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药联合治疗来曲唑诱导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1
作者 尹燕 张迎春 +2 位作者 张花 姜朵生 郭桂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调经祛痰方治疗来曲唑(LE)诱导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口服达英-35(月经第5天起,每日1片,连服21 d)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再给予...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调经祛痰方治疗来曲唑(LE)诱导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口服达英-35(月经第5天起,每日1片,连服21 d)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再给予来曲唑(月经第5天起,每日1片,连服5 d)促排卵1个疗程(3个月)。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于月经第5天起配合使用中药调经祛痰方,每天1剂,经期停药;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于月经第5天加用电针,穴取关元、足三里、丰隆等穴,隔日1次,经期停针。均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改善情况、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性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比值、总睾酮(T)、雌二醇(E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抑制素B(IHNB)含量;比较各组疗效与安全性、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1)3组总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为C组最优,B组次之。(2)3组治疗后月经周期明显缩短(均P<0.05),且C组优于A组(P<0.05);治疗后B、C组体质量均减轻(均P<0.05),且C组优于A组(P<0.05);BMI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3组治疗后血清LH、LH/FSH比值均明显下降(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治疗后血清T、AMH值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T值C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均P<0.05);AMH值C组低于A组(P<0.05)。FSH、E2、IHNB各组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C组未发生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B组发生LUFS 3例(7.5%),A组发生LUFS 5例(12.5%)。结论:对于来曲唑诱导排卵的PCOS不孕患者,通过调经祛痰方联合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月经周期,减轻体质量,降低血清LH、LH/FSH、T及AMH水平,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未见不良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电针 调经祛痰方 来曲唑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生殖激素及卵泡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尹燕 张迎春 郭桂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期94-97,102,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调经祛痰方联合电针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生殖激素及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 9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口服达英-35(月经第5天起,1片/d,连服21 d)治疗1个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后给予来曲唑... 目的观察中药调经祛痰方联合电针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生殖激素及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 9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口服达英-35(月经第5天起,1片/d,连服21 d)治疗1个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后给予来曲唑(月经来潮第5天,1片/d,连服5 d)促排卵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调经祛痰方配合电针(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等)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第1个疗程结束后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总睾酮(T)、雌二醇(E2)]及生殖激素[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抑制素B(IHNB)]水平。第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排卵率、妊娠率及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 1%,对照组为80. 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2) 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月经周期均较前明显缩短,治疗组第2疗程月经周期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3)第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LH、T、LH/FSH比值及AMH水平明显较前下降,其中T、AMH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4)第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排卵率、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LUF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能调节PCOS不孕患者LH/FSH比值,降低高雄激素及血清AMH水平,缩短患者月经周期,显著提高PCOS不孕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降低LUFS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纯达英-35、来曲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药结合 生殖激素 卵泡发育
下载PDF
改良穴位埋线联合来曲唑对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及妊娠的影响——附56例临床资料 被引量:12
3
作者 尹燕 张迎春 +2 位作者 高亚萍 赵鹏程 郭桂荣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穴位埋线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11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口服达英-3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54例采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良穴位埋线法治疗,... 目的:观察改良穴位埋线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11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口服达英-3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54例采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良穴位埋线法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血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抑制素B(INH-B)水平,比较2组疗效、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血LH(黄体生成激素)、总睾酮(T)、LH/FSH(卵泡刺激素)比值及AMH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81.46%(P<0.05);治疗组排卵率94.05%,高于对照组的80.86%(P<0.05);治疗组3个月妊娠率80.36%,高于对照组的44.44%(P<0.05);治疗组6个月累计妊娠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53.70%(P<0.05);治疗组未发生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对照组发生LUFS 5例(9.25%)。结论:改良穴位埋线联合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能明显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疗效优于单纯来曲唑治疗,这可能与改良穴位埋线联合来曲唑能显著降低血LH、T及AMH水平,降调LH/FSH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改良穴位埋线 来曲唑 不孕 肾虚痰湿
下载PDF
调经祛痰方联合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尹燕 张迎春 郭桂荣 《中医药通报》 2017年第4期46-49,共4页
观察调经祛痰方联合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90例PCOS不孕患者均口服达英-35治疗3个月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常规给予来曲唑促排卵,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 观察调经祛痰方联合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90例PCOS不孕患者均口服达英-35治疗3个月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常规给予来曲唑促排卵,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调经祛痰方,并配合电针,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优势卵泡数、排卵周期数、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排卵率、HCG日内膜厚度、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调经祛痰方联合电针能显著提高PCOS不孕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降低LUFS发生率,增加HCG日内膜厚度,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疗效优于单纯来曲唑促排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经祛痰方 电针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下载PDF
专家讲座系列一 针刀医学发展简史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天民 杜艳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7期159-162,共4页
本文通过回顾针刀的诞生、针刀疗法的形成、针刀技术的临床应用到针刀医学的形成的过程,找出针刀医学发展过程中,针刀技术从基层医院走向三甲医院、针刀人才培养从临床短期培养走向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历教育、针刀学术交流平台从无到有... 本文通过回顾针刀的诞生、针刀疗法的形成、针刀技术的临床应用到针刀医学的形成的过程,找出针刀医学发展过程中,针刀技术从基层医院走向三甲医院、针刀人才培养从临床短期培养走向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历教育、针刀学术交流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要时间节点,解析针刀医学发展过程与针刀技术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针刀医学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以及针刀医学学术交流拓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针刀医学是以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的、独立于中西医之外的独立的医学体系,是一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的医学学科,是中国新医学,从而确定当代针刀医学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在针刀医学发展中的定位和历史使命,加深医务工作者对针刀医学整体概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医学思维导向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对针刀医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针刀医学 发展史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程井军 孙雅祥 +2 位作者 曾佑祥 柯冬桂 熊建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9-60,共2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中药治疗PHN疗效不明显,西药及有关理化方法因其毒副作用而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中药治疗PHN疗效不明显,西药及有关理化方法因其毒副作用而应用受限[1]。鉴于此,笔者比较穴位注射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穴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注射
下载PDF
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程井军 孙雅祥 +2 位作者 曾佑祥 柯冬桂 熊建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电针治疗组取穴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行电针治疗,留针15 min,每天1次,连续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电针治疗组取穴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行电针治疗,留针15 min,每天1次,连续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12周。西药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10 mg/(kg·d),分2次口服,连续12周。结果电针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针在使ALT、GGT恢复正常,降低TC、TG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Ⅳ)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5或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电针具有明显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防治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纤维化 针灸疗法 电针 肝俞
下载PDF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及肝组织SOD和MDA的影响
8
作者 程井军 李德顺 +3 位作者 马骏 沈峰 齐凤军 孙国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0期150-153,280-281,共4页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模型组外...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他两组在造模12周后分别进行针灸和西药治疗;16周时将所有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经下腔静脉采血,迅速按常规分离血清,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采用硫代巴比妥荧光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制作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操作说明测定肝组织肝中SOD活性、MDA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MDA含量有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OD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肝组织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MDA含量有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OD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够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治疗NASH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大鼠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和连接蛋白43的影响
9
作者 王计雨 康朝霞 +1 位作者 韩永丽 徐派的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ST36)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c-Kit)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电针ST36治疗FD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采...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ST36)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c-Kit)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电针ST36治疗FD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郭氏夹尾+不规则喂养+冰生理盐水灌胃法的多因素干预造模。电针组取足三里治疗,假电针组只针刺不接通电流。治疗10天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窦组织的c-Kit与Cx4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造模大鼠出现活跃程度降低、体重下降和便溏。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胃窦组织c-Kit和Cx43表达明显降低(<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c-Kit与Cx43表达明显增加(<0.05);假电针组c-Kit和Cx43较模型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电针ST36可以治疗FD的机制,可能与其能上调c-Kit和Cx43蛋白表达,修复受损的ICC结构,恢复其起搏器和传导神经递质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足三里 电针 胃肠运动 Cajal间质细胞 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 连接蛋白4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