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A里AB”重叠形式的历史来源 被引量:20
1
作者 石锓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9,共11页
本文以金元曲文和明清小说等语料为依据,论证了现代汉语 A 里 AB 重叠式来源于金元时期的 A’B’AB 逆向变韵重叠式。金元时期的"急留骨碌"是一种逆向变韵重叠词。"骨碌"是基式,"急留"是"骨碌"... 本文以金元曲文和明清小说等语料为依据,论证了现代汉语 A 里 AB 重叠式来源于金元时期的 A’B’AB 逆向变韵重叠式。金元时期的"急留骨碌"是一种逆向变韵重叠词。"骨碌"是基式,"急留"是"骨碌"的韵母发生变化重叠出的两个音缀。明清时期,"急留骨碌"(A’B’AB)演变成了"骨里骨碌"(A 里 AB)。第二音节的"留"变成了"里";第一音节重叠第三音节"骨"时已不再变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形式 三音节 重叠词 韵母 现代汉语 重叠式 语料 明清小说 元曲 历史来源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图法》第四版“文学类目”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国冰 《大学时代(B版)》 2006年第2期20-21,共2页
本文认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四版“文学类目”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个别类目不符合相应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个别复分表遗漏了某些不容略去的重要项目。本文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不足都分别举出典型例子,进行具... 本文认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四版“文学类目”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个别类目不符合相应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个别复分表遗漏了某些不容略去的重要项目。本文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不足都分别举出典型例子,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图法》第四版 文学类目 问题
下载PDF
语境的核心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曹林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24-28,共5页
语境的核心因素是指那些在特定语境中居于支配地位、发挥决定作用的语境因素。语境的核心因素涉及的问题很多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语境核心因素的性质、分布以及地位的确立和改变等几个问题。特别强调了语境核心因素与语境主体因素。
关键词 语境 核心因素 言语主体 能动性 性质 主体语境 外部语境 上下文语境
下载PDF
夸父追日的深层叙事原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星舟 《云梦学刊》 1994年第4期47-51,共5页
关键词 夸父 水神 火神 神话故事 上古神话 祝融 昌意 民族神话 叶舒宪 达芙妮
下载PDF
甄士隐贾雨村原型试论
5
作者 胡淑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2-44,共3页
对《红楼梦》中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的隐含意义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正确合理地解读“红楼”故事。本文与通常认为的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两个概念的化身的观点不同 ,在征引大量文史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历史索隐的方法研究指出
关键词 甄士隐 贾雨村 原型 明建文帝朱允火文 燕王朱棣
下载PDF
浅谈助词“了”语法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石鋟 《汉语史研究集刊》 1999年第1期90-105,共16页
助词'了'的形成和发展是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变化。因此,前修时贤对它的研究较多,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我们也调查了部分白话文献中'了'的用法,试图在本文中探讨助词'了'在... 助词'了'的形成和发展是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变化。因此,前修时贤对它的研究较多,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我们也调查了部分白话文献中'了'的用法,试图在本文中探讨助词'了'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第一,助词'了'语法化的标记是什么?我们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了'在演变过程中已由完成动词变成了助词?第二,助词'了1'的性质如何?把它归入动态助词一类是否准确?第三,助词'了2'的句法位置如何?是不是所有的'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语法 浅谈 过程 助词 调查 时贤
原文传递
幻想的结晶——谈施蛰存小说的虚构色彩
7
作者 杨迎平 《写作(中)》 2000年第8期11-13,共3页
文学类作品是需要幻想的。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文学制作。在文学史上,一些伟大的作家及伟大的作品,都闪耀着作家五彩缤纷的幻想,可以说,一部好的作品,正是作家幻想的结晶。施蛰存是三十年代很有影响的现代派作家,他共出版了八个短篇... 文学类作品是需要幻想的。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文学制作。在文学史上,一些伟大的作家及伟大的作品,都闪耀着作家五彩缤纷的幻想,可以说,一部好的作品,正是作家幻想的结晶。施蛰存是三十年代很有影响的现代派作家,他共出版了八个短篇小说集,有影响的是《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品行》。在创作中,他“应用了一些弗洛伊德主义”(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灯下集》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版)并“努力将心理分析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小说 幻想 心理分析 作品 现代派 作家 虚构 三十年代 历史小说 弗洛伊德主义
下载PDF
《补天》与精神分析学
8
作者 董建华 《江汉论坛》 1986年第10期54-56,共3页
1922年,鲁迅取材神话,作短篇小说《补天》.据他自己说,这样"取了菲罗特(今译弗洛伊特—引者)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故事新编·序言》).究竟鲁迅是怎样采用弗洛伊特学说的?这个问题,过去谈的人很多.... 1922年,鲁迅取材神话,作短篇小说《补天》.据他自己说,这样"取了菲罗特(今译弗洛伊特—引者)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故事新编·序言》).究竟鲁迅是怎样采用弗洛伊特学说的?这个问题,过去谈的人很多.下面我想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 鲁迅 补天 故事新编 里比多 短篇小说 性本能 现实原则 文学 缘起
下载PDF
角度·尺度·透明度——读洪子诚的《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
9
作者 毕光明 《文学评论》 1987年第4期162-165,共4页
当代人研究当代文学,是一种最有可为的文学活动。因为它本身就是对正在推进着的时代的、民族的精神建设的加入。一方面,文学研究可以直接地影响同时代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又可以在对文学现象的不断占有过程... 当代人研究当代文学,是一种最有可为的文学活动。因为它本身就是对正在推进着的时代的、民族的精神建设的加入。一方面,文学研究可以直接地影响同时代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又可以在对文学现象的不断占有过程中,建构对它的时代最有说明意义的美学思想。而且,跟创作相同步的当代文学研究,在提挈时代的审美意识、思想倾向时,总是捷足先登的。但是,当代文学的研究也有它的困难之处。因为当代文学研究自身就处在它所要透视的文学活动过程中,不仅所要把握的对象处于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问题 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中国文学 文学现象 文学体裁 文学活动 文学创作 作家作品 精神活动 研究对象
原文传递
中国修辞学的自省意识
10
作者 冯广艺 《云梦学刊》 1993年第1期63-65,共3页
我们对中国修辞学的前途深感忧虑,这决不是杞人忧天,中国修辞学是跟在其其他学科后而做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还是与具他学科齐头并进,甚至当一个导夫先路的前锋?是以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方法、扎实的学风发挥其震聋发聩、引同协异的巨大作... 我们对中国修辞学的前途深感忧虑,这决不是杞人忧天,中国修辞学是跟在其其他学科后而做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还是与具他学科齐头并进,甚至当一个导夫先路的前锋?是以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方法、扎实的学风发挥其震聋发聩、引同协异的巨大作用,还是在学术喧腾时我封闭、在对外交流时自鸣清高、存取得成绩对自我陶醉?——中国修辞学需要强烈的自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学 自省意识 修辞学家 陈望道先生 修辞学界 消极修辞 积极修辞 分野说 自鸣 修辞学理论
下载PDF
多媒体:《弗兰德公路》的技术美学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蹇昌槐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3-88,共6页
西蒙的《弗兰德公路》是一部具有实验性的小说,传统的批评方法难以穿透这座艺术迷宫。本文试图寻找新的视点,运用技术美学的法则对其进行信息扫描,从多媒体电脑的复制原理,绘画、音乐的维度去破译它的密码,以期真正走进小说所创编... 西蒙的《弗兰德公路》是一部具有实验性的小说,传统的批评方法难以穿透这座艺术迷宫。本文试图寻找新的视点,运用技术美学的法则对其进行信息扫描,从多媒体电脑的复制原理,绘画、音乐的维度去破译它的密码,以期真正走进小说所创编的多媒体艺术世界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弗兰德公路》 技术美学
下载PDF
撑向彼岸的渡船——《边城》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勋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93-96,共4页
渡船在小说《边城》中 ,不仅是一种象征 ,更是一种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它作为通向彼岸世界的承载物 ,对应于小说的故事叙述 ,通过《边城》富于生气的描绘 ,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的原型。它暗示了一种诚与善的文化的不完善性。小说因此透视... 渡船在小说《边城》中 ,不仅是一种象征 ,更是一种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它作为通向彼岸世界的承载物 ,对应于小说的故事叙述 ,通过《边城》富于生气的描绘 ,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的原型。它暗示了一种诚与善的文化的不完善性。小说因此透视人生命存在的本质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小说
下载PDF
古汉语“有……者”的句法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华 《汉字文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共4页
关键词 古汉语 句法结构 语用特征 结构形式 构成 要素 学者
原文传递
数量短语的变异运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广艺 张春泉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共1页
汉语有着十分丰富的数量短语,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变异运用独具语用价值,这里对几种常见的数量短语的变异运用情况作举例说明。 1、数词+量词+抽象名词 一般来说,数量短语所修饰或限制的名词应该是比较具体的,按常理只有比... 汉语有着十分丰富的数量短语,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变异运用独具语用价值,这里对几种常见的数量短语的变异运用情况作举例说明。 1、数词+量词+抽象名词 一般来说,数量短语所修饰或限制的名词应该是比较具体的,按常理只有比较具体的名词才存在“数”与“量”的概念,比如“一张纸”、“一辆汽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短语 语用价值 汉语 定语 语境 变异 举例 丰富
下载PDF
汪曾祺游记对山水的解构
15
作者 罗勋章 《写作(中)》 2000年第5期6-7,共2页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叙作者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20世纪,我国许多作家都写过游记,产生了许多佳作,这里有郁达夫的印象式山水,有朱自清清新细腻的梅雨潭风光,有俞平伯浓笔重彩的秦淮河,更有刘白羽高歌亮丽的长江三峡,碧野视域开阔的天...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叙作者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20世纪,我国许多作家都写过游记,产生了许多佳作,这里有郁达夫的印象式山水,有朱自清清新细腻的梅雨潭风光,有俞平伯浓笔重彩的秦淮河,更有刘白羽高歌亮丽的长江三峡,碧野视域开阔的天山景物,杨朔殚精竭虑的香山红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 汪曾棋 赛里木湖 解构 长江三峡 郁达夫 天山 桃花源记 朱自清 秦淮河
下载PDF
也解“新发于硎”
16
作者 范建国 《语文知识》 2001年第12期28-29,共2页
谢质彬先生《“新发于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以下简称谢文)认为:《庄子·养生主》中“刀刃若新发于硎”应解作”刀刃像刚从模子里取出来的一样”,即训“硎”为“型”,训“发”为“开”。其“后记”里还断言:“... 谢质彬先生《“新发于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以下简称谢文)认为:《庄子·养生主》中“刀刃若新发于硎”应解作”刀刃像刚从模子里取出来的一样”,即训“硎”为“型”,训“发”为“开”。其“后记”里还断言:“‘发’字从无‘磨’义。”我们以为其说虽新,然欠斟酌。“发”字固然多作“开”讲,然而不能以此就断言“‘发’字从无‘磨’义”。“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字正作“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养生主》 中学 语文 教学参考 翻译 “新发于硎”
下载PDF
试说三种并列式的表达作用
17
作者 黎明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音乐性 并列式 行结尾 双音节词 郭小川 双音词 诗歌 表达作用 《现代汉语》 节奏
下载PDF
释“黔首”
18
作者 范建国 《语文知识》 2001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黔首" 贾谊 《过秦论》 词义 中学 语文 教学参考
下载PDF
对“顿号的误用”和“选择问句中问号误用”的不同看法
19
作者 邹哲承 《语文知识》 2002年第8期45-46,共2页
李思珩先生在贵刊2000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顿号常用在句内并列词语之间,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语气词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大,因此应该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李思珩先生在贵刊2000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顿号常用在句内并列词语之间,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语气词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大,因此应该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李先生以此为依据,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号 选择问句 问号 使用错误 误气 语感 标点符号
下载PDF
“表现”的庞培——庞培散文艺术论
20
作者 罗勋章 《写作》 2002年第2期20-22,共3页
在艺术创作观念的发展中,“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也是人类扩大视野的历史,是将精神的现实逐步加以肯定,并视其与物质的现实具有同等价值的历史。”(《现代绘画... 在艺术创作观念的发展中,“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也是人类扩大视野的历史,是将精神的现实逐步加以肯定,并视其与物质的现实具有同等价值的历史。”(《现代绘画·新的语言》吕澎著)庞培在他的散文中,将以往对生活事件的观察转为对由生活事件所折射的作者自我感觉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艺术 现实 大视野 观看 作者 历史 语言 艺术史 视觉方式 现代绘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