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与眼压、眼部血流灌注及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关系
1
作者 林晶晶 梁远波 聂莉 《国际眼科纵览》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近年来运动疗法作为青光眼的辅助治疗手段引起了较多关注。既往临床研究已证实,运动可降低健康人以及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并提高眼部血流灌注。动物实验也表明,运动对视神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对运动与眼压、眼部血流灌注以及视神... 近年来运动疗法作为青光眼的辅助治疗手段引起了较多关注。既往临床研究已证实,运动可降低健康人以及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并提高眼部血流灌注。动物实验也表明,运动对视神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对运动与眼压、眼部血流灌注以及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关系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推动运动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青光眼 眼压
原文传递
眼科结膜囊冲洗一次性洗眼包的研发与应用
2
作者 刘伟洁 梁优萍 姜红晓 《眼科》 CAS 2024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解决眼科结膜囊冲洗过程中患者体验感差、舒适度低下,使用传统受水器时流程繁琐的问题,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2019年4-7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临床中心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106... 目的解决眼科结膜囊冲洗过程中患者体验感差、舒适度低下,使用传统受水器时流程繁琐的问题,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2019年4-7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临床中心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106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使用自行设计的一次性洗眼包进行结膜囊冲洗,对照组使用传统不锈钢漏斗式受水器,记录两组结膜囊冲洗所需的时间。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用物准备、头位约束、倒液、器具调整的情况。主要指标结膜囊冲洗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操作简便性。结果试验组结膜囊冲洗操作时间为120(117.5,139.5)秒,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58±25.38)秒(U=106.50,P<0.001)。患者满意度调查中,试验组患者四肢活动度没有受限的人数占75.47%,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3.37%(χ^(2)=15.42,P<0.001);试验组需要自己或他人帮助固定受水器的人数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0%(χ^(2)=102.04,P<0.001);试验组器具贴合皮肤无不适的人数占7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62%(χ^(2)=28.31,P<0.001);试验组在操作过程中无漏水的人数占84.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74%(χ^(2)=26.00,P<0.001)。试验组操作时需要用物准备、头位约束、反复倒液、器具调整的人数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0%(χ^(2)=36.1,P<0.001)。结论自行设计的一次性洗眼包应用于眼科结膜囊冲洗时能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洗眼包 受水器 结膜囊冲洗
原文传递
巩膜镜对屈光不正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爱琴 陈碧池 +3 位作者 田丽 刘善晓 刘璐 姜珺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患者短期配戴巩膜镜(SL)后中央角膜厚度(CCT)及角膜内皮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6—9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SL进行屈光不正矫正的受检者21例。采用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患者短期配戴巩膜镜(SL)后中央角膜厚度(CCT)及角膜内皮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6—9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SL进行屈光不正矫正的受检者21例。采用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别在配戴SL的第1天(当天戴镜初始、30 min、1 h、2 h、4 h)与第3个月(当天戴镜初始、4 h)各时间点进行CCT测量。采用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分别在配戴SL前及戴镜3个月后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进行多形性分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戴镜前后各参数变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受检者配戴SL后,随配戴时间延长,CCT逐渐增加。戴镜第1天时的戴镜30 min、1 h、2 h、4 h,CCT增加百分比分别为1.37%、1.39%、1.49%和1.91%,与戴镜初始C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0,P=0.004)。戴镜3个月,配戴4 h后CCT增加百分比为1.08%,与当天戴镜初始C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03)。受检者戴镜第1天的初始CCT为(529±27)μm,与戴镜3个月的初始CCT[(529±3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戴镜前相比,戴镜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多形性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CT增加百分比与初始中央镜下液厚度、等效球镜度、年龄以及性别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短时配戴SL后会引起CCT增加,且增厚量随配戴时间延长而增加,但戴镜4 h后,增厚量小于角膜生理性水肿量。配戴SL 3个月后,当天戴镜初始CCT恢复至3个月前戴镜初始水平。第1天和第3个月同样戴镜4 h后的CCT未发生明显改变。同时短期配戴SL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巩膜接触镜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
原文传递
Peli棱镜改善同向偏盲患者避障能力效果分析
4
作者 吴志鹏 吴小天 +6 位作者 邓如芝 丁学雯 李小曼 陈午荷 倪灵芝 江龙飞 林娜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71-677,共7页
目的:分析Peli棱镜在偏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避障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验配和康复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觉康复和低视力中心就... 目的:分析Peli棱镜在偏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避障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验配和康复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觉康复和低视力中心就诊的同向偏盲患者19例,结合电话回访,收集并分析患者Peli棱镜临床验配情况、棱镜使用情况、满意度评分及弃用的原因。结果:19例同向偏盲患者中Peli棱镜的临床接受人数为13例,年龄20~79岁,其中男9例,女4例,以原发疾病脑卒中(4例)和动静脉畸形术后(3例)为主;6例拒绝棱镜的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65~80岁,原发疾病均为脑卒中。13例接受棱镜的患者在行走时均能获益,戴镜半年后评分满意人数6例,临床成功人数为4例,其中9例患者弃用原因以视混淆适应困难(7/9)和自觉视野范围无扩大或范围扩大不足(6/9)为主。结论:偏盲患者Peli棱镜的临床接受率为13/19,戴镜半年临床成功率为4/13。通过Peli棱镜的辅助使用,偏盲患者在移动的场景下能提升躲避障碍能力。老年脑卒中患者、缺乏配戴适应性训练是可能影响临床接受率或临床成功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镜 同向偏盲视野康复 临床接受 临床成功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滴眼液等物品开封标识打印软件的设计及应用
5
作者 王爱晓 王纯洁 吕姗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5期45-46,63,共3页
目的 设计软件应用于滴眼液等物品的开封时间标识打印,规范标识内容,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开发并应用物品开封时间标识打印软件,比较软件应用前(2023年3月7—23日)与应用后(3月29日至4月13日)物品开封时间标识内容填写的合格率、护士手... 目的 设计软件应用于滴眼液等物品的开封时间标识打印,规范标识内容,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开发并应用物品开封时间标识打印软件,比较软件应用前(2023年3月7—23日)与应用后(3月29日至4月13日)物品开封时间标识内容填写的合格率、护士手工填写与软件打印耗时差异、成本投入,调查护士使用软件满意度。结果 软件应用前开封标识内容填写的合格率为80.2%(97/121),应用后打印标签内容合格100%(160/160);相同数量开封标识护士手工填写人均耗时长于应用软件打印后人均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软件后成本投入减少,护士对软件使用满意。结论 物品开封时间标识打印软件的应用,可避免人为记忆书写、计算造成的错误和内容书写模糊情况,标签内容清晰、格式统一、计算正确,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开封标签的内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液 开封时间标识 有效期 软件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联合预防性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疗效评估
6
作者 朱叶 陈国富 +2 位作者 巩倩文 胡亮 陈世豪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764-770,共7页
目的:探讨中高度近视人群行一步式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联合预防性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后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屈光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临... 目的:探讨中高度近视人群行一步式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联合预防性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后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屈光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临床中心行TPRK的中高度近视患者165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PSM)按照1∶1的比例匹配TPRK组(作为对照,行单纯TPRK术)和TPRK-CXL组(行TPRK-CXL术),每组各48例(48眼),在手术前及术后1、3、6和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视力和角膜曲率等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数的可预测性和准确性及屈光度数和角膜曲率的稳定性。2组术后的角膜曲率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球镜、柱镜、等效球镜、UCVA、BCVA的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的术前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TPRKCXL组与TPRK组的UCVA和BCV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等效球镜、柱镜以及角膜曲率增加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PRK联合预防性CXL治疗中高度近视人群是安全、有效且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角膜胶原交联术 中高度近视
原文传递
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合并高度近视的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7
作者 李金鑫 叶雯青 +4 位作者 赵免 朱树青 林海双 张绍丹 梁远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53-658,共6页
目的:探究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PCP)治疗合并高度近视(HM)的开角型青光眼(OA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PCP治疗且术后随访≥1年的合并HM的OAG患者共28例(40... 目的:探究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PCP)治疗合并高度近视(HM)的开角型青光眼(OA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PCP治疗且术后随访≥1年的合并HM的OAG患者共28例(40眼),并将术中360°穿通顺利的26例(38眼)纳入分析。HM定义为等效球镜度(SE)≤-6.00 D或眼轴长度>26 mm;手术成功率定义为6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眼压≤21 mmHg,其中术后3个月使用或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均在上述范围者为条件成功,未使用降眼压药物者定义为完全成功。收集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术后眼压、术后使用降眼压药物数量、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等资料,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对术后眼压和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Waldχ^(2)检验获得检验结果,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结果:共纳入26例(38眼)顺利接受PCP治疗的OAG合并HM患者,其中男17例(25眼),女9例(13眼)。术前年龄(35.0±14.6)岁,随访时长(20.7±11.7)个月。术前眼轴长度为25.7~35.6(28.7±2.6)mm,SE为(-7.78±3.71)D。眼压由术前(33.1±11.6)mmHg下降至术后6个月的(16.6±3.4)mmHg(Waldχ^(2)=15.52,P<0.001)、术后12个月的(16.2±3.6)mmHg(Waldχ^(2)=20.07,P<0.001)。平均用药由术前3(3,4)种下降至术后6个月0(0,1)种(Waldχ^(2)=1.48,P=0.002)、术后12个月0(0,1)种(Waldχ^(2)=9.87,P=0.001)。术后12个月条件成功率和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2%(35/38)、58%(22/38)。术后出现短暂性高眼压、前房积血、短暂性低眼压的分别为16、12、7眼,其中1眼发生睫状体脱离、脉络膜脱离。结论:PCP治疗合并HM的OAG患者具有良好的中长期降眼压效果,且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 高度近视
原文传递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新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童益暄 瞿佳 胡亮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5期561-564,共4页
作为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之一,近视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显示,早在2010年,全球近视患病率已近30%;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49.8%[1]。而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在内的东亚地区人群的近视患病率更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作为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之一,近视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显示,早在2010年,全球近视患病率已近30%;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49.8%[1]。而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在内的东亚地区人群的近视患病率更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出现近视低龄化、高度化等趋势。近视不仅会直接造成患者视力及视觉质量下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近视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黄斑变性 视网膜裂孔 近视性 屈光不正 视觉质量 儿童青少年 患者经济负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