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P-1介导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帕金森病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涛 贾佳 +3 位作者 叶飞 汪健 王世凤 周少华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第4期199-201,206,共4页
目的观察PEP-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PEP-1-SOD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36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EP-1-SOD1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PEP-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PEP-1-SOD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36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EP-1-SOD1组。模型组给MPTP腹腔注射,连续5 d;PEP-1-SOD1组连续腹腔注射MPTP5 d前给予PEP-1-SOD1腹腔注射3 d。通过爬杆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取小鼠纹状体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通过TBA法检测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爬杆能力明显下降,PEP-1-SOD1组处理的小鼠行为学异常明显改善(P<0.01)。模型组小鼠纹状体SOD1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同模型组比较,PEP-1-SOD1组小鼠纹状体SOD1和GSH-Px活性显著增高,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PEP-1-SOD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增强抗自由基损伤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1-SOD1 帕金森病 MPTP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神经传导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付蓓蓓 姜文新 +1 位作者 秦碧勇 李颖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共13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行神经传导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7、3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疼痛缓...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共13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行神经传导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7、3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疼痛缓解程度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治疗周期。结果神经传导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术治疗显效率为95.56%(129/135),总有效率为100%(135/135)。手术前后VAS评分(F=46.891,P=0.000)和PSQI评分(F=55.993,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3、5、7和30 d VAS评分(t=6.395,P=0.012;t=8.104,P=0.000;t=5.693,P=0.013;t=8.294,P=0.000;t=7.193,P=0.007)和PSQI评分(t=7.142,P=0.006;t=3.959,P=0.034;t=7.142,P=0.006;t=3.959,P=0.034;t=8.104,P=0.000)均低于术前。平均治疗周期(15.97±2.44)d,各年龄组患者治疗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84,P=0.001),≤30岁组治疗周期最短(q=4.593,P=0.019;q=5.693,P=0.018;q=4.583,P=0.021;q=7.204,P=0.008;q=5.593,P=0.013)、> 70岁组治疗周期最长(q=5.593,P=0.013;q=8.104,P=0.000;q=7.142,P=0.006;q=5.693,P=0.011;q=4.298,P=0.033)。结论神经传导阻滞联合脊髓电刺激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睡眠质量,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神经传导阻滞 电刺激疗法 脊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