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的米氏凯伦藻赤潮过程及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聪蛟 刘希真 +3 位作者 付声景 姚炜民 周燕 马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7,共10页
相较于船舶走航监测,海洋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目标海域长期、连续监测数据,能更好地反映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为了厘清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发展动态,本文以2017年6月南麂附近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为例,分析海洋水质浮... 相较于船舶走航监测,海洋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目标海域长期、连续监测数据,能更好地反映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为了厘清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发展动态,本文以2017年6月南麂附近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为例,分析海洋水质浮标获取的连续监测数据,探讨米氏凯伦藻赤潮过程叶绿素a和水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赤潮期间,水温为22.8~26.0℃、盐度为28.8‰~31.8‰、气温为20.4~27.3℃,该温盐范围均适宜米氏凯伦藻的细胞生长;较高的光照强度能够支持较高的藻类细胞密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溶解氧(DO)及其饱和度(DO%)、pH、水温、气温等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盐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向岸风生海流有利于藻种向近岸较高营养区域汇集,为赤潮的爆发创造有利条件。赤潮过程中,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饱和度、pH发生了协同变化,据此特征可以开展赤潮短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赤潮过程 海洋水质监测浮标 气象
下载PDF
温州市近岸海域具齿原甲藻密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永中 崔灵周 姚炜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9-181,共3页
通过对2004年5月温州市洞头列岛附近海域赤潮发生过程相关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COD、PO4-P和Chl-a的温州市近岸海域赤潮优势种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密度线性预测模型,并以2003年该赤潮监控... 通过对2004年5月温州市洞头列岛附近海域赤潮发生过程相关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COD、PO4-P和Chl-a的温州市近岸海域赤潮优势种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密度线性预测模型,并以2003年该赤潮监控区相关监测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可靠性,预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6.90%、最小仅为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具齿原甲藻 预测模型 温州市近岸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