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体时效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梁冬梅 朱远志 刘光辉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9,共6页
介绍了马氏体时效钢的特点、应用领域、种类及国内外对马氏体时效钢的研究进展,评价了马氏体时效钢中合金元素含量和时效工艺对马氏体时效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概述了马氏时效钢生产时所... 介绍了马氏体时效钢的特点、应用领域、种类及国内外对马氏体时效钢的研究进展,评价了马氏体时效钢中合金元素含量和时效工艺对马氏体时效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概述了马氏时效钢生产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时效钢 应用领域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高碳铬轴承钢的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国宏 张志成 吴开明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3,共5页
叙述了高碳铬轴承钢中Mn、Si、Cr、Mo和Al含量及热处理工艺包括马氏体淬火-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贝氏体-马氏体和马氏体-贝氏体淬火以及纳米贝氏体钢的研究进展。近10年发展的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纳米贝氏体钢,因其由纳米尺寸的... 叙述了高碳铬轴承钢中Mn、Si、Cr、Mo和Al含量及热处理工艺包括马氏体淬火-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贝氏体-马氏体和马氏体-贝氏体淬火以及纳米贝氏体钢的研究进展。近10年发展的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纳米贝氏体钢,因其由纳米尺寸的超细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和板条间富碳的残余奥氏体薄膜组成的特殊组织结构导致其在耐磨和接触疲劳性能方面也具有优越性,该纳米贝氏体轴承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铬轴承钢 成分设计 热处理 纳米贝氏体 进展
下载PDF
低温分离、富集冶金粉尘中的Zn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金涛 李士琦 +3 位作者 张延玲 张颜庭 陈培钰 钱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692-2698,共7页
系统地研究国内多家钢铁企业粉尘的基础特性,开发出一种低温分离、富集冶金粉尘中Zn等金属元素的新工艺。基于ZnO超细粉的还原挥发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实验,进行了粉尘的非熔态还原及Zn的回收、富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纯度CO或H2... 系统地研究国内多家钢铁企业粉尘的基础特性,开发出一种低温分离、富集冶金粉尘中Zn等金属元素的新工艺。基于ZnO超细粉的还原挥发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实验,进行了粉尘的非熔态还原及Zn的回收、富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纯度CO或H2为还原剂,在800-900℃可实现粉尘中ZnO(s)-Zn(g)的转变,气化脱Zn率可达99%;收集到的气态还原产物经水洗去除掉K、Cl等元素后,富集成含zn量可达90%的富Zn物料。同时,较低的温度使得粉尘于非熔融状态下还原,固态还原产物中Fe的金属化率可达90%,可直接经物理分离获得固态高纯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粉尘 非熔态还原 Zn富集
下载PDF
微纳结构超高强度钢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锋 周立新 +2 位作者 张志成 张国宏 吴开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5-604,共10页
微纳结构超高强度钢是兼具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一类重要高性能钢铁结构材料。超细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对于其强度起了决定性作用,对塑性和韧性起决定作用的为残留奥氏体。因此,如何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等手段调控残留奥氏... 微纳结构超高强度钢是兼具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一类重要高性能钢铁结构材料。超细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对于其强度起了决定性作用,对塑性和韧性起决定作用的为残留奥氏体。因此,如何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等手段调控残留奥氏体微结构,来实现精细组织结构和优良综合力学性能,成为新一代钢铁材料研究领域重要的课题。首先从钢铁材料强韧化机制出发,指出微观组织的精细化及硬相与软相的合理调控,是发展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要途径。然后针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级贝氏体钢、Q&P钢、Q-P-T钢等具有微纳组织结构的超高强度钢,从合金设计、热处理工艺及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磨损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分析,最后指出微纳结构超高强度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材料 相变 贝氏体 马氏体 残留奥氏体
下载PDF
5052铝合金板材室温冲压成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晶 杜坤 +1 位作者 贾维平 刘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4,共4页
对5052铝合金板进行了室温冲压成形实验,综合考虑润滑方式、压边力、冲压速度对板材成形极限的影响,分析了材料的成形极限和失效形式,得出了5052铝合金薄板最佳的室温冲压成形工艺。对比了铝合金圆筒件室温冲压成形后不同部位的微观组... 对5052铝合金板进行了室温冲压成形实验,综合考虑润滑方式、压边力、冲压速度对板材成形极限的影响,分析了材料的成形极限和失效形式,得出了5052铝合金薄板最佳的室温冲压成形工艺。对比了铝合金圆筒件室温冲压成形后不同部位的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变。结果表明:其直壁部分的变形比底部剧烈,在变形后,直壁部分立方织构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2铝合金 冲压成形 织构演变
下载PDF
工业建筑抽柱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挺生 张靖 +1 位作者 蒋晓葵 刘明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工业建筑改造是在既有结构基础上和正常生产过程中实施的结构体系重建,本文结合某工业建筑,拆除12 m托架的一根立柱,设计施工18 m托架,探讨工业建筑抽柱改造设计施工技术。以改造过程的时变结构分析和改造最终产品设计相结合,考虑就地... 工业建筑改造是在既有结构基础上和正常生产过程中实施的结构体系重建,本文结合某工业建筑,拆除12 m托架的一根立柱,设计施工18 m托架,探讨工业建筑抽柱改造设计施工技术。以改造过程的时变结构分析和改造最终产品设计相结合,考虑就地改造环境条件所带来的模型的不确定性,以模型包络进行设计。对该工业建筑拆除立柱、原位制作18 m托架的设计施工实践表明,这一设计原则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安全和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 抽柱改造 设计模型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四辊轧机不对称刚度条件下轧辊弹性变形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龚殿尧 徐建忠 袁方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86-1590,共5页
针对国内某热连轧厂精轧机组某机架轧机两侧刚度不对称的实际情况,为了研究四辊轧机驱动侧和操作侧刚度不对称条件下轧辊弹性变形的规律,采用影响函数法开发了基于双悬臂梁模型的轧辊弹性变形模拟计算模块,对刚度不对称时的四辊轧机进... 针对国内某热连轧厂精轧机组某机架轧机两侧刚度不对称的实际情况,为了研究四辊轧机驱动侧和操作侧刚度不对称条件下轧辊弹性变形的规律,采用影响函数法开发了基于双悬臂梁模型的轧辊弹性变形模拟计算模块,对刚度不对称时的四辊轧机进行了受力分析,对轧辊和轧件进行了离散化,给出了关键的影响函数.使用该计算模块并结合现场实际数据计算了不同刚度差条件下工作辊的弹性挠曲、工作辊与轧件之间的压扁、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的弹性压扁、轧制力的横向分布和辊间压力的横向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刚度差条件下轧件出口断面形状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变形 四辊轧机 影响函数法 不对称 刚度
下载PDF
轴承钢LF精炼深脱硫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乐 刘浏 王品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8,共7页
为进一步降低轴承钢的硫含量,从脱硫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着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对影响脱硫的炉渣成分、碱度、硫容量和w(Ca)/w(Al)等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LF精炼工艺优化措施。结合工业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精炼渣w(SiO_2)≤... 为进一步降低轴承钢的硫含量,从脱硫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着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对影响脱硫的炉渣成分、碱度、硫容量和w(Ca)/w(Al)等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LF精炼工艺优化措施。结合工业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精炼渣w(SiO_2)≤5%,R≥10,w(FeO+MnO)≤0.5%,w(CaO)/w(Al_2O_3)=1.6~1.7时,轴承钢精炼脱硫率能达到94%,w(S)≤2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 深脱硫 精炼渣
原文传递
20钢管翘皮缺陷原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方玉 周立新 《武钢技术》 CAS 2007年第6期5-9,共5页
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翘皮缺陷内部存在聚集的大型夹杂物,翘皮缺陷的形成,是在穿管深加工过程中,管壁不断减薄,夹杂物逐渐外露,表皮外翻所致。翘皮处的夹杂物矿相是以铝酸钙和黄长石为主,还存在少量锆刚玉变质体以及镁铝尖晶石,跟下水口侵... 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翘皮缺陷内部存在聚集的大型夹杂物,翘皮缺陷的形成,是在穿管深加工过程中,管壁不断减薄,夹杂物逐渐外露,表皮外翻所致。翘皮处的夹杂物矿相是以铝酸钙和黄长石为主,还存在少量锆刚玉变质体以及镁铝尖晶石,跟下水口侵蚀反应产物相吻合;聚集的大型夹杂物与下水口侵蚀后的脱落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分析 耐火材料 水口 矿物
下载PDF
新冶钢Assel轧管机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钱刚 胡旋 《钢管》 CAS 2012年第2期77-81,共5页
介绍了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4套Assel轧管机组和2条热处理生产线的概况,着重阐述了机组工艺装备、产品定位、工艺流程及其特点;提出了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坚持的品种研发方向和应采取... 介绍了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4套Assel轧管机组和2条热处理生产线的概况,着重阐述了机组工艺装备、产品定位、工艺流程及其特点;提出了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坚持的品种研发方向和应采取的市场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el轧管机组 工艺装备 产品定位 工艺特点 品种研发 市场开发
下载PDF
凝固压下对大方坯中心致密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军普 刘浏 饶金元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6,44,共8页
为了改善大方坯的中心致密性,研究了连铸凝固压下对铸坯中心缩孔的影响。采用热-弹-塑性模型计算了凝固压下时大方坯中心缩孔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铸坯完全凝固后压下可有效提高中心致密性,其效果比相同变形量下的均热轧制提高了22.5... 为了改善大方坯的中心致密性,研究了连铸凝固压下对铸坯中心缩孔的影响。采用热-弹-塑性模型计算了凝固压下时大方坯中心缩孔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铸坯完全凝固后压下可有效提高中心致密性,其效果比相同变形量下的均热轧制提高了22.5%。随着压下量的增大,缩孔尺寸明显减小,但由于凝固压下变形量有限,大尺寸缩孔难以完全消除。为进一步消除缩孔,建议凝固末端轻压下速率提高到0.02 mm/s,或增大凝固后压下量。SA-213 T12大方坯采用凝固压下技术后大部分中心缩孔已被焊合,残留缩孔的最大尺寸由8减小到2 mm,同时缩孔数量降低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压下 热-弹-塑性模型 中心缩孔
原文传递
阵列漏磁检测技术在钢管探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翔 胡俊伟 胡才望 《钢管》 CAS 2021年第1期75-77,共3页
传统的钢管漏磁探伤设备能够实现纵向缺陷和横向缺陷的检测,对于其他方向缺陷的检出效果不稳定。以某公司的漏磁探伤设备为基础,介绍了阵列漏磁检测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探伤效果。实践表明,阵列漏磁探伤设备不仅灵敏度高,而且对不同取向缺... 传统的钢管漏磁探伤设备能够实现纵向缺陷和横向缺陷的检测,对于其他方向缺陷的检出效果不稳定。以某公司的漏磁探伤设备为基础,介绍了阵列漏磁检测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探伤效果。实践表明,阵列漏磁探伤设备不仅灵敏度高,而且对不同取向缺陷具有相近的检出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无损检测 阵列漏磁检测 探伤
下载PDF
Φ273mm Assel轧管机组生产薄壁无缝钢管的工艺开发 被引量:5
13
作者 钱刚 胡旋 《钢管》 CAS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Assel轧管机生产薄壁无缝钢管(径壁比≥25)时,存在着荒管头部易产生喇叭口,轧制过程中荒管甩动大,内表面易产生内螺纹缺陷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机组产能的释放。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通过采用增设轧管机后台导卫装置及前台检测装置,改进轧管... Assel轧管机生产薄壁无缝钢管(径壁比≥25)时,存在着荒管头部易产生喇叭口,轧制过程中荒管甩动大,内表面易产生内螺纹缺陷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机组产能的释放。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通过采用增设轧管机后台导卫装置及前台检测装置,改进轧管机辊型,优化轧制工艺参数等措施,大大减少了轧制过程中轧扭、卡钢事故的发生,轧制的薄壁无缝钢管内螺纹缺陷也明显减轻,壁厚精度达到±8%,成材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EL轧管机 薄壁无缝钢管 轧制工艺 壁厚精度
下载PDF
提高铸铁轧辊心部强度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乐庸志 钱国钢 曾明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2,共3页
镍铬钼铸铁无限冷硬轧辊辊身硬度高、耐磨性好,广泛应用于棒材轧机上,但随着棒材合金化的提高和规格的增大,轧辊强度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研究了采用镶铸45#钢芯轴来增强轧辊心部强度的工艺,结果表明镶铸制作工艺是可行的,产品能够满足实... 镍铬钼铸铁无限冷硬轧辊辊身硬度高、耐磨性好,广泛应用于棒材轧机上,但随着棒材合金化的提高和规格的增大,轧辊强度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研究了采用镶铸45#钢芯轴来增强轧辊心部强度的工艺,结果表明镶铸制作工艺是可行的,产品能够满足实际轧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 芯轴 强度
下载PDF
轴承钢GCr15连铸钢水流动性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被引量:5
15
作者 费三林 周立新 +3 位作者 潘明旭 王品 刘高利 刘月云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3,共3页
GCr15连铸钢水流动性差,主要表现为钢包钢水流不出或中间包水口内钢水流量小。生产统计数据表明,随连浇炉次平均[Al](0.01%~0.03%)增加,[Ti](0.003%~0.007%)降低,Mn/Si(1.45~1.60)增加,钢水的流动性提高,此外LF精炼周期长(80 min),... GCr15连铸钢水流动性差,主要表现为钢包钢水流不出或中间包水口内钢水流量小。生产统计数据表明,随连浇炉次平均[Al](0.01%~0.03%)增加,[Ti](0.003%~0.007%)降低,Mn/Si(1.45~1.60)增加,钢水的流动性提高,此外LF精炼周期长(80 min),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低(25℃),不利于提高钢水流动性。提高钢水的洁净度,适当提高[Al]和Mn/Si,控制精炼时间和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可有效提高GCr15钢水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钢水流动性 重接 夹杂物 中间包水口
下载PDF
浸锌工艺对铝/电镀镍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扬 崔景毅 +2 位作者 石高锋 杨文慧 田文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4-640,共7页
为了研究浸锌工艺对铝的表面形貌以及铝/电镀镍之间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分别对铝进行一次浸锌和二次浸锌处理,然后进行电镀操作并得到铝/电镀镍试样。通过拉伸试验测量铝/电镀镍之间的结合强度,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 为了研究浸锌工艺对铝的表面形貌以及铝/电镀镍之间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分别对铝进行一次浸锌和二次浸锌处理,然后进行电镀操作并得到铝/电镀镍试样。通过拉伸试验测量铝/电镀镍之间的结合强度,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考察铝表面、铝/电镀镍试样的截面及拉伸断面的形貌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铝在电镀前经一次浸锌处理后,铝/电镀镍结合强度为10.7MPa;经二次浸锌处理后,铝/电镀镍结合强度优于一次浸锌处理的,可达28.5 MPa。硅在一次浸锌层中形成夹杂物,导致铝受到镀液的腐蚀,是造成一次浸锌处理后铝/电镀镍结合强度较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锌层 电镀镍 结合强度
下载PDF
新冶钢265m^2烧结机低成本生产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安波 岳强 +1 位作者 柯显峰 高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新冶钢265 m2烧结机自2011年5月投产以来,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优化配矿、综合利用废弃资源,开展低品质原料条件下"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益"烧结技术创新,以最低成本生产出了优质烧结矿,实现了科学烧结、经济烧结和高效烧... 新冶钢265 m2烧结机自2011年5月投产以来,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优化配矿、综合利用废弃资源,开展低品质原料条件下"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益"烧结技术创新,以最低成本生产出了优质烧结矿,实现了科学烧结、经济烧结和高效烧结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优化配矿 固体燃耗 降本增效
下载PDF
不同硫化物形态中碳非调质43MnS钢连杆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祯 惠卫军 +2 位作者 王占花 张念 郑文超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4-130,共7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及硬度计,对比研究了硫化物变性处理后(1号)、变形处理前(2号)43MnS非调质钢连杆毛坯不同部位的硫化物形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特征。结果表明,1号连杆中的硫化物分布较为均匀,绝大部分呈纺锤状;...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及硬度计,对比研究了硫化物变性处理后(1号)、变形处理前(2号)43MnS非调质钢连杆毛坯不同部位的硫化物形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特征。结果表明,1号连杆中的硫化物分布较为均匀,绝大部分呈纺锤状;在连杆锻造变形过程中硫化物略有所伸长,硫化物平均长宽比为3.5~3.9。2号连杆中的硫化物分布均匀性较差,多呈长条状,在锻造变形过程中硫化物易伸长变形,部分发生断裂,硫化物平均长宽比为5.5~7.0。1号连杆的强度和硬度略高于2号连杆,两者拉伸试样断裂机制均为韧窝塑性断裂,在粗大的韧窝底部往往存在硫化物夹杂。主要受连杆不同部位锻造变形量及冷却速度差异等影响,连杆毛坯按照大头、小头及工字筋部位的顺序,组织逐渐细化,铁素体和晶内铁素体的含量及硬度均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非调质43MnS钢 硫化物 变形量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现状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4
19
作者 邬开发 刘峰 +1 位作者 严明强 栾虎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92,共3页
通过了解冶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现阶段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改进方法。
关键词 标准化 安全 对策
下载PDF
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忠红 余金辉 张超 《江西建材》 2017年第23期254-255,共2页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检测工作在逐步的增加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为建设工程检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检测服务。文本基于此,对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化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如何应用信息化...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检测工作在逐步的增加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为建设工程检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检测服务。文本基于此,对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化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相关的问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建设工程 检测管理 实践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