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益气汤联合非诺贝特、药膳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凌 程井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汤联合非诺贝特、药膳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10例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观察组在非诺贝特治疗基础上结合药膳与健脾益气汤治疗...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汤联合非诺贝特、药膳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10例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观察组在非诺贝特治疗基础上结合药膳与健脾益气汤治疗,对照组单用非诺贝特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69.09%),且差异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GCT及AST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益气汤联合非诺贝特、药膳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汤 非诺贝特 药膳 脂肪肝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甘草功效和临床用量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7,共5页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专著对甘草的记载,发现甘草古今皆用的功效为补脾益气、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古存今失的功效为生肌、温中、养血补阴生津等。甘草的临床常用量范围,在汉代经方中为3.45~69g;至隋唐时期,甘草的用量范围...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专著对甘草的记载,发现甘草古今皆用的功效为补脾益气、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古存今失的功效为生肌、温中、养血补阴生津等。甘草的临床常用量范围,在汉代经方中为3.45~69g;至隋唐时期,甘草的用量范围扩大为3.45~110g,但常用剂量与汉代相同均为2两(27.6g)。至宋金元时期,随着剂型的改变,甘草的临床用量下降,平均剂量为7g。至明清时期,甘草的剂量范围进一步缩窄为1.9~3.7g,其平均剂量仅为3.3g。至现代,甘草的常用剂量为10g。文章通过本草学及医籍考证,从古代文献中挖掘甘草的传统功效和临床用量,分析其历代临床应用的特点和规律,对丰富甘草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功效 临床用量 考证 本草 剂量
原文传递
专家讲座系列一 针刀医学发展简史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天民 杜艳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7期159-162,共4页
本文通过回顾针刀的诞生、针刀疗法的形成、针刀技术的临床应用到针刀医学的形成的过程,找出针刀医学发展过程中,针刀技术从基层医院走向三甲医院、针刀人才培养从临床短期培养走向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历教育、针刀学术交流平台从无到有... 本文通过回顾针刀的诞生、针刀疗法的形成、针刀技术的临床应用到针刀医学的形成的过程,找出针刀医学发展过程中,针刀技术从基层医院走向三甲医院、针刀人才培养从临床短期培养走向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历教育、针刀学术交流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要时间节点,解析针刀医学发展过程与针刀技术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针刀医学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以及针刀医学学术交流拓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针刀医学是以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的、独立于中西医之外的独立的医学体系,是一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的医学学科,是中国新医学,从而确定当代针刀医学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在针刀医学发展中的定位和历史使命,加深医务工作者对针刀医学整体概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医学思维导向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对针刀医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针刀医学 发展史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程井军 孙雅祥 +2 位作者 曾佑祥 柯冬桂 熊建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9-60,共2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中药治疗PHN疗效不明显,西药及有关理化方法因其毒副作用而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中药治疗PHN疗效不明显,西药及有关理化方法因其毒副作用而应用受限[1]。鉴于此,笔者比较穴位注射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穴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注射
下载PDF
中药归经入脑之源流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89,共4页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中关于中药归经入脑的论述,发现对其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先秦两汉的理论奠基期,魏晋隋唐至宋金元的传承发展期,以及明清的发展成熟期。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已明确地记载药物对脑的治疗作用。药物归经思想在《黄帝...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中关于中药归经入脑的论述,发现对其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先秦两汉的理论奠基期,魏晋隋唐至宋金元的传承发展期,以及明清的发展成熟期。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已明确地记载药物对脑的治疗作用。药物归经思想在《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已有体现。魏晋隋唐至宋金元时期对中药归经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已形成了归经入脑的思想。明清时期,对中药选择性作用于脏腑经络的归经理论进入成熟阶段,归经作为药性理论的一部分。现代医家提出中药归经入脑,既包括在脑中分布并产生药效作用的直接归经,又包括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于其他部位而对脑产生间接作用的间接归经。中药归经入脑理论对临床治疗脑病用药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归经 源流 脑病
原文传递
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程井军 孙雅祥 +2 位作者 曾佑祥 柯冬桂 熊建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电针治疗组取穴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行电针治疗,留针15 min,每天1次,连续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电针治疗组取穴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行电针治疗,留针15 min,每天1次,连续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12周。西药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10 mg/(kg·d),分2次口服,连续12周。结果电针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针在使ALT、GGT恢复正常,降低TC、TG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Ⅳ)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5或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电针具有明显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防治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纤维化 针灸疗法 电针 肝俞
下载PDF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及肝组织SOD和MDA的影响
7
作者 程井军 李德顺 +3 位作者 马骏 沈峰 齐凤军 孙国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0期150-153,280-281,共4页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模型组外...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他两组在造模12周后分别进行针灸和西药治疗;16周时将所有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经下腔静脉采血,迅速按常规分离血清,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采用硫代巴比妥荧光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制作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操作说明测定肝组织肝中SOD活性、MDA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MDA含量有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OD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肝组织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MDA含量有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OD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够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治疗NASH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大鼠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王平教授失眠诊疗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程静 王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33-134,共2页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长期失眠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BZD)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此类药起效快、停药反跳并有成瘾性。王平教授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失眠,做到据证立法、处方、用药,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长期失眠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BZD)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此类药起效快、停药反跳并有成瘾性。王平教授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失眠,做到据证立法、处方、用药,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参加锻炼,多种疗法相互配合,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病因和养生理论看中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和元 王平 裴迅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61-63,共3页
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对中医病因和养生理论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中有关气候、情志、饮食、起居等内容,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讨论的内容多... 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对中医病因和养生理论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中有关气候、情志、饮食、起居等内容,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讨论的内容多涉及同一对象,而中和观就是二者联系的纽带,也是衡量某一事物是病因抑或是养生因素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病因 养生 中和观
下载PDF
读经典做临床 贵在融会贯通——李今庸教授的治学之路
10
作者 张茂林 王朝阳 《中医药文化》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李今庸教授长期工作于中医临床教学一线,在治学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要有老师正确的指导,才不至于走弯路;第二,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以更好地为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坚持临床,勤奋努力,仁心仁术,方可成为一代名医。
关键词 李今庸 读经典 做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