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罗森 孟忠吉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9-81,87,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或早期患者65例,根据治疗期间是否使用...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或早期患者65例,根据治疗期间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激素)及对照组(35例不使用激素)。所有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抗病毒、常规护肝药物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d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针剂5mg/d灌肠治疗,使用时间为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周生存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激素使用1周时,患者血清TBil显著下降(由201.5±87.3μmol/L下降至135.4±58.9μmol/L),PTA迅速回升[由(42.8±12.2)%回升至(64.0±17.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的改善比例和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降低,且不影响患者病毒学应答。值得注意的是,激素治疗显著降低肝衰竭前期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发生率(7.7%VS73.3%;P<0.01);而且,治疗组患者4周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 77.1%;P<0.05)。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明显糖皮质激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结论: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 乙型 慢加急性肝衰竭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建、肥大细胞及IL-10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莉 余可斐 +3 位作者 穆敬平 黎瑞红 孟忠吉 赵磊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建和肺组织肥大细胞、IL-10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建和肺组织肥大细胞、IL-10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哮喘组(B)、地塞米松干预组(C),每组10只。对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气道重塑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肥大细胞、IL-10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动物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黏液分泌增加等气道重塑的特征性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气道各层细胞及炎性细胞均有IL-10表达减少。地塞米松干预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轻微,平滑肌增生、黏液分泌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类细胞IL-10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吸入变应原可导致气道重塑,肥大细胞、IL-10在气道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加IL-10表达发挥抑制炎症作用,进而缓解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IL-10 地塞米松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龚钰清 盛国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102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对照组仅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HBeAg...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102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对照组仅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比例明显回升,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CD8+比例及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3项指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CHB,能增强抗病毒效果,同时具有调节免疫和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恩替卡韦 治疗应用 苦参素片 治疗应用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康健 马德强 张银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551-552,共2页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耆,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耆,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原文传递
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健 丁德平 +2 位作者 李新宇 孟忠吉 陈悦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452-453,共2页
目的了解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的特征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本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开发布的食物中毒情况通报,对2012年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年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目的了解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的特征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本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开发布的食物中毒情况通报,对2012年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年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1.4%和67.8%;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最多,占总数的56.1%。5~10月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70.1%、61.4%和79.4%。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最多,占总数的46.3%。结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是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首要原因,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应在夏秋季对集体供餐单位加强预防生熟交叉污染的培训和监督,普及食物中毒预警知识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特征 对策
下载PDF
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东 马德强 +1 位作者 柯昌征 张银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给予恩替卡韦(ETV)0.5 mg,1次/d口服。对照组44例给予...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给予恩替卡韦(ETV)0.5 mg,1次/d口服。对照组44例给予阿德福韦酯(ADV)10 mg,1次/d口服。观察两组的肝肾功能、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ALT、HBV-DNA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HBeAg阴转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时,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HBV-DNA高度应答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ETV更适用于HBV-DNA明显升高者,对HBV复制所致的重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调节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罗森 孟忠吉 龚作炯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严重损害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在肝衰竭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衰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与持续性的炎性反应、...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严重损害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在肝衰竭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衰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与持续性的炎性反应、免疫过激引起的免疫功能失调、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随后的免疫麻痹密切相关。对于ACLF治疗,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免疫调节治疗,将有助于延缓或阻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该文对ACLF的免疫发病机制以及其免疫调节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免疫调节 糖皮质激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胸腺肽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对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的护肝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银华 马德强 +1 位作者 康健 陈悦 《肝脏》 2014年第11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的保肝作用。方法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68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腺苷蛋氨酸+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甘...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的保肝作用。方法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68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腺苷蛋氨酸+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甘草酸二胺治疗,两组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第7天检查肝功能,肝功能仍明显异常者于术后第14天复查肝功能。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肝功能受损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第14天,治疗组肝功能正常30例,对照组22例。结论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受损有很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蛋氨酸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功能
下载PDF
7种miRNAs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洲 刘莉 +1 位作者 何雨倩 陈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分析7种微小核糖核酸(miRNAs)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组、转移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共131例患者的7种miRNAs的表达水平,比较7种miRNAs在3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析7种miRNAs在... 目的:分析7种微小核糖核酸(miRNAs)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组、转移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共131例患者的7种miRNAs的表达水平,比较7种miRNAs在3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析7种miRNAs在不同病理类型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7种miRNAs在甲胎蛋白(AFP)阴性以及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均阴性的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阳性率;分析AFP、7种miRNA以及AFP+7种miRNAs用于HCC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并运用ROC曲线评价三者的诊断效能。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7种miRNAs阳性率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组(χ2=13.388,P<0.01)和肝硬化组(χ2=30.827,P<0.01);在不同细胞类型的肝癌中,HCC组患者7种miRNAs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胆管细胞癌(ICC)组(χ2=6.805,P<0.01);AFP、PIVKA-Ⅱ以及7种miRNAs在HCC组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60.71%、64.28%和75.00%;AFP阴性以及AFP和PIVKA-Ⅱ均阴性的HCC患者中,7种miRNAs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8%和80.0%;AFP、7种miRNAs以及AFP+7种miRNAs联合检测对于HCC患者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0.71%、75.00%和89.29%,特异度分别为81.33%、85.33%和78.67%;AFP、7种miRNAs以及AFP+7种miRNAs联合用于HCC诊断的AU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839和0.864。结论:7种miRNAs在HCC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在AFP阴性的肝癌中也具有较高的阳性率;AFP+7种miRNAs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HCC诊断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小核糖核酸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下载PDF
Toll样受体激动剂抑制土拨鼠肝炎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忠吉 张永红 +4 位作者 李文兵 汤守兵 李东 柯昌征 陈悦 《肝脏》 2013年第6期378-381,共4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TLR)激动剂对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从WHV慢性感染的土拨鼠肝脏分离原代肝细胞,转染Poly I:C、CpG或直接用LPS刺激,Southern印迹检测WHV复制中间体,病毒保护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型干扰素的...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TLR)激动剂对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从WHV慢性感染的土拨鼠肝脏分离原代肝细胞,转染Poly I:C、CpG或直接用LPS刺激,Southern印迹检测WHV复制中间体,病毒保护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型干扰素的水平;通过尾静脉注射Poly I:C、LPS、CpG到WHV转基因小鼠体内,提取肝脏DNA和RNA,实时PCR检测MxA和OAS1的mRNA水平。结果 Poly I:C、LPS和CpG在原代土拨鼠肝细胞和WHV转基因小鼠显著抑制病毒复制;Poly I:C、LPS和CpG处理后的原代肝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型干扰素,肝脏的MxA和OAS1 mRNA上调表达。结论TLR通路的活化通过诱导I型干扰素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在抗HBV治疗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土拨鼠肝炎病毒 原代肝细胞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PTVE联合PSE双介入治疗肝硬化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银华 杜恩辅 孟忠吉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的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肝硬化并门脉...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的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肝硬化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给予PTVE治疗预防出血,3~7 d后,再行PSE降低门脉压及改善脾功能亢进。随访3月,观察止血率、再出血率、血象、肝功能、胃镜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完成栓塞治疗及后续PSE治疗,2例急性出血患者迅速止血。随访3月,全部病例肝功能改善、血细胞回升至正常水平,无再出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3例胃镜复查显示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减轻,1例消失。结论:PTVE联合PSE的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部分脾栓塞术 肝硬化 门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土拨鼠肝炎病毒X基因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忠吉 吴珺 +4 位作者 张永红 汤守兵 李东 柯昌征 陈悦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研究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序列特异性siRNA对WHV X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WHV全长质粒为模板PCR扩增WHV X基因,克隆到pXF3H载体构建WHX-HA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XF3H-WHx);合成siRNA的模板序列,克隆到siRNA表达质粒psiRNA构建... 目的:研究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序列特异性siRNA对WHV X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WHV全长质粒为模板PCR扩增WHV X基因,克隆到pXF3H载体构建WHX-HA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XF3H-WHx);合成siRNA的模板序列,克隆到siRNA表达质粒psiRNA构建shRNA表达质粒(psiWx1、psiWx2);质粒pXF3H-WHx与psiWx1、psiWx2共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检测WHV X蛋白的表达。结果:Hela细胞中WHVX蛋白的表达受siRNA的抑制,psiWx1表达的siRNA抑制90%以上的X蛋白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但是WHV X基因靶位点中2个突变的核苷酸可使这种干扰作用消失。结论:质粒表达的siRNA序列特异性抑制WHV X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拨鼠肝炎病毒 土拨鼠肝炎病毒X蛋白 RNA干扰 小干扰RNA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对树突状细胞表型成熟和功能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忠吉 张永红 +3 位作者 李东 柯昌征 汤守兵 陈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粒子和抗原成分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功能活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BM-DC),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含有HBV病毒粒子和抗原成分的培养基,流式细胞技术分析DC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病...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粒子和抗原成分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功能活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BM-DC),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含有HBV病毒粒子和抗原成分的培养基,流式细胞技术分析DC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病毒保护实验和细胞因子生物分析方法分别检测DC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干扰素(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水平。结果:培养基中加入HBV病毒粒子和抗原成分显著抑制DC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成熟标志分子(MHC-Ⅱ)的表达,降低DC细胞培养上清中IFN和TNF的水平。结论:HBV可以直接抑制DC的表型成熟和功能活化,有可能在HBV感染的慢性化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耐受
下载PDF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2例耐药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忠吉 李新宇 +4 位作者 张永红 刘莉 万松 贺昱霖 陈悦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34-236,共3页
自从1998年拉米夫定(LAM)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以来,核苷(酸)类药物(NAs)的抗病毒作用和重要地位逐步得到认可[1].目前我国大陆上市的NAs除LAM外,还有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这些NAs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 自从1998年拉米夫定(LAM)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以来,核苷(酸)类药物(NAs)的抗病毒作用和重要地位逐步得到认可[1].目前我国大陆上市的NAs除LAM外,还有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这些NAs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CHB的抗病毒治疗,但是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NAs长期使用导致耐药突变株产生的风险也日益突显.目前临床上HBV对NAs的耐药已成为CHB治疗的一大难点,因此,及时监测NAs相关耐药突变的发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NAs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突破的CHB患者体内HBV基因型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酸)类药物 病毒学突破 抗药性
原文传递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柯昌征 刘莉 +2 位作者 李东 陈悦 孟忠吉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护肝、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通过外周静脉输注...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护肝、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通过外周静脉输注脐带血干细胞悬液100 ml,每周1次静脉输注,连续3次。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4周,白蛋白和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2周肝硬度值下降。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结论外周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提升白蛋白、改善凝血功能、改善肝纤维化程度等,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失代偿期肝硬化
下载PDF
浙江地区恙虫病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银华 连江山 黄建荣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73,共2页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鼠类是其主要传染源,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毒血症、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等,可造成多器官衰竭,危及患者生命,I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浙江...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鼠类是其主要传染源,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毒血症、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等,可造成多器官衰竭,危及患者生命,I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2例恙虫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东方体 临床分析 浙江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丛林斑疹伤寒 附属第一医院 淋巴结肿大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现状及进展
17
作者 吴晓迪 雷思贤 江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67-2671,共5页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原发性肝肿瘤的80%。肝细胞癌(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癌患者早期多无特异性表现,发病较为隐匿,术后原发性肝癌早期复发和转移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数目、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等各...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原发性肝肿瘤的80%。肝细胞癌(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癌患者早期多无特异性表现,发病较为隐匿,术后原发性肝癌早期复发和转移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数目、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等各种因素相关。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癌最具有特征性和代表性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是评估肝癌术后复发风险最重要的病理学因素。本文就原发性肝癌合并MVI的现状及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术前预测 术后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骨梭形细胞肿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1例
18
作者 刘雨微 曾伊凡 +1 位作者 何雨倩 陈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8-179,共2页
梭形细胞肿瘤是一种以梭形细胞为主的肿瘤,常发生于胃肠道、肺、子宫、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较少见到侵犯骨骼和肝脏,近期我院收治1例骨梭形细胞肿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伴远处转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因“右侧胸背... 梭形细胞肿瘤是一种以梭形细胞为主的肿瘤,常发生于胃肠道、肺、子宫、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较少见到侵犯骨骼和肝脏,近期我院收治1例骨梭形细胞肿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伴远处转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因“右侧胸背部疼痛4月余”在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上腹部及胸部CT平扫+增强提示肝内弥漫性结节样弱强化,右肺下叶脊柱旁软组织肿块,考虑多中心性肝癌及转移可能,椎体及附件多发骨转移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骨梭形细胞肿瘤 误诊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肝纤维化3例报告
19
作者 齐凯凯 王铁延 +3 位作者 何雨倩 罗森 敖康健 陈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54-856,共3页
先天性肝纤维化(CHF)是一种多发生于儿童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一种罕见的、与胆管板畸形相关的肝内胆管遗传发育障碍疾病[1,2]。本病的发病率极低,有文献报道约为1/10000至1/20000[3],而在成年人中更为少见,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先天性肝纤维化(CHF)是一种多发生于儿童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一种罕见的、与胆管板畸形相关的肝内胆管遗传发育障碍疾病[1,2]。本病的发病率极低,有文献报道约为1/10000至1/20000[3],而在成年人中更为少见,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病理活组织检查,故对于临床诊断CHF尤为困难。本文报道十堰市太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3例成人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纤维化 先天性 诊断
下载PDF
鄂西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与耐药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青 孟忠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分析鄂西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与耐药突变的分布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1-2016.11太和医院感染科病房及门诊基因测序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的3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常见核苷(酸... 目的:分析鄂西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与耐药突变的分布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1-2016.11太和医院感染科病房及门诊基因测序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的3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常见核苷(酸)类似物(NAs)耐药突变位点、肝功能指标、HBV DNA定量及临床特点等,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基因测序法检测238例,芯片法86例,其基因分型均以B型为主,基因芯片法中可以检测到少量D型及混合基因型。共132例患者检测出NAs耐药,耐药突变位点以204位点最多见,B、C基因型耐药率及临床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药位点整体分布存在差异,但NAs耐药分布一致,均以拉米夫定耐药为主。结论:鄂西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B、C基因型患者耐药突变位点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但其耐药率、临床表现及NAs耐药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型患者无NAs抗病毒治疗史患者NAs耐药率高于C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基因分型 耐药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