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铁尾矿堆快速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少军 冯稳 +1 位作者 孟丹 乌云其其格 《遥感信息》 CSCD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以黄石市大冶铁矿区为例,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铁尾矿堆信息快速提取试验研究。首先,根据WorldView-2影像特点,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光谱特征及精确的空间形状特征进行图像分割,突出影像对象边缘、重现地物实际存在情况;其次,分析影像... 以黄石市大冶铁矿区为例,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铁尾矿堆信息快速提取试验研究。首先,根据WorldView-2影像特点,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光谱特征及精确的空间形状特征进行图像分割,突出影像对象边缘、重现地物实际存在情况;其次,分析影像对象的光谱、形状、纹理、拓扑关系等特征信息,建立分类规则进行分类,提取出尾矿堆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可以利用eCognition软件RS/GIS数据集成功能,在面向对象分类结果上进行目视解译。试验证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适用于提取矿区尾矿堆信息,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分类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堆 World View-2影像 图像分割 面向对象分类
下载PDF
大别山南麓梨木岭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龚银杰 朱江 +2 位作者 陈冬明 张遵遵 范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2-1002,共11页
梨木岭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钼矿,也是目前大别山构造带唯一具有工业意义的中型钼矿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梨木岭钼矿Ⅰ矿脉5件样品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115.3±1.4)Ma^(118.1±1.5)Ma,加权平均年龄为... 梨木岭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钼矿,也是目前大别山构造带唯一具有工业意义的中型钼矿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梨木岭钼矿Ⅰ矿脉5件样品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115.3±1.4)Ma^(118.1±1.5)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6.8±1.3)Ma;等时线年龄为(119.9±6.2)Ma(MSWD=1.6)。Ⅱ矿脉2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14.7±1.6)Ma和(117.0±1.4)Ma。两条矿脉中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这两条矿脉为早白垩世同期热液产物。梨木岭钼矿床可能为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早白垩世大别山钼成矿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北大别的北淮阳构造带,在大别山南麓同样存在该阶段钼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早白垩世 钼成矿作用 梨木岭钼矿 大别山南麓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南缘荞麦冲金矿床正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强 刘家军 +5 位作者 李龙吟 孙义伟 杨明银 李书涛 杨尚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3-1323,共21页
秦岭造山带南缘存在大片的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荞麦冲金矿的正长斑岩脉体呈北西向侵入基性火山岩地层中。本文通过对该正长斑岩脉体中的岩浆岩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探讨正长斑岩脉体的侵入时代、岩... 秦岭造山带南缘存在大片的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荞麦冲金矿的正长斑岩脉体呈北西向侵入基性火山岩地层中。本文通过对该正长斑岩脉体中的岩浆岩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探讨正长斑岩脉体的侵入时代、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定年结果:正长斑岩脉体的侵入时代可以分为2期,相对应的2件正长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15±7)Ma、(477±6)Ma,前者属于晚志留世时期,后者为寒武纪到早奥陶世时期。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具较高的Si O2含量(〉75%),里特曼指数δ=1.59,高Al低Ti的特点,Eu和Sr具有明显负异常,为钙碱性脉体。正长斑岩的Hf同位素检测结果得到εHf(t)全部为正值,其变化范围较大(3.4~11.8),说明岩浆主要来自亏损地幔,个别εHf(t)异常,推断岩浆上侵过程中混入少量地壳物质,从而显示壳幔混合特征。在基性岩的地球化学表现为稀土总量很高(∑REE=149.62×10-6~321.55×10-6),轻稀土强烈富集型,呈现出高度分异的特点。研究表明,在早古生代时期,区域上为板内裂解的构造环境,使软流圈地幔上涌冷凝形成基性岩地层,正长斑岩脉体在侵入基性岩形成过程,从地壳深部的Au带入地壳表层,为地层Au的预富集,后期剪切成矿作用提供了Au的物质来源;正长斑岩脉体形成时代的厘定,确定了该区金源层形成时代,对后期金的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缘 荞麦冲金矿 锆石U-PB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正长斑岩
下载PDF
风化壳^40Ar/^39Ar年代学研究意义:进展、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邓晓东 李建威 +2 位作者 陈蕾 张伟 颜代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4-504,共11页
风化壳是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风化作用的环境和物质记录,其组成、厚度、成熟度、保存程度等是古气候条件、区域构造活动性及地貌演化的直接反映。风化壳的形成年代是风化壳研究的关键内容,精确的风化壳年龄数据是查明一系列区域甚至全球事... 风化壳是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风化作用的环境和物质记录,其组成、厚度、成熟度、保存程度等是古气候条件、区域构造活动性及地貌演化的直接反映。风化壳的形成年代是风化壳研究的关键内容,精确的风化壳年龄数据是查明一系列区域甚至全球事件的重要途径。风化壳中次生矿物(主要是钡硬锰矿族矿物和明矾石族矿物)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首次实现了对风化壳和风化作用的直接和精确定年,所获得的年龄数据为风化壳的形成演化、区域古气候古环境恢复、化学风化历史与矿床次生富集过程及新构造运动和山脉隆升历史等一系列重大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风化壳中次生矿物定年存在的潜在问题及风化壳剖面取样的不完整性,有可能使风化壳的年龄分布变得相当复杂,导致对化学风化历史、风化壳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等的认识出现困难。为此,必须开展对风化壳的详细野外地质研究和精细取样,并综合采用多种先进测试手段,才能获得可靠的风化壳年龄数据。在对风化壳年龄数据进行解释时,还需要系统分析多种地质、环境资料(如古生物、盆地沉积物等),才可能获得有意义的地貌、构造和古气候信息。我国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色风化壳中含有丰富的钡硬锰矿族矿物,是研究该区新生代以来化学风化、大规模次生富集成矿及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的理想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40AR/^39AR年代学 次生矿物 古气候
下载PDF
扬子陆核区白竹坪火山岩建造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来自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浩 徐大良 +5 位作者 魏运许 彭练红 邓新 赵小明 陈铁龙 柯贤忠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6,共9页
分布于扬子陆核区北缘的白竹坪火山岩—次火山岩建造为一套变酸性凝灰岩、酸性晶屑岩屑凝灰岩、流纹岩(或安山流纹岩)、次流纹斑岩的岩石组合,部分层位变质为含黄铁矿绢云板岩、含黄铁矿纳长浅粒岩。前人依据地层接触关系,将其归于青白... 分布于扬子陆核区北缘的白竹坪火山岩—次火山岩建造为一套变酸性凝灰岩、酸性晶屑岩屑凝灰岩、流纹岩(或安山流纹岩)、次流纹斑岩的岩石组合,部分层位变质为含黄铁矿绢云板岩、含黄铁矿纳长浅粒岩。前人依据地层接触关系,将其归于青白口系,作为扬子陆核区新元古代早期的沉积建造。于北崆岭大树垭地区该火山岩建造层型剖面上分别采集了含石榴变质流纹斑岩(次流纹斑岩)和黑云二长变粒岩(变酸性晶屑凝灰岩)两个样品,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次流纹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852±16 Ma,而黑云二长变粒岩的年龄一组为代表其成岩年龄的1856±24 Ma,另一组为加权平均年龄为1959±11Ma,属带入的围岩锆石年龄。因此,白竹坪火山岩建造的形成时代应归为古元古代,与华山观岩体、圈椅埫岩体、殷家坪基性岩脉等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记录基本同期。黑云二长变粒岩中带入围岩的锆石可能与黄陵地区巴山寺片麻岩为同一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流纹斑岩 流纹岩 锆石 古元古代 白竹坪 扬子陆核区
原文传递
清江流域水系中高Cd沉积物的物源浅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东 李方林 +1 位作者 夏锦霞 杨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4,共6页
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江流域4 180个水系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d质量分数与区域出露地层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区内部分地层岩石样品Cd的质量分数特征来揭示清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Cd的物质来源。... 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江流域4 180个水系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d质量分数与区域出露地层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区内部分地层岩石样品Cd的质量分数特征来揭示清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Cd的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高Cd沉积物(>0.3 mg/kg)样品采样点主要分布于二叠系和三叠系等地层,二叠系和三叠系的贡献因子分别为2 318.40和2 230.36(mg.km2)/kg,占所有地层贡献因子的65%。水系沉积物Cd高质量分数主要受二叠系和三叠系岩层的控制,同时还受到Cd自身地球化学性质和铁锰等氧化物吸附作用的影响。高Cd沉积物(>0.3 mg/kg)的元素共生组合特征与黑色岩系的元素富集程度相关,清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的Cd主要来源于黑色岩系。石煤风化土壤的流失和石煤矿点开采过程中尾渣、废水的排放可能是清江流域水系沉积物Cd的重要点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贡献因子 清江
下载PDF
鄂西陡山沱村期岩相古地理与含磷岩系沉积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汉金 胡正祥 +1 位作者 颜代蓉 李超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6,共6页
湖北西部震旦纪陡山沱村期沉积地层分布广泛,上扬子地层区陡山沱组则是沉积型磷矿的重要产出层位,其含磷岩系组合明显受古地理环境控制。为查明该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划分岩相古地理单元,研究磷矿形成条件和沉积规律,寻找更多磷矿资源,通... 湖北西部震旦纪陡山沱村期沉积地层分布广泛,上扬子地层区陡山沱组则是沉积型磷矿的重要产出层位,其含磷岩系组合明显受古地理环境控制。为查明该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划分岩相古地理单元,研究磷矿形成条件和沉积规律,寻找更多磷矿资源,通过调查研究认为,鄂西上扬子区陡山沱组为华南海盆地北部的碳酸盐台地,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缘浅滩和潮坪通道。其中潮坪通道是含磷岩系聚集的最佳沉积相单元,通道两端与浅海盆地相通,通道内藻类繁盛,海水具有适度的波浪和潮汐作用,不仅有充足的陆源磷质供给,还有适宜于磷质沉淀的弱动荡水动力条件,有利于藻类对磷质的捕获粘结,也有利于磷酸盐颗粒化和颗粒的簸选,聚集与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沉积规律 含磷岩系 陡山沱村期 震旦系 湖北
原文传递
江汉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与实际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德存 张宏泰 《湖北地矿》 2001年第4期72-76,共5页
本文介绍了江汉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及其将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化学 土壤环境 国土资源
下载PDF
南秦岭武当山群、耀岭河群及基性侵入岩群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6
9
作者 凌文黎 任邦方 +6 位作者 段瑞春 柳小明 毛新武 彭练红 刘早学 程建萍 杨红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45-1456,共12页
武当山群、耀岭河群及基性侵入岩群是南秦岭出露规模最大的前寒武纪地质单元组合,对采自武当山群的5件火山-火山碎屑岩、2件耀岭河群火山岩和1件基性侵入岩体样品进行了锆石原位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方法U—Pb同位素定... 武当山群、耀岭河群及基性侵入岩群是南秦岭出露规模最大的前寒武纪地质单元组合,对采自武当山群的5件火山-火山碎屑岩、2件耀岭河群火山岩和1件基性侵入岩体样品进行了锆石原位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方法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武当山群的形成时代为(755±3)Ma(5件样品年龄值的加权平均值,MSWD=0.47,95%置信度,下同),而耀岭河群火山岩和基性侵入岩群分别为(685±5)Ma(两件样品年龄值加权平均值,MSWD=0.36)和(679±3)Ma(MSWD=1.6)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同.所获年龄均明显小于早期多数文献的报道值,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火山-沉积岩地层的时代分别对应于峡东剖面的莲沱组和略早于南沱组.岩浆岩中捕获锆石显示,南秦岭武当地区存在与扬子克拉通内部和陆缘区时代相同的830~780Ma岩浆事件记录,指示了区域内存在晋宁期基底岩系或来自扬子克拉通北缘晋宁期物源区沉积物,表明新元古代时期南秦岭武当地区是现今扬子克拉通北缘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群 耀岭河群 基性侵入岩群 锆石U-PB定年 扬子克拉通北缘
原文传递
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多期次演化与白垩纪稀有金属成矿高峰:年代学依据 被引量:84
10
作者 李鹏 李建康 +4 位作者 裴荣富 冷双梁 张旭 周芳春 李胜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84-1696,共13页
花岗岩浆的分异过程是制约稀有金属成矿的重要因素,造山过程中多期次岩浆活动的叠加作用易导致伟晶岩熔体的大量聚集成矿.华南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由多期次多阶段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在区域持续而频繁的多期次岩浆活动作用下形成了华南... 花岗岩浆的分异过程是制约稀有金属成矿的重要因素,造山过程中多期次岩浆活动的叠加作用易导致伟晶岩熔体的大量聚集成矿.华南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由多期次多阶段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在区域持续而频繁的多期次岩浆活动作用下形成了华南地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对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边部的断峰山含铌钽铁矿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以及岩体中部大兴含绿柱石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其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27.7±0.9 Ma和130.5±0.9Ma.结合野外观察基础及区域已有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推断出在燕山早期至中期该地区经历了多期岩浆演化,且持续时间较长,而伟晶岩的稀有金属矿化发生在岩浆活动末期的白垩纪,体现了区域岩浆多期次的分异演化作用导致稀有金属逐渐富集成矿的过程.这些地质现象说明,幕阜山区域在印支期经历了广泛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进入燕山期后构造背景开始由陆内碰撞挤压向伸展减薄转变,在岩石圈伸展过程中经由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影响,下地壳发生熔融,多期次岩浆活动导致了最终的稀有金属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定年 稀有金属 岩浆活动 白垩纪成矿高峰 花岗岩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华南扬子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4
11
作者 汪正江 王剑 +7 位作者 江新胜 孙海清 高天山 陈建书 邱艳生 杜秋定 邓奇 杨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共22页
华南扬子地区发育有新元古代完整的沉积地层记录,是研究我国新元古代时期古大陆演化与沉积盆地演替的天然平台。四堡—晋宁造山运动(约850~820Ma)以前,新元古代早期的扬子陆块总体上处于弧陆碰撞与弧后前陆盆地充填阶段。约820Ma以后... 华南扬子地区发育有新元古代完整的沉积地层记录,是研究我国新元古代时期古大陆演化与沉积盆地演替的天然平台。四堡—晋宁造山运动(约850~820Ma)以前,新元古代早期的扬子陆块总体上处于弧陆碰撞与弧后前陆盆地充填阶段。约820Ma以后,新生裂谷盆地开启了新一轮板块构造旋回,至约635Ma,华南扬子陆块走过了一段冰与火的不平坦里程。板溪群沉积期(约820~720Ma),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构造背景下,伴随着三幕重要的火山岩浆事件,沉积了一套裂谷盆地充填序列。板溪晚期,由于Rodinia超大陆主要陆块的裂离(Drifting),伴随着区域性海平面下降,迎来了南华大冰期的长安冰期沉积;实际上,南华大冰期并非严格的"雪球地球",而且期间还存在一个间冰期(富禄间冰期);随后,可能与海平面持续的海侵上超有关,南沱冰期沉积区域展布广泛。由此可见,华南扬子地区晋宁—四堡造山后至南华冰期,沉积序列、事件序列特征明显,阶段性清楚,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 新元古代 南华系 裂谷充填 南华大冰期 沉积序列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放射虫硅质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1
12
作者 朱杰 杜远生 +4 位作者 刘早学 冯庆来 田望学 李金平 王昌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1-1139,共9页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硅质岩中发现三个放射虫动物群组合,其地质时代分别为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硅质岩为生物成因。中、晚三叠世硅质岩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硅质岩SiO_2平均含量分别为90.24%和92.58%,Al/(Al+...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硅质岩中发现三个放射虫动物群组合,其地质时代分别为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硅质岩为生物成因。中、晚三叠世硅质岩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硅质岩SiO_2平均含量分别为90.24%和92.58%,Al/(Al+Fe+Mn)平均值分别为0.75和0.74,MnO/TiO_2平均值分别为0.36和1.24,Ce/Ce*平均值分别为1.15和1.03,La_N/Ce_N平均值均为0.85和0.93,为生物成因大陆边缘型硅质岩。早白垩世硅质岩SiO_2含量为94.12%,Al/(AI+Fe+Mn)比值0.59,MnO/TiO_2比值4.30,Ce/Ce*为0.60,La_N/Ce_N平均值1.59,为生物成因远洋型硅质岩。中、晚三叠世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组合及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雅鲁藏布江地区中、晚三叠世存在强烈裂陷海盆构造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放射虫硅质岩和层状玄武岩组合代表藏南特提斯初始洋盆环境;早白垩世放射虫硅质岩及共生的枕状玄武岩代表藏南特提斯成熟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硅质岩 地球化学 中生代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西藏
原文传递
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堃 吴昌雄 +2 位作者 汤朝阳 段其发 于玉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8-1619,共12页
近年来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产勘查成果显著,已发现矿床(点)200余处,铅锌矿主要产于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中。通过对该地区典型铅锌矿床碳酸盐围岩和成矿期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围岩的δ13CPDB值(-1.16‰... 近年来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产勘查成果显著,已发现矿床(点)200余处,铅锌矿主要产于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中。通过对该地区典型铅锌矿床碳酸盐围岩和成矿期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围岩的δ13CPDB值(-1.16‰~1.70‰,均值0.51‰)和δ18OSMOW值(18.56‰~22.42‰,均值21.04‰)变化范围较小,组成相对均一,在δ13CPDB-δ18OSMOW图上投影点位于海相碳酸盐岩区;而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PDB值(-5.80‰~0.42‰,均值-1.18‰)比围岩略低,δ18OSMOW值(12.96‰~23.05‰,均值18.36‰)有明显的下降,在δ13CPDB-δ18OSMOW图上投影点主要位于上地幔区和海相碳酸盐岩之间。根据C、O同位素组成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成矿流体中的C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围岩,S来源于地层中的膏盐层,Pb、Zn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地层,成矿流体是一种高盐度的低温热卤水,它与碳酸盐围岩的水-岩反应和降温的耦合作用是该地区成矿期方解石和矿石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O同位素 方解石 成矿流体 铅锌矿床 湘西黔东
下载PDF
鄂东南地区阮家湾和犀牛山花岗闪长岩的时代、成因及成矿和找矿意义 被引量:38
14
作者 颜代蓉 邓晓东 +1 位作者 胡浩 李建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73-3388,共16页
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和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位于鄂东南矿集区东南缘,前者产有鄂东南地区最大的矽卡岩型钨-铜-钼矿床,而后者迄今仅发现有斑岩型铜矿化点。本文对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和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 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和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位于鄂东南矿集区东南缘,前者产有鄂东南地区最大的矽卡岩型钨-铜-钼矿床,而后者迄今仅发现有斑岩型铜矿化点。本文对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和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以深入讨论这些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其成矿和找矿意义。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和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43±1Ma和147±1Ma(1σ),是鄂东南地区最老的含钨-铜-钼矿化侵入岩。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和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均为高钾钙碱性岩体,富集Rb、Ba、Th和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和Zr等高场强元素。岩石具有Sr含量高(分别为681×10-6~874×10-6和575×10-6~687×10-6)、Y含量低(分别为12.0×10-6~17.4×10-6和9.7×10-6~14.0×10-6)、Sr/Y比值大(分别为39~61和47~62)、轻重稀土分馏强烈(Yb含量分别为0.90×10-6~1.49×10-6和0.62×10-6~1.01×10-6;La/Yb比值分别为42~54和48~60)等特点。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阮家湾花岗闪长岩的(87Sr/86Sr)i为0.7062~0.7063,εNd(t)为-5.8~-6.2,εHf(t)为-12.0~-6.8;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的(87Sr/86Sr)i为~0.7065,εNd(t)为-5.6~-6.5。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阮家湾花岗闪长岩和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是由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同化混染下地壳物质并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矿物组合及矿物化学组成表明,阮家湾钨铜钼矿床的含矿岩体具有更低的氧逸度和更多的地壳物质混染,而犀牛山花岗闪长斑岩则具有较高的氧逸度(以出现岩浆硬石膏为标志)。另外,犀牛山岩体中挥发份的含量与鄂东南地区最大的斑岩-矽卡岩型铜矿——铜山口矿床的含矿岩体类似,表明有利于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犀牛山岩体内部斑岩型铜矿点和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Sr-Nd—Hf同位素 岩浆氧逸度 斑岩型铜矿 鄂东南矿集区
下载PDF
南秦岭武当山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15
作者 凌文黎 段瑞春 +6 位作者 柳小明 程建萍 毛新武 彭练红 刘早学 杨红梅 任邦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53-1161,共9页
报道了武当山群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特征,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样品采自武当山群底部的杨坪组和中部双台组火山岩层之上的石英砂岩,并对切割两地层组水系中的河砂进行了采集.对碎屑锆石进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分析... 报道了武当山群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特征,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样品采自武当山群底部的杨坪组和中部双台组火山岩层之上的石英砂岩,并对切割两地层组水系中的河砂进行了采集.对碎屑锆石进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杨坪组碎屑锆石的年龄主要为830~780Ma,少数为新元古代早期(约1.0~0.84Ga),含少量新太古代(~2.6Ga)、古元古代(~2.4Ga)和中元古代(~2.0Ga)锆石;双台组砂岩除少量的1.9~0.86Ga锆石外,主要由~755Ma的锆石(交点年龄)组成,与武当山群火山岩形成年龄相同.两件河砂样品中碎屑锆石的年龄组成分别与杨坪组和双台组砂岩锆石相似.武当山群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特征表明,该地层的最早形成时代<780Ma;主要由约1.0~0.85和约830~780Ma两组碎屑锆石组成,与华南陆块西北缘汉南地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记录相似,指示了其物源区来自汉南或相似地区.武当山地区记录了~755和~680Ma两期具陆内拉张性质的岩浆事件,指示其经历了与汉南地区不同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因此,南秦岭地区~755Ma岩浆作用可能指示了华南陆块北缘与Rodinia超大陆之间的裂解事件,而~680Ma发生的岩浆事件标志了南秦岭与另一未知陆块之间的进一步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 南秦岭 华南陆块 新元古代演化
原文传递
武汉沿长江、汉江Cd高值带成因初探 被引量:34
16
作者 马振东 张德存 +3 位作者 闭向阳 刘光强 任利民 全浩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0-743,共4页
在1999—2000年第一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在武汉市辖区的沿江(长江、汉江)冲积成因土壤中发现了重金属元素Cd的高值带,长江和汉江冲积土中Cd含量分别为0.33×10-6和0.27×10-6。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和... 在1999—2000年第一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在武汉市辖区的沿江(长江、汉江)冲积成因土壤中发现了重金属元素Cd的高值带,长江和汉江冲积土中Cd含量分别为0.33×10-6和0.27×10-6。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和汉江冲积成因土壤的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差异;②两江冲积物化学组成分别受扬子陆块和秦岭造山带表壳岩系化学组成的制约;③两构造单元表壳岩系相对富Cd岩石的风化产物是两江沿江冲积成因土壤Cd高值带的主要来源之一;④沿江冲积成因土壤中Cd的富集与其表生地球化学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长江 汉江 冲积成因土壤 Cd高值带
下载PDF
西藏得明顶地区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U-Pb年龄证据 被引量:32
17
作者 陈炜 马昌前 +5 位作者 边秋娟 胡远清 龙桃成 喻水林 陈冬明 屠江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0,共10页
对西藏得明顶地区叶巴组英安岩进行了锆石SHRIMP的U-Pb测年,获得(192.7±1.3)Ma的年龄值可代表得明顶地区叶巴组的年龄,其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与达孜县地区叶巴组火山岩近同期。地质年代学研究和岩石组合特征显示,得明顶地区的叶巴... 对西藏得明顶地区叶巴组英安岩进行了锆石SHRIMP的U-Pb测年,获得(192.7±1.3)Ma的年龄值可代表得明顶地区叶巴组的年龄,其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与达孜县地区叶巴组火山岩近同期。地质年代学研究和岩石组合特征显示,得明顶地区的叶巴组岩性主要为一套浅变质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酸性凝灰岩夹少量碎屑岩、碳酸盐岩,可分为上、中、下3部分。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叶巴组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可能是雅鲁藏布江洋向北俯冲、消减的产物,形成于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侏罗世 叶巴组 火山岩 年龄 得明顶 西藏
下载PDF
洞庭湖湖区水质时空演化(1983-2004年) 被引量:33
18
作者 申锐莉 鲍征宇 +2 位作者 周旻 乔胜英 谢淑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682,共6页
根据洞庭湖湖区的1983-200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参照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运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洞庭湖湖区22年来的水质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洞庭湖湖区水质污染在时间上呈有升有降的波动变化.洞庭湖湖区丰水期... 根据洞庭湖湖区的1983-200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参照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运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洞庭湖湖区22年来的水质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洞庭湖湖区水质污染在时间上呈有升有降的波动变化.洞庭湖湖区丰水期和洪水期的水质较差,但是从2002年以后,丰水期的水质逐渐好于平水期.污染空间变化表现为入湖河道的污染程度高于湖体,湖体污染呈西洞庭湖的污染较为严重,南洞庭湖其次,东洞庭湖的水质仍较好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质 内梅罗指数 演化
下载PDF
江汉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与意义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德存 张宏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4,21,共5页
介绍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江汉平原武汉试点区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共归纳出在土壤地球化学图件编制和在第四纪地质、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壤环境状况、农业土壤利用地球化学解释5个方面的成果,从而以实际材料论证了覆盖区多目标地... 介绍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江汉平原武汉试点区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共归纳出在土壤地球化学图件编制和在第四纪地质、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壤环境状况、农业土壤利用地球化学解释5个方面的成果,从而以实际材料论证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查明我国土壤资源与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 江汉平原 土壤资源 环境 成果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下苇甸中寒武统碳酸盐岩微相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旭 张宁 +2 位作者 杨振鸿 鲍征宇 夏文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30,共6页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中寒武统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颗粒成分、基质类型及其结构等微相特征做了深入研究,区分出8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即微角砾状生屑-岩屑泥粒灰岩,异地生屑泥粒—粒泥灰岩,含包壳鲕粒和磨圆生屑的...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中寒武统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颗粒成分、基质类型及其结构等微相特征做了深入研究,区分出8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即微角砾状生屑-岩屑泥粒灰岩,异地生屑泥粒—粒泥灰岩,含包壳鲕粒和磨圆生屑的泥粒—粒泥灰岩,含包壳鲕粒的颗粒灰岩,海百合茎泥粒灰岩,同心圆鲕粒颗粒灰岩,泥晶鲕粒颗粒—泥粒灰岩,放射鲕粒颗粒—泥粒灰岩。8种微相类型在中寒武统剖面上不等同出现构成了代表两次海平面下降—上升的演化过程,即由徐庄组下部的开阔台地相开始,向上至徐庄组上部变化为滩前斜坡相,张夏组下部又返回至开阔台地相,最后在张夏组上部又以滩前斜坡相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微相特征 沉积相 北京西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