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异常图形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小利 李健 +1 位作者 向代军 王成彬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异常图形,提高对TEG的分析识别能力,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TEG检测结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5430例TEG结果,利用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凝同角(Angle)、最大振幅(MA)、血...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异常图形,提高对TEG的分析识别能力,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TEG检测结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5430例TEG结果,利用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凝同角(Angle)、最大振幅(MA)、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30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凝血指数(CI)等参数对纤溶亢进组、肝素应用图形组、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血小板功能组、抗血小板药物监测组等进行分析。结果纤溶亢进组:原发性纤溶亢进组,参数EPL值19.3,LY30值19.3,CI值0.4;继发性纤溶亢进组,EPL值11.6,LY30值11.6,CI值3.2。肝素应用图形组:肝素测试(CKH)R值较普通测试(CK)缩短组,CKH的R值10.9min,CK的R值50.8min;CKH的R值较CK延长组,CK的R值12.2min,CKH的R值15.7min。纤维蛋白二次激活图形组:真性功能性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首次检测最大振幅MA值35.2,更换通道复测MA值34.7;似性纤维蛋向二次激活组,首次检测MA值73.4,更换通道复测MA值20.0。血小板功能组:血小板功能减低组MA值21.6;血小板功能亢进组MA值79.2。抗血小板药物嗌测组:二磷酸腺苷(ADP)类抑制剂无效组(代表药物氯吡格雷),ADP抑制率10.9%;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途轮抑制剂无效组(代表药物阿司肛林),AA抑制牢7.5%。结论对血栓弹力图异常图形的正确判断,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人为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判断 血液凝固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基因与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韩冬青 黄俊伟 +3 位作者 尚忠波 徐荣 楼永良 陈秀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8-467,共10页
【目的】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临床株的β-内酰胺酶类(β-lactamases,BLs)和氨基糖苷钝化酶类(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AMEs)耐药基因与Ⅰ-Ⅲ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VITEK... 【目的】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临床株的β-内酰胺酶类(β-lactamases,BLs)和氨基糖苷钝化酶类(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AMEs)耐药基因与Ⅰ-Ⅲ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VITEK-GNS药敏卡测定136株E.coli对14种抗菌素的敏感性;纸片扩散法确认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产酶株;PCR法检测BLs、AMEs相关耐药基因及Ⅰ-Ⅲ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接合传递试验和质粒提取对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136株多重耐药的E.coli ESBLs产生率高达70.59%(96/136),产酶株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外的其余9种抗菌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株(P<0.05)。BLs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96.32%(131/136),1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AMEs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100%(136/136),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qacEΔ1-sul1的检出率为94.12%(128/136),未检出Ⅱ类与Ⅲ类整合子基因。BLs基因和AMEs基因与qacEΔ1-sul1遗传标记基因的同时携带率分别为90.44%(123/136)和94.12%(128/136),两类同时携带率之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类耐药基因与qacEΔ1-sul1遗传标记基因的三者同时携带率为90.44%(123/136)。此外,还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12株(8.82%),其中,armA与rmtB的检出率分别为2.21%和7.35%,未检出rmtA、rmtC和rmtD。接合试验与质粒图谱结果初步表明:armA和rmtB编码基因位于约23 kb的质粒上,其耐药质粒在同种菌间的传递率高达83.3%(10/12)。【结论】多重耐药E.coli临床株的BLs基因、AMEs基因与qacEΔ1-sul1遗传标记基因三者同时携带率高达90.44%,表明多重耐药的形成在三者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还显示:E.coli临床株的多重耐药性形成和传播与Ⅱ和Ⅲ类整合子基因无关。另外,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率为8.82%(armA 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 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钝化酶 整合子
原文传递
依赖解旋酶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麻疹病毒核酸 被引量:7
3
作者 马丽敏 卢亦愚 +1 位作者 徐昌平 冯燕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2年第6期493-495,540,共4页
目的建立依赖解旋酶恒温扩增[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Amplification,HDA]技术快速检测麻疹病毒核酸。方法 在麻疹病毒的血凝素基因上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逆转录-依赖耐热解旋酶恒温扩增(Reverse Tra... 目的建立依赖解旋酶恒温扩增[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Amplification,HDA]技术快速检测麻疹病毒核酸。方法 在麻疹病毒的血凝素基因上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逆转录-依赖耐热解旋酶恒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therm ophilic HDA,RT-tHDA)技术进行恒温扩增,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RT-tHDA技术检测麻疹病毒核酸,对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71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最低检测限可达5.012×10-10摩尔/升(mol/L),敏感度与普通RT-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无明显差别。结论麻疹病毒RT-tHDA检测方法 具有简便、特异、敏感以及对仪器要求低的特点,为麻疹病毒的核酸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逆转录-依赖耐热解旋酶恒温扩增技术 检测
原文传递
医学留学生生理学教学经验浅谈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智慧 王莹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3期498-500,共3页
阐述了如何根据留学生特点保障生理学教学质量,对近年来温州医学院在生理学教学中前期准备、教材选择、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教学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高等医学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留学生 生理学 医学教育 网络教学系统
下载PDF
校、院二级管理下的医学研究生培养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莹 黄智慧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3期480-482,共3页
对温州医学院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进行总结。在研究生思政管理上借鉴本科教育的管理模式,完善日常管理体制;在研究生学术学风教育上加强诚信、责任心等学术道德、人文素质教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依托科研团... 对温州医学院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进行总结。在研究生思政管理上借鉴本科教育的管理模式,完善日常管理体制;在研究生学术学风教育上加强诚信、责任心等学术道德、人文素质教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依托科研团队力量,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管理 研究生教育改革 思政管理 学术学风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杭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rpsL和rrs突变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沈国强 王洁 吴盛海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6-1258,共3页
目的分析杭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核糖体蛋白S12编码基因(rpsL)和16SrRNA编码基因(rrs)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比例法对杭州地区74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目的基因片段rpsL和rrs进行扩增... 目的分析杭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核糖体蛋白S12编码基因(rpsL)和16SrRNA编码基因(rrs)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比例法对杭州地区74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目的基因片段rpsL和rrs进行扩增、克隆后测序分析。结果 74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31株耐链霉素表型阳性,耐药率41.9%。31株耐药株中,20株rpsL 43(AAG→AGG)位点发生突变,占总耐药菌株的64.5%;2株rpsL 88(AAG→AGG)位点发生突变,占总耐药菌株的6.5%;2株两个位点同时发生突变者占总耐药菌株的6.5%。43株链霉素敏感结核分支杆菌中未见rpsL和rrs基因发生突变、插入或缺失。结论杭州地区结核分支杆菌耐链霉素主要由rpsL基因突变引起。其中,rpsL 43(AAG→AGG)位点突变占绝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链霉素耐药 核糖体蛋白S12编码基因 16S rRNA编码基因
原文传递
PRU株弓形虫包囊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亚飞 王寒 +1 位作者 潘长旺 谭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9-771,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合理、经济的弓形虫包囊小鼠感染模型,为弓形虫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个PRU株弓形虫包囊分别感染C57BL/6J、ICR、KM或BALB/c四个品系雌性小鼠10只,感染后42d,统计小鼠存活率、脑组织包囊数和包囊直径。结果 KM小鼠存... 目的建立一个合理、经济的弓形虫包囊小鼠感染模型,为弓形虫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个PRU株弓形虫包囊分别感染C57BL/6J、ICR、KM或BALB/c四个品系雌性小鼠10只,感染后42d,统计小鼠存活率、脑组织包囊数和包囊直径。结果 KM小鼠存活率100%(10/10),ICR小鼠存活率70%(7/10),C57BL/6J存活率10%(1/10),BALB/c全部死亡(0/10);ICR小鼠包囊数和包囊直径与KM小鼠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ICR鼠脑组织包囊数为1385.71±378.555,直径为4.044±0.187μm;而KM鼠脑组织包囊数为290.00±129.743,直径为3.557±0.271μm。结论与其他3个品系小鼠相比,ICR小鼠对PRU株弓形虫包囊的抗性较强,可以作为弓形虫包囊感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包囊 小鼠模型
下载PDF
PL-11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功能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小利 李健 +7 位作者 向代军 刘一凡 张洪瑞 谢尹晶 唐红卫 徐菡 邸平 王成彬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355-359,354,共6页
目的评价PLT-11血小板聚集仪电阻抗原理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功能这一新方法的性能及临床价值。方法①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相关文件,测试PL-11血小板聚集分析仪的日间、批... 目的评价PLT-11血小板聚集仪电阻抗原理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功能这一新方法的性能及临床价值。方法①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相关文件,测试PL-11血小板聚集分析仪的日间、批内、批间的不精密度,准确性,携带污染率及线性性能。②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到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患者100例,同时采用PL-11电阻抗法和临床比较公认的光学比浊法(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LTA)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对两种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添加诱聚剂前两次检测的PLT的重复性,用散点图、相关系数表示。结果①PL-11电阻抗法和LTA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相关性良好,r=0.62,P【0.01;②2个时间点的重复性较好,PLT(r=0.95,P【0.01);③各项检测的结果都符合CLIA’88的要求,其中检测的高值、低值质控品的PLT、RBC、MCV、MPV的日间、批内、批间不精密度的CV【5%,高值、低值的总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ble,CV)分别为PLT(3.00&1.68),RBC(1.63&2.16),MCV(1.30&0.75),MPV(1.40&1.46);RBC、PLT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1.16%,1.02%,均【1.5%;PLT在40~800×109/L、RBC在0.3~6.0×1012/L的线性良好,r均】0.995;准确性实验,四大参数偏倚符合文件要求。结论 PL-11血小板聚集仪电阻抗原理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性能良好,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新方法。该仪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人为影响因素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原理 评估 血小板聚集功能 PLT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S蛋白噬菌体抗原库的构建及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瑞平 孟佳子 何玉先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SARS冠状病毒S蛋白特异性噬菌体抗原库,并用于鉴定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首先采用PCR技术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全基因,以DNaseI将其随机酶切成50~500bp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然后将DNA片段平末端化并连接到... 本研究旨在构建SARS冠状病毒S蛋白特异性噬菌体抗原库,并用于鉴定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首先采用PCR技术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全基因,以DNaseI将其随机酶切成50~500bp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然后将DNA片段平末端化并连接到经过改造的噬菌体表达载体pComb3XSS,经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和辅助噬菌体感染获得S蛋白的特异性噬菌体抗原库。利用两个抗S蛋白单克隆中和抗体(S-M1和S-M2)对S蛋白抗原库进行富集和筛选。结果表明,我们成功构建库容量为5.7×106的S蛋白噬菌体抗原库。通过对S-M1和S-M2的有效富集和筛选,分别得到14个和15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初步揭示了抗体的抗原表位。因此,S蛋白噬菌体抗原库的构建为鉴定S蛋白的抗原表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对研发SARS疫苗和诊断试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S蛋白 噬菌体抗原库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原文传递
温度对大肠埃希菌Mn-SOD基因启动子调控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海刚 侯亚文 +4 位作者 张莹 刘奕彦 许海峰 张洪勤 应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886-888,892,共4页
目的构建大肠埃希菌BL21 Mn-SOD-RFP报告基因载体,并探讨温度对大肠埃希菌Mn-SOD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方法利用重组PCR技术,构建以Mn-SOD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RFP)报告基因载体,将融合基因与T载体连接导入大肠埃希菌中,在不同温度(20... 目的构建大肠埃希菌BL21 Mn-SOD-RFP报告基因载体,并探讨温度对大肠埃希菌Mn-SOD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方法利用重组PCR技术,构建以Mn-SOD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RFP)报告基因载体,将融合基因与T载体连接导入大肠埃希菌中,在不同温度(20、37、40和45℃)培养不同时间(13、20、30、37、44和54 h)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光度计观察大肠埃希菌表达RFP的情况。结果正确构建Mn-SOD-RFP融合基因,重组PCR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不同温度不同时间诱导后,Mn-SOD启动子在37℃,培养30~37 h表达的红色荧光蛋白最多。结论成功构建该报告基因载体,并完成温度、时间对其调控的优化,为更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SOD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启动子 重组PCR 红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温度
原文传递
cAMP介导血清引起的嗅鞘细胞形态变化
11
作者 王莹 黄智慧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8,共8页
嗅鞘细胞是一类兼有星形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特性的胶质细胞。培养的嗅鞘细胞存在两种能相互转化的形态亚型,然而转化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研究离体培养嗅鞘细胞形态转化的方法,基于该方法研究其相互转化的机制。采用... 嗅鞘细胞是一类兼有星形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特性的胶质细胞。培养的嗅鞘细胞存在两种能相互转化的形态亚型,然而转化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研究离体培养嗅鞘细胞形态转化的方法,基于该方法研究其相互转化的机制。采用原代培养大鼠嗅鞘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在有、无血清培养或给予双丁酰-环核苷酸(dB-cAMP)药物条件下嗅鞘细胞形态,并统计雪旺样和星形样嗅鞘细胞亚型的比例。结果显示:(1)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95.2±3.7)%嗅鞘细胞呈雪旺样形态,(4.8±3.7)%呈星形样形态;而在10%血清培养条件下,(42.5±10.4)%嗅鞘细胞呈雪旺样形态,(57.5±10.4)%呈星形样形态,随后换回无血清条件下培养24h,(94.8±5.0)%嗅鞘细胞呈雪旺样形态,(5.2±5.0)%呈星形样形态。(2)有无血清的培养条件并不影响嗅鞘细胞标记物p-75和S-100的表达。(3)在正常(10%)血清培养情况下,cAMP类似物dB-cAMP抑制F肌动蛋白应力纤维(F-actin stress fibers)和黏着斑(focal adhesion)形成,抑制血清引起的嗅鞘细胞形态变化,雪旺样细胞比例增加,并显著增加突起数目,促进突起生长。这些结果表明血清培养条件下,胞浆cAMP水平通过调节F肌动蛋白应力纤维和黏着斑形成,诱导嗅鞘细胞形态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形态可塑性 CAMP 血清
原文传递
抗血小板药物新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小利 李健 王成彬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221-227,共7页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医学界对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也愈加重视,对其应用、疗效、副作用及患者的经济负担等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因而促进了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不断出现。广大医学工作者都在力求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或药物组合,...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医学界对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也愈加重视,对其应用、疗效、副作用及患者的经济负担等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因而促进了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不断出现。广大医学工作者都在力求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或药物组合,它能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药物抵抗发生概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降低术后出血患者再栓塞风险、有更广泛的适用人群等。那么,本文根据药物受体不同、阻断途径各异、药物代谢途径不一致等进行分类,介绍一些药物的新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抗血小板药物 受体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体外免疫方法研究
13
作者 赵娜 郑晓群 +1 位作者 姜招嫦 彭颖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体外免疫方法。方法:本实验中主要通过建立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在此基础上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转导树突状细胞(DC),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GFP平...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体外免疫方法。方法:本实验中主要通过建立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在此基础上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转导树突状细胞(DC),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GFP平均荧光强度表达以检测腺病毒转导效率。穿刺法制备小鼠脾单细胞悬液,腺病毒转导树突状细胞与脾细胞以1:10比例进行混合细胞培养后,经多肽(HYLSTQSAL)刺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结果:经多肽刺激后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结论:成功建立腺病毒介导树突状细胞(DC)抗原呈递的体外免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树突状细胞 脾细胞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细胞中嘌呤核苷酸的方法探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丹丹 李伟 +4 位作者 周怀彬 张婷 许芳 武佳 吕建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2-1206,共5页
建立了检测细胞中嘌呤核苷酸(ATP、ADP、AMP、NAD+和NADP+)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分析方法.采用KinetexTM HILIC柱(50 mm ×4.6 mm,2.1 μm)进行分离,对细胞样品的萃取方法、流动相组成及质谱参数进行优化.方法... 建立了检测细胞中嘌呤核苷酸(ATP、ADP、AMP、NAD+和NADP+)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分析方法.采用KinetexTM HILIC柱(50 mm ×4.6 mm,2.1 μm)进行分离,对细胞样品的萃取方法、流动相组成及质谱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学确证表明:各待测物在1.0 ~ 100 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为95.7%~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1.2%~6.1%.本方法的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细胞中能量代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细胞 ATP ADP AMP NAD+ NADP+
下载PDF
TEG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争胜 邵海刚 侯亚文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6月老年冠心病患者245例,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至少≥30 d,血栓弹力图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 目的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6月老年冠心病患者245例,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至少≥30 d,血栓弹力图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GPⅡb/Ⅲa水平,并进行生化、同型半胱氨酸、CRP等相关检测。结果用血栓弹力图检测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抵抗组较阿司匹林敏感组CRP及GPⅡb/Ⅲa水平均升高(P<0.05)。阿司匹林抵抗与性别、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无关。结论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其伴有较高CRP及GPⅡb/Ⅲ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司匹林抵抗 血栓弹力图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临床株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尚忠波 刘敏 +4 位作者 黄俊伟 韩冬青 徐荣 楼永良 陈秀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6-1208,共3页
喹诺酮类属于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既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菌治疗剂,也在畜牧业和养殖业中广泛使用。鉴于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某些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对其表现出的较广泛耐药率和多重耐药性,已经引... 喹诺酮类属于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既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菌治疗剂,也在畜牧业和养殖业中广泛使用。鉴于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某些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对其表现出的较广泛耐药率和多重耐药性,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菌素 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性 耐药机制 质粒介导 临床 抗菌药物 条件致病菌
原文传递
微生物数据库标准化在细菌耐药监测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应华永 林雪峰 +1 位作者 徐瑞龙 楼永良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WHONET5软件是WHO开发并推荐的用于管理细菌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软件,通过WHONET数据库交换,能促进不同医院或不同地区间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协作.目前WHONET的数据录入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的细菌实验结果手... WHONET5软件是WHO开发并推荐的用于管理细菌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软件,通过WHONET数据库交换,能促进不同医院或不同地区间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协作.目前WHONET的数据录入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的细菌实验结果手工录入到WHONET5软件中,此方法优点是在数据录入时,WHONET5会采用已设定的规则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校验,能及时发现一些罕见耐药表型和检测错误的数据,但人工输入有工作量大并容易造成输入错误的缺点.另一种是数据直接导入,将LIS中的细菌信息直接导入至WHONET数据库中或者通过WHONET附带的BacLink软件将从LIS中导出的细菌信息数据文件转换成WHONET数据库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软件 WHONET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细菌耐药监测网 数据导入
原文传递
Pro167位点突变型CTX-M-14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荣 尚忠波 +4 位作者 黄俊伟 韩冬青 王震 楼永良 陈秀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 对Pr0167位点突变型CTX-M-14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以携带CTX-M-14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临床株为模板,克隆目的 基因,重组工程菌,并表达CTX-M-14型ESBL.进而采用基于重叠延伸PCR法的定点突变技术,... 目的 对Pr0167位点突变型CTX-M-14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以携带CTX-M-14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临床株为模板,克隆目的 基因,重组工程菌,并表达CTX-M-14型ESBL.进而采用基于重叠延伸PCR法的定点突变技术,将CTX-M-14型ESBL的167位点Pro(P)分别突变为Gly(G)、Gln(Q)、Ser(S)和Thr(T),重组构建P167G、P167Q、P167S和P167T四株突变型的CTX-M-14工程菌.表达与纯化野生型、重组型和突变型CTX-M-14型ESBL,检测其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酶动力学参数(Kcat、Km和Km).结果 对野生型与重组型CTX-M-14型ESBL的酶动力学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Kcat(t=1.796,P=0.123)、Km(t=0.559,P=0.596)、Kcat/Km(t=0.893,P=0.406)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与重组CTX-M-14型ESBL相比,P167S突变型酶对头孢他啶的Km值大幅降低,为突变前的1/16(8.39/134.85);Kcat和Km值分别为突变前的2.87倍(1.81/0.63)和43.6倍(0.218/0.005);且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Kcat/Km值都呈现出显著减小的趋势(P〈0.05).与重组CTX-M-14 ESBL相比,P167Q和P167G突变型酶对头孢他啶的Kcat值亦大幅减小(P〈0.01),而P167T突变型对头孢他啶的酶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组型与野生型CTX-M-14 ESBL之间各项酶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而P167S位点的突变,不仅增强了CTX-M-14型ESBL对头孢他啶的亲和力,也加快了酶-底物复合物的转换速率.通过对Pr0167位点4种突变型酶的动力学参数比较,初步说明突变型CTX-M ESBL对头孢他啶所具备的高水解活性机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Pro167位点被小侧链氨基酸残基取代而导致酶活性中心空间扩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 突变 酶动力学
原文传递
生物素标记探针-液相杂交-非变性PAGE检测非编码小RNA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跃辉 刘立宾 +4 位作者 徐芒华 郭竹英 姜斌 李伟 高丰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建立生物素标记探针-液相杂交-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非编码小RNA(sRNA)的方法。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sRNAU6寡核苷酸探针经非变性PAGE电泳后转印至尼龙膜上,然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耦联链霉亲和素进行检测。从细胞... 目的建立生物素标记探针-液相杂交-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非编码小RNA(sRNA)的方法。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sRNAU6寡核苷酸探针经非变性PAGE电泳后转印至尼龙膜上,然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耦联链霉亲和素进行检测。从细胞中提取总RNA,用已标记U6探针优化液相杂交退火条件及杂交缓冲液;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并计算BEAS-2B、A549细胞中sRNAU6与miRNA145的含量。结果将Biotin-11-dUTP成功标记至寡核苷酸上,随着寡核苷酸浓度增加,检测信号强度越强,10μmol/L时达到最强。采用水浴反应条件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仪梯次降温反应条件下得到的杂化链无明显差异;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杂交缓冲液优于Tris-HCl、DEPC水;BEAS-2B、A549细胞5μgRNA中U6含量接近;BEAS-2B细胞中miRNA145绝对含量高于A549细胞。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了sRNA检测新方法 ,为简单、易行、可靠地检测sRNA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小RNA 生物素化探针 液相杂交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诊断应用
20
作者 张珍珍 郭彦 +4 位作者 于虹 高基民 邱洪杰 赵光宇 周育森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制备SARS冠状病毒(SARS-CoV)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建立一种可特异性诊断SARS的血清学方法,用于SARS的明确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设计含有SARS冠状病毒S、M和N蛋白优势抗原表位区的多表位融合蛋白SMN,利用大肠杆菌表达SMN蛋白... 目的制备SARS冠状病毒(SARS-CoV)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建立一种可特异性诊断SARS的血清学方法,用于SARS的明确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设计含有SARS冠状病毒S、M和N蛋白优势抗原表位区的多表位融合蛋白SMN,利用大肠杆菌表达SMN蛋白,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方法,用于SARS患者血清检测。结果设计出包含S603-635、M2-31、N362-412表位区的多表位融合蛋白SMN,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以SMN蛋白为包被抗原,ELISA检测74份SARS患者血清全部为阳性,另44份非SARS-CoV感染的发热病人血清和62份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结论 SARS-CoV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SMN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以SMN为检测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为SARS血清学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表位 蛋白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