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剥脱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苏翔 倪海真 +2 位作者 潘乐门 黄景勇 虞冠锋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32-233,257,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和传统剥脱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VVLE患者1 20例,随机分为EVLT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EVLT组采用EVL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术后1、2...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和传统剥脱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VVLE患者1 20例,随机分为EVLT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EVLT组采用EVL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术后1、2、3年复发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EVLT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IVIQ评分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EVLT组患者术后皮下瘀血、感觉麻木、硬结、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皮肤灼伤的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应用EVLT治疗VVLE手术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 传统剥脱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 远期疗效
下载PDF
老年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4
2
作者 颜飞帆 李云 +2 位作者 麻朋艳 尹强 卢中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953例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构建并验证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953例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用列线图展示,应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使用Bootstrap重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年龄、性别、季节、意识障碍、左下肢肌力、D-二聚体浓度是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影响因素。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6,敏感度为70.5%,特异度为71.4%,Youden指数为0.418,内部验证C-统计量为0.758。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高危患者并及时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老年人 下肢深静脉血栓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肌酸激酶及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短期预后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和平 倪海真 +2 位作者 黄景勇 陈祥建 虞冠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及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6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血清学检查和CT血管造...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及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6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血清学检查和CT血管造影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别行药物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特征。(2)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3)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位置(主干、非主干)以及远端分支显影情况;②间接征象如肠壁增厚,肠管扩张合并积液、积气,肠壁积气。(4)治疗及预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冤±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肘(范围)表示,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检验。结果(1)临床特征:26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中,肠缺血6例,部分肠坏死8例,长段肠坏死12例(其中术后短肠综合征5例、全小肠坏死及部分结肠坏死7例)。6例肠缺血患者,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为(1.7±0.8)d。8例部分肠坏死患者,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为(2.1±1.1)d。12例长段肠坏死患者,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为(1.5±0.7)d,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0.05)。(2)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肠缺血、部分肠坏死、长段肠坏死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分别为68U/L(50~86U/L)、98U/L(54~244U/L)、300U/L(40~873U/L),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32,P〈0.05)。肠缺血患者与长段肠坏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21,P〈0.05)。部分肠坏死患者分别与肠缺血、长段肠坏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1.53,2.07,P〉0.05)。(3)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①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或非主干栓塞、远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肌酸激酶 计算机体层成像
原文传递
D二聚体测定及肠壁厚度测量筛查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 被引量:9
4
作者 吕和平 倪海真 +5 位作者 沈传利 黄景勇 潘乐门 苏翔 黄崇青 虞冠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3-926,共4页
目的 探讨急诊血液化验及肠壁厚度测量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3年6月19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肠坏死组10例,肠淤血组9例.比较2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 目的 探讨急诊血液化验及肠壁厚度测量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3年6月19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肠坏死组10例,肠淤血组9例.比较2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测量2组CT横断面肠壁最厚处的厚度.结果 肠坏死组血浆D二聚体(3.27 ~ 20.00) μg/ml,中位值(19.85) μg/ml,肠淤血组血浆D二聚体(0.49~ 13.90) μg/ml,中位值(5.55) μ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二聚体> 10 μg/ml为截点,对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89%,87.5%,73%.肠坏死组肠壁厚度为(8.35~15.45) mm,中位值(10.48) mm,肠淤血组肠壁厚度为(1.29~8.70) mm,中位值(1.43)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小肠壁厚度>8 mm为截点,对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9%,90.9%,100%.结论 D二聚体浓度及肠壁厚度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致肠坏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肠系膜静脉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脑5-羟色胺及其旁路关键酶在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裘益辉 虞冠锋 +4 位作者 叶星照 董千铜 吴天添 邵时杰 余震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5-88,94,共5页
目的:探讨脑5-羟色胺(5-HT)及其旁路关键酶在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模型中的变化。方法:将64只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分为术后1、3、7、10 d组),模型组行70%中段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对照组仅行开关腹手术。分别于术后1... 目的:探讨脑5-羟色胺(5-HT)及其旁路关键酶在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模型中的变化。方法:将64只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分为术后1、3、7、10 d组),模型组行70%中段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对照组仅行开关腹手术。分别于术后1、3、7、10 d取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马组织中5-HT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色氨酸羟化酶1、2(TPH1、TPH2)和吲哚胺-2,3-二加氧酶(IDO)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5-HT的含量分别于术后1、3 d明显升高(P<0.05);在模型组大鼠中,术后1、3 d 5-HT的含量均较术后7、10 d明显升高(P<0.05),术后3 d升至最高(P<0.05),术后7、10 d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PH1的表达量于术后3 d明显升高(P<0.05);在模型组大鼠中,术后3 d TPH1的表达量较术后1、7、10 d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PH2的表达量分别于术后1、3 d明显升高(P<0.05);在模型组大鼠中,术后1、3 d TPH2的表达量均较术后7、10 d明显升高(P<0.05),术后3 d升至最高,术后7、10 d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DO的表达量于术后1 d明显升高(P<0.05);在模型组大鼠中,术后1 d IDO的表达量较术后3、7、10 d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POFS大鼠模型中,5-HT的含量术后早期明显升高,其升高与5-HT限速酶TPH1、TPH2的表达量上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疲劳综合征 5-羟色胺 色氨酸羟化酶 吲哚胺-2 3-二加氧酶 大鼠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病区风冷式冰箱冷藏室温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林虹 李筱筱 +6 位作者 孙文瑞 潘小旺 高晓 林观样 贺彩芳 周颖 孙彩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6期2024-2028,共5页
目的监测分析某三甲医院风冷式冰箱的冷藏室不同位置温度,为病区护士正确使用风冷式冰箱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6-7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的3台风冷式冰箱,对每台冰箱的冷藏室3层的前、后、左、右、中及储物盒、送风口、回... 目的监测分析某三甲医院风冷式冰箱的冷藏室不同位置温度,为病区护士正确使用风冷式冰箱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6-7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的3台风冷式冰箱,对每台冰箱的冷藏室3层的前、后、左、右、中及储物盒、送风口、回风口、面板温度、冰箱的实时温度等23个不同位置采点的温度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1)风冷式冰箱冷藏室箱体3层各层前、后、左、右温度比较,各层左、右温度,上层的前、后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层、下层的前、后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冰箱门和冰箱体中间监测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送风口、回风口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冰箱箱内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体中层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掌握风冷式冰箱冷藏室温度特点、不同空间位置的温度差、修改温度后温度变化的时间差,并正确使用,才能使风冷式冰箱满足用于病区药品保管温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风冷式冰箱 药品冷藏 冰箱冷藏室温度分析 直冷式冰箱
原文传递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抗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苏翔 张臻 +4 位作者 杨霖璟 裘益辉 宋成龙 陈娟燕 宋水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脑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假手术组、模型组、G-CSF组,每组15只。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复制AD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脑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假手术组、模型组、G-CSF组,每组15只。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复制AD大鼠模型,并给予G-CSF治疗。观察并比较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化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检测i NOS、COX-2、TNF-α和IL-1β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固缩明显,核仁不清。G-CSF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核固缩现象均有显著改善。假手术组、模型组、G-CSF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5.68±6.73) s、(57.92±7.35) s及(40.27±8.91) s;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分别为54.72%±4.22%、36.73%±3.21%及44.68%±4.01%;穿过平台次数分别为(8.7±2.1)次、(3.9±1.6)次及(6.5±1.7)次;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G-CSF组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增加,穿过平台次数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G-CSF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为0.144±0.033、0.502±0.035及0.473±0.061; pp38 MAPK蛋白水平为0.194±0.021、0.511±0.039及0.266±0.048,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G-CSF组NF-κB p65、pp38MAPK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G-CSF组i NOS、COX-2、TNF-α和IL-1β的蛋白和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G-CSF具有良好的抑制AD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和NF-κB p65的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下调i NOS、COX-2、TNF-α和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脑内神经炎症状态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核因子κB P65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45例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崇青 虞冠锋 +1 位作者 黄景勇 金昊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902-9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行介入治疗的45例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下肢静脉曲张38例,直接植入支架37例,行单纯髂静脉球囊扩张1例,合并下肢深...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行介入治疗的45例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下肢静脉曲张38例,直接植入支架37例,行单纯髂静脉球囊扩张1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TS)6例,直接植入支架5例,行单纯髂静脉球囊扩张1例,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例,施行导管溶栓后存在髂静脉受压的患者植入支架2例,行单纯髂静脉球囊扩张1例;所有植入支架均为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手术前后测髂静脉狭窄率,以及患肢大小腿与健肢周径差。术后1、3、6个月及1、2年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结果:45例患者共植入支架47枚,直径6~14 mm,平均(12.7±2.7)mm,长度40~200 mm,平均(64.3±39.4)mm;3例急性病例采用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导管溶栓(CDT),使用尿激酶量240~480万U,平均(400±138.6)万U;使用时间4~8 d,平均6.7 d;未发现肺动脉栓塞复发。治疗前髂静脉狭窄率为89.8%±8.2%(70.0%~100.0%),治疗后为4.0%±12.1%(0~7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大、小腿患肢与健肢比较,周径和肿胀明显消退(P〈0.001)。B超随访术后1、3、6个月及1、2年通畅率分别为95.5%、93.2%、93.2%、90.6%及90.6%。4例(占8.9%)患者术后穿刺点渗血,加压包扎后痊愈。1例(占2.2%)患者右髂静脉支架移位至右心室,后经抓捕器取出。随访1~24个月(平均16.8个月),4例患者髂静脉于不同时期再闭塞,PTS发生率为8.9%(4/45)。结论:介入治疗对各种原因的IVCS安全有效,支架治疗IVCS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支架 导管溶栓
下载PDF
老年人糖尿病足介入治疗中引入血管区域概念的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郑祥韬 曾瑞超 +4 位作者 杨法镜 黄景勇 潘乐门 苏翔 虞冠锋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代偿血管形成及引入血管区域(angiosome)策略在老年人糖尿病性膝下重度肢体缺血血管腔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FontaineIV期)糖尿病足患者194例,按照angiosome理论分成直接血... 目的探讨代偿血管形成及引入血管区域(angiosome)策略在老年人糖尿病性膝下重度肢体缺血血管腔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FontaineIV期)糖尿病足患者194例,按照angiosome理论分成直接血供重建组(直接组)、间接血供重建伴侧支形成组(间接+侧支组)和间接血供重建无侧支形成组(间接+无侧支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1年随访,间接+无侧支组溃疡未愈合率(与直接组比较,P=0.000;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00)、再次介入治疗率(与直接组比较,P=0.025;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13)和术后1个月内严重下肢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直接组比较,p=0.014;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23)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间接+无侧支组保肢率明显低于直接组(P=0.011)和间接+侧支组(P=0.027)。在间接+无侧支组内,开通单支膝下血管比开通多支血管溃疡未愈合率更高(93.9%比71.0%,p=0.015)。结论Angiosome策略在糖尿病足的腔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代偿血管的形成对糖尿病足的短期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管成形术 Angiosome策略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麻朋艳 章丹丹 +3 位作者 孙学余 张钿钿 黄赛燕 王红霞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17-1319,132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器(NMES)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2例,其中2021年4至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器(NMES)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2例,其中2021年4至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DVT形成的51例患者作为IPC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NMES预防DVT形成的51例患者作为NMES组。3 d后,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股静脉流速峰值及DVT发生情况。结果NMES组视觉模拟评分平均1(1,2)分,IPC组平均2(2,5)分。NMES组舒适度优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MES组预防前后股静脉流速峰值分别为(8.69±1.62)、(16.20±2.48)cm/s(P<0.001),IPC组预防前后分别为(8.62±1.68)、(14.91±2.22)cm/s(P<0.001),预防后NMES组股静脉流速峰值大于IPC组(P<0.001);NMES组发生DVT 2例(3.92%),IPC组发生DVT 3例(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结论NMES可加快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患者舒适度高,能有效预防DVT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 血栓预防 下肢静脉曲张
下载PDF
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单中心经验
11
作者 金文旭 倪海真 +7 位作者 黄崇青 潘乐门 苏翔 吕和平 裘益辉 杨法镜 黄景勇 虞冠锋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应用TC-CAS治疗31例(32条颈动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采用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应用TC-CAS治疗31例(32条颈动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32条颈动脉病变均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其中重度狭窄25条,中度狭窄7条。31例患者中,CT血管造影示Ⅲ型弓10例,牛角弓2例,主动脉弓溃疡1例,重度钙化4例,混合斑块6例,颈总动脉迂曲7例,主髂动脉闭塞1例。观察和评估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发生率、术后3 d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检测到的新发脑缺血灶发生率以及外科并发症情况。结果32条狭窄的颈动脉均经过TC-CAS成功开通(其中1例双侧颈动脉狭窄采取分期手术),残余狭窄程度均≤20%,手术成功率为100%。23例患者术后行DW-MRI,发现脑部新缺血灶4例(17.4%),其中3例无症状,1例出现小卒中,表现为短暂的意识淡漠,围术期卒中发生率为3.1%(1/32)。此外,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创口血肿,经清创处理后成功治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7.5(4.0,14.0)个月,随访期间无TIA或卒中发生。结论TC-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有利于降低CAS中导管接触主动脉弓斑块导致脑卒中的风险和避免对侧栓塞性卒中的发生,可考虑用于符合CAS适应证且存在通路解剖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原文传递
5种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颜飞帆 麻朋艳 +1 位作者 李云 尹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5期82-86,共5页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5种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风险评估工具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筛选出当前更适合的工具,助力医护人员精准识别高危人群。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随机选取2020年1~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5种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风险评估工具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筛选出当前更适合的工具,助力医护人员精准识别高危人群。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随机选取2020年1~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5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研究者分别应用5种DVT风险评估工具(Padua风险评估模型、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WellsDVT风险评估模型、Autar风险评估模型和急性脑卒中患者DVT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评估,用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各工具的敏感度、特异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准确率等进行综合比较并排序,筛选出更适合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DVT风险评估工具。结果5种DVT风险评估工具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相对接近程度值(Ci)依次为Autar风险评估模型0.681、Padua风险评估模型0.636、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0.385、急性脑卒中患者DVT风险评估模型0.363、Wells DVT风险评估模型0.315。结论通过综合比较发现,在5种DVT风险评估工具中,Autar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DVT风险的效果更优,建议医护人员采用Autar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评估工具
下载PDF
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倪海真 吕和平 +1 位作者 潘乐门 虞冠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记录患者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记录动脉再闭塞、再狭窄及不良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肢体缺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主干闭塞率、治疗长度及植入支架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1月、3月、6月和12月再闭塞率和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累计再狭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实验组在皮温、踝/肱指数、疼痛指数和溃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月,实验组在踝/肱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可有效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软坚饮 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 预防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VEGF-A和VEGF-C双拮抗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崇青 黄景勇 裘益辉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64-367,372,I0004,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对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设计的携带特异的短发夹RNA(shRNA)技术的质粒转染HemECs,将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对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设计的携带特异的短发夹RNA(shRNA)技术的质粒转染HemECs,将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通过shRNA技术抑制VEGF-A表达的shVEGF-A组、抑制VEGF-C表达的shVEGF-C组以及同时抑制VEGF-A和VEGF-C表达的shVEGF-A+C组。采用基因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分析各组HemECs的增殖、凋亡情况;并将HemECs种植于裸鼠,比较各组裸鼠血管瘤生长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VEGF-A组和VEGF-C组HemECs生长、增殖受抑制,细胞凋亡百分比升高(均P<0.05);而shVEGF-A+C组与VEGF-A组和VEGF-C组相比,HemECs的生长、增殖受抑制更明显,细胞凋亡百分比更高(均P<0.05)。裸鼠血管瘤生长情况比较,shVEGF-A组、shVEGF-C组、shVEGF-A+C组裸鼠抑瘤率分别为25.35%、49.21%、73.43%(均P<0.05),与control组相比,shVEGF-A组和shVEGF-C组肿瘤均缩小(均P<0.05),而shVEGF-A+C组比shVEGF-A组和shVEGF-C组肿瘤更小(均P<0.05)。结论VEGF-A和VEGF-C双拮抗在体内外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瘤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崇青 虞冠锋 黄景勇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1223-1223,1236,共2页
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系由第二肝门下方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因下腔静脉高压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病情复杂。以往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但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死亡率和复发率高。随着... 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系由第二肝门下方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因下腔静脉高压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病情复杂。以往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但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死亡率和复发率高。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血管内介入疗法已被认为是BCS首选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肝后段下腔静脉 布加综合征 闭塞型 血管内介入疗法 下腔静脉阻塞 下腔静脉高压 术后死亡率
下载PDF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6例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琼 俞青 林晓非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24期77-78,共2页
重型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重症患儿生后即可发病,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需长期反复输血和去铁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 lo-HSCT)是目前仅有的能根除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手段,而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 重型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重症患儿生后即可发病,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需长期反复输血和去铁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 lo-HSCT)是目前仅有的能根除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手段,而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移植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病程长、病情凶险。现将我院行al lo-HSCT后发生重度肠道GVHD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重型地中海贫血行allo-HSCT的患儿104例,发生重度肠道GVHD有6例(5.8%)。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7岁,中位年龄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地中海贫血 护理经验总结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溶血性贫血 重症患儿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反复输血
下载PDF
RNAi PRRX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EMT及STAT3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海峡 杨法镜 王立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309-3312,共4页
目的探讨沉默配对相关同源框蛋白(PRRX)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Western印迹检测结直肠癌LoVo、SW620、HT29细胞PRRX1蛋白表达。随机将LoVo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组(NC siRNA)和干扰组(PRRX1 siRNA),转染48 ... 目的探讨沉默配对相关同源框蛋白(PRRX)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Western印迹检测结直肠癌LoVo、SW620、HT29细胞PRRX1蛋白表达。随机将LoVo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组(NC siRNA)和干扰组(PRRX1 siRNA),转染48 h,Western印迹检测PRRX1、E-钙黏蛋白(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信号转导与转移激活因子(STAT3)、p-STAT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噻唑蓝(MTT)检测转染24、48、72和96 h的细胞活力。结果LoVo、SW620和HT293株结直肠癌细胞株中PRRX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NCM460细胞(P<0.05)。转染PRRX1 siRNA的LoVo细胞PRRX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干扰组细胞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及Vimentin、p-STAT3和MMP-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沉默PRRX1基因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与抑制EMT过程及下调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RRX1基因 侵袭 迁移 STAT3信号
下载PDF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翔 潘乐门 +2 位作者 虞冠峰 倪海真 黄景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935-3937,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术后采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接诊的70例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分析患...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术后采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接诊的70例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观察组采用头孢唑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2.86%,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为3例,感染率为8.57%;共检出病原菌13株,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菌,分别占38.46%、30.77%和15.38%;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换药次数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9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头孢唑林及头孢呋辛均适用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且两者疗效相当;完善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术的术前准备、医师严格的无菌操作、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对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 切口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疗效
原文传递
血管腔内治疗动脉损伤8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和平 倪海真 +1 位作者 黄景勇 虞冠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762-764,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损伤的腔内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治疗的8例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共8处动脉损伤,致伤原因为碰撞损伤4例,毒品注射损伤1例,医源性损伤3例.其中主动脉... 目的探讨动脉损伤的腔内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治疗的8例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共8处动脉损伤,致伤原因为碰撞损伤4例,毒品注射损伤1例,医源性损伤3例.其中主动脉2例,颈动脉2例,锁骨下动脉1例,股深动脉1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随访4~36个月,支架管腔通畅,无移位及内漏;臀上动脉1例,胫后动脉1例,采用动脉栓塞术,随访3~15个月,假性动脉瘤体缩小,瘤内无血流.结论:腔内治疗为修复动脉损伤的重要方式,在抢救血管危急重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损伤 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栓塞
下载PDF
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翔 倪海真 +2 位作者 潘乐门 黄景勇 虞冠锋 《心电与循环》 201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症,病因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相关[1]。临床中ASO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旁路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术。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以创伤小、可重复性高、恢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症,病因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相关[1]。临床中ASO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旁路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术。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以创伤小、可重复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外科医师的青睐。其中,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PTA)操作简便,临床疗效肯定,在所有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有国外学者对接受PTA治疗的下肢ASO患者术后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其临床有效率可高达90%[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PTA治疗的下肢ASO患者,评价PT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治疗 临床疗效 经皮穿刺 治疗术 安全性 成型术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