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希州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1期150-150,152,共2页
目的观察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57例。对照组行雌、孕激素周期疗法,研究组行温经... 目的观察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57例。对照组行雌、孕激素周期疗法,研究组行温经祛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17.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P〈0.05)。结论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行温经祛瘀汤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祛瘀汤 月经不调 寒凝血阻型 疗效
下载PDF
经验调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希州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4期157-158,共2页
目的分析经验调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医治方法,分设成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医治,研究组予以经验调经汤加... 目的分析经验调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医治方法,分设成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医治,研究组予以经验调经汤加减医治,比对两组患者症状评分以及月经不调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乳房胀痛、小腹胀痛及腰骶酸痛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前两组月经不调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研究组月经不调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月经不调患者施行经验调经汤加减医治能改善其各项症状以及月经不调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调经汤 月经不调 加减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中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柯少云 《健康之路》 2017年第10期193-194,共2页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中重度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全年期间收治的30例原发性中重度痛经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及均匀分组原则将其均分成西医组与结合组,西医...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中重度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全年期间收治的30例原发性中重度痛经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及均匀分组原则将其均分成西医组与结合组,西医组患者需要服用西药治疗,结合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结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西医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原发性中重度痛经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中医与西医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原发性 中重度 中西医结合 疗效
原文传递
分析三种血液指标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余冬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定量(CRP)、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WBC)联合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源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定量(CRP)、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WBC)联合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源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细菌合并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RP、中性粒细胞、WBC测定,比较感染性疾病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指标差异,比较感染性疾病患者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在CRP、中性粒细胞与WBC三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感染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P<0.05)。结论 CRP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定量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值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小儿鞘膜积液改良术式及其疗效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青宇 夏金周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目的改良小儿鞘膜积液手术方式,并对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12岁,单侧98例,双侧15例,不包括鞘膜积液复发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例选择耻骨结节上方腹横纹切口,111例行鞘状... 目的改良小儿鞘膜积液手术方式,并对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12岁,单侧98例,双侧15例,不包括鞘膜积液复发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例选择耻骨结节上方腹横纹切口,111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2例没有找到未闭的鞘状突,远端鞘膜囊部分切除,残余囊壁用电刀电凝处理,没有做传统鞘膜外翻固定,术后给予自制疝带包扎1周。全部病例无复发。结论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是小儿鞘膜积液的可靠、简便的治疗方法,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膜积液 改良术式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胡君兰 《当代医学》 2011年第4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奥硝唑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口服奥硝唑药物,对照组口服甲硝唑药物。结果奥硝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35%(P<0.01...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奥硝唑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口服奥硝唑药物,对照组口服甲硝唑药物。结果奥硝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35%(P<0.01)。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甲硝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甲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
下载PDF
会阴侧切术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切口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君兰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切口的影响。方法:207例产前无感染征兆且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照组104例未进行全身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观... 目的:探讨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切口的影响。方法:207例产前无感染征兆且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照组104例未进行全身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会阴侧切术伤口感染和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术伤口愈合、切口感染、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不能减少切口感染、提高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应采取针对影响会阴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的综合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侧切术 全身预防性 抗生素 正常分娩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防治
8
作者 刘青宇 夏金周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4期660-660,共1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1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中出现皮下积液4例(3.4%),对出现积液者行局部抽液、置管引流等方法治疗,均治愈。结论应用两根引流管负压吸引是防治乳腺癌术后皮...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1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中出现皮下积液4例(3.4%),对出现积液者行局部抽液、置管引流等方法治疗,均治愈。结论应用两根引流管负压吸引是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治疗方法,出现皮下积液,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都可以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皮下积液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