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鼠脑组织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菊香 朱新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7-1328,共2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cbraindam—age,HIBD)是围生期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损伤,重者可威胁新生儿生命,存活者易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寻找治疗新生儿HIBD的有效方法意义重大。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cbraindam—age,HIBD)是围生期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损伤,重者可威胁新生儿生命,存活者易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寻找治疗新生儿HIBD的有效方法意义重大。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用中药提取物进行干预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其机制及治疗方法尚未得到一致公认。本研究通过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新生大鼠HIBD脑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新生大鼠HIB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新生鼠 脑缺血 脑缺氧 丙二醛 超氧化物 歧化酶
下载PDF
纳洛酮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血浆β-EP和VIP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新波 王菊香 林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0-761,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新生儿 脑缺氧 脑缺血 纳洛酮
下载PDF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内源性一氧化碳、糖皮质激素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新波 王菊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内源性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环磷鸟苷(cGMP)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锡原卟啉(SnPP)对其的治疗前景。【方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c brain da...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内源性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环磷鸟苷(cGMP)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锡原卟啉(SnPP)对其的治疗前景。【方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鼠模型和锡原卟啉治疗模型。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大鼠HIBD后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和GC含量,放免法检测脑cGMP水平,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HIBD组在2、12、24 h GC含量、COHb及cGM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SnPP组COHb含量及cGMP水平明显低于HIBD组(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改变显示HIBD组呈重度改变,SnPP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HIBD后GC、CO和cGMP明显增高;而SnPP可抑制CO活性,使CO和cGMP水平下降,减轻脑损伤,表明GC、CO、cGMP系统在缺氧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糖皮质澈素 一氧化碳 脑缺氧 脑缺血 大鼠 锡原卟啉
下载PDF
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运动发育迟缓早期干预治疗的GMFM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 汤行录 李光乾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6期745-746,共2页
目的 研究小儿脑瘫运动评估量表(GMFM)对外部性脑积水(EH)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粗大运动功能及早期干预的疗效评价。方法 30例头颅CT诊断为EH的运动发育迟缓儿,4-6个月19例,9个月11例。采取中西医神经康复和早期干预治疗方案干预治疗3... 目的 研究小儿脑瘫运动评估量表(GMFM)对外部性脑积水(EH)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粗大运动功能及早期干预的疗效评价。方法 30例头颅CT诊断为EH的运动发育迟缓儿,4-6个月19例,9个月11例。采取中西医神经康复和早期干预治疗方案干预治疗3个月及使用神经营养剂。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采用GMFM评价。结果 4-6个月组治疗前后在卧位和翻身、坐位结合平衡反射方面具有显著疗效。9个月组治疗前后在卧位和翻身、坐结合平衡反射、四点位及跪爬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两组总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GMFM不仅能反映EH运动发育迟缓的客观指标,而且能够评估早期干预治疗运动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育迟缓 小儿脑瘫运动评估量表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对体外共微囊化肝细胞的双重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海龙 陈永平 +3 位作者 郑明华 何跃娥 黄瑜 许烂漫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对混合共微囊化肝细胞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豁免(immune privilege)的双重保护作用。方法气流法制备含不同比例肝细胞与Sertoli细胞混合的微囊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尿素的含量,结合... 目的观察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对混合共微囊化肝细胞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豁免(immune privilege)的双重保护作用。方法气流法制备含不同比例肝细胞与Sertoli细胞混合的微囊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尿素的含量,结合形态学判断肝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并选择细胞最佳混合比例。CCK-8法测定Sertoli细胞对肝细胞引起的脾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纯肝细胞微囊组相比,一定比例的Sertoli细胞可促进共微囊化肝细胞的白蛋白和尿素合成(P<0.01),肝细胞存活时间也相应延长。其中,肝细胞和Sertoli细胞以20∶1混合时即可达最佳效果。在脾细胞增殖反应中,与对照组相比,微囊化肝细胞仍可引起明显的脾细胞增殖(P<0.01),而Sertoli细胞可显著抑制这一反应。结论Sertoli细胞与肝细胞混合共微囊化能明显改善囊内肝细胞的形态、功能与寿命,并使后者得到一定的免疫豁免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睾丸支持细胞 共微囊化 免疫豁免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700例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25
6
作者 刘明生 胡蓓蕾 +3 位作者 崔丽英 汤晓芙 杜华 李本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明确电生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0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240例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测定。结果507例(724%)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其中307例(606%)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74例(14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明确电生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0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240例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测定。结果507例(724%)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其中307例(606%)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74例(146%)为腕管综合征;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程度重于运动神经,波幅的下降程度较传导速度减慢明显,下肢重于上肢(P<005)。仅有46%的患者针极肌电图异常而神经传导正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均以感觉神经受损为主;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发现临床病变,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发现电生理异常;建议不将针极肌电图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筛查作为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患者 临床 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 神经电生理 感觉神经 结论 运动神经 发现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幸福感指数及社会支持 被引量:89
7
作者 胥刘秀 沈珊珊 +6 位作者 何静静 付晔 薛晓冬 梁艳 林燕 张筱骅 何金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3-478,共6页
目的:调查不同治疗阶段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幸福感指数和社会支持情况,分析社会支持与情绪状况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组、术后组与康复组的乳腺癌患者各105例为病例组,以及年龄与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105例,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 目的:调查不同治疗阶段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幸福感指数和社会支持情况,分析社会支持与情绪状况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组、术后组与康复组的乳腺癌患者各105例为病例组,以及年龄与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105例,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8分为可疑焦虑)、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8分为可疑抑郁)、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有关测评。结果:病例组的可疑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健康对照(42.9%,61.9%,59.0%vs.9.5%;33.3%,60.0%,46.7%vs.5.7%;均P<0.01),病例组的HAM A、HAM D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7.2±4.3),(9.4±5.1),(9.2±5.6)vs.(3.9±3.1);(6.2±3.8),(9.2±4.8),(7.9±4.6)vs.(3.1±2.4),均P<0.01];术前组与术后组的幸福感指数低于健康对照[(10.6±2.3),(10.5±2.6)vs.(11.5±2.2),均P<0.01]。病例组中,有可疑焦虑患者的幸福感指数、PSSS得分均低于无焦虑组[如,术后组PSSS得分(63.0±10.1)vs.(70.4±9.1),P<0.01];有可疑抑郁患者的幸福感指数、PSSS得分低于无抑郁组[如,康复组PSSS得分(63.8±10.6)vs.(70.1±8.4),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不同治疗阶段的乳腺癌患者的可疑焦虑、抑郁发生率和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健康人群;有可疑焦虑、抑郁患者的幸福感指数和社会支持相对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焦虑 抑郁 社会支持 幸福感指数
下载PDF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80
8
作者 叶迈蕴 郑淑智 张孝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后,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抑郁状况给予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出院时心理状态正...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后,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抑郁状况给予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出院时心理状态正常患者明显增多,轻度、中度抑郁患者明显减少,患者的整体抑郁状况较入院时有显著改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抑郁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0
9
作者 黄品同 黄福光 +5 位作者 孙海燕 田新桥 杨琰 吕夕明 唐疾飞 张超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使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2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31个斑块,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大小及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31个斑块中有22个增强,且7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使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2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31个斑块,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大小及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31个斑块中有22个增强,且7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壁外向斑块内短线条状增强,15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腔内及管壁外周向斑块内呈稀疏点状增强,开始增强时间要比颈动脉的晚(P〈0.01),达峰时间延长(P〈0.01)。在增强的22个斑块中,软斑块12个,混合斑块10个。另9个超声造影未增强的斑块中,硬斑块5个,软斑块2个,混合斑块2个,斑块厚度均在3mm以下。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可以较敏感地显示斑块动态增强过程,揭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但受斑块厚度及斑块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颈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老年人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43
10
作者 陈鹏 杨鹏麟 +2 位作者 王凯华 吴连拼 官学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为了研究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对 334例老年人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检测并进行测压 ,分别以脉压≤ 6 0mmHg、6 1~ 80mmHg、81~ 10 0mmHg及 >10 0mmHg和脉压指数≤ 0 .4 0 0、0 .4 0 1~ 0 .5 0 0、0 .5 0 1~ ... 为了研究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对 334例老年人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检测并进行测压 ,分别以脉压≤ 6 0mmHg、6 1~ 80mmHg、81~ 10 0mmHg及 >10 0mmHg和脉压指数≤ 0 .4 0 0、0 .4 0 1~ 0 .5 0 0、0 .5 0 1~ 0 .6 0 0及 >0 .6 0 0分为四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随着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增加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收缩压均随之增加 ,脉压指数组舒张压进行性下降 ;Spearman’s相关分析发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脉压指数相关性最佳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仅与脉压指数、年龄具有显著回归效果 ,脉压指数的标准回归系数远大于年龄。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脉压指数 评价 血管硬化 超声检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硬化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作用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43
11
作者 林江涛 张永明 +7 位作者 王长征 周新 黄茂 刘春涛 吴昌归 万欢英 于文成 戴元荣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6-557,共12页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具有大环内酯环基本结构的一类药物,代表性药物为红霉素,自1952年发现并应用到临床以来,在抗感染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抗菌外作用。其抗菌外作用包括了对细菌的作用、对炎症和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对机体...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具有大环内酯环基本结构的一类药物,代表性药物为红霉素,自1952年发现并应用到临床以来,在抗感染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抗菌外作用。其抗菌外作用包括了对细菌的作用、对炎症和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其他作用以及其他不明机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临床应用 外作用 抗菌 专家 抗感染领域 环内酯环 免疫细胞
原文传递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哮喘作用 被引量:44
12
作者 戴元荣 张素勤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02-703,共2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具有抗感染作用外,尚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治疗作用,表现为症状、体征改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升高、气道高反应性(BHR)降低[1~5]。近年来,国外对其研究逐渐增多,我们就有关大环内酯类抗生...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具有抗感染作用外,尚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治疗作用,表现为症状、体征改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升高、气道高反应性(BHR)降低[1~5]。近年来,国外对其研究逐渐增多,我们就有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哮喘作用,尤其是其作用机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大环酯类抗生素 抗哮喘作用 哮喘 治疗
原文传递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 被引量:32
13
作者 许虹波 符丽燕 +1 位作者 朱聪 庄丹雯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6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特征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7月应用Piper疲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医院72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的发生率为76.4%,其中中重度疲乏占68.1%;各维度疲乏得分排序...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特征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7月应用Piper疲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医院72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的发生率为76.4%,其中中重度疲乏占68.1%;各维度疲乏得分排序为情感维度〉行为/严重性维度〉感觉维度〉认知/情绪维度疲乏;整体疲乏和各维度疲乏得分均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程度较严重,且与抑郁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该问题的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抑郁
下载PDF
心大静脉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被引量:33
14
作者 官学强 李嘉 +3 位作者 李岳春 季亢挺 殷日鹏 林加锋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460-465,共6页
目的 探讨心大静脉(GCV)不同部位室性期前收缩(PVCs)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例经GCV标测和消融患者,其中持续及短阵性VT各1例,PVCs2例.经左、右心室流出道(LVOT、RVOT)及二尖... 目的 探讨心大静脉(GCV)不同部位室性期前收缩(PVCs)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例经GCV标测和消融患者,其中持续及短阵性VT各1例,PVCs2例.经左、右心室流出道(LVOT、RVOT)及二尖瓣环心内膜标测与试消融无效各2例,最后均经GCV标测与消融,并对GCV远端(前室间静脉分支前-二尖瓣环前壁心外膜)及最远端(前室间静脉分支后-LVOT)消融成功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均采用普通温控导管仅1例消融成功,因阻抗太高无法放电失败3例,其中2例再次经三维标测系统EnSite3000-NavX指导下,采用盐水灌注导管标测与消融均成功,1例放弃再次消融,成功率75.00%.经GCV远端及最远端消融成功各1及2例.激动顺序标测有效靶点心内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起始点提早(36.00±2.65)ms,可见A波及V波(V>A) 起搏标测的QRS波群与自发PVCs/VT形态12及11导联相同各2例.GCV远端及最远端消融成功者体表12导联心电图特征不同:(1)前者假性"δ"波时间≥75ms而后者<75ms (2)前者V1呈R型无S波群而V4~V6有S波(呈Rs型),后者则相反.结论 部分体表心电图特征符合LVOT或二尖瓣环前壁起源的PVCs/VT,经上述部位标测与消融无效者,应考虑经GCV采用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标测与消融,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心律失常 心大静脉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高血压幕上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郑国庆 王艳 +4 位作者 黄培新 蔡业峰 黄燕 卢明 杜宝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ICH)患者28 d预后(好转与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定群病例的前瞻性研究.预后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和未好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对...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ICH)患者28 d预后(好转与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定群病例的前瞻性研究.预后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和未好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对经过综合治疗的356例高血压幕上ICH患者的有关指标与28 d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前向逐步法,α=0.05.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营养支持(OR=0.373,95% CI 0.144~0.964)、康复治疗(OR=8.822,95% CI 2.009~38.742)、血肿量(OR=0.122,95% CI 0.045~0.330)、年龄(OR=1.048,95% CI 1.004~1.095)、并发症(OR=1.021,95% CI 1.004~1.039)和Barthel指数(BI,OR=0.951,95% CI 0.914~0.990)是影响ICH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积极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介入、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微创清除血肿和(或)防止血肿扩大可能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预后 LOGISTIC模型
原文传递
温州地区脑卒中住院患者费用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石玲燕 金嵘 +2 位作者 郑荣远 王小同 韩钊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22-1023,共2页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温州地区1 037例脑卒中患者住院总费用进行构成比分析及采用单因素方差、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总费用的主要因...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温州地区1 037例脑卒中患者住院总费用进行构成比分析及采用单因素方差、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总费用的主要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住院总费用中构成比最大的是药费,占48.62%;其次是治疗费,占15.85%。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呼吸道感染、意识障碍、尿失禁、上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卒中类型、入院科室、入院时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采取科学有效的诊疗措施,减少无效住院日及规范用药是降低住院费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与新生血管关系的超声造影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黄品同 田新桥 +7 位作者 孙海燕 杨琰 王小同 李艳萍 邹春鹏 赵雅萍 杨鹏麟 黄福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不同类型与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3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9个斑块进行检测,根据斑块类型分为软斑组(21个)、硬斑组(11个)和混合斑组(17个),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不同类型与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3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9个斑块进行检测,根据斑块类型分为软斑组(21个)、硬斑组(11个)和混合斑组(17个),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49个斑块中共有35个增强,其中19个软斑,13个混合斑,3个硬斑;未增强的14个斑块中,硬斑8个,混合斑4个,软斑2个。超声造影对软斑、混合斑、硬斑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0.47%(19/21)、76.47%(13/17)和27.27%(3/11)。超声造影对软斑组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硬斑组(P=0.001),与混合斑组比较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可以较敏感地显示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颈动脉血栓形成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成玉 夏晓东 +1 位作者 方益峰 陈心怡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9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h、治疗后6 h、治疗后24 h、治疗后3 d的p H、PaO2、PaCO2的变化情况,及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影响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 h、治疗后6 h、治疗后24 h、治疗后3 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 H、Pa O2、Pa C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治疗后1 h、治疗后6 h、治疗后24 h观察组的p H、Pa O2、Pa CO2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达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影响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显著提高疗效,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BiPA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合并 Ⅱ型呼吸衰竭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三维成像评价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赵雅萍 邹春鹏 +6 位作者 孙晶 黄品同 胡榕 金慧佩 孙海燕 王亮 王小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7-939,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三维成像评价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2个软斑块进行超声造影二维成像和超声造影三维成像,根据图像中斑块内造影剂的分布、形态等特点将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分为4级:Ⅰ级,...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三维成像评价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2个软斑块进行超声造影二维成像和超声造影三维成像,根据图像中斑块内造影剂的分布、形态等特点将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分为4级:Ⅰ级,斑块内无增强;Ⅱ级,斑块内呈星点状增强或仅局部小范围增强;Ⅲ级,斑块内呈点状和短条状增强;Ⅳ级,斑块内呈条状和网络状增强.结果 超声造影二维成像模式下42个软斑块中,Ⅰ级2个(占4.8%),Ⅱ级15个(占35.7%),Ⅲ级22个(占52.4%),Ⅳ级3个(占7.1%);超声造影三维成像模式下42个软斑块中,Ⅰ级0个,Ⅱ级4个(占9.5%),Ⅲ级20个(占47.6%),Ⅳ级18个(占42.9%).结论 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斑块立体解剖结构及整体微血管灌注情况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微气泡 颈动脉狭窄 斑块
原文传递
普拉克索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0
作者 余丹丽 张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1,共2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其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长...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其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长期以来,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替代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是现有的治疗措施均不能有效阻止乃至减慢疾病的进展。新一代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的出现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希望。普拉克索可单独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减少左旋多巴治疗所致运动障碍的发生率,与左旋多巴联用,可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 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替代治疗 左旋多巴 运动障碍 静止性震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