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象声词的语义与标写形式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爱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从形与义的角度来看,记录象声词的字其偏旁与所指称对象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往往可以从其偏旁看出其指称对象,甚至感知其词汇意义。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象声词的标写形式存在着极大的"任意性"。象声词的不同标写形式在竞... 从形与义的角度来看,记录象声词的字其偏旁与所指称对象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往往可以从其偏旁看出其指称对象,甚至感知其词汇意义。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象声词的标写形式存在着极大的"任意性"。象声词的不同标写形式在竞争过程中,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同时并存,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展开相互间的竞争,使用频率较高的形式往往就会逐渐凝固、保存下来,使用频率较低的形式可能逐渐失去生存的机会,或者只在某些方言中留存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象声词 标写形式
下载PDF
汉语新词语修辞造词分析——以“171条新词语”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段曹林 曾翠媚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4-68,共5页
新词语修辞造词分析日益彰显出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修辞造词理论基础薄弱,修辞造词分析模式尚不成熟,导致以往的修辞造词分析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修辞造词法和其他造词法以及修辞造词的具体构成没有做出明确的区分。针对... 新词语修辞造词分析日益彰显出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修辞造词理论基础薄弱,修辞造词分析模式尚不成熟,导致以往的修辞造词分析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修辞造词法和其他造词法以及修辞造词的具体构成没有做出明确的区分。针对这一现状,建立以全部修辞方法的分析为对象和基础的分类体系十分必要,采取"辞格+非辞格"的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语 造词法 修辞造词 “辞格+非辞格”分析模式
下载PDF
模糊语言研究的新进展——首届中国模糊语言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姝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模糊语言 研讨会综述 语言研究 中国 湖北师范学院 语言学研究 研究院所
下载PDF
“梁祝”故事传播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贺义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127,共4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在民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被誉为千年绝唱。除此之外,这个故事具有深厚而丰硕的民族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在民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被誉为千年绝唱。除此之外,这个故事具有深厚而丰硕的民族文化内蕴,传播独特的平等、自由、圆满的文化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文化 平等 自由 圆满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论语用学与语义模糊性之间的联系
5
作者 宋莉莉 黎千驹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
语用学是研究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交际的双方如何根据特定的语境来恰当地表达与准确地理解话语意义及其基本原则的科学。本文从语境与语义的模糊性、指示词与语义的模糊性、会话含义与语义的模糊性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语用学与语义模糊性之... 语用学是研究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交际的双方如何根据特定的语境来恰当地表达与准确地理解话语意义及其基本原则的科学。本文从语境与语义的模糊性、指示词与语义的模糊性、会话含义与语义的模糊性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语用学与语义模糊性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语义 模糊性
下载PDF
“道寓于艺”:方以智论天道与实学之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元青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2,共8页
明末清初,方以智通过对先秦儒家典籍中有关道器关系的创造性诠释,提出了"道寓于艺"的全新道器观。"道寓于艺"突出地强调了利民厚生之实学(包括"质测"学)对于"道"的必要性,它突破了宋明理学家... 明末清初,方以智通过对先秦儒家典籍中有关道器关系的创造性诠释,提出了"道寓于艺"的全新道器观。"道寓于艺"突出地强调了利民厚生之实学(包括"质测"学)对于"道"的必要性,它突破了宋明理学家视性命为精、形迹为粗的思想倾向。在"道寓于艺"的语境中,各种求利的职业劳动并非无关伦理的纯粹事功,其中蕴涵着求道(仁)的精神信念。此于当前社会的职业伦理建设和中西文化的会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道寓于艺 实学 质测
原文传递
元曲象声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爱武 《语文知识》 2012年第2期34-35,共2页
元曲中产生了大量的多音节象声词,尤以"ABB"式三音节象声词为最多。从语义上看,以摹拟器物之音的为最多,描写人类活动的也迅速增加。从语法上来看,在句中以充当状语为最多,其次是充当定语和谓语。由于元曲的口语化程度较高,... 元曲中产生了大量的多音节象声词,尤以"ABB"式三音节象声词为最多。从语义上看,以摹拟器物之音的为最多,描写人类活动的也迅速增加。从语法上来看,在句中以充当状语为最多,其次是充当定语和谓语。由于元曲的口语化程度较高,故而句式较为复杂,象声词的句法组合能力也相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象声词 结构 语义 语法
下载PDF
历代转注研究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黎千驹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5-30,共6页
宋元明时期,关于转注的研究主要有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文字组合说。清代有的学者继承了宋元明时期的声转说或义转说,有的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如互训说、引申说、义转音近说、省文说、多义字加注偏旁说等。现代学者关于转注的解释,... 宋元明时期,关于转注的研究主要有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文字组合说。清代有的学者继承了宋元明时期的声转说或义转说,有的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如互训说、引申说、义转音近说、省文说、多义字加注偏旁说等。现代学者关于转注的解释,从体用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派,即用字法说与造字法说。无论是用字法说还是造字法说,基本上没有超出宋代至清代关于转注的研究范围,只有章太炎先生的转注说可谓独树一帜,但不少学者认为这种学说实际上讲的是语言学上的问题,而不属于六书的范畴。在认为转注是造字之法的学者当中,有的对转注字的产生方式及其类型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现代 转注 述评
下载PDF
近代汉语象声词结构形式的历时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爱武 《江汉学术》 2013年第4期100-104,共5页
近代汉语时期,象声词在结构形式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总量上呈增长趋势。单音节象声词经历由多到少又增多的曲折发展过程;双音节象声词仍然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主要有AA式和AB式两种构成方式,"A+然"式也时有出现;多音节象声... 近代汉语时期,象声词在结构形式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总量上呈增长趋势。单音节象声词经历由多到少又增多的曲折发展过程;双音节象声词仍然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主要有AA式和AB式两种构成方式,"A+然"式也时有出现;多音节象声词大量涌现,在元曲中开始大为丰富,明清作品中保持和发展,其中ABB式、AABB式更是成为近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象声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近代汉语漫长的演变历程中,象声词的结构形式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趋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象声词 叠音 结构形式
下载PDF
鄂西南方言中“各(人)”一词的模糊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姝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在鄂西南方言中,"各(人)"一词除了具有普通话和北方方言中的一般用法作代词外,更多地却是被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在无标记情况下,复指、强调句子中的述位,有标记的情况下,则复指、强调标记对象即逻辑重音,同时舒缓语气。此时,&qu... 在鄂西南方言中,"各(人)"一词除了具有普通话和北方方言中的一般用法作代词外,更多地却是被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在无标记情况下,复指、强调句子中的述位,有标记的情况下,则复指、强调标记对象即逻辑重音,同时舒缓语气。此时,"各(人)"一词的语法范畴和词汇意义均呈现出一种较复杂的模糊状况。它有可能是土家语语言体系中的一个词"ko35"与战胜语言——汉语方言中"各人"一词融合的产物,是被覆盖的底层语言在战胜语言中留下了的一点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南 方言 “各(人)” 模糊性
下载PDF
论词典释义的照应性原则——以《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千驹 黎哲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2-47,共6页
所谓词典释义的照应性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词语之间的释义要相照应,即在解释某个词语时,不能孤立地去释义,而是要把它与相关的一组词语聚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某一义位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释义;二是同一个词... 所谓词典释义的照应性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词语之间的释义要相照应,即在解释某个词语时,不能孤立地去释义,而是要把它与相关的一组词语聚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某一义位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释义;二是同一个词语中的语素释义要相照应,即在解释某个多音节词时,既不能遗漏其中的语素,也不宜增加某个语素;三是概念与其外延要相照应,即在对某个表达概念的词语下定义时,下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之间应相照应。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第1版和2012年第6版的释义进行对比研究,并把照应性原则所含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从而归纳出词典释义在照应性方面的一些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 释义 照应性 原则 现代汉语词典
下载PDF
《论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黎千驹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3-30,共8页
孔子的哲学思想、德治思想、礼治思想和倡导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孔子的和而不同观、诚信道德观和节约道德观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去汲取智慧,从... 孔子的哲学思想、德治思想、礼治思想和倡导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孔子的和而不同观、诚信道德观和节约道德观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去汲取智慧,从而去寻找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片金钥匙,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思想 和谐社会 价值
下载PDF
论联想义及其语用功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千驹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联想义,是指在言语交际中,通过对某个客观对象的那些构成义位的义素和那些处于被抑制的、潜伏状态中的义素进行联想而凸现出来的、但尚未成为义位的理性义的言语意义。语义联想的思维机制是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它始终扣住客观对象那... 联想义,是指在言语交际中,通过对某个客观对象的那些构成义位的义素和那些处于被抑制的、潜伏状态中的义素进行联想而凸现出来的、但尚未成为义位的理性义的言语意义。语义联想的思维机制是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它始终扣住客观对象那些具体、鲜明、生动、可感的形象特征来展开语义联想并产生联想义。这就使得语义联想呈现出发散的、辐射状的特征,使得联想义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极大的灵活性;人们可以运用联想义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联想义 特征 功能
下载PDF
《论语》“为政”和“八佾”疑难词语札记 被引量:2
14
作者 黎千驹 黎哲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3期91-94,共4页
"思而不学,则殆"的"殆","攻乎异端"的"攻","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忍","起予者商也"的"起","父母唯其疾之忧","夷狄之有君,不如诸... "思而不学,则殆"的"殆","攻乎异端"的"攻","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忍","起予者商也"的"起","父母唯其疾之忧","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辨明其正误,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词语 考证
下载PDF
《说文解字》旁见说解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千驹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40-148,188,共10页
《说文解字》中旁见说解的对象是文字构件,旁见说解实际上就是对文字构件所作的形义说解。文字构件是组成文字的元素,文字构件之形义明则文字之本义明。反之,如果文字构件之形义不明,则文字之本义亦难明,或者造字之理据难明。因此,系统... 《说文解字》中旁见说解的对象是文字构件,旁见说解实际上就是对文字构件所作的形义说解。文字构件是组成文字的元素,文字构件之形义明则文字之本义明。反之,如果文字构件之形义不明,则文字之本义亦难明,或者造字之理据难明。因此,系统地分析与归纳《说文解字》中旁见说解,可以进一步明了汉字的构形意图及造字的本义,从而使人们更准确地"以形索义";还可以了解本字构件的不同意义并由此归纳出某个汉字所具有的词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旁见说解 对象 特征 作用
原文传递
也说“九头鸟”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爱武 尹晓婷 《语文知识》 2013年第4期30-32,共3页
"九凤"与"九头鸟"在历代文献中常有所见,褒贬不一,无论从形象还是脾性都难以确切地说神奇的九凤神就是令人惊悚的九头怪。或许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九头鸟"才显得如此神秘。"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 "九凤"与"九头鸟"在历代文献中常有所见,褒贬不一,无论从形象还是脾性都难以确切地说神奇的九凤神就是令人惊悚的九头怪。或许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九头鸟"才显得如此神秘。"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玄怪录》卷二)将"三耳秀才"与"九头鸟"对称,是肯定"九头鸟"的聪慧过人。而将张居正喻为"九头鸟",则可能显示了其刻薄寡恩、工于心计的一面。世易时移,如何使人们改变偏见,赋予"九头鸟"更多的正能量应该成为湖北人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人崇凤 九凤 九头鸟
下载PDF
谈对偶的辩证思维特点——从王维《终南别业》中的一句对偶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鑫华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19,33,共2页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对偶有着浓厚的辩证思维特征.古人有云:"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刘勰《文心雕龙·丽辞》)"支体必双、事不孤立"即为辩证思维.依此思维,多用对偶,势为自然.辩证思维在中国早熟...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对偶有着浓厚的辩证思维特征.古人有云:"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刘勰《文心雕龙·丽辞》)"支体必双、事不孤立"即为辩证思维.依此思维,多用对偶,势为自然.辩证思维在中国早熟,对文化、语言的表达、文学创作都影响很深.姚鼐在其所著《惜抱轩文集》中云:"文章之源,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 对偶 王维 《终南别业》 文学创作 辞格
下载PDF
孔子的言语交际观研究——以《论语》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千驹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孔子的言语交际观主要体现在信言观、慎言观、辞达观、美言观和语境观等五个方面。信言观是指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言语要诚信;慎言观是指说话要谨慎;辞达观是语言表达要准确;美言观是指语言表达要注重内容充实和形式优美,即"文质彬彬&... 孔子的言语交际观主要体现在信言观、慎言观、辞达观、美言观和语境观等五个方面。信言观是指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言语要诚信;慎言观是指说话要谨慎;辞达观是语言表达要准确;美言观是指语言表达要注重内容充实和形式优美,即"文质彬彬";语境观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要善于根据言语环境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言语交际 主张
下载PDF
因语境求义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千驹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所谓因语境求义,就是根据古代文献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探求言语中的词义。因语境求义可以分成因上下文语境求义、因文例语境求义、因辞例语境求义、因情景语境求义、因语法语境求义和因古代社会语... 所谓因语境求义,就是根据古代文献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探求言语中的词义。因语境求义可以分成因上下文语境求义、因文例语境求义、因辞例语境求义、因情景语境求义、因语法语境求义和因古代社会语境求义等类别。运用因语境求义的训诂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训诂 方法
下载PDF
恩施地区土家语汉化历程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姝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4-48,共5页
恩施地区语言汉化的时间跨度很大,始于隋唐,于二十世纪初基本完成;空间上也是分节淡化、消失的,大致自北而南,兼从东向西。从方志典籍记载、历史建制沿革、族群流动等方面可窥恩施州土家语汉化历程的基本情况及原因于一斑。
关键词 恩施地区 土家语 汉化 历程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