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采用低kV技术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的患者行主动脉MSCTA,分析扫描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探讨该技术应用于BMI≤25患者主动脉MSCT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BMI≤25临床拟行CTA检查的患者80例,前瞻性扫描按管电压分为常...目的 :采用低kV技术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的患者行主动脉MSCTA,分析扫描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探讨该技术应用于BMI≤25患者主动脉MSCT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BMI≤25临床拟行CTA检查的患者80例,前瞻性扫描按管电压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120 kV、120 m As,实验组90 kV、120 m As,其他扫描参数一致。2组均应用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均以剂量1.5 m L/kg体质量,流率4 m L/s注入对比剂碘海醇。读取并计算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对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主观评价(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血管强化程度、显示清晰度、有无伪影)和客观评价[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SD)、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1实验组CTDIvol、DLP、ED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2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0.6),图像质量评分均≥2分,所有患者血管及周围结构显示清晰,满足诊断要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动脉各部血管CT值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实验组SD高于常规组(P<0.05);2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MI≤25的患者应用90 kV行主动脉CTA,可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可行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采用低kV技术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的患者行主动脉MSCTA,分析扫描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探讨该技术应用于BMI≤25患者主动脉MSCT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BMI≤25临床拟行CTA检查的患者80例,前瞻性扫描按管电压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120 kV、120 m As,实验组90 kV、120 m As,其他扫描参数一致。2组均应用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均以剂量1.5 m L/kg体质量,流率4 m L/s注入对比剂碘海醇。读取并计算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对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主观评价(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血管强化程度、显示清晰度、有无伪影)和客观评价[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SD)、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1实验组CTDIvol、DLP、ED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2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0.6),图像质量评分均≥2分,所有患者血管及周围结构显示清晰,满足诊断要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动脉各部血管CT值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实验组SD高于常规组(P<0.05);2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MI≤25的患者应用90 kV行主动脉CTA,可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