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切开或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 被引量:5
1
作者 倪士昌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总结肛周脓肿Ⅰ期根治术新术式的疗效。方法 :采用肛周脓肿Ⅰ期切开或Ⅰ期切开挂线新术式治疗 72例肛周脓肿。结果 :72例肛周脓肿均一次手术治愈 ,无后遗肛瘘及并发症 ,且瘢痕生长平整。结论 :本术式是治疗肛周脓肿的好方法 。
关键词 肛周高低位脓肿 切开挂线 Ⅰ期根治
下载PDF
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功能 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傅林平 蔡敬泽 潘学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前,临床医学针对环状混合痔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如传统外切内扎术、痔上黏膜吻合术等,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患者术后易出现肛缘水肿、疼痛、尿潴留及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1]。研究表明,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 目前,临床医学针对环状混合痔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如传统外切内扎术、痔上黏膜吻合术等,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患者术后易出现肛缘水肿、疼痛、尿潴留及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1]。研究表明,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方面效果显著,能对静脉回流情况进行改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2]。基于此,本研究对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患者肛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小切口 肛门功能 静脉回流 肛缘水肿 相关并发症 外切内扎术 吻合术
下载PDF
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傅林平 陈琼 潘学东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20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对照组则用保留齿... 目的探讨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对照组则用保留齿线、外剥内扎术。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在术后当日、第一次排便时均低于对照组,切口水肿发生率、后遗症发生率、手术切口数目、创面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位小切口外剥加离断错位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满意,能够相对彻底消除病变痔,最大限度保持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后遗症,提高舒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多点位小切口 外剥 离断错位内扎术
下载PDF
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及炎症因子表达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傅林平 蔡敬泽 +2 位作者 潘学东 颜聪颖 汪海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81-2184,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位肛周脓肿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及血清炎症介质表达。方法选择医院于2013年3月-2018年3月行手术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129例,分析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患者切口感染的脓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情况分析,同时检... 目的探讨高位肛周脓肿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及血清炎症介质表达。方法选择医院于2013年3月-2018年3月行手术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129例,分析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患者切口感染的脓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情况分析,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率为30.23%(39/129),分离病原菌47株,包括革兰阴性菌27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革兰阳性菌20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为80.00%和7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为85.7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为75.00%。切口感染组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高于切口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切口感染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应合理有效地给予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周脓肿 切口感染 病原菌 耐药 炎症介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