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泊肟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文佑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头孢泊肟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将1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两组,其中72例每天2次口服头孢泊肟酯颗粒6 mg/kg,68例每天3次口服头孢拉定颗粒50 mg/kg,两组疗程均... 目的:分析头孢泊肟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将1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两组,其中72例每天2次口服头孢泊肟酯颗粒6 mg/kg,68例每天3次口服头孢拉定颗粒50 mg/kg,两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7%、94.4%和44.1%、76.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3%和88.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4.4%。结论:头孢泊肟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泊肟酯 头孢拉定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原文传递
氯匹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付建新 黄三洲 +1 位作者 李艳 李四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氯匹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并与单用阿司匹林进行对比.方法:2012年1月~2014年9月某院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氯匹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司... 目的:观察氯匹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并与单用阿司匹林进行对比.方法:2012年1月~2014年9月某院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氯匹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单药方法,均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控制率、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完全控制19例,1例进展为脑梗死,完全控制率为95.00%;对照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完全控制12例,8例进展为脑梗死,完全控制率为60.00%,P 〈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血小板为(168.95±43.19),治疗后为(168.47±41.57);对照组治疗前血小板为(197.91±65.83),治疗后为(195.71±56.38).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颅内出血、消化道、泌尿系及皮肤黏膜出血,无过敏反应.结论:氯匹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更有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理想用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氯匹格雷 阿司匹林
下载PDF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星 陈瑶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9期1-3,7,共4页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变化,辅助性T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以及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χ^(2)=7.470,P=0.006);治疗2周后,2组FEV 1、FVC、PEF均较治疗前升高,Treg细胞水平上升,Th17细胞水平与IFN-γ、IL-2、IL-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肯定,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肺功能 辅助性T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清宫汤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新发 邓友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9-30,33,共3页
目的:探讨清宫汤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治疗组160例产后应用清宫汤,对照组115例产后服用益母草膏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清宫汤有较强的促进宫缩作用,优于对照组。两组5d宫体高宽乘积差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目的:探讨清宫汤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治疗组160例产后应用清宫汤,对照组115例产后服用益母草膏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清宫汤有较强的促进宫缩作用,优于对照组。两组5d宫体高宽乘积差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产后阴道出血量,24h~48h、48h~72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及P<0.01);恶露干净时间差异显著(P<0.01);产后子宫复旧痊愈率与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减少产褥感染,促进乳汁分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宫汤有促进子宫复旧、控制产褥感染、促进恶露干净、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复旧不良 清宫汤 实验研究 产后阴道出血量 产后子宫复旧 产褥感染 乳汁分泌 产后出血量 作用机理 临床观察 益母草膏 宫缩作用 0.05 差异显著 对照组 治疗组 24h 72h 有效率 痊愈率 统计学 恶露
下载PDF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影响8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邓建勇 周游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7期199-200,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期更好地选择剖宫产术式,减轻产妇身心负担。方法:选择172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将其中首次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作为对照组,将首次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首次... 目的:观察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期更好地选择剖宫产术式,减轻产妇身心负担。方法:选择172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将其中首次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作为对照组,将首次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二次剖宫产后,切口一期愈合率和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观察组(50.3±20.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66.5±24.2min)(P<0.01),术中出血量观察组(243.67mL)明显少于对照组(328.34mL)(P<0.05),盆腹腔粘连发生率观察组(7.2%)明显低于对照组(30.1%)(P<0.05),严重粘连率观察组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8.3%)(P<0.01)。结论:对于二次剖宫产,首次剖宫产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粘连率低以及切口美观等一系列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传统 剖宫产术 二次剖宫产 影响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多巴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IL-6/STAT3的影响
6
作者 王盛 刘巧荣 王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多巴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IL-6/STAT3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06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多巴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肺功能及IL-6/STAT3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06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多巴胺静脉滴注,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IL-6、STAT3mRNA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Ldyn、SpO_(2)、PaO_(2)/FiO_(2)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STAT3mRNA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多巴胺可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效果,提升康复效率,改善机体肺功能与IL-6、STAT3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多巴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肺功能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王盛 王星 刘巧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5期36-39,共4页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RE患儿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西药组与微生物制剂组,各32例。单一西药组给予消旋...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RE患儿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西药组与微生物制剂组,各32例。单一西药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微生物制剂组在单一西药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不良反应。结果 微生物制剂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西药组(96.88%vs. 75.00%,χ^(2)=4.655,P=0.031)。治疗1周后,2组血清IL-1β、IL-6、TNF-α、HMGB1及AGEs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微生物制剂组低于单一西药组(P均<0.01)。单一西药组与微生物制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3%vs. 12.50%,P=1.000)。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RE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微炎症状态,减轻感染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婴幼儿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消旋卡多曲颗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清宫汤协助药物流产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严福生 谢小云 +8 位作者 黄晓翘 黄华久 许元先 朱小玲 刘桂华 许爱兰 刘志红 董玉华 林敬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 :观察清宫汤协助药物流产 (药流 )的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 36 0例药流者随机分成单纯药流组 (不用其他任何中西药 )、催产素组 (待孕囊排出后用催产素 )、清宫汤组 (在药流当天服清宫汤 ) ,临床观察 3组出血情况 ,并进行... 目的 :观察清宫汤协助药物流产 (药流 )的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 36 0例药流者随机分成单纯药流组 (不用其他任何中西药 )、催产素组 (待孕囊排出后用催产素 )、清宫汤组 (在药流当天服清宫汤 ) ,临床观察 3组出血情况 ,并进行动物实验。结果 :流产效果 :清宫汤组不全流产率明显低于单纯药流组 (P <0 .0 5 ) ;阴道出血疗效 :清宫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另两组 (P<0 .0 5 ) ;阴道出血量 :清宫汤组出血量少者明显多于单纯药流组 (P <0 .0 5 )。动物实验证实 ,清宫汤能增强动情小鼠体外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 ,增加收缩频率和活动力 ,并能减轻小鼠耳郭肿胀及抑制冰醋酸所致的腹腔血管通透性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清宫汤可配合药流提高流产效果 ,减少不全流产 ,缩短出血时间 ,减少出血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不良反应 不全流产 清宫汤 催产素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清宫汤配合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晓翘 严福生 +6 位作者 彭乔发 刘志红 李先华 汪凤娥 毛金华 叶望云 陆付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24-426,共3页
为研究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加服中药清宫汤对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对治疗组120例和不加服清宫汤的对照组85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引产时间各为36小时和51小时(P<0.01);产后有胎盘胎膜残留的各为7.5%和83.53... 为研究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加服中药清宫汤对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对治疗组120例和不加服清宫汤的对照组85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引产时间各为36小时和51小时(P<0.01);产后有胎盘胎膜残留的各为7.5%和83.53%(P<0.01);出血量少于平均月经量2倍的各为65%和37.65%(P<0.01);恶露干净时间短于8天的各为52.81%和20.75%,超过10天的各为3.37%和18.87%(P<0.01)。提示清宫汤配合利凡诺优于单用利凡诺治疗,能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恶露干净。动物实验证明清宫汤能增强离体动情小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增强收缩频率和活动力;并能减轻小鼠耳肿及腹腔内血管通透性异常,增强抗炎作用,与临床疗效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妊娠中期 清宫汤 利凡诺
下载PDF
小儿鹅口疮采用氟康唑及制霉菌素的整体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汉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424-425,共2页
目的:研究小儿鹅口疮采用氟康唑及制霉菌素的整体效果。方法:全部患儿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洁患儿的口腔,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氟康唑胶囊,观察组用制霉菌素涂抹患处,两组治疗7d时观察治疗效果,并记录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不... 目的:研究小儿鹅口疮采用氟康唑及制霉菌素的整体效果。方法:全部患儿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洁患儿的口腔,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氟康唑胶囊,观察组用制霉菌素涂抹患处,两组治疗7d时观察治疗效果,并记录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病情复发率均优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鹅口疮采用氟康唑及制霉菌素的整体效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速度快,用药时间短,安全性较高,且病情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鹅口疮 氟康唑 制霉菌素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联合沙丁胺醇对小儿肺炎的疗效、影像征象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俊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3期178-181,共4页
目的 在小儿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沙丁胺醇方式,研究关注此种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征象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分组方式将其均分... 目的 在小儿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沙丁胺醇方式,研究关注此种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征象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吸入治疗,30例)与观察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沙丁胺醇治疗,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IgM、IgA及IgG)水平均更高;且各项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咳嗽消失、气喘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以及住院治疗)改善时间均更短;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以及震颤)总发生率更低。上述指标比较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沙丁胺醇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此种联合治疗方式不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斑片状阴影面积,具备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沙丁胺醇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影像征象变化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胃肠激素、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星 王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8期3164-3166,共3页
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胃肠激素、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诊治的RVE患儿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胃肠激素、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诊治的RVE患儿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研究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症状停止时间、胃肠激素[胃动素(MOT)、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功能(CD4^(+)、CD4^(+)/CD8^(+))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研究组不良症状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OT、GAS、VIP、IL-12、IL-8、CD4^(+)、CD4^(+)/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RVE患儿的效果优于果糖二磷酸钠单独治疗,能有效缩短RVE患儿不良症状停止时间,降低胃肠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布拉氏酵母菌散 果糖二磷酸钠 胃肠激素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293例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中云 《中外医疗》 2010年第3期45-45,47,共2页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9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保脾手术3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行脾切除术259例,治愈250例,死亡9例,治愈率为96.5%,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9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保脾手术3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行脾切除术259例,治愈250例,死亡9例,治愈率为96.5%,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因病情极为严重合并伤未来得及手术而死亡;全组共死亡12例,死亡率为4%。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充分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完善的术后处理,多学科密切配合是确保外伤性脾破裂救治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脾破裂 脾手术 诊治
下载PDF
在无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江记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在无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痛分娩产妇100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分娩,所有产妇均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 目的:探讨在无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痛分娩产妇100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分娩,所有产妇均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产妇分别行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麻醉相关指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中转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前两组产妇VAS评分差异并不明显(P>0.05),研究组产妇在镇痛后5min、10min、30min、60min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较对照组更少,麻醉维持时间、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5);研究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与5min时Apgar评分并无明显的差别(P>0.05),但研究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6.00%)较对照组(22.00%)更低,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产程时间,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中转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无痛分娩麻醉的过程中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镇痛效果 产程时间
下载PDF
中药熏洗推拿联合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发热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
15
作者 罗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6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究对小儿肺炎患儿在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推拿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汉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在数字编序后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究对小儿肺炎患儿在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推拿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汉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在数字编序后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推拿干预。对两组患儿病情疗效、症状(高热、咳嗽、肺部啰音、白细胞、胸片异常)消失时间、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因子-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肺炎相关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发热患儿应用中药熏洗推拿联合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可在更短时间内缓解病情,以免对患儿生理、生长造成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推拿 盐酸氨溴索 阿奇霉素 支气管肺炎
原文传递
抗凝患者施行规范化药学监护的临床意义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建新 黄三洲 +1 位作者 李艳 李四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药学监护在抗凝患者实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接诊的抗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规范化药学监护,而对照组不予以药学监护。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相关知识评分,以及出血与血栓栓塞... 目的:探讨规范化药学监护在抗凝患者实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接诊的抗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规范化药学监护,而对照组不予以药学监护。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相关知识评分,以及出血与血栓栓塞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率与血栓栓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药学监护应用在抗凝患者中,可显著提高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 华法林 药学监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双期和单期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严重深覆盖深覆盖错临床病例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波 张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7期229-231,共3页
目的对于Ⅱ类错Ⅰ分类严重深覆盖深覆均下颌后缩,采用双期或者单期矫治仍然存在争议,有必要比较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临床评价。方法应用肌激动器和固定矫治器对10例覆盖大于10毫米的安氏Ⅱ类Ⅰ分类作双期矫治,对同样病例作单期矫治... 目的对于Ⅱ类错Ⅰ分类严重深覆盖深覆均下颌后缩,采用双期或者单期矫治仍然存在争议,有必要比较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临床评价。方法应用肌激动器和固定矫治器对10例覆盖大于10毫米的安氏Ⅱ类Ⅰ分类作双期矫治,对同样病例作单期矫治配合前牙平导打开咬合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对于类错的青春期儿童,两个临床随对照试验都没有显示双期矫治优于单期矫治的疗效结论,尚缺乏比较儿童Ⅱ类错牙合双期和单期治疗并全面报告其相关临床结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在的证据表明双期矫治相比较于单期矫治疗效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错牙合 Ⅰ分类深覆牙合深覆盖 双期矫治 单期矫治 平面导板 打开咬合
下载PDF
利巴韦林、大剂量维生素C及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颖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利巴韦林、大剂量维生素C及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86例患儿分为甲组(43例)和乙组(43例)。对... 目的 :探讨用利巴韦林、大剂量维生素C及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86例患儿分为甲组(43例)和乙组(43例)。对甲组患儿用利巴韦林与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乙组患儿用利巴韦林、大剂量维生素C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的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CRP、c Tn I、CK-MB的水平更佳,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利巴韦林、大剂量维生素C及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CRP、c Tn I、CK-MB的水平,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大剂量维生素C 地塞米松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必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0期123-125,共3页
妊娠期妇女可因各种因素发生如发热、感染、出血等症状及疾病,或本身所患疾病如哮喘、甲亢、糖尿病等复发或加重,必然会用到一定的药物,而胎儿是通过胎盘来吸收营养的,部分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造成如胎儿流产、畸... 妊娠期妇女可因各种因素发生如发热、感染、出血等症状及疾病,或本身所患疾病如哮喘、甲亢、糖尿病等复发或加重,必然会用到一定的药物,而胎儿是通过胎盘来吸收营养的,部分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造成如胎儿流产、畸形等。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对胎儿的危险性把药物分为A、B、C、D、X五个危害等级,临床用药时可供参考。只有掌握了药物的特点,才有安全选择药物的能力。妊娠期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产生先天性畸形不仅有药物的影响,同时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理化因素、母亲疾病、高龄初产等密切相关。孕早期应尽量避免用药,而因疾病必须用药时则应尽早用药。在药物的选择上,能用单药,就避免联合用,尽量选用已有结论对胎儿安全的药物,避免使用无肯定是否对胎儿有影响的新药,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及用药疗程,使治疗效果与胎儿安全获得效能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用药 注意事项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凤娥 杨小红 +1 位作者 戢秀勤 陈欣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28,共2页
1病例简介女,27岁,孕2产1,孕35周+2。孕妇既往健康,无放射线接触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及双胎史。孕妇孕4个月余及孕32周超声检查均诊断为单活胎。孕35周+2来我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宫内除有一结构正常胎儿外,还见一含骨性组织的团块,... 1病例简介女,27岁,孕2产1,孕35周+2。孕妇既往健康,无放射线接触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及双胎史。孕妇孕4个月余及孕32周超声检查均诊断为单活胎。孕35周+2来我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宫内除有一结构正常胎儿外,还见一含骨性组织的团块,内可见散在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先天畸形 双胎疾病 超声检查 产前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