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如红叶
1
作者 周馨匀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3年第19期23-24,共2页
这片红叶是在日记本中偶然发现的。闲来无事,便随手翻了翻以前的日记,没想到的是。在重温往日的酸甜苦辣之余还会有这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爷爷的烟斗
2
作者 高玉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3年第25期18-19,共2页
我抚摸着这个陪伴了爷爷一生的烟斗,棕黑色的它并没有什么光泽,边缘泛起暗暗的黄色,微扬的嘴角像要和我诉说主人的故事。我不经意地望向窗外。仿佛看到爷爷靠在树下,嘴里含着烟斗,吧嗒吧嗒地抽着……
关键词 高中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天涯,再无惆怅
3
作者 赵奕雯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19期15-16,共2页
夕阳,从山的那头落下,秋的悲寂,在悄然中升起。 “悲哉,秋之为气也!”自古以来,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思绪,愁,就成了诗人心上的秋。登高远眺,夕阳逐渐隐去的光泽被无尽的黑暗吞噬,只有零星的红色苟延残喘。
关键词 夕阳 登高
原文传递
橄榄树林的悲风——读《时间的玫瑰》有感
4
作者 向依可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16期20-21,共2页
有风轻拂过橄榄树林,我听见似有人在呜咽;有风拍打着橄榄树叶,我听见有人在不平;有风扯住枝叶,翩翩起舞,华丽落幕,我看见了你的身影。
关键词 《时间的玫瑰》 橄榄 树林
原文传递
气旋反气旋投影片的设计与制作
5
作者 蒋祖林 邓辉育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反气旋 投影片 地平线 设计与制作 气流特征 胶片 透明胶带 箭头 天气特点 中间位置
下载PDF
自然的放纵——读《低吟的荒野》有感
6
作者 罗李湲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19期20-21,共2页
现在,想象有一个满月的夜晚。想象有一片树林,月光穿透浓密黝黑的枝叶。想象有一条溪流,潺湲着穿过树林。这是雪后的夜晚,河面上浮着薄冰,树叶上白皑皑一片。
关键词 荒野 放纵 自然 想象 夜晚 树林
原文传递
文字的气味
7
作者 杨玉双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3年第28期13-14,共2页
莫言说过,好小说是有气味的。于我而言,不仅仅是小说,美丽的文字都有她们独特的气息。品读好的文字,就仿佛是点燃了一片熏香,伴着袅袅的云烟,去探寻那一缕幽香深处所掩藏的浅浅思绪。
关键词 文字 气味 小说 处所
原文传递
远近之间
8
作者 刘晨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25期20-21,共2页
鲲鹏展翅九万里,斥翱翔蓬蒿间。距离的远近,可大可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涸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远近之间,距离可长,可短。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流经生命的成长二读《红瓦黑瓦》
9
作者 梅小思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0年第9期19-20,共2页
成长像是一条河,我们趟着河水前进,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流左偏或右偏,那些冲刷而成的大大小小的河滩,都是我们成长的痕迹,只是水流不可能回头。
关键词 成长 生命 地转偏向力
原文传递
防微杜渐
10
作者 蹇兴朝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16期6-7,共2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细节、谨慎行事的民族。“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都体现了中国人在沧海桑田、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中所体会到的忧患观。“防微杜渐”是“在错误和坏事刚冒起苗头就加以制止”之义。因此,“防微杜渐”必须具备一双...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细节、谨慎行事的民族。“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都体现了中国人在沧海桑田、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中所体会到的忧患观。“防微杜渐”是“在错误和坏事刚冒起苗头就加以制止”之义。因此,“防微杜渐”必须具备一双鹰隼一般无孔不入而富有穿透力的慧眼,发现了“苗头”,是大前提,也是必要条件。只有注意到每一个可能成为“蚁穴”的细节,才能保证“长堤”不溃,“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如此,洞察力是防微杜渐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人 穿透力 洞察力
原文传递
我读《平凡的世界》
11
作者 蹇兴朝 《作文(初中年级)》 2016年第4期24-26,共3页
放下这部书,许许多多的片段,在我脑海里一遍一遍地萦绕。这些片段是书中的人们在壮阔的自然抑或是冷峻的现实面前,或振奋或挣扎着的情景。
关键词 初中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平凡的世界》
下载PDF
风声
12
作者 孙娴静 张兴武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7期27-28,共2页
风是会说话的,你听见了吗?今天早上,我听见了风捎给我的讯息:一阵温柔的风在头顶盘旋,忽而,又像确认了什么似的,急急地俯冲下来,徘徊在我耳边。我听见“拂——拂——”的风声,那么温柔,那么熟悉。虽然我不懂得风的语言,但我... 风是会说话的,你听见了吗?今天早上,我听见了风捎给我的讯息:一阵温柔的风在头顶盘旋,忽而,又像确认了什么似的,急急地俯冲下来,徘徊在我耳边。我听见“拂——拂——”的风声,那么温柔,那么熟悉。虽然我不懂得风的语言,但我还是听懂了——那是故乡的风声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不必远行
13
作者 刘德舫 张兴武(指导老师)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31期21-22,共2页
独自站立林中,原本淅淅沥沥的雨竟也停了。有风,轻轻拂过脸颊,清凉的。我在林中走着,雨后的土地是柔软的,每一步,像踩在海绵一样。脱去了满身的浮躁,这场景,倒有几分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路自然已是无法辨识... 独自站立林中,原本淅淅沥沥的雨竟也停了。有风,轻轻拂过脸颊,清凉的。我在林中走着,雨后的土地是柔软的,每一步,像踩在海绵一样。脱去了满身的浮躁,这场景,倒有几分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路自然已是无法辨识了,而那整个林子在雨后也显得格外翠绿,就像一幅画中的绿色,我几乎都能闻到那绿色的气味。怪不得人们说绿色是冷色系,今日之见,更使我的心情平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平衡有术
14
作者 蹇兴朝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第7期49-51,共3页
受到多年的教育,“平衡”已经近乎标签化,提到它,脑子里会离不开这几个关键词,如:天平、自然界的生物链、人生哲学、打破、把握一个度……这些点都可以写出一篇议论文。
关键词 “平衡” 演练 人生哲学 关键词 生物链 自然界 议论文 教育
原文传递
寻找日落
15
作者 孔屹桧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34期17-18,共2页
“你知道吗?人难过的时候就会爱上日落。”我从未想到,我会被这句话折磨得彻夜失眠。 是的,我渴望看一场日落,并不因为难过,只是体内深处蔓生的渴望急需被那饱满厚重的色彩包裹——从里到外一点一点踏踏实实地填充,最好不留下一... “你知道吗?人难过的时候就会爱上日落。”我从未想到,我会被这句话折磨得彻夜失眠。 是的,我渴望看一场日落,并不因为难过,只是体内深处蔓生的渴望急需被那饱满厚重的色彩包裹——从里到外一点一点踏踏实实地填充,最好不留下一丝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悠悠花田看——读《花田半亩》有感
16
作者 黄晶晶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第31期25-26,共2页
一次偶然,我误入了这片花田。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倘若,这世上从未有我,那么,又有什么遗憾。这世上不再有我,却又无处不是我。”花田的主人田维曾这样描述自己。读罢,我只觉心生沉重,却也对这个伟大的灵魂生出敬意。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想,就去做吧
17
作者 许凯雯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10期5-6,共2页
我想,人这一辈子,别想留下什么永垂青史的丰功伟绩,只要在生活中敢想敢做,不辜负此生就好。凡事要去做,但离不开先想。想,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它驱使人类对未来的探求与规划。倘若省去这一步骤,毫无顾忌地大刀阔斧,结果只会使生... 我想,人这一辈子,别想留下什么永垂青史的丰功伟绩,只要在生活中敢想敢做,不辜负此生就好。凡事要去做,但离不开先想。想,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它驱使人类对未来的探求与规划。倘若省去这一步骤,毫无顾忌地大刀阔斧,结果只会使生活变得一团糟,因此“想”是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命 丰功伟绩 “想” 生活 探求 得一
原文传递
用心品读文章的美
18
作者 张兴武 《初中生辅导》 2005年第23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意蕴美 音韵美 画面美 文字叙述 女性 读出 阅读方式 文章内容 品读 火山爆发
原文传递
最美的时光里遇见——读《水问》有感
19
作者 管瑜鄂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22期30-31,共2页
温暖的午后,树影摇曳生姿,一杯香茗得和一本好书共同品尝。《水问》即是我的选择。一位象牙塔里的公主——简姨,以温暖的笔触,叙写那似水流年。她是那样孤独,以至于她常常一个人在大学校园里行走,要和绿树红花打招呼,而她又是那... 温暖的午后,树影摇曳生姿,一杯香茗得和一本好书共同品尝。《水问》即是我的选择。一位象牙塔里的公主——简姨,以温暖的笔触,叙写那似水流年。她是那样孤独,以至于她常常一个人在大学校园里行走,要和绿树红花打招呼,而她又是那么爱幻想,以至于一棵树都被描写得可爱。我疑心,她眼中的世界是否和大多数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象牙塔 打招呼 温暖 描写
原文传递
迎春花
20
作者 管瑜鄂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22期34-35,共2页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何须+里,十米便已足够。近了,那条小道,我曾无数次在这样的天气里来到,却从没觉得阳光竟如此美好。这条小道的右侧,十米之内,缠绕着迎春枝蔓。迎春花开了,点缀在枝蔓上,像落入绿色...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何须+里,十米便已足够。近了,那条小道,我曾无数次在这样的天气里来到,却从没觉得阳光竟如此美好。这条小道的右侧,十米之内,缠绕着迎春枝蔓。迎春花开了,点缀在枝蔓上,像落入绿色海洋里的星星,在阳光下流动着,不似美人目送秋波般柔和,那是小孩子久居室内,第一场春雨后看到第一株新芽时眼里闪着的光亮,带几分欣喜的久违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春花 阳光 中等教育 语文 作文 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