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晏菲 敖启林 +2 位作者 孙建海 马燕凌 朱朋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5年到2009年间诊断的12例原发及复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选取典型组织蜡块...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5年到2009年间诊断的12例原发及复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选取典型组织蜡块进行相关标记物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主要指标包括Vimentin、CD34、Bcl-2、CD99和EMA、S-100等。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6.3岁;12例中2例发生于脑膜,9例发生于邻近脑膜的中枢神经组织,1例发生于椎管内;肿瘤直径1.5~11.0cm,平均直径为5.4cm;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分布疏密相间,无特殊组织构型。在细胞稀疏的区域,胶原物质沉积增加;在细胞密集区,肿瘤表现为"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学构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Vimentin和CD34多呈弥漫阳性,CD99和Bcl-2阳性,而PCK和EMA等上皮标记以及S-100则多为阴性;1例复发病例CD34表达缺失,表现出恶性转化的特点。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较为罕见,有着独特的组织学表现和免疫表型;应和脑膜瘤和神经鞘瘤相鉴别;富于细胞型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易复发,并有恶变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 血管外皮瘤
下载PDF
无骨髓及血液累及的皮肤原发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晏菲 马燕凌 +1 位作者 邓仲端 朱朋成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6期376-377,共2页
目的提高对不伴有外周血及骨髓累及的皮肤原发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无骨髓血液累及的皮肤原发B—LBL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经手术切除行病理组织学活检和免疫组织化... 目的提高对不伴有外周血及骨髓累及的皮肤原发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无骨髓血液累及的皮肤原发B—LBL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经手术切除行病理组织学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瘤细胞TdT+、CD194+、PAX5+,确诊B-LBL;遂检查外周血及骨髓,提示均无异常改变。诊断为皮肤原发的B-LBL。结论皮肤原发B-LBL可不伴有外周血和骨髓病变,易造成临床误诊,需引起病理医生和外科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 淋巴瘤 B细胞 皮肤
原文传递
7例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朋成 晏菲 +2 位作者 杨子萱 孟莉 敖启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方法收集7例SANT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选取典型蜡块进行相关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主要指标包括SMA、CD34、CD31、CD4、CD8、CD68、IgG4、IgG等...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方法收集7例SANT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选取典型蜡块进行相关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主要指标包括SMA、CD34、CD31、CD4、CD8、CD68、IgG4、IgG等。结果 7例中3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年龄从28岁到43岁不等,平均年龄37岁;7例中4例为直接诊断为SANT,3例原诊断分别为脾脏错构瘤、脾炎性假瘤和结节性血管瘤,复查后更正为SANT;肿瘤大小从直径4.0cm到10.5cm不等,平均直径为6.3cm;组织学病变呈多结节状,结节周围广泛纤维化和玻璃样变;结节内呈血管瘤样病变,可表现为毛细血管瘤样构象或窦岸血管瘤样构象。免疫组织化学示结节内血管CD31恒定阳性,但CD34和CD8表达有所差异。结论 SANT是一种罕见的脾脏原发的良性瘤样病变,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现,应和脾脏原发的其他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脾脏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43例临床病理观察
4
作者 晏菲 孙建海 马燕凌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SPN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随访资料。结果:43例SPN中,女性35例,男性8例,年龄9-69岁,平均年龄36.25岁。肿瘤位于胰...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SPN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随访资料。结果:43例SPN中,女性35例,男性8例,年龄9-69岁,平均年龄36.25岁。肿瘤位于胰头10例,胰体尾部24例,胰腺周围9例;肿瘤大小直径3-17cm,平均为6.5cm,切面囊实性。组织学特点: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假乳头状结构或实体片状结构。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核圆或卵圆,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Vimentin、β-Catenin(核)、CD10、Cyclin D1和PR多为弥漫阳性,而CK-Pan、Syn多为灶性阳性,Ki-67大部分病例示增殖标记<5%,仅1例为30%。随访40例,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SPN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生物学行为表现缓慢发展过程。组织学上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表现,免疫组化联合应用Vimentin,β-Catenin,CD10,Cyclin D1和PR等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