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功能损伤诊断中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指标检验的作用
1
作者 田素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6-0149,共4页
检测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探究其在诊断肾功能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由2022年7月开始,结束于2023年11月,纳入期间到院的76例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A组,合并高血压患者36例为观察B组,同时纳入在院体检的... 检测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探究其在诊断肾功能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由2022年7月开始,结束于2023年11月,纳入期间到院的76例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A组,合并高血压患者36例为观察B组,同时纳入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6名为参照组,均测定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且均进行综合性诊断,以此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指标检验作用。结果 观察A、B组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金标准诊断结果,证实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诊断肾功能损伤的敏感度为78.26%、82.61%,特异性为80.00%、83.33%,准确率为78.95%、82.89%。且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高于单一诊断(P<0.05);阳性患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均可用于肾功能损伤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从而获得较高诊断效能,对医师准确掌握患者病情、拟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损伤 胱抑素C 尿微量蛋白 检验作用
下载PDF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针刺疗法在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杰 赵国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72-74,共3页
探究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同时给予患者低频脉冲治疗仪以及针刺疗法的作用。方法 选择110例脑梗死患者,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患者入院后接受不同的康复治疗(55例/组)。参照组仅接受针刺疗法,研究组则同时接受低频脉冲... 探究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同时给予患者低频脉冲治疗仪以及针刺疗法的作用。方法 选择110例脑梗死患者,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患者入院后接受不同的康复治疗(55例/组)。参照组仅接受针刺疗法,研究组则同时接受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以及针刺疗法。对下列指标做比较:①脑血流动力学指标;②认知功能评分;③生命质量指标;④脑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①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组间无差别,即P>0.05;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差异都很突出,即P<0.05。②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前,组间无差别,即P>0.05;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差异都很突出,即P<0.05。③生命质量指标:治疗前,组间无差别,即P>0.05;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差异都很突出,即P<0.05。④脑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组间无差别,即P>0.05;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差异都很突出,即P<0.05。结论 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同时给予患者低频脉冲治疗仪以及针刺疗法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推动患者相关能力的康复,因此应当将联合治疗法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治疗仪 针刺疗法 脑梗死 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探析
3
作者 刘杰 赵国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2-94,共3页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中开展康复治疗,病灶位置不同的患者有何差异及其心理上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入院时间为近三年内,初始时间2019年8月,截止时间2022年8月。分组方法为:90例为研究组,根据病发部位...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中开展康复治疗,病灶位置不同的患者有何差异及其心理上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入院时间为近三年内,初始时间2019年8月,截止时间2022年8月。分组方法为:90例为研究组,根据病发部位对其进行分组,即皮层组、基底节组以及脑干组,各组均有30例患者;另择90例患者为参照组,分组方式同研究组。参照组治疗方法不做特殊调整,研究组开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即肢体功能评分、SDS与SAS评分以及HDMA评分即心理情绪状态评分。结果 统计学对效果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更高,差异满足P<0.05。统计学对Fugl-Meyer评分的分析:治疗前两项评分无差别,P>0.05,证明结果无意义;治疗后各项组间差异满足P<0.05,从变化幅度看,脑干组各项评分变化幅度最大,皮层组的各项评分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统计学对心理状况评分的分析:治疗前P>0.05,;治疗后各项P<0.05。结论 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来说有重要意义,不同部位患者经过治疗后,身体功能以及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程度改善,治疗中应当提高针对性与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康复治疗 有效性 患者心理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两种入路方式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业静 刘阳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819-82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我院收治的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H组(38例)和W组(37例),分别经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我院收治的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H组(38例)和W组(37例),分别经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详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切口长度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于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获得明显提高(P<0.05),术后3个月W组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H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出现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或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均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满意效果,其中改良Watson-Jones入路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改良HARDINGE入路 改良Watson-Jones入路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中良 杨建彬 +1 位作者 刘娜青 赵兰蒂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192-194,共3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麝香保心丸组(56例)。常规组给予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调脂等常规治疗;麝香保心...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麝香保心丸组(56例)。常规组给予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调脂等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hs-CRP、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IL-6均有明显降低;麝香保心丸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显著降低hs-CRP、IL-6浓度,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活血益气化痰清热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袁鹰 袁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化痰清热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用脑血康口服液,治疗组脑血疏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疗效,血肿吸收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临床症状,有明显差异。结论:脑血疏口...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化痰清热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用脑血康口服液,治疗组脑血疏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疗效,血肿吸收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临床症状,有明显差异。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益气 化痰清热 出血性中风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中良 代世昌 +1 位作者 许立荣 苑新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5月清河中心医院收治的44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冠状动脉单支...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5月清河中心医院收治的44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检测入选者血清总胆红素(TBi L)、直接胆红素(DBi L)、间接胆红素(IBi L)水平、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男性、吸烟、高血压比例、BMI、TG、LDL-C、GL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3组与对照组的年龄、HGB、Cr、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RDW高于对照组,TBi L、DBi L、IBi 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血清TBi L、DBi L、IBi L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红细胞 胆红素
下载PDF
剖宫产术前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作用
8
作者 张瑞存 《医药世界》 2009年第10期601-602,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预防和控制 葡萄糖酸钙/投药和剂量 人类
原文传递
转钴胺素1在结肠癌及肺转移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刘广杰 于淼 +5 位作者 张娟 马洪庆 胡旭华 邓明坤 潘红梅 王贵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04-910,共7页
目的探讨转钴胺素1(TCN1)在结肠癌组织、癌旁对照组织及肺移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第二外科经手术切除的212例结肠癌患者蜡块标本制作病理芯片,采用免... 目的探讨转钴胺素1(TCN1)在结肠癌组织、癌旁对照组织及肺移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第二外科经手术切除的212例结肠癌患者蜡块标本制作病理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结肠癌组织、癌旁对照组织及转移瘤组织中的TCN1表达水平并利用结肠腺癌(COAD)生信数据库进行TCN1 mRNA表达水平验证,结合随访资料探讨TCN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TCN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0%(152/212),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3.77%(8/2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信数据挖掘发现结肠癌中TCN1mRNA水平呈高表达(结肠癌:5.829±3.336vs正常黏膜组织:1.298±1.085)。TCN1在肺转移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新辅助化疗后患者TCN1表达水平下降(5.29±3.06vs3.88±1.78,P=0.009)。TCN1表达水平与分期及肿瘤位置相关,分期增加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与患者性别(P=0.601)、年龄(P=0.376)、消化道病史(P=0.240)、吸烟史(P=0.068)、饮酒史(P=0.512)及病理类型(P=0.319)无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分期(P=0.035)、TNM分期(P=0.014)及TCN1表达水平(P=0.042)是结肠癌预后相关因素。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4.62%,TCN1阴性组为76.67%,阳性组为5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分期(P=0.044)和TCN1(P=0.047)表达水平是结肠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CN1在结肠癌及其转移组织中高表达且与预后相关,可以作为预后评价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转钴胺素1 预后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晓辉 张宗召 +2 位作者 刘怡斐 王中瑞 王庆周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情况及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1 923例,对其中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1 232例,评价小组依据国家有关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法规文件、医院管理制度和药品说明书等进... 目的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情况及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1 923例,对其中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1 232例,评价小组依据国家有关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法规文件、医院管理制度和药品说明书等进行判断,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及不合理应用的病例进行分组分类汇总分析,结果报医院质控办最终审核。结果 2013-2016年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逐年明显降低,分别为94.25%、79.37%、60.63%、4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类型抗菌药物应用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关节置换术100.00%、髓核摘除术100.00%、内固定术72.18%、其他56.99%、内固定取出术54.89%;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评价不合理的59例(4.79%),不合理用药类型前3名为给药时机不合理13例(1.05%)、用药时间过长12例(0.97%)、选药物择不合理11例(0.89%),经过专项整治不合理应用率逐年明显下降,2016年与2014年、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χ~2=8.57,P<0.01);抗菌药物种类按应用率依次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唑林43.51%、头孢硫脒32.06%,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14.85%,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22%,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2.27%、头孢孟多脂1.95%。结论专项整治行动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应运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以下简称PDCA循环)持续改进,为规范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Ⅰ类切口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PDCA循环
原文传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方法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剑辉 栾世超 +2 位作者 周宪方 周付荣 于增峰 《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方法的选择对皮下积液以及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患者术后不同引流方法,分为三组中心负压组(n=41)、单纯引流组(n=42)和一次性负压组(n...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方法的选择对皮下积液以及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患者术后不同引流方法,分为三组中心负压组(n=41)、单纯引流组(n=42)和一次性负压组(n=43)。[结果]中心负压组首日引流量和总引流量高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中心负压组腋窝置管、胸壁拔管和住院时间短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与一次性负压组相比,中心负压组和单纯引流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更低(P<0.05);中心负压组积液严重程度低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中心负压组皮瓣坏死发生。[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引流,能提高引流量、缩短腋窝置管、胸壁拔管和住院时间,能有效降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引流方法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原文传递
以精细化管理助推基层医院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彦荣 张莉莉 +2 位作者 李海洋 王静 斯重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185-1188,1191,共5页
目的 在基层医院建设完善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急诊服务,提高医院的总体水平.方法 完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院外急救管理方面,应用PDCA的方法,通过循环改进,缩短接警后出诊时间,提高院外急救率;在... 目的 在基层医院建设完善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急诊服务,提高医院的总体水平.方法 完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院外急救管理方面,应用PDCA的方法,通过循环改进,缩短接警后出诊时间,提高院外急救率;在急救中心及院内多科室协作方面,主要通过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紧抓急救中心的关键指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根本原因,持续改进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非预期的48 h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重症患者死亡率.结果 在院外急救方面,实现接警后3 min内出车率>90%,院外急救率>80%;急救中心各项科室数据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医院的急救标准:心肺复苏成功率22%、非预期的48 h重返重症医学科率0.9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5.9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1.1‰,重症患者死亡率1.26%.结论 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在急诊体系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下功夫,提高医疗质量,能有效地优化急诊就诊流程,整合资源并有效配置,完善基层医院的急诊急救体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急诊服务,推动医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急诊急救体系 院外急救 基层医院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巧霞 胡慧娴 王云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274例,其中151例(A组)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123例(B组)未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选取同期产科门诊正常孕妇99例(C组)。记录A...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274例,其中151例(A组)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123例(B组)未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选取同期产科门诊正常孕妇99例(C组)。记录A、B组胎儿活产例数,观察A组中活产孕妇及C组的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结局(窒息、巨大儿、低体重儿)。结果 A组活产112例(74.17%),B组活产19例(15.45%);两组活产率比较,P<0.01。A组中活产孕妇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例、早产3例、胎膜早破4例、宫内发育迟缓9例,C组分别为7、1、1、3例,P均>0.05;A组中活产胎儿发生窒息7例、巨大儿2例、低体质量儿9例,C组分别为6、3、5例,P均>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免疫疗法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二维联合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巧霞 王云 +1 位作者 孙京倩 随璐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3月来清河县中心医院进行检查的11 573例孕妇,利用二维超声对其进行产前筛查,对于疑似畸形患儿进行二维和四维超声联合检查,所得结果与引产和随访... 目的:探讨利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3月来清河县中心医院进行检查的11 573例孕妇,利用二维超声对其进行产前筛查,对于疑似畸形患儿进行二维和四维超声联合检查,所得结果与引产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胎儿畸形应首先利用二维超声进行筛查,再联合四维超声进行补充诊断。四维超声在诊断颜面部、四肢、脊柱等体表畸形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联合检测 胎儿畸形
下载PDF
刮痧联合中药及功能锻炼治疗颈椎病32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艳梅 《河南中医》 2013年第8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中药及颈椎功能锻炼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刮痧联合羌活胜湿汤加减配合颈椎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和氯唑沙宗片配合颈椎功能锻炼的...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中药及颈椎功能锻炼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刮痧联合羌活胜湿汤加减配合颈椎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和氯唑沙宗片配合颈椎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刮痧5~7 d 1次,3次为1个疗程。中药汤剂日1剂,分2次口服,颈椎功能锻炼日2次,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美洛昔康片75 mg,日2次;氯唑沙宗片0.4 g,日3次,饭后服,7 d为1个疗程,颈椎功能锻炼同观察组。分别在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刮痧联合中药及颈椎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羌活胜湿汤 颈型颈椎病 功能锻炼疗法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桂双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5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注射针头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彬 代兆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9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注射针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杜绝胰岛素笔用针头的重复使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院外已开始胰岛素笔注射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调查分析患者重复使用笔用...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注射针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杜绝胰岛素笔用针头的重复使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院外已开始胰岛素笔注射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调查分析患者重复使用笔用针头的原因。结果:91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笔用针头重复使用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其中68例患者接受按规定更换笔用针头。结论:根据导致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解决胰岛素笔用针头复用问题,保证患者安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倩倩 马明祥 王梅英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7期34-35,45,共3页
目的:观察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进行治... 目的:观察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新Bobath技术 任务导向性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547例胚胎停育妇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云 孙巧霞 随璐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危险度,为指导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预防及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在清河县中心医院接受国家免费健康检查发生胚胎停育的547例育龄妇女为研究组,同期500例正常维持妊娠>...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危险度,为指导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预防及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在清河县中心医院接受国家免费健康检查发生胚胎停育的547例育龄妇女为研究组,同期500例正常维持妊娠>28周的妇女为对照组,包括年龄、不良生活习惯、月经情况、生殖系统解剖异常、不良妊娠史、生殖道感染、孕后发热7项指标进行单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胚胎停育发生呈正相关的有年龄(OR=6.945)、不良生活习惯(OR=2.524)、月经异常(OR=4.712)、生殖系统解剖异常(OR=3.985)、既往不良妊娠史(OR=11.567)、孕后发热(OR=4.76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不良妊娠史、年龄、月经异常是清河当地胚胎停育发生的最危险性因素。结论:既往不良孕产史、年龄、月经异常是胚胎停育发生的最危险因素,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积极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育龄期妇女实施对应的医学检查及必要的医疗处置,降低流产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停育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秀菊 武金起 李月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125-126,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5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危险因... 目的:分析和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5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危险因素主要有:感染、围产因素、母乳喂养、溶血等。其中感染因素113例(21.91%),围产因素268例(51.92%),母乳喂养78例(15.12%),溶血33例(6.4%)。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及早发现,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和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