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曾文良 冯茂辉 +2 位作者 胡名柏 顾克非 田素芳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10期630-631,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胃良性病变和52例胃癌组织中VEGF和MMP-2表达情况。结果VEGF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浸及浆...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胃良性病变和52例胃癌组织中VEGF和MMP-2表达情况。结果VEGF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浸及浆膜层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浸及浆膜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2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浸及浆膜层组MMP-2表达率高于未侵及浆膜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MMP-2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和MMP-2表达关系密切(P<0.05)。结论VEGF和MMP-2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可作为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转移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永 甘胜红 柯泽文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2386-2388,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红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射频组34例,腹腔镜组19例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11例行辅...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红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射频组34例,腹腔镜组19例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11例行辅助式腹腔镜肝切除术;射频组均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术(8例CT引导,26例B超引导)。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输血率、ALT和AST、术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射频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率优于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评分低于腹腔镜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ALT、AST较术前有所升高,至术后第5天时二者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36个月随访,腹腔镜组7例死亡、2例远处转移、8例肝内复发;射频组17例死亡、4例远处转移、20例肝内复发。腹腔镜组第1、2、3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第2、3年的生存率优于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青中年患者建议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对不能或不愿行手术切除的老年患者建议行射频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肝癌 腹腔镜肝切除术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甲状腺癌二次手术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定国 陈任初 冯茂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5期34-35,37,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原因,探讨甲状腺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二次手术甲状腺癌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术前误诊导致近期二次手术26例(46.4%),术后残癌率69.2%(18/26);术后复发或转移...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原因,探讨甲状腺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二次手术甲状腺癌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术前误诊导致近期二次手术26例(46.4%),术后残癌率69.2%(18/26);术后复发或转移导致二次手术30例(53.6%),术后残癌率93.3%(28/30);首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22例(39.3%)。二次手术后5年随访35例,存活率85.7%(30/35)。结论术前误诊和首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是造成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甲状腺癌应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式,二次手术应持积极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复发癌 再手术
原文传递
C-met、IGF-1R蛋白表达与胃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保勤 艾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7例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met、IGF-1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7例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met、IGF-1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C-met、IGF-1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7%(56/87)、60.92%(53/87)。临床分期Ⅲ期、中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C-met蛋白、IGF-1R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将胃癌患者C-met、IGF-1R蛋白表达情况进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met与IGF-1R表达呈正相关(rs=0.486,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met、IGF-1R呈高表达,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有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曾文良 李俊 薛新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脂肪肝 高甘油三酯血症
下载PDF
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超 汪全新 张保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手术术前、术后7d、术后6个月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1年内进行持续随访。结果80例胃癌患者全部...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手术术前、术后7d、术后6个月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1年内进行持续随访。结果80例胃癌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进食顺利,体重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1年的随访期内也无患者死亡。结论在全胃切除后实施连续空肠间置术对消化道进行重建,既能最大限度清除癌变病灶又能保留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减少术后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而且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操作简单,患者生存率较高,十分适宜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 胃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580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文小程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9期63-64,共2页
目的:探究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72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试验组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 目的:探究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72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试验组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很高的取石成功率,而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开放手术 输尿管结石 疗效 术后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大肠腺癌中HIF-1α和p14^ARF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吴超 顾克非 +2 位作者 殷桂发 阮应东 张楷良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年第12期6-8,共3页
为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14^ARF的表达及其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2例大肠腺癌标本HIE-1α和p14^ARF蛋白的表达。HIF-1α阳性表达率为43.5%(27/62).p14^ARF阳性率为71%(44/62)。HIF-1α阳性表... 为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14^ARF的表达及其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2例大肠腺癌标本HIE-1α和p14^ARF蛋白的表达。HIF-1α阳性表达率为43.5%(27/62).p14^ARF阳性率为71%(44/62)。HIF-1α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随Dukes分期的不同有增高的趋势,即Dukes D期>Dukes C期>Dukes B期>Dukes A期。HIF-1α阳性表达与癌组织Dukes分期呈显著相关(P<0.001)。p14^ARF表达与大肠腺癌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均相关(P均<0.01)。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α与p14^ARF表达显著相关(γ=-0.392,P<0.01)。结果显示,HIF-1α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浸润和转移,p14^ARF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转移状况相关,p14^ARF可能通过抑制HIF-1α表达的途径抑制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癌 HIF-1Α P14^ARF 基因表达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38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克剑 阮应东 李俊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43-44,共2页
目的总结开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38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80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术后引流量100~80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术后... 目的总结开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38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80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术后引流量100~80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术后胸管漏气24例,术后因呼吸衰竭行机械辅助呼吸3例。结论基层医院开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节省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小切口 自发性气胸 肺大泡
原文传递
浅谈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及对策
10
作者 姜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7期148-148,152,共2页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神经外科中的护理问题。神经外科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但是,我国医院的神经外科护理中还存在很多不良事件,导致这些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研究神经外科护理...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神经外科中的护理问题。神经外科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但是,我国医院的神经外科护理中还存在很多不良事件,导致这些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及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神经外科的护理方法,阐述了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防止神经外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理 不良事件 因素 对策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急性肺损伤的防治
11
作者 李克剑 吴锦花 +1 位作者 阮应东 李俊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62-63,共2页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方法。结果 36例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愈35例,1例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治疗的关键是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综合征
原文传递
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保荣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5期202-202,共1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3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2例,接受系统化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74....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3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2例,接受系统化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74.4%,观察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90.5%,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进行系统化的护理,患者的肠胃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方法 腹部手术 肠胃功能 恢复
下载PDF
普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睡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保荣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4期281-281,共1页
目的:以胆囊切除术为例探讨普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患者术前和术后睡眠质量,调查询问失眠类型及影响睡眠质量因... 目的:以胆囊切除术为例探讨普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患者术前和术后睡眠质量,调查询问失眠类型及影响睡眠质量因素。结果术前22例(26.8%)和术后60例(73.2%)患者PSQI>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和手术当晚睡眠质量下降和显著恶化的比例最高。结论普外科手术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居住周围环境、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护理等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应重视术后护理,尤其是从改善居住环境、调节患者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以提升睡眠质量,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胆囊切除 睡眠质量 护理
下载PDF
小茴香在麻痹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康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麻痹性肠梗阻 小茴香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电解质失衡 机械性肠梗阻 平衡紊乱 肛门排便 腹部热敷 持续减压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贲门癌术后食管心包漏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立富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803-803,共1页
患者,男,56岁,因“上腹间断胀痛不适2月余”就诊,门诊行胃镜检查并作病理切片报告:贲门癌。于2010年3月18日入院治疗。既往有乙肝及结核病史。查体: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经术前充分准备后,于3月23日在全麻... 患者,男,56岁,因“上腹间断胀痛不适2月余”就诊,门诊行胃镜检查并作病理切片报告:贲门癌。于2010年3月18日入院治疗。既往有乙肝及结核病史。查体: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经术前充分准备后,于3月23日在全麻状态下经腹作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端侧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术后 食管心 食管胃端侧吻合术 近端胃大部切除 表浅淋巴结 病理切片 胃镜检查 全麻状态
下载PDF
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处理体会
16
作者 邓正安 《临床外科杂志》 2001年第6期409-409,共1页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胃排空障碍 影响因素 处理
下载PDF
基层医院抢救一例术中心跳停搏15分钟成功的体会
17
作者 高元福 陶康 陈家志 《腹部外科》 2000年第3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心跳停搏 急救 基层医院 成功率
下载PDF
Foley式肌肉分离切口行上尿路手术56例报告
18
作者 吴红斌 吴恒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3,共1页
目的:研究Foley式肌肉分离切口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Foley式肌肉分离切口完成56例58侧上尿路手术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82(65~100)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0(12~48)h,住院天数平均为... 目的:研究Foley式肌肉分离切口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Foley式肌肉分离切口完成56例58侧上尿路手术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82(65~100)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0(12~48)h,住院天数平均为6(5~9)天,术后无切口感染、裂开及术区皮肤疼痛麻木等并发症。结论:Foley式肌肉分离切口行上尿路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切口 上尿路
原文传递
左侧腹股沟复发性斜疝内容为卵巢囊肿1例
19
作者 周何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119-1119,共1页
关键词 左侧腹股沟斜疝 卵巢囊肿 外科手术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胃癌术后4年乳腺转移一例
20
作者 杨立富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7-17,共1页
患者,女42岁,因发现左侧乳房肿块2个月于2009年8月入我院治疗。既往病史:2005年3月因胃癌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胃周淋巴结未见转移,因经济条件差未行化疗及随访。体检: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直径约1.... 患者,女42岁,因发现左侧乳房肿块2个月于2009年8月入我院治疗。既往病史:2005年3月因胃癌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胃周淋巴结未见转移,因经济条件差未行化疗及随访。体检: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直径约1.5cm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与皮肤无粘连。左侧腋窝及锁骨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乳正常。腹部未触及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转移 胃癌术后 乳房肿块 术后病理报告 2009年 胃癌根治术 低分化腺癌 胃周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