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磁共振成像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姚艳 游玉峰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2期1885-1888,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磁共振成像(MRI)“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就诊的单侧AVN患者40例,均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术前接受1.5T和3.0TMRI...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磁共振成像(MRI)“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就诊的单侧AVN患者40例,均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术前接受1.5T和3.0TMRI不同序列检查,改变相位后再次进行检测。比较不同磁场强度和改变相位前后化学位移伪影出现情况,分析AVN影像学“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TMRI的T,加权成像、T:加权成像中化学位移伪影检出率明显高于1.5TMRI[82.5%(33/40)比62.5%(25/40)、87.5%(35/40)比67.5%(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变相位后,不同磁场强度图像中化学位移伪影检出率均下降,且不同磁场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变相位后,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加权成像检出“双线征”20例(50.0%)。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图像中“双线征”仍然存在,检出率为85.0%(34/40)。结论磁场强度越高的磁共振仪器产生化学位移伪影越明显,改变相位和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可以抑制化学位移伪影出现,AVN产生的影像学“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双线征 化学位移伪影 频率编码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兴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5-1115,共1页
患者 女.47岁。间断腹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以进食后加剧,伴恶心、纳差.约2h理解;既往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 患者 女.47岁。间断腹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以进食后加剧,伴恶心、纳差.约2h理解;既往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掌和蜘蛛痣阴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腹水征(-).肝脏右锁骨中线肋缘下8cm.剑突下6cm,质地硬,边缘欠光整.表面欠光滑,轻压痛,肝区叩痛;脾脏不大;双下肢无水肿.余检查来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肝脏 自身免疫性疾病 实验室检查 右上腹疼痛 病毒性肝炎 浅表淋巴结 生命体征
原文传递
探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邱妮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1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究X线和多层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方法选取本院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X线检查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B组采用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 目的探究X线和多层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方法选取本院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X线检查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B组采用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观察两组的影像资料中异物征象显示结果。结果 A组检查共发现异物34处,检出异物33例,直接提示异物14例,间接提示异物19例;B组检查共发现异物42处,直接提示异物38例,间接提示异物2例。结论应用放射影像技术检查少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其诊断结果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异物大小、形态、位置,可作为临床参考依据,对降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分析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邱妮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8期158-158,共1页
目的分析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胰胆管... 目的分析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而CT检出率高于B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检测直径<8 mm的肝外胆管结石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部CT和B超的检出率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具有更高的临床确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 B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管结石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