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液纤维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珏 王天科 韩巧秀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2006—01—01—2013—12—31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1例MFS存档组织蜡块,其中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4例,赣州市南康...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2006—01—01—2013—12—31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1例MFS存档组织蜡块,其中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4例,赣州市南康区人民医院会诊病例2例。常规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标记,光学显微镜观察,综合全部临床及病理资料总结分析。结果在11例MFS中,10例发生在61--82岁老年群体,1例发生在有骨折钢板植入史的29岁男性。肿瘤直径2.5~12cm。光镜下肿瘤呈浸润性,具有黏液样背景,以梭形细胞为主,可见星芒状、圆形、空泡样假脂肪母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偶见上皮样细胞;瘤细胞胞质淡嗜酸性,高级别肿瘤异型性较大,常见核分裂;间质多见曲线型血管。免疫组化示,11例Vim(+)、SMA局灶(+),7例CD34(+),5例p53(-t-),5例Ki-67表达指数〉10%。病理确诊10例MFS,1例上皮样MFS;病理分级,1级6例,2级3例,3级2例;TNM分期,ⅠA期4例,ⅠB期2例,ⅡA期2例,ⅡB期3例。随访12~60个月,4例生存,4例复发,1例肿瘤多器官播散死亡,2例自然死亡。结论MFS是多发生于老年群体的少见软组织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表达纤雏/肌纤维母细胞免疫表型,准确及时的病理诊断可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黏液纤维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天科 潘庆 沈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PSFT)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及病理学确诊的PSFT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胸...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PSFT)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及病理学确诊的PSFT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胸腔内单发的软组织肿块,最大直径3.5-22.6 cm。CT平扫肿瘤呈等或略低密度,8例病灶密度不均匀,4例病灶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3例病灶较均匀中等强化,其余9例病灶强化不均匀。7例巨大者轻微、中度强化和显著强化同时存在;8例病灶内见血管明显强化。10例病灶边缘见胸膜尾征。病理显示肿瘤大体呈圆形或卵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切面质中偏韧;镜下瘤组织主要由梭形、卵圆形、圆形细胞构成,细胞胞质多少不等;间质内见较多薄壁血管,富于胶原纤维;3例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12例均表现为CD34、Bcl-2、Vimentin阳性,2例CD99、CK、EMA阳性,12例HMB45、S-100均阴性。结论 PSFT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富含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病理形态多样,CD34多阳性表达;P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 体层摄影术 病理学
下载PDF
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春 杨秀荣 +4 位作者 马周鹏 章顺壮 陈立松 陈湛 周建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4-95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IMT患者资料,均行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观察其CT表现。结果11例腹膜后IMT中,椭圆形1例、不规则团块状4例、分叶状6例;位于肾周区4... 目的:探讨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IMT患者资料,均行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观察其CT表现。结果11例腹膜后IMT中,椭圆形1例、不规则团块状4例、分叶状6例;位于肾周区4例、腹主动脉旁2例、胰胃间2例、盆部髂血管旁3例;肿瘤最大径5.9~16.7 cm,中位最大径平均6.1 cm。CT平扫10例呈低密度,1例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呈中等及以上程度强化,2例呈轻、中度强化;静脉期11例均持续强化。病灶强化方式多样,其中3例呈不均质强化实性肿块;6例呈结节、片絮状及岛状强化实性区伴程度不等的黏液变性区;2例肿瘤黏液变性为主,周边及黏液区混杂结节、岛状及条片状强化实性区。2例病灶边界清楚,9例边缘较毛糙,可见范围不等的小片状或“晕环”状渗出模糊影。5例伴有邻近腹膜增厚及腹腔少许积液,2例侵及脾脏,4例侵犯腰大肌,3例包绕输尿管继发同侧肾积水,6例包绕邻近大血管。结论腹膜后IMT除具有肿瘤较大、形态多不规则、边缘模糊并见小片状或“晕环”渗出等共性特征外,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灶CT动态增强表现具有多样性。CT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肿瘤 肌组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原文传递
颗粒细胞瘤4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何珏 王天科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知和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学技术、免疫组化Polink-2HRP染色系统对43例软组织颗粒细胞瘤进行石蜡切片、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中15例结合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形态。依据W...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知和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学技术、免疫组化Polink-2HRP染色系统对43例软组织颗粒细胞瘤进行石蜡切片、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中15例结合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形态。依据WHO(第4版)软组织肿瘤分类诊断标准对其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3例GCT中38例光镜下肿瘤细胞为多边形,呈巢片状排列,细胞间为胶原纤维束,胞核小、圆或卵圆形,胞质内见嗜伊红颗粒;5例细胞呈梭形,丰富密集。肿瘤与周围组织无明显边界;免疫组化:S-100、CD56、Syn、NSE、vimentin及CD68(+),CK、GFAP、desmin及Melan A(-);术中快速冷冻切片会诊9例GCT、1例误诊为恶性、5例延迟;常规病理诊断:40例GCT、3例非典型GCT。结论 GCT是较少见的外周神经组织肿瘤,准确及时的病理诊断,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支气管肺恶性神经鞘瘤的CT表现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春 周建军 +2 位作者 马周鹏 章顺壮 陈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0-952,共3页
恶性神经鞘瘤(malignant schwannoma,M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仅为0.001%,占软组织肉瘤的3%~10%,目前有关支气管肺MS的影像特点未见大宗病例报道。由于临床非常罕见,术前常误诊为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
关键词 恶性神经鞘瘤 CT表现特征 支气管 肺癌 软组织恶性肿瘤 软组织肉瘤 病例报道 影像特点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受体CC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龚迪和 胡洁 +2 位作者 熊冠军 谢林文 丁克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CR3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150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CR3的表达。分析乳腺癌中CCR3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CR3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150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CR3的表达。分析乳腺癌中CCR3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CCR3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均有表达,150例乳腺癌组织中CCR3的阳性表达率为86.7%,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0%;CCR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CCR3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ER、PR及HER-2的表达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 CCR3可能对乳腺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CCR3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高低与发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CCR3能否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受体 趋化因子 代谢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胸膜神经鞘瘤的CT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基础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威 王天科 +2 位作者 马周鹏 林观生 赵文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10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胸膜神经鞘瘤的CT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基础,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胸膜神经鞘瘤患者的CT与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脏胸膜1例,壁胸膜7例。最大直径1-31~17.62cm;近圆... 目的探讨胸膜神经鞘瘤的CT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基础,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胸膜神经鞘瘤患者的CT与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脏胸膜1例,壁胸膜7例。最大直径1-31~17.62cm;近圆球形4例,半圆球形2例,梭形2例,轮廓均光整而边界较清晰。CT平扫2例呈较均匀的较低密度;6例密度不均,以等或较低密度为主,呈等、较低及稍高混杂密度。CT增强8例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4例见点、条状中等强化区及大片未强化低密度区,4例见轻、中度及较明显强化区域混杂分布,并见小斑片未强化区域。肿瘤均见薄层包膜中等延迟强化。4例肿瘤边缘见小条片肺不张,6例邻近胸膜增厚,见“胸膜尾征”。病理组织学显示肿瘤均有完整包膜,镜下见肿瘤由细胞稀疏区和细胞密集区构成,细胞稀疏区富含黏液,细胞密集区瘤细胞相互紧密排列呈束状;免疫组织化学8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结论胸膜神经鞘瘤临床少见而无特殊症状,由肿瘤细胞丰富的AntoniA区及富含黏液而肿瘤细胞稀少的AntoniB区构成;CT可以显示肿瘤的主要病理组织学特征,对其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胆管内乳头状癌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谢一平 马周鹏 +3 位作者 周建军 王春 刘学玲 陈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胆管内乳头状癌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内乳头状癌的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肿瘤表现为胆管内乳头状、珊瑚状或类圆形肿瘤,局部延续于胆管壁。其中2例单发,位于肝内胆管及肝总管;6例多... 目的探讨胆管内乳头状癌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内乳头状癌的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肿瘤表现为胆管内乳头状、珊瑚状或类圆形肿瘤,局部延续于胆管壁。其中2例单发,位于肝内胆管及肝总管;6例多发,位于肝外胆管4例,累及肝内、外胆管2例。8例病例中最大肿瘤高径约4-34 mm。MRI平扫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7例呈轻到中度持续强化,1例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8例均伴有程度不等的肝内、外胆管树杈状或不规则形扩张,累及肿瘤上游及下游胆管而以肿瘤所在区域较显著,胆总管最大直径约11-23mm。3例见主胰管稍增宽;2例局部侵犯肝脏,1例伴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伴有胆管结石。结论 MRI结合MRCP对胆管内乳头状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癌 胆管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丙泊酚干预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水肿及后肢电生理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珏 王天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0-645,共6页
背景:大量研究证实,丙泊酚通过改善脊髓损伤的微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继发性神经损伤。目的:探讨丙泊酚干预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水肿和后肢电生理的影响。方法:按照改良的Allen打击法形成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取建模成功40只大鼠随机分为... 背景:大量研究证实,丙泊酚通过改善脊髓损伤的微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继发性神经损伤。目的:探讨丙泊酚干预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水肿和后肢电生理的影响。方法:按照改良的Allen打击法形成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取建模成功40只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只,丙泊酚组尾静脉泵注丙泊酚。另20只假手术组大鼠只暴露脊髓组织。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3 d与1-4周通过BBB评分、斜板实验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造模后72 h采用TUNEL法检测脊髓损伤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水通道蛋白4/9、基质金属蛋白酶9/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造模后4周进行免疫组化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分析大鼠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造模后1-4周,丙泊酚组BBB评分、斜板实验评分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但均较假手术组低(P<0.05)。2脊髓损伤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丙泊酚组(P<0.05),假手术组没有凋亡细胞。3脊髓损伤后72 h,丙泊酚组损伤区脊髓组织水通道蛋白4/9、基质金属蛋白酶9/2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丙泊酚组大鼠损伤区脊髓组织水通道蛋白4/9、基质金属蛋白酶9/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脊髓损伤组明显减少(P<0.05)。4造模后4周,丙泊酚组脊髓损伤区组织较为疏松,脊髓空洞较小,可见部分神经元坏死,丙泊酚组神经纤维密集程度介于假手术组与脊髓损伤组之间。5丙泊酚组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明显恢复,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与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结果表明丙泊酚能够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凋亡,降低脊髓水肿相关基因表达,改善电生理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二异丙酚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丙泊酚 水肿 运动功能 大鼠
下载PDF
青年胰腺恶性肿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天科 潘庆 马周鹏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目的 探讨青年胰腺恶性肿瘤(pancreatic malignant tumor,PMT)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33例青年PMT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综合分析.结果 33例PMT中,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导管腺癌8例,内分泌肿瘤7例,黏液性囊腺癌4... 目的 探讨青年胰腺恶性肿瘤(pancreatic malignant tumor,PMT)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33例青年PMT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综合分析.结果 33例PMT中,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导管腺癌8例,内分泌肿瘤7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3例,淋巴瘤1例;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6例,Ⅲ期6例,Ⅳ期8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腹部包块、食欲减退等为主,4例内分泌肿瘤出现血糖增高等内分泌症状,10例出现皮肤黄染.手术治疗26例,其中根治性手术21例.随访9~ 33个月,14例死亡,17例存活,2例失访.结论 青年胰腺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特殊症状,且预后不良,应重视对青年胰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恶性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青年
下载PDF
胆囊转移性肿瘤2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骞 王天科 +2 位作者 陈炳叶 马周鹏 林观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32-433,440,共3页
胆囊肿瘤以原发性腺癌最常见,而转移性肿瘤罕见,国内外文献均以个案报道居多。笔者对2例资料完整的胆囊转移性肿瘤(原发肿瘤分别为结肠癌及肾透明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1病例病例1:男,51岁... 胆囊肿瘤以原发性腺癌最常见,而转移性肿瘤罕见,国内外文献均以个案报道居多。笔者对2例资料完整的胆囊转移性肿瘤(原发肿瘤分别为结肠癌及肾透明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1病例病例1:男,51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伴恶心、食欲减退3个月余于2014年11月10日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转移性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达峰 马周鹏 +1 位作者 谢一平 王天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为单发,3例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肿瘤边界均较清晰,最大直径约15~54 mm。MRI...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为单发,3例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肿瘤边界均较清晰,最大直径约15~54 mm。MRI平扫囊壁及囊内分隔较薄而欠均匀,厚约1~3 mm,呈T1WI等及稍高信号,T2WI为较低信号;囊液T2WI均为高信号,T1WI 4例为不均匀较低信号,1例低信号中见絮状稍高信号。DWI显示,2例囊壁及囊内分隔见点、条状较高信号,3例为等信号。动态增强囊壁及囊内分隔2例皮质期见较明显强化点、条状影,实质期及排泄期强化减弱;其余3例不均匀中等强化弱于肾皮质,实质期及排泄期均明显延迟强化。5例均未见邻近侵犯及转移。临床3例出现腰部隐痛及镜下血尿,2例无明显症状。5例术后随访18~36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恶性程度低,手术治疗效果好。MRI对其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诊断 肾肿瘤/外科学 肾疾病 囊性/外科学 肾疾病 囊性/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及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珏 王天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1期6659-6664,共6页
背景: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修复神经元的作用,但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作用仍不理想。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丙泊酚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80只成年的Wistar大鼠,建... 背景: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修复神经元的作用,但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作用仍不理想。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丙泊酚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80只成年的Wistar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对照组、联合组、丙泊酚组。建模后6 h通过1 mL注射器经尾静脉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丙泊酚注射液、丙泊酚注射液。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3 d与1-4周通过BBB评分、改良Tarlov评分、斜板试验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造模后4周取材用荧光显微镜观测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及分布情况,病理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第4周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分析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分析大鼠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联合组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丙泊酚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丙泊酚组优于对照组。2丙泊酚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损伤区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的结构,该脊髓空洞比较小,联合组可见较多的神经轴索样结构,未见脊髓空洞。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缺失及脊髓空洞形成,无神经轴索通过。3辣根过氧化物酶阳性神经纤维数和PKH-26阳性细胞:对照组<丙泊酚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对照组>丙泊酚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对照组<丙泊酚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结果表明丙泊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促进脊髓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二异丙酚 脊髓损伤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丙泊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电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