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程梅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245-246,共2页
目的针对在骨科病房当中实行连续排班以及层级管理的模式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当中的80名医护工作人员,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按照传统责任制的护理工作模式排班,并设为参照组,另一组则实行连续排班以及层级管理的模式进... 目的针对在骨科病房当中实行连续排班以及层级管理的模式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当中的80名医护工作人员,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按照传统责任制的护理工作模式排班,并设为参照组,另一组则实行连续排班以及层级管理的模式进行排班,并设为实验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连续排班以及层级管理的护理模式后,实验组在护理质量、家属的满意程度、护理纠纷等方面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病房当中实行连续排班以及层级管理的模式,具有理想效果,可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N连续排班 层级管理 骨科病房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B细胞淋巴瘤免疫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郑静 高开波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2-364,共3页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其对维持机体生发中心活性及体液免疫平衡至关重要。近期多项研究结果表明,Tfh在T细胞淋巴瘤免疫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其在B细胞淋巴瘤(BCL)中作用的文献迄今较少。笔者通过对Tfh的分...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其对维持机体生发中心活性及体液免疫平衡至关重要。近期多项研究结果表明,Tfh在T细胞淋巴瘤免疫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其在B细胞淋巴瘤(BCL)中作用的文献迄今较少。笔者通过对Tfh的分类与功能、BCL的起源及其免疫微环境,以及Tfh与BCL免疫微环境的关系等,对Tfh在BCL免疫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阳性T淋巴细胞 淋巴瘤 B细胞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肿瘤微环境 滤泡辅助性T细胞
原文传递
乳化异氟烷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覃兆军 向春艳 吕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47-249,共3页
背景 乳化异氟烷(emulsified isoflurane,EI)是一种尚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麻醉药,它以30%的脂肪乳剂为载体,与异氟烷在一定条件下制成,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作用.离体和在体动物实验研究表明EI预处理或后处理对多种器官具有保护作用.目的 ... 背景 乳化异氟烷(emulsified isoflurane,EI)是一种尚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麻醉药,它以30%的脂肪乳剂为载体,与异氟烷在一定条件下制成,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作用.离体和在体动物实验研究表明EI预处理或后处理对多种器官具有保护作用.目的 综述El预处理或后处理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内容 离体和在体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I预处理或后处理对心、肺、脑及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并认为这可能是异氟烷本身作用所致;其机制涉及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NF-κB激活、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等.趋向 作为一种新型静脉制剂,EI在重要器官保护方面将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所有研究仅处在动物实验阶段,要把它应用于临床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烷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产后抑郁症与多种因素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欧明芝 佐满珍 +1 位作者 刘辉 吴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083-1087,共5页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可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新生儿生活质量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遗传和社会生活背景是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外部危险因素。母亲的心理活动也与之密切相关,是重要的内在致病因素。妊娠期或产褥期神经内...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可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新生儿生活质量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遗传和社会生活背景是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外部危险因素。母亲的心理活动也与之密切相关,是重要的内在致病因素。妊娠期或产褥期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为了更好地梳理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本文从遗传、社会环境、母体自身及生物学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内分泌激素 神经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临床护理安全标识手册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非凡 彭翠香 +1 位作者 崔莹 夏秋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4期2940-2942,共3页
目的规范临床护理安全标识系统的管理,正确、及时、合理地使用各种护理安全标识,保障护理安全。方法根据临床护理安全标识无缝隙管理系统内涵,制定护理安全标识手册,规范护理安全标识的使用,调查护理安全标识手册使用前后护理人员... 目的规范临床护理安全标识系统的管理,正确、及时、合理地使用各种护理安全标识,保障护理安全。方法根据临床护理安全标识无缝隙管理系统内涵,制定护理安全标识手册,规范护理安全标识的使用,调查护理安全标识手册使用前后护理人员对安全标识的认知情况、护理安全标识临床应用情况(正确选择安全标识、正确放置安全标识、及时使用安全标识、正确宣教安全标识)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手册的满意度。结果使用护理安全标识手册后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标识系统的认知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7.5,P〈0.05)。使用护理安全标识手册后正确选择安全标识、正确放置安全标识、及时使用安全标识及正确宣教安全标识率分别为96%,98%,100%,92%,优于使用前的67%,74%,44%,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62,11.96,38.89,36.08;P〈0.05)。对科室25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标识手册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人员满意度100%。结论使用护理安全标识手册能够规范安全标识的使用,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完善护理安全标识无缝隙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研究 护理安全标识手册 效果
原文传递
病区层级管理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屈红 王青丽 +1 位作者 翁平 祝睿 《中华护理教育》 2010年第8期374-375,共2页
目的应用病区层级管理提高护理文书质量。方法组建病区层级管理组织,建立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控制、反馈、层级奖罚制度。制订质量检查标准、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登记表。结果层级管理实施前后,体温单、医嘱记录单、住院首次护理评估单、... 目的应用病区层级管理提高护理文书质量。方法组建病区层级管理组织,建立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控制、反馈、层级奖罚制度。制订质量检查标准、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登记表。结果层级管理实施前后,体温单、医嘱记录单、住院首次护理评估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等护理文书合格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文书纠纷发生率为零。结论建立护理文书质量病区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科室护理文书质量,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记录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伍育旗 李玉斌 +4 位作者 俞斌 余旻 张科 薛泉玲 屈红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96例患者,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1例作为观察组,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5例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1例,发生率为4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脏肿大(P =0.007)、病程≥15年(P=0.042)、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x2=3.937,P=0.047)、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P=0.003)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病程≥15年(OR=2.825,95% CI为1.015~7.861,P=0.047)、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OR =7.306,95%CI为2.050~ 26.035,P=0.002).结论 病程≥15年和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是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延迟拔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伍育旗 张郁林 +5 位作者 俞斌 余旻 张新黎 江高燕 杨明刚 薛泉玲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12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延迟拔管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延迟拔管(机械...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延迟拔管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延迟拔管(机械通气时间〉48h或拔管后再插管)19例作为观察组,无延迟拔管58例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共收治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患者77例,其中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延迟拔管患者19例,发生率为24.67%(19/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肾功能损害(x2=12.396,P=0.000)、术后肾功能损害(x2=4.398,P=0.036)、年龄I〉50岁(x2=12.788,P=0.036)、性别(x2=5.416,P=0.020)、血液净化(x2=15.374,P=0.000)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换瓣延迟拔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血液净化(OR15.890,95.0%CI1.432~176.295)、术前肾功能损害(OR8.536,95.O%CI1.059—68.786)(P均〈0.05)。结论术前肾功能损害是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延迟拔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打压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宁 梅勇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手术中,探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这两种不同融合术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月手术治疗的62例腰椎不稳患者,均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 目的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手术中,探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这两种不同融合术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月手术治疗的62例腰椎不稳患者,均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椎间融合器植骨30例,打压植骨32例,对两种不同植骨方式进行术后的椎间隙高度、JOA评分和融合率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其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与术后相比,打压植骨组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有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椎间融合器植骨组(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且组间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术式的融合率相比,打压植骨组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3.8%和96.9%,均低于融合器组的100%,但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虽然打压植骨融合术后的椎间隙高度有明显丢失,但其在JOA评分、植骨融合率方面与椎间融合器植骨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椎间融合 打压植骨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多媒体与传统板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炜 王青丽 徐雯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2期444-446,共3页
目的 对多媒体与传统板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最佳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260名2009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就《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的应用效果及其优缺点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 目的 对多媒体与传统板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最佳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260名2009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就《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的应用效果及其优缺点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9.6%(77人)喜欢多媒体教学,16.9%(44人)喜欢传统板书教学,53.5%(139人)喜欢两者互相结合的教学;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教学的优缺点各4条,但可优势互补.结论 以多媒体为主,传统板书为辅的教学方式是《急救护理学》最佳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传统板书 急救护理
原文传递
腹膜后淋巴管瘤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兴东 葛婷 +3 位作者 李幸子 王涛 王刚 曹胜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926-926,共1页
患者,男,16岁。因右上腹疼痛3天入院。体格检查:腹平软,右上腹肋缘下可及-6cm×5cm大小包块,质软,边界尚清楚,无明显触痛。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CEA、CA199、AFP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腹... 患者,男,16岁。因右上腹疼痛3天入院。体格检查:腹平软,右上腹肋缘下可及-6cm×5cm大小包块,质软,边界尚清楚,无明显触痛。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CEA、CA199、AFP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检查提示腹膜后不规则囊性占位(图1),考虑淋巴管瘤。手术探查:囊肿位于腹膜后,上至右肝,左近肝门,下与胰腺粘连,后靠近右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诊断
下载PDF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饶慕圣 曹胜华 王学成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891-891,共1页
病人,男,66岁。因无痛性血便2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腹部平软,无明显阳性体征。直肠指诊:距肛缘5cm处可触及大小约3cm×2cm质硬肿块,活动度欠佳,约占据管腔2/3,指套染血(+)。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直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