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光学测量仪器与A超对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彭铎 王勤美 陈世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45-2548,共4页
目的:探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Visante OCT )、裂隙灯型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SL-OCT )、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系统( OrbscanⅡz)和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近视人群中央角膜厚度(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 目的:探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Visante OCT )、裂隙灯型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SL-OCT )、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系统( OrbscanⅡz)和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近视人群中央角膜厚度(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的差异及相关性,以评价三种光学测量仪器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准确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对近视患者43例86眼分别用Visante OCT、SL-OCT、OrbscanⅡz和A型超声测量仪进行CCT的测量,并对四种仪器测量的CCT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LSD-t法两两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Visante OCT、SL-OCT、OrbscanⅡz和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 CCT 的平均值分别为(521.05±29.88)μm、(533.73±31.83)μm、(534.02±32.96)μm、(540.60±31.11)μm,95%可信区间分别为(514.57~527.54),(526.83~540.65),(533.85~547.35),(536.75~544.45)。 Visante OCT 与SL-OCT(P=0.009)、A型超声测量仪(P<0.01)、OrbscanⅡz(P=0.008)的CCT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Visante OCT 的CCT测量值分别低于SL-OCT的CCT测量值(12.69±9.32)μm,低于A型超声测量仪的 CCT 测量值(19.55±8.64)μm,低于OrbscanⅡz的CCT测量值(12.96±12.21)μm。 SL-OCT与A型超声测量仪( P=0.158)、OrbscanⅡz ( P=0.954)的CCT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OrbscanⅡz与A型超声测量仪的 CCT 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76)。四种方法CCT测量值均呈正相关( P<0.01)。 结论:三种光学测量仪器测量CCT值与A超测量值均有很好的相关性。 OrbscanⅡz和SL-OCT测量CCT值与A超的测量值基本一致。三种光学测量仪器与A超相比具有非接触性、无创性、测量时间短等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裂隙灯型眼前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 角膜测厚系统 A型超声测量仪 中央角膜厚度
下载PDF
淫羊藿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减少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必东 黄志有 +2 位作者 张济周 周斌 吴椒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137-137,139,共2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肿瘤恶病质肌肉减少症患者分为三组,各50例。空白组未予以肿瘤恶病质相应临床治疗。阳性组采用甲地孕酮治疗。淫羊藿组采用仙灵脾颗粒治疗。评估三组的进食量疗效、体... 目的:探讨淫羊藿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肿瘤恶病质肌肉减少症患者分为三组,各50例。空白组未予以肿瘤恶病质相应临床治疗。阳性组采用甲地孕酮治疗。淫羊藿组采用仙灵脾颗粒治疗。评估三组的进食量疗效、体质量疗效、卡氏评分疗效。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SA、瘦体组织、睾酮的变化,分别以增加、不变、减少标记变化。结果:阳性组和淫羊藿组的进食量疗效、体质量疗效、卡氏评分疗效比空白组高(P<0.05)。阳性组和淫羊藿组的CSA、瘦体组织比空白组高,淫羊藿组的瘦体组织改善情况优于空白组和阳性组(P<0.05)。结论:淫羊藿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减少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肿瘤恶病质 肌肉减少症 进食量 体质量 卡氏评分
下载PDF
TNF-α-1031 T/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唐伟 温娜 +6 位作者 刘家洪 潘建设 章金良 詹敏梅 杨馥银 陈洁 修梅红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研究TNF-α-1031 T/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48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319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观察组相匹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 目的研究TNF-α-1031 T/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48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319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观察组相匹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其认知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TNF-α-1031T/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NF-α-1031 T/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T基因型与TC+CC基因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RBANS的注意、言语功能及延迟记忆等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T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小于TC+CC基因型患者,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广度等分量表得分均低于TC+CC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与RBANS总分及注意、即刻记忆、延迟记忆等分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r=0.179、0.102、0.154和0.134,均P<0.05),与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分量表得分均未见相关(r=0.149和0.138,均P>0.05)。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在认知功能损害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R2=0.13,P<0.01)。结论 TNF-α-1031 T/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或通过影响发病年龄而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基因多态性 认知功能 发病年龄
下载PDF
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温亚平 郑克 刘洪杨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齐拉西酮片治疗,先予以20 mg/d,2周内逐渐加至维持量80~160 mg/d;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氮...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齐拉西酮片治疗,先予以20 mg/d,2周内逐渐加至维持量80~160 mg/d;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氮平片治疗,先予5 mg/d,2周内逐渐加至维持剂量10~20 mg/d。两组疗效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认知功能指标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和WM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15,P<0.05);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为(3.47±0.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0.89)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能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且前者改善认知功能及临床效果更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奥氮平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17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 被引量:62
5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19 位作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陈益平 杨锦红 张婷 张泓 邓慧玲 曹三成 曹清 王星 林爱伟 王世富 赫建华 高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6-411,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774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2.1%,革兰阴性菌占57.9%,前5位分离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8 904株,肺炎链球菌8 3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 976株,流感嗜血杆菌6 5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 61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在新生儿组及非新生儿组分别占17.9%和9.5%、42.9%和55.4%、39.5%和2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两组检出率为35.8%和39.5%。非脑膜炎来源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分别为23.2%和21.7%,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在两组分别为54.8%和59.9%。结论我国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检出比例逐年升高,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下载PDF
荭草苷调节微管稳定以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 被引量:3
6
作者 钱浩 林芝 +7 位作者 周佳瑛 赖嘉新 吴志炫 黄溶 黄蕾蕾 董晨琳 陈子怡 王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66-2672,共7页
目的探究荭草苷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建立氧糖剥夺模型及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通过CCK-8检测荭草苷对原代神经元是否具有细胞毒性。在氧糖剥夺模型中,采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免疫荧光染色,并对脊髓损伤大鼠的脊髓... 目的探究荭草苷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建立氧糖剥夺模型及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通过CCK-8检测荭草苷对原代神经元是否具有细胞毒性。在氧糖剥夺模型中,采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免疫荧光染色,并对脊髓损伤大鼠的脊髓切片进行免疫荧光实验,共同探究荭草苷对轴突再生以及微管稳定的影响。最后,通过BBB量表评分、斜板实验评分验证其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 CCK-8检测表明,荭草苷在0~50μmol/L浓度之间对原代神经元无细胞毒性作用(P>0.05)。体外实验发现,荭草苷可显著上调Nefh、GAP43等轴突再生关键蛋白的mRNA和(或)蛋白表达,并使轴突长度增加,而且在上调乙酰化微管蛋白表达的同时降低酪氨酸化微管蛋白的表达,增加A/T比值(P<0.05,P<0.01)。脊髓切片的免疫荧光结果与体外实验相符。在脊髓损伤大鼠中,荭草苷亦明显增加了BBB与斜板实验评分(P<0.05,P<0.01)。结论荭草苷可调节微管稳定以激活轴突内源性生长潜力,并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苷 脊髓损伤 轴突再生 微管稳定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先心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秀若 朱秀梅 +4 位作者 张建华 朱宁 万诚 丁玲利 姜文兵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5期595-597,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高压氧(HBO)联合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CHD伴重度PAH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儿分成治...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高压氧(HBO)联合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CHD伴重度PAH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儿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HBO+前列地尔治疗,48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4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及入院时(T0)、手术治疗15d后(T1)及术后10d(T2)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包括肺动脉平均压(MPAP)、平均体循环压(MSAP)、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及肺动脉压/主动脉压(Pp/Ps)]等变化情况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MPAP、PVR及Pp/Ps在T1时刻均低于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2.42、2.32、2.03,均P<0.05),在T2时刻进一步降低,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2.06、2.12、2.25,均P<0.05),;而SaO_2在TI期明显上升(t=3.23,P<0.05),手术后显著升高(t=9.09,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独药物治疗相比,前列地尔+HBO联合治疗CHB合并重度PAH患儿的临床疗效更为突出,降低MPAP和提升SaO_2的效果更为明显,用药时应注意相关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前列地尔 高压氧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对肺癌细胞放射后生物学行为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代佩灵 李文辉 +9 位作者 陈凯 陈正庭 李蓉 陈海霞 曹轲 夏耀雄 侯宇 李岚 王丽 常莉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放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尽管其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放疗后的复发转移依旧存在。研究放疗后的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对于阻止肺癌复发和转移至关重要。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在... 放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尽管其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放疗后的复发转移依旧存在。研究放疗后的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对于阻止肺癌复发和转移至关重要。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在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细胞转化、葡萄糖代谢、DNA修复和血管生成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放射后PI3K/AKT/mTOR通路对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放疗敏感性和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行为变化的影响的有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细胞 放疗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放射后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合并免疫学异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晓华 杨康康 +2 位作者 上官瑶瑶 黄继谦 郑雯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1期25-28,34,共5页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合并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升高伴补体下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HSP患者,根据有无免疫学异常...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合并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升高伴补体下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HSP患者,根据有无免疫学异常分为四组:观察组(ASO升高合并补体下降)32例,随机选取高ASO组31例,低补体组32例,对照组(无上述免疫学异常)30例。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ASO水平高于高ASO组、补体4(complement4,C4)水平低于低补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ASO组发病3个月内肾脏累及率高于对照组(P<0.05),低补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胃肠道及关节累及率和1年肾脏累及率在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中水肿2例,高血压3例,肾功能损害3例,均在2周内恢复正常;肉眼血尿3例,均在40d内消退;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持续中位时间10(4,510)d、10(4,78)d;ASO、补体3(complement3,C3)、C4水平恢复正常中位时间95(60,133)d、14(8,28)d、21(14,39)d;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其余三组,血清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A水平均高于其余三组(P<0.05)。125例HSP患者中规律随访49例,平均随访时间(108.41±24.58)个月,最长随访155个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结论 HSP合并ASO升高伴补体下降患者易早期出现肾脏累及,更易出现IgA、IgG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补体均在100d内恢复正常,长期随访无一例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低补体血症 抗链球菌溶血素O 紫癜性肾炎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孝坤 王永飚 +3 位作者 赵一鸣 姚贤明 蔡祖仁 吴大洲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2016-2018,2026,共4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1、10、50、100nmol/L)处理睾丸卵黄囊瘤细胞,设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1、10、50、100nmol/L)处理睾丸卵黄囊瘤细胞,设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雷帕霉素可以抑制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除1nmol/L浓度组外,其余浓度组各时间点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雷帕霉素可以诱导睾丸卵黄囊瘤细胞凋亡,使细胞停留在G0/G1期,除1nmol/L浓度组外,其余浓度组G0/G1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抑制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瘤 雷帕霉素 细胞生长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叶酸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1
作者 叶盛 夏武杰 +1 位作者 张新民 陈鹏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1995-1997,2015,共4页
目的探讨叶酸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叶酸组,阿霉素组,阿霉素+叶酸组,每组6只。阿霉素组:采用腹腔内注射阿霉素(每次2.5mg/kg,每周3次,共6次,总量15mg/kg),建立小鼠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常... 目的探讨叶酸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叶酸组,阿霉素组,阿霉素+叶酸组,每组6只。阿霉素组:采用腹腔内注射阿霉素(每次2.5mg/kg,每周3次,共6次,总量15mg/kg),建立小鼠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常规喂养4周;叶酸组: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代替阿霉素作腹腔内注射,并给予叶酸灌胃[10mg/(kg·d),共4周];阿霉素+叶酸组:按上两组方法和剂量给予阿霉素和叶酸。对照组: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代替阿霉素做腹腔内注射,常规喂养4周。4周后B超测定小鼠心脏功能,TUNEL法测定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并利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 x、Bc l-2的表达。结果阿霉素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凋亡率、Bax/Bcl-2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阿霉素+叶酸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凋亡率、Bax/Bcl-2比值与阿霉素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叶酸对小鼠阿霉素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叶酸 心脏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