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9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耿傲蕾 张杨 +2 位作者 谭明荣 杨慧 李香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10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择行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混合组、纳布啡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混合组患者给予... 目的: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择行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混合组、纳布啡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混合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纳布啡,纳布啡组患者给予纳布啡,舒芬太尼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4、8、12、24、36和48 h的视觉模拟镇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24、36和48 h,混合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和纳布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36和48 h,纳布啡组和舒芬太尼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混合组,且纳布啡组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混合组和纳布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明显优于舒芬太尼、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其镇痛、镇静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全子宫切除术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推拿背腰部膀胱经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清IL-6、CHRM1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齐凤军 王宗佼 +4 位作者 代瑜 刘建民 樊云 王继锋 齐刚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背腰部膀胱经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乙酰胆碱M1型受体(CHRM1)含量的调节及临床疗效,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细胞因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994年修订的CFS诊... 目的观察推拿背腰部膀胱经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乙酰胆碱M1型受体(CHRM1)含量的调节及临床疗效,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细胞因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994年修订的CFS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推拿组与针刺组各30例,推拿组采用推拿背腰部膀胱经法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背俞穴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量表(FS-14),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DSI)的评定分值及血清IL-6、CHRM1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CFS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提高,推拿组在改善CFS患者临床症状和健康状况、缓解疲劳及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法,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HRM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推拿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推拿背腰部膀胱经对CFS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法;推拿对IL-6、CHRM1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推拿治疗CFS患者的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的IL-6、CHRM1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症 推拿 膀胱经 白介素-6 乙酰胆碱M1
原文传递
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护理软技能提高与核心能力量表评价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华萍 王莹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软技能的提高方法,分析评价核心能力表的作用及实施效果。方法:合理设计提高低年资护士软技能的培训课程,对128名在5年内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严格按照PDCA循环法实施,使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培训前后...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软技能的提高方法,分析评价核心能力表的作用及实施效果。方法:合理设计提高低年资护士软技能的培训课程,对128名在5年内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严格按照PDCA循环法实施,使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培训前后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以评价护士的软技能水平。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及软技能水平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合理设计培训课程及培训内容,可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的软技能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护士软技能 核心能力
下载PDF
螺旋CT尿路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熊永芳 刘新玲 赵传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2327-2329,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和静脉尿路造影(IVP)技术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40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均接受螺旋CT尿路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技术检查。结果 4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螺旋CT尿路造影检...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和静脉尿路造影(IVP)技术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40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均接受螺旋CT尿路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技术检查。结果 4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螺旋CT尿路造影检出25例泌尿系结石、5例肿瘤、6例尿路狭窄、4例输尿管畸形,诊断符合率为100.00%,静脉尿路造影检出19例泌尿系结石,1例肿瘤,1例尿路狭窄,4例输尿管畸形,诊断符合率为62.50%;螺旋CT尿路造影对梗阻性积水显示准确率100.00%,较对照组的80.00%显著提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效果优于静脉尿路造影技术,从定位、定性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周边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梗阻性疾病 螺旋CT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技术
下载PDF
OCT4、SOX2和Nano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华 蔡红兵 +2 位作者 李树伟 李伟 高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906-1909,共4页
目的:研究OCT4、SOX2和Nanog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放射测定法检测61例宫颈癌组织中OCT4、SOX2、Nanog和血清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情况。结果:OCT4、SOX2和Nanog在宫颈癌组... 目的:研究OCT4、SOX2和Nanog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放射测定法检测61例宫颈癌组织中OCT4、SOX2、Nanog和血清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情况。结果:OCT4、SOX2和Nanog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与FIGO分期和阴道切缘等密切相关,并且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与血清中SCC-Ag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OCT4、SOX2和Nanog高表达与宫颈癌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与临床相关参数密切联系,OCT4、SOX2和Nanog可能作为宫颈癌诊断、预测及评估疗效的判定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OCT4 SOX2 NANOG 免疫组化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下载PDF
分阶段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110例,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及...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110例,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及产程耗时。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产程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产程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 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镇痛效果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颖 罗辉宇 +2 位作者 张振 吴金晶 杨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为了观察和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Ⅲ级,高血压分级1~2级妇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50)和对照组(C组,n=50)。右美... 目的:为了观察和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Ⅲ级,高血压分级1~2级妇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50)和对照组(C组,n=50)。右美托咪定组(D组)予以0.5μg/kg右美托咪定在麻醉诱导前15 min泵注完毕,后改为0.3μg/(kg·h)泵注直至子宫韧带剥离完毕。对照组(C组)予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泵注。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Bio Z-2011)分别记录给药前即刻(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时即刻(T3)、术中1 h(T4)、术毕即刻(T5)、拔管即刻(T6)、拔管后5 min(T7)患者的心输出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及心率(HR)。拔管后2 h采用40项术后恢复质量调查问卷(QoR-40)进行术后回访。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点CO、SVR、HR与T0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2 h进行术后回访,右美托咪定组(D组)术后恢复质量调查问卷(QoR-4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减轻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术后恢复质量
原文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1、信号转导因子3与宫颈癌干细胞标志物Nano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华 何建云 +3 位作者 李树伟 李伟 高倩 蔡红兵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信号转导因子3(STAT3)与宫颈癌干细胞标志物Nano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GB1、STAT3和Nanog在78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信号转导因子3(STAT3)与宫颈癌干细胞标志物Nano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GB1、STAT3和Nanog在78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ox回归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HMGB1、STAT3和Nanog在宫颈癌组织中均高表达,HMGB1及STAT3表达增高,Nanog表达也增高;HMGB1及STAT3表达降低,Nanog表达也降低;HMGB1的表达与STAT3和Nanog表达之间呈正相关。(2)HMGB1、STAT3和Nanog的表达与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相关参数情况密切相关。结论:HMGB1、STAT3和Nanog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与临床相关参数密切联系。HMGB1、STAT3和Nanog可能作为宫颈癌诊断、预测及评估治疗效果的判定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STAT3 NANOG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立莎 李光 张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MRI对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观察和记录良恶性病变病灶形态和边缘情况及强...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MRI对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观察和记录良恶性病变病灶形态和边缘情况及强化和受累情况,并统计良恶性病变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结果 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46例,恶性病变者34例,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85.00%。恶性乳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毛刺、结节或肿块样强化及周围组织受累方面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乳腺病变MRI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影像学特征差异明显,尤其是恶性病变增强率明显较高,故MR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良恶性 MRI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IL-18表达水平及其基因105A/C多态性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童伟 张超 +3 位作者 赵文 熊琴 褚天运 杜凯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IL-18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基因105 A/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5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收集全血标本后用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标本的血浆中Cpn...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IL-18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基因105 A/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5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收集全血标本后用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标本的血浆中CpnIgA、CpnIgG抗体水平及IL-18表达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技术对IL-18基因10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AIS组CpnIgA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18.18,P<0.05),而CpnIgG阳性率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AIS组的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CpnIgA阳性的AIS患者的IL-18表达水平高于CpnIgA阴性患者,但其基因105 A/C基因多态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与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和IL-18水平有关,和IL-18的105 A/C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肺炎衣原体 IL-18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吡非尼酮治疗COPD并发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燕 陈俊文 +3 位作者 王业亚 阳俊 聂美玲 胡克 《西部医学》 2019年第9期1426-1431,共6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抗肺纤维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襄阳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COPD并发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抗肺纤维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襄阳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COPD并发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吡非尼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抗肺纤维化、炎症因子指标、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抗肺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还原型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8(IL-18)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水平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SGRQ总分较治疗前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SGRQ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吡非尼酮治疗COPD并发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抗肺纤维化及降低炎症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吡非尼酮 肺纤维化 肺功能 炎症指标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华萍 王莹娜 张荣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4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FTS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比较两...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FTS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水平;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指标、下床活动和出院指标;术中低体温等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 FTS组围手术期护理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指标、下床活动和出院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中低体温等不良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减少不良现象,加速术后康复,提升满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针刺结合导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凤军 王宗佼 +3 位作者 谢雨洧 陈子安 王继锋 齐刚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导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依据患者门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灸导引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克罗米芬治疗,针灸导引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3~6个疗程后,在家里每天练习瑜伽式磕头...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导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依据患者门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灸导引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克罗米芬治疗,针灸导引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3~6个疗程后,在家里每天练习瑜伽式磕头导引300次,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针灸导引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孕、月经不调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以及卵泡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导引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灸 导引 克罗米芬
原文传递
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治华 周佩洋 洪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8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诊治的12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至少半年,通过超声法测定所有患者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密度正常组与骨密度异常组,比较2组癫痫病程、发作类型、抗癫...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诊治的12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至少半年,通过超声法测定所有患者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密度正常组与骨密度异常组,比较2组癫痫病程、发作类型、抗癫痫用药(种类、用药数量)、治疗时间等情况,分析癫痫患者骨密度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中骨密度异常70例,正常50例。骨密度异常组GTCS、抗癫痫用药>10a、多药使用比率分别为78.6%、55.7%、64.3%,均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的62.0%、28.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发作类型、抗癫痫用药时间、用药数量为癫痫患者骨密度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骨密度均有一定的影响,临床需积极控制癫痫发作,特别是GTCS,建议尽可能选择单药治疗,最大限度缩短用药疗程,以有效预防骨密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物 骨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的病理分型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佳翊 王真真 沈雪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884-1887,共4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发生子宫内膜增厚的病理分型,并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因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mm)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发生子宫内膜增厚的病理分型,并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因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mm)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89例正常子宫内膜厚度的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研究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变各病理类型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绝经后女性内膜增厚人群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最佳预测值。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足月产次数及有无糖尿病史与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有关(P<0.05),而与流产次数及有无高血压史无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足月产次及合并糖尿病是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着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内膜恶性病变的比例也不断升高,其中子宫内膜厚度为5~10mm的64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恶变者5例(7.8%),10~15mm的30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恶变者11例(36.7%),15~20mm的10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恶变者8例(80%);经ROC分析结果显示,以子宫内膜厚度9.7mm为界值可预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其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745,其敏感度为77.27%,特异度为73.75%。结论高体质量、初潮早、绝经晚、足月产次少,且患有糖尿病等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并伴有危险因素的妇女应尽早筛查,尤其是当子宫内膜厚度超过9.7mm时应进一步行子宫内膜活检以排除恶变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厚 绝经后女性 子宫内膜病变 危险因素 最佳预测值
下载PDF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8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自愿到本科室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延迟介入治疗组,每组31例。对...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自愿到本科室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延迟介入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药物溶栓治疗,急诊介入治疗组入院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延迟介入治疗组连续溶栓治疗7 d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6个月,延迟介入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均大于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急诊介入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介入治疗组与急诊介入治疗组心力衰竭、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介入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死亡率均低于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急诊介入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7 d溶栓治疗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超声心电图 死亡率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双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9期34-35,共2页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最常见的心理异常疾病,严重危害母婴身心健康,增加社会负担。随着产后抑郁症研究的深入,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笔者将近五年国内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存在问题和展望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护理实...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最常见的心理异常疾病,严重危害母婴身心健康,增加社会负担。随着产后抑郁症研究的深入,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笔者将近五年国内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存在问题和展望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也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处理提供充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护理 干预
下载PDF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晓红 罗晓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3-594,共2页
患儿男性,1岁.出生后即被发现右上臂包块,无明显不适,近期包块渐长大,活动无明显受限,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上臂无痛性包块1年收入院.专科检查:右上臂外后侧皮下可触及4 cm×3 cm及1 cm×1.5 cm两包块,与皮肤粘连,质地中等硬,... 患儿男性,1岁.出生后即被发现右上臂包块,无明显不适,近期包块渐长大,活动无明显受限,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上臂无痛性包块1年收入院.专科检查:右上臂外后侧皮下可触及4 cm×3 cm及1 cm×1.5 cm两包块,与皮肤粘连,质地中等硬,边界清楚,局部无红肿及压痛,右手血运、感觉活动无明显异常.门诊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脂肪瘤.彩超示:右上臂实性包块,考虑为血管瘤或纤维瘤.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包块切除及皮瓣转移术.术中见两肿块位于皮下与皮肤粘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SP法,选用的抗体CD34、vimentin、SMA、desmin、p-catenin、EMA和S-100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性错构瘤 婴儿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护士培训中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的应用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华萍 王莹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1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应用于护士培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护理人员27名为传统组,实施传统培训模式。再选取护理人员27名为结合组,实施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析的培训方式。结果:结合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方式的...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应用于护士培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护理人员27名为传统组,实施传统培训模式。再选取护理人员27名为结合组,实施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析的培训方式。结果:结合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方式的认可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且护理人员对培训方式的认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培训 情景模拟 案例分析
下载PDF
护理程序在护理情景模式联合查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华萍 王莹娜 张荣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分析护理情景模式联合查房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护理程序与护理查房,以患者为中心,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护理情景模式联合查房,通过问题整理和分析,对护理方案进行改进。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护理程序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与... 目的分析护理情景模式联合查房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护理程序与护理查房,以患者为中心,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护理情景模式联合查房,通过问题整理和分析,对护理方案进行改进。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护理程序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成绩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评价护理人员对护理程序应用效果的认可度,均占90.0%以上,其中21名(100.0%)护理人员认为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调动,19名(90.5%)护理人员认为护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20名(95.2%)护理人员认为自我价值认同感提升。结论开展护理情景模式联合查房,应用护理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查房 情景模式 护理程序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