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一凡 秦志刚 《科技传播》 2016年第2期156-157,共2页
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计算机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虽然较早启动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建立和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 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计算机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虽然较早启动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建立和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整体能力,但当前威胁和影响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并且在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还不够健全和稳固。本文立足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 信息安全 防护策略
下载PDF
招平断裂带蚀变岩非镜像对称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先春 李山 鲍中义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第5期25-30,共6页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西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沿该构造-成矿带已陆续发现了以玲珑金矿田为代表的不同规模金矿床十余处,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招平断裂带构造形式多样,矿化蚀变分带复杂。断裂带以发育连续且稳定的主裂...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西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沿该构造-成矿带已陆续发现了以玲珑金矿田为代表的不同规模金矿床十余处,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招平断裂带构造形式多样,矿化蚀变分带复杂。断裂带以发育连续且稳定的主裂面为特征,以主裂面为中心,上下盘蚀变岩基本呈非镜像对称分布。研究招平断裂带蚀变岩非镜像对称分带特征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平断裂带 主裂面 蚀变岩 非镜像对称 胶西北
下载PDF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故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一凡 秦志刚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第1期97-98,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成为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工具。但是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有限,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这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对计算机进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成为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工具。但是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有限,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这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的维护,正确的故障分析,不仅可以减少故障问题的出现几率,而且还能够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文章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故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充分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操作系统 日常维护 故障问题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铜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忠全 黄先春 《甘肃地质》 2014年第1期52-59,共8页
必鲁甘干矿区位于天山—阴山内蒙地槽华力西晚期褶皱带阿巴嘎旗复向斜中段,查干敖包(必鲁甘干)倒转背斜核部。区内NE向断裂构造控制了印支期花岗斑岩体及特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分布。通过勘探查明主矿体延长2 300m,延深1 850m,平均厚度... 必鲁甘干矿区位于天山—阴山内蒙地槽华力西晚期褶皱带阿巴嘎旗复向斜中段,查干敖包(必鲁甘干)倒转背斜核部。区内NE向断裂构造控制了印支期花岗斑岩体及特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分布。通过勘探查明主矿体延长2 300m,延深1 850m,平均厚度46.24m。铜钼矿赋存于花岗斑岩与硅质角岩内外接触带,赋矿岩石主要为花岗斑岩和硅质角岩。矿体形态以透镜状—似层状为主,属斑岩型铜钼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鲁甘干 NE向断裂 花岗斑岩 硅质角岩 蚀变分带 斑岩型铜钼矿
原文传递
焦家矿区深部金成矿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演化趋势探讨
5
作者 李山 黄先春 范家盟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2S期61-62,共2页
焦家金矿是胶东西北部地区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也是"焦家式金矿"模式建立之处。研究焦家金矿矿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成矿作用相关的地球化学演化趋势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焦家矿区深部岩石属于富铝、高SiO_2的钙... 焦家金矿是胶东西北部地区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也是"焦家式金矿"模式建立之处。研究焦家金矿矿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成矿作用相关的地球化学演化趋势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焦家矿区深部岩石属于富铝、高SiO_2的钙碱性S型花岗岩类,但与经典S型花岗岩相比,成矿期岩石趋向于低钠、高钾及高钾钠比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西北 焦家式金矿 岩石地球化学 金成矿作用 钙碱性S型花岗岩
下载PDF
湘东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石英脉Rb-Sr定年和S-Pb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俊良 陈娇霞 +5 位作者 徐德明 吴昌雄 张鲲 刘劲松 刘阿睢 刘重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7-866,共10页
湘东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段,是湘东北规模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对七宝山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矿物进行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53.4±2.0Ma(MSWD=1.8),^(87)Sr^(86)Sr初始值为0.71849±... 湘东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段,是湘东北规模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对七宝山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矿物进行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53.4±2.0Ma(MSWD=1.8),^(87)Sr^(86)Sr初始值为0.71849±0.00026,与区内石英斑岩形成年龄(153~155Ma)相同,说明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成因与石英斑岩体密不可分,成岩成矿年龄均在燕山期。为分析七宝山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对矿区内的黄铁矿进行了S、Pb同位素分析,矿石δ^(34)S为3.24‰~4.84‰,平均值为4.198‰;岩体δ^(34)S为2.22‰~3.86‰,平均值为2.805‰。δ^(34)S值总体变化较小,岩体δ^(34)S值较矿石小,更趋近于0值,说明岩体中硫极可能源于地幔;而矿床中硫来源于主体地幔硫和少量地壳硫混熔的混合硫源。Pb同位素变化范围也较小,矿石206Pb/^(204)Pb值变化范围为18.315~18.396,平均值为18.359;^(207)Pb/^(204)Pb值变化范围为15.629~15.737,平均值为15.675;^(208)Pb/^(204)Pb值变化范围为38.376~38.856,平均值为38.609。矿化岩体数值与之相似,结果显示,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具有下地壳富钍(铅)贫铀(铅)的特点。据此提出,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与含矿斑岩体有联系的深部岩浆分异演化而析出的含矿气-液流体。含矿斑岩体定位-结晶时,通过对周围受热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作用,可以从围岩中萃取少量成矿物质加入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七宝山 RB-SR 法测年 S-Pb 同位素组成 成矿年龄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劲松 胡俊良 +2 位作者 张鲲 雷鹏 周学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为了解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该矿区及周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Cu、Pb、Zn、Cd、As、Hg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未见Hg污染情况,但不同程度受到Cu... 为了解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该矿区及周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Cu、Pb、Zn、Cd、As、Hg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未见Hg污染情况,但不同程度受到Cu、Pb、Zn、Cd、As的污染,尤以Cd、As污染为重;(2)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中Cu、Pb、Zn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其总量的48.3%、67.3%、47.1%,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最高,残渣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次之;As和Hg以残渣态为主,含量比例在90%以上;(3)矿区及周边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最高,所占比例平均值为31.1%,远高于其他5种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最高,As的有效态含量最低,生物有效性最低。最后提出了采用稳定化修复技术清理污染源、采用磷酸二氢钙降低土壤中污染最严重元素Pb、Cd的生物有效性、采用香蒲等植物对工矿废弃地及部分未利用土地进行修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分布 生物有效性 矿区 土壤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面塌陷场地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永生 刘仁义 马瑞光 《岩土工程技术》 201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地面塌陷是一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成灾性特点,严重影响着区域内各类设施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物探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快速高效的勘查方法,在地面塌陷勘查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地面塌陷勘查工程实例,对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 地面塌陷是一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成灾性特点,严重影响着区域内各类设施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物探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快速高效的勘查方法,在地面塌陷勘查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地面塌陷勘查工程实例,对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面波法等方法组合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塌陷 综合物探 地灾勘查
下载PDF
大别山皇城山银矿区及外围陈棚组火山岩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江 吴昌雄 +3 位作者 彭三国 彭练红 张闯 刘锦明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04-2419,共16页
皇城山银矿床是西大别山地区代表性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受陈棚组火山机构的枝叉状裂隙构造控制.目前人们对该矿床成因、成矿时间和构造环境的理解尚不深刻,因此对相关火山岩进行了激光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测年、元素地球化学... 皇城山银矿床是西大别山地区代表性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受陈棚组火山机构的枝叉状裂隙构造控制.目前人们对该矿床成因、成矿时间和构造环境的理解尚不深刻,因此对相关火山岩进行了激光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测年、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结果表明,皇城山矿区陈棚组熔结凝灰岩及外围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3.4±1.5Ma(MSWD=1.3)和133.1±0.8Ma(MSWD=0.59),形成于早白垩世.陈棚组火山岩在较短时间内喷发形成,其喷发时限基本代表了皇城山银矿床形成时间.陈棚组流纹岩具高硅(SiO_2=73.83%~77.38%)、高钾(K_2O=4.65%~9.31%)特征,属于过铝质(A/CNK=1.09~1.31)和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Ba、Nb、Ta、P、Ti明显负异常和负Eu异常(δEu=0.33~0.88)特点.岩石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Sr为0.708 220~0.708 741,ε_(Nd)(t)值为-17.2^-18.5,Nd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2.32~2.43Ga.锆石ε_(Hf)(t)值范围为-22.3^-26.1,Hf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2.29~2.49Ga.主、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特征共同揭示陈棚组流纹岩为扬子陆壳北缘古老地壳物质重熔演化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陈棚组火山岩及其相关皇城山银矿床形成于大别山早白垩世加厚下地壳拆沉作用初期、挤压向伸展转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床 火山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大别山
原文传递
扬子陆块北缘西大别地区定远组双峰式火山岩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江 彭三国 +4 位作者 彭练红 许珂 张闯 刘锦明 王祥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5-365,共11页
西大别地区定远组由浅变质的酸性火山岩(流纹岩和流纹质凝灰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二者在空间上互层产出,具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系组合特征,为认识南秦岭-大别造山带及扬子陆块北缘前寒武纪物质组成和地质演化提供了极佳的研究对象.通过对... 西大别地区定远组由浅变质的酸性火山岩(流纹岩和流纹质凝灰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二者在空间上互层产出,具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系组合特征,为认识南秦岭-大别造山带及扬子陆块北缘前寒武纪物质组成和地质演化提供了极佳的研究对象.通过对2件变流纹岩、1件变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和1件变基性火山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原位U-Pb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分别为737±5Ma、740±3Ma、740±5Ma和739±6Ma.结果表明,定远组双峰式火山岩系形成时代并非前人认识的古生代,而是新元古代约740Ma.定远组与红安岩群双峰式火山建造形成时间基本一致,指示了西大别地区新元古代一次重要的拉张构造-岩浆事件,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扬子陆块北缘武当-随枣-大别地区新元古代800~720Ma岩浆活动广泛且强烈,其峰期为755~730Ma,可能是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 火山岩 地质年代学 新元古代 构造背景 大别山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中国滇黔桂及周邻区卡林型金矿构造蚀变体判别指标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建中 王泽鹏 +12 位作者 杨成富 李俊海 郑禄林 陈发恩 谭亲平 谢卓君 宋威方 徐良易 李松涛 王大福 覃永军 杨毓红 汪小勇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532-539,共8页
滇黔桂及周邻区为卡林型金矿集中产出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地之一。基于贵州西南部地区金矿研究和找矿实践,拓展了构造蚀变体(SBT)的内涵,建立了其判别指标,并简述了区域成矿与找矿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蚀变体是成矿作... 滇黔桂及周邻区为卡林型金矿集中产出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地之一。基于贵州西南部地区金矿研究和找矿实践,拓展了构造蚀变体(SBT)的内涵,建立了其判别指标,并简述了区域成矿与找矿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蚀变体是成矿作用的产物,产出于岩石能干性差异大的地层不整合面和岩性层界面之间。基于区域多层次产出的构造蚀变体,构建了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为系统研究区域卡林型金矿成矿奠定了基础;建立构造蚀变体判别指标并准确识别,对开展滇黔桂及周邻区卡林型金矿成矿预测,指导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体(SBT) 卡林型金矿 成矿系统 判别指标 滇黔桂地区
下载PDF
西大别山早白垩世谭冲和陈冲花岗岩体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特征:对岩石成因和下地壳拆沉时限的约束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江 吴昌雄 +3 位作者 彭三国 刘锦明 张闯 陈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71-1686,共16页
谭冲和陈冲岩体出露于西大别造山带新县岩基北缘,主要岩性分别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理解其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对两个岩体开展了激光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测年、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谭冲和陈冲... 谭冲和陈冲岩体出露于西大别造山带新县岩基北缘,主要岩性分别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理解其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对两个岩体开展了激光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测年、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谭冲和陈冲岩体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3.5±1.1Ma(MSDW=0.63)和132.9±1.1Ma(MSDW=1.30),暗示其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均具有较高的SiO2(69.40%~77.82%)、Al2O3(11.72%~15.26%)和总碱(Na2O+K2O=6.40%~8.70%)含量,K2O/Na2O比值大于1,过铝质(A/CNK=1.14~1.66,一个样品值0.97除外)等特点,总体归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轻稀土((La/Yb)N=22.98~28.64),负Eu异常不明显,亏损Ba、Nb、Ta、P、Ti和Y元素。岩石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Sr为0.707220~0.707557,钕同位素εNd(t)值为-17.7^-18.1,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2.36~2.40Ga。锆石εHf(t)值集中于-21.4^-25.8,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2.24~2.48Ga。详细的矿物组成、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分析揭示,两个岩体成因类型均为分异的I型花岗岩,起源于残留相含有石榴子石的部分熔融岩浆。岩浆房形成压力和深度较大,可能是在加厚下地壳环境扬子陆块北缘古老陆壳物质重熔的产物。结合区域同期岩浆岩对比研究认为,西大别地区与东大别地区加厚下地壳拆沉时限基本一致,发生在133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西大别山
下载PDF
湖北大悟娘娘顶钨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0
13
作者 屠江海 尤静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3-712,共10页
湖北大悟娘娘顶钨铍矿区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区内元古宙地层出露广泛,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具有多期次性。矿区内钨铍矿床产于花岗岩体接触带上,与燕山晚期娘娘顶岩体、鸡公山岩体密切相关。本文在分析了娘... 湖北大悟娘娘顶钨铍矿区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区内元古宙地层出露广泛,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具有多期次性。矿区内钨铍矿床产于花岗岩体接触带上,与燕山晚期娘娘顶岩体、鸡公山岩体密切相关。本文在分析了娘娘顶钨铍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圈定了2处化探异常,指出本区内燕山晚期花岗岩与地层、岩体间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部位为重点找矿地带及找矿方向。本次研究既填补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钨铍矿相关矿产研究方面的空白,又首次描述了研究区内铍矿床的地质特征,补充了国内研究相对很少的铍矿床方面的内容,同时为研究区乃至大别山地区下一步钨铍矿种的勘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铍矿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娘娘顶
下载PDF
鄂东北鹰咀山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6
14
作者 尤静静 吴昌雄 +6 位作者 陈松林 蒋之飞 陈松 刘锐 屠江海 彭辉 杨年浩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79-286,共8页
鹰咀山锰矿床产出在桐柏—大别造山带中,目前已发现有4条锰矿(化)体,其产出受控于红安群黄麦岭组和七角山组。本文基于矿区锰矿勘查工作和室内观察、测试研究相结合等手段,对研究区含矿岩系(建造)特征、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成矿过程和... 鹰咀山锰矿床产出在桐柏—大别造山带中,目前已发现有4条锰矿(化)体,其产出受控于红安群黄麦岭组和七角山组。本文基于矿区锰矿勘查工作和室内观察、测试研究相结合等手段,对研究区含矿岩系(建造)特征、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成矿过程和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鹰咀山锰矿为沉积变质型矿床,锰矿(化)体主要赋存在黄麦岭组云母石英片岩夹硅质(有时含少量泥质)大理岩建造的岩性段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片岩型锰矿石和大理岩型锰矿石,矿石中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软锰矿、菱锰矿、锰白云石和黑锰矿等;初步认为锰矿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变质改造和次生氧化富集的成矿阶段;含锰硅质大理岩和含锰云母石英片岩可作为该地区锰矿的典型找矿标志,该标志对鄂东北地区锰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咀山锰矿 沉积变质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鄂东北
下载PDF
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富集规律与选区——以雪峰西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龙 徐学金 +7 位作者 闫剑飞 曹竣锋 门玉澎 淡永 熊国庆 孙媛媛 邓奇 杨菲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6-443,共18页
为进一步明确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有效指导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页岩气选区评价,以雪峰西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结合最新勘探资料和前期认识,通过沉积相、演化历史和保存条件等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页岩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明确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有效指导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页岩气选区评价,以雪峰西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结合最新勘探资料和前期认识,通过沉积相、演化历史和保存条件等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页岩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牛蹄塘组下段页岩沉积于深水陆棚相,在热液活动参与下,发育高丰度、I型、富热成因硅的优质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具有页岩气富集的基础;(2)热演化程度虽处于过成熟阶段,但有机质尚未碳化,生烃演化与储层演化相匹配,具备页岩气富集的前提;(3)燕山期以来的构造改造作用是否破坏了早期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基于上述富集规律认识,建立了雪峰西南缘页岩气选区评价标准,并指出在岑巩—施秉—黄平—麻江—都匀—独山一带,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优质页岩厚度大(50~140m)、有机碳含量高(TOC≥2.0%)、热演化适度(R_(O)平均2.63%)、埋深适中(1500~4000m)、构造相对稳定,是雪峰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雪峰古隆起 牛蹄塘组 富集规律 有利区
下载PDF
电热板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硼、砷、硫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海 李灵凤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8期19-21,共3页
在地质样品中,硼、砷、硫的测定采用电热板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多种微量元素能够实现同时测定。在消解溶样的过程中,添加少量磷酸能够避免硼元素挥发,借助Se 196 nm谱线能够补偿强度漂移带来的干扰,使硼、砷、硫的方... 在地质样品中,硼、砷、硫的测定采用电热板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多种微量元素能够实现同时测定。在消解溶样的过程中,添加少量磷酸能够避免硼元素挥发,借助Se 196 nm谱线能够补偿强度漂移带来的干扰,使硼、砷、硫的方法检出限分别达到2.59、3.25、9.53μg/mL,保证测定结果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板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地质样品测定
下载PDF
地勘单位改革中强化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政文 张学正 李仑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第2期62-65,共4页
地勘单位在改革进程中,不仅要主动适应国家体制方面的改革,更要加强自身管理机制上的变革与创新,特别是要切实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为地勘单位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全面提升绩效... 地勘单位在改革进程中,不仅要主动适应国家体制方面的改革,更要加强自身管理机制上的变革与创新,特别是要切实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为地勘单位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全面提升绩效管理水平;二是切实加强改革试点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明确资产的产权关系,认真开展资产清查,及时清理债权债务;三是合理筹划地勘单位的纳税工作,规避涉税风险;四是有序推进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勘单位 财政资金 资产管理 纳税筹划 政府会计制度
下载PDF
湖北大悟娘娘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尤静静 吴昌雄 +5 位作者 蒋之飞 屠江海 陈松 肖霞 李随云 叶建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9年第1期14-21,共8页
湖北大悟娘娘顶花岗岩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对娘娘顶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娘娘顶花岗岩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主量元素具有高硅、富铝、富碱、低镁、低钙... 湖北大悟娘娘顶花岗岩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对娘娘顶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娘娘顶花岗岩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主量元素具有高硅、富铝、富碱、低镁、低钙的特征,A/CNK值介于0.97~1.22;稀土元素总量ΣREE介于123×10^(-6)~216×10^(-6)之间,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重稀土相对平坦,并具有较为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贫Ba、Sr、Ti、P等,其10 000 Ga/Al值范围为2.93~3.07较高;在FeO^T/MgO-Zr+Nb+Ce+Y和K_2O+Na_2O/CaO-Zr+Nb+Ce+Y的花岗岩类型判别图解上,投点主要落在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S、I型花岗岩明显不同。结合笔者及前人资料,娘娘顶花岗岩很可能侵位于早白垩世。娘娘顶花岗岩为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是中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拉张构造环境(A_2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娘娘顶 鄂东北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含硫量高的石膏矿物中主次量元素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灵巧 宋红元 +3 位作者 易达 罗磊 付胜波 黄瑞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8-453,共6页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RF)已经应用于石膏等非金属矿物的测定,但由于石膏标准物质匮乏、硫含量较高且在高温易挥发损失,给测定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采用石膏标准物质、高纯硫酸钙和其他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土壤、水系沉积物、碳酸盐)...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RF)已经应用于石膏等非金属矿物的测定,但由于石膏标准物质匮乏、硫含量较高且在高温易挥发损失,给测定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采用石膏标准物质、高纯硫酸钙和其他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土壤、水系沉积物、碳酸盐)配制人工标准物质拟合校准曲线,优化稀释比、熔矿温度等熔融制样条件,用理论α系数校正基体效应,建立了采用XRF同时测定石膏矿中10个主次量元素(硅铝铁钙镁钾钠钛硫锶)的分析方法。样品与四硼酸锂-偏硼酸锂熔剂的稀释比为1:9,在1050℃温度下样品熔融完全。方法检出限为4~135μg/g,精密度(RSD,n=12)小于3.0%。本方法配制的人工校准样品加强了样品基体的适应性,使用的四硼酸锂-偏硼酸锂熔剂在样品熔融过程中可有效地结合硫,抑制了硫的挥发损失,适用于批量分析硫含量高达12.60%~51.91%的实际石膏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主次量元素 四硼酸锂-偏硼酸锂熔剂 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威方 刘建中 +5 位作者 吴攀 李俊海 王泽鹏 杨成富 谭亲平 王大福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8-1348,共11页
本次研究介绍了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效果,同时基于项目组在基岩区进行的找矿勘查实践,总结提炼最新研究成果和认识,提出了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并与传统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相对比,指出传统测量方... 本次研究介绍了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效果,同时基于项目组在基岩区进行的找矿勘查实践,总结提炼最新研究成果和认识,提出了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并与传统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相对比,指出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和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的优越性。其次,系统归纳总结了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的理论基础、工作条件、布点方法、采样原则、采样介质、异常解读和成图及其应用,重点突出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中布点方法的合理性、采样点布置的代表性、采样介质的多样性、样品和元素异常信息的有效性(“有”和“无”),在此基础上构建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指标体系。最后结合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分布区之灰家堡背斜东段找矿预测实践,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较之传统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取深部成矿弱信息,在热液矿床隐伏矿找矿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推广到所有的基岩区热液矿床隐伏矿找矿预测工作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区 热液矿床 找矿预测 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