页
研究了地面覆盖反光膜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后,柑桔果皮色泽指数呈正值,果皮亮度值(L)达到70以上,其着色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空白),极大地改善了柑桔外观着色。试验还表明,早熟温州蜜柑秋季地面覆盖反光膜... 研究了地面覆盖反光膜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后,柑桔果皮色泽指数呈正值,果皮亮度值(L)达到70以上,其着色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空白),极大地改善了柑桔外观着色。试验还表明,早熟温州蜜柑秋季地面覆盖反光膜的最佳时期在完熟采收(11月上旬)前30~40天,若此期覆膜,龟井、兴津和宫川等3个温州蜜柑品种的果实外观着色明显优于对照,果实内在品质有较大幅度地提高,糖度比对照提高0.7个百分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地面覆膜 反光膜 果实品质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吸收、利用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利 张建峰 +7 位作者 张富林 范先鹏 杨俊诚 杨永成 熊桂云 吴运明 余延丰 符家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5-202,共8页
本试验采用连续两个轮作周期的稻麦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推荐施肥(小麦N 195 kg/hm2,水稻210 kg/hm2,均按底肥40%、分蘖肥30%、拔节肥30%分3次施用)的基础上,氮量减施... 本试验采用连续两个轮作周期的稻麦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推荐施肥(小麦N 195 kg/hm2,水稻210 kg/hm2,均按底肥40%、分蘖肥30%、拔节肥30%分3次施用)的基础上,氮量减施20%,并配合综合调控技术措施,产量并没有降低,而且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贡献率均得到提高。氮素在作物体内累积随着施量的提高而提高,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氮素表观损失也有相同的规律。生产相同数量的籽粒产量的需氮量小麦高于水稻,而氮素表观损失,则水稻高于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稻麦轮作 氮素利用率 氮素平衡
下载PDF
不同氮源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方华舟 王小艳 向会耀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4-2737,共4页
为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氮源,比较观察了常见无机氮源硝酸钾、尿素及常见有机氮源蚕蛹粉、蛋白胨、蛋清液、鱼粉对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氮源对蛹虫... 为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氮源,比较观察了常见无机氮源硝酸钾、尿素及常见有机氮源蚕蛹粉、蛋白胨、蛋清液、鱼粉对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氮源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显著优于无机氮源,液体菌种生长以蛋白胨为佳;发菌出草培养基最佳氮源依次为蚕蛹粉、蛋白胨、鱼粉、蛋清液等有机氮源,其中,蚕蛹粉具有较好的促进出草作用,但抗感染能力弱于其他有机氮源。蛋白胨、蛋清液、鱼粉等有机氮源氮素营养全面、丰富,营养容易被菌丝吸收,菌丝生长健壮;制备液体菌种氮源以蛋白胨为佳,发菌出草以包括蚕蛹粉的复合氮源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人工栽培 氮源
下载PDF
麦后移栽棉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余隆新 荣义华 +10 位作者 张教海 付永红 夏松波 王孝纲 别墅 王朝晖 张勇 陈超 牛贵勤 黄克朋 曹超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82-2684,共3页
通过对湖北省有代表性的三市五县(市区)十乡镇18户农户麦后移栽棉生产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了麦后移栽棉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成因;针对麦后移栽棉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近两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对策。
关键词 麦后移栽棉 生产现状 技术对策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低产黄泥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诚 刘东海 +4 位作者 陈云峰 乔艳 伍德春 孙斌 李双来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在荆门市双季稻区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土壤理化性质、双季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均提高了土壤水溶性物质、胡敏酸、胡敏素含量、可提取腐殖物质总量,其中泥炭土、菇渣及生物有机肥... 在荆门市双季稻区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土壤理化性质、双季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均提高了土壤水溶性物质、胡敏酸、胡敏素含量、可提取腐殖物质总量,其中泥炭土、菇渣及生物有机肥处理增幅较大;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稳结合态腐殖质、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结合态腐殖质总含量,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各土壤改良措施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早、晚稻产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处理的早稻增产6.6%、晚稻增产9.5%;同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各改良措施中,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增产幅度较大,早、晚稻分别增产10.13%和17.50%,且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优于其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黄泥田 土壤改良 土壤腐殖质 腐殖质结合形态 稻谷产量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P88S/0293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潘典进 韦富裕 +7 位作者 陈刚友 杨永成 陈胜才 熊明军 上官清河 李明辉 张斌 吴继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选择播种期、移栽密度、施氮量3个可控因子进行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试验,经过对单位面积产量与3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出P88S/0293每公顷欲夺取9 000~10 650 kg的产量,其优化农业组合方案为:4...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选择播种期、移栽密度、施氮量3个可控因子进行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试验,经过对单位面积产量与3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出P88S/0293每公顷欲夺取9 000~10 650 kg的产量,其优化农业组合方案为:4月25~28日播种,每公顷栽14.4万~16.5万穴,施纯氮210.0~229.5 kg,即总的高产栽培原则是适当早播、稀植、中等氮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P88S/0293 栽培模式
下载PDF
藜蒿肥料用量与施肥效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桂云 刘冬碧 +4 位作者 胡时友 杜华清 肖习明 田仕平 陈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82,共2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藜蒿对N、P、K养分的需求量较大 ,在当地条件下以每公顷施用纯N2 70kg、P2 O51 2 0kg、K2 O1 50kg较为适宜 ,要掌握N、P、K养分的平衡施用 。
关键词 藜蒿 肥料 使用量 施肥 品种类型 需求量
下载PDF
含水量及空气温度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华舟 左雪枝 +2 位作者 肖习明 路彩云 李文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113,共4页
为了探索蛹虫草栽培期主要阶段适宜的含水量及空气湿度,以培养基料水比为1∶1.0、1∶1.2、1∶1.5、1∶1.8、1∶2.0,转色空气湿度为70%、80%、90%,出草空气湿度为75%、85%、95%分别进行发菌、转色和出草的对比试验,比较观察菌丝萌发、生... 为了探索蛹虫草栽培期主要阶段适宜的含水量及空气湿度,以培养基料水比为1∶1.0、1∶1.2、1∶1.5、1∶1.8、1∶2.0,转色空气湿度为70%、80%、90%,出草空气湿度为75%、85%、95%分别进行发菌、转色和出草的对比试验,比较观察菌丝萌发、生长、转色、出草及感染等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含水量为料水比1∶1.5,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满瓶时间最短,感染率为0;转色阶段最适空气湿度为80%,转色最快、效果最好,感染率为0;出草阶段最适空气湿度为85%,出草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感染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料水比 空气湿度 菌丝生长 产量
下载PDF
荆门市春季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杰 王光俊 +5 位作者 周建华 杨丹 邓士元 熊明 俆必维 冯青春 《上海蔬菜》 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以荆门市主栽甜玉米品种楚甜双福为对照,引进9个甜玉米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金玉、博宝、彩甜糯10-1、脆珍甜玉米和金中玉综合表现好于对照,增产效果显著,均可作为主栽品种在荆门地区推广栽培;金镶玉甜8号、夏王... 本文以荆门市主栽甜玉米品种楚甜双福为对照,引进9个甜玉米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金玉、博宝、彩甜糯10-1、脆珍甜玉米和金中玉综合表现好于对照,增产效果显著,均可作为主栽品种在荆门地区推广栽培;金镶玉甜8号、夏王、超级彩甜糯和风流才子综合性状表现较差,建议可小面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品种 比较试验 荆门市
下载PDF
荆门市2016年秋季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杰 周建华 +6 位作者 邓士元 王光俊 熊明 别士平 董喜梅 刘玲 杨丹 《上海蔬菜》 2017年第5期3-5,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荆门地区秋季种植的结球甘蓝品种,我们特引进7个结球甘蓝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7-11甘蓝结球早,花球紧实,商品性好,耐贮运,抗病性强,产量较高;17-13甘蓝虽结球迟,但花球紧实,商品性好,田间采收期长,不易裂球,... 为筛选出适合荆门地区秋季种植的结球甘蓝品种,我们特引进7个结球甘蓝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7-11甘蓝结球早,花球紧实,商品性好,耐贮运,抗病性强,产量较高;17-13甘蓝虽结球迟,但花球紧实,商品性好,田间采收期长,不易裂球,抗病性强,产量高。这两个甘蓝新品种可作为辅助品种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新品种 比较试验 荆门市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质量研究Ⅰ.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利 夏贤格 +5 位作者 范先鹏 吴家琼 肖习明 陈波 丁亨虎 熊桂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83-5687,共5页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养分及主要微量元素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其中p H、OM、全K变异较小,速效N、P、K及微量元素变异较大。湖北省主要农区土壤OM、全N...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养分及主要微量元素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其中p H、OM、全K变异较小,速效N、P、K及微量元素变异较大。湖北省主要农区土壤OM、全N、有效Mn和有效Cu较为丰富,但碱解N、速效P、有效Fe、有效B较为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农区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下载PDF
不同农艺措施对油菜新品种H9901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蔺江霞 王清洲 +3 位作者 熊传刚 许强 王家同 李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分析移栽密度、摘薹高度、氮素水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摘薹高度对产量影响呈负相关 。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密度 摘薹高度 氮素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满头红”红桔芽变新品种“华红桔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启荣 伊华林 +3 位作者 金雪晴 聂山海 甘国平 金国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3,共2页
华红桔1号为浙江地方红桔品种"满头红"的芽变。早果丰产。在湖北荆门,果实成熟期在11月中旬。果实大小整齐,果实商品性好。果实外观艳丽,果面桔红色、富有光泽。果肉化渣程度好、桔香味浓,果汁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维... 华红桔1号为浙江地方红桔品种"满头红"的芽变。早果丰产。在湖北荆门,果实成熟期在11月中旬。果实大小整齐,果实商品性好。果实外观艳丽,果面桔红色、富有光泽。果肉化渣程度好、桔香味浓,果汁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维生素C含量210.8mg/kg,品质优。抗寒性、抗旱涝性与中熟温州蜜柑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红桔1号 满头红 芽变优株 选育 红桔
下载PDF
紫心甘薯新品种鄂薯8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新笋 雷剑 +3 位作者 苏文瑾 郑彬 张良兴 邓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53-4555,共3页
鄂薯8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日本选育的紫色甘薯品种山川紫为母本,日本绫紫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品种,具有花青素含量高、鲜薯产量高、茎叶产量高等优点,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好;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注意适当早栽、合... 鄂薯8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日本选育的紫色甘薯品种山川紫为母本,日本绫紫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品种,具有花青素含量高、鲜薯产量高、茎叶产量高等优点,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好;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注意适当早栽、合理肥水运筹和适度化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甘薯 鄂薯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杂交油菜新品系H9905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习明 蔺江霞 +3 位作者 王清洲 余继军 蒋艳 王政法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4,共3页
追施氮肥和增施油菜专用配方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呈正相关。每公顷最高产量达到3060 1kg时,密度水平为74908株,需追施纯氮149 1kg,底施专用配方肥932 3kg。
关键词 栽培密度 施肥水平 杂交油菜 新品系 “H9905” 产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绿色稻米生产中控害效果初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元文 张育鹏 +3 位作者 谢支勇 魏先尧 艾新龙 文铁军 《中国农技推广》 2004年第5期51-52,共2页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显得更加迫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高低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为彻底解决长期使用农药给水稻生产造成的污染,保证稻米生产的无害化...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显得更加迫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高低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为彻底解决长期使用农药给水稻生产造成的污染,保证稻米生产的无害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荆门市市县镇3级共同投资在沙洋县官当镇组织实施了5.25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其中绿色水稻生产示范基地面积3.00万亩.示范基地重点推广灯光物理杀虫技术,通过有效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现将频振式杀虫灯运作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 绿色稻米 控害效果 地形 灯具管理
原文传递
几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代小军 陈建军 +2 位作者 吕池荣 艾新龙 张帮华 《湖北植保》 2014年第6期40-41,29,共3页
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供生产上应用,本试验选用五种药剂对荆门市稻水象甲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五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20%丁硫克百威EC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对稻水象甲... 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供生产上应用,本试验选用五种药剂对荆门市稻水象甲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五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20%丁硫克百威EC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2.89%和9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药剂试验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